荒年

第40章


    葛仙芹心里大大松了口气,赶紧讨好地冲着婆婆笑,“叫她睡脚地,铺铺就行,红英你天明早些起!”
    红英赶紧点头。
    实际上那小窑洞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小得可怜,一铺土炕睡两人就有点挤,小椿又一年年大了,地上能过脚的也没多大地方,挤三个人是真不容易。
    葛仙芹觉得不管怎么说,先住下再说,闺女也大了,托人打听打听,住不了多长时间就寻个婆家出嫁了就行了,嫁得近还能给小椿当个来往依靠。
    小椿他奶也大概是想到了这个,这才勉强开了口。
    一家人的气氛总算稍稍有点缓和,就听见院外脚步响,一个妇女笑咪咪地走了进来。
    “仙芹嫂?听说你家来客人了?”
    李茹手里端着一个大碗,就像是走家窜亲戚一样进了院,特别自然。
    都在一个村,就算先前不怎么来往,但只要是有一方有意亲近来往,那也能热络起来。这些天李茹请葛仙芹来自己家里帮忙做过衣裳,做点甚吃的也悄悄给张家送些。
    葛仙芹看见李茹手里的大碗,里头放的都是土豆,个头不大,可是满满的一碗,特别实受,这个时候,可没谁家舍得拿出这么多的吃食。
    “二梅?就是俺在河东的闺女来了,也不是甚客,你这是做甚,快拿回,你家也难过哩!”
    推让了一番,葛仙芹才把这碗吃食收下了,又推着红英,“快叫姨?这是你二梅姨,人可好哩,小椿在她那儿,可没少混吃的。”
    小椿他奶的脸上也换上了笑模样。
    二梅和她兄弟可都是能人,懂得那么多吃食花样,这年成再不好,都饿不着二梅这样的能干人啊!
    “二梅姨!”
    红英站起来,怯生生地叫了李茹一声,注意力就被李茹送来的那一碗地豆吸引过去了。
    满满一大碗哩,都是干的!
    李茹也是听小兰跑回去当稀罕事说,这才知道小椿家从河东来了个姐姐。
    这个赵红英,李茹也是知道的。
    当年赵红英从河东逃荒到了谷堆村,还在小椿家住了几天,可是小椿家太穷了,自己一家人都养不活,再添一张嘴更是霜上加霜,没办法,赵红英就跟上别村逃荒的走了,这闺女也是命硬,一路上逃荒要饭,遇上过狼群,不知道为啥那狼也没吃了她,也遇上过人贩子,结果人贩子自己就被人打死了,她一路从河西最东边的沁城县走了好几百里,到了河西最南边的梧桐县,在梧桐县落了脚,嫁了个人家,生了孩儿,男人死了,又嫁,男人又死……
    赵红英一辈子活到**十岁,嫁过三次,都是男人先死。过得日子不能算好,可却一直坚忍地活着……乱世结束,日子好过以后五十来岁的赵红英还回谷堆村来认小椿这个弟弟,把自己当初逃荒的经历告诉谷堆村这边的亲友。
    李茹也是想起了这位家族故事里提到过的老姑奶奶,这才拿了些粮食过来看看。
    “仙芹嫂,你家地方不大,准备让红英住哪儿呢?要不去我那儿吧?俺家人口少,还能给俺做个伴。”
    葛仙芹一家顿时都是喜出望外。
 42.喜事
    白天慢慢地短了。
    李茹家吃晚饭的时候也比先头早了一会儿。
    三个闺女, 一个小子, 再加上李茹这个大人, 不大的饭桌看着坐满了人, 倒是热闹得很。
    红英在李茹家已经住了五六天了, 这位命硬的姑奶奶, 倒真是表现得跟普通的农村闺女不太一样。
    李茹小的时候, 曾经看过个老电影,是讲的河东女人的, 那里头的河东女人就像是杂草一样, 不管去了哪里,只要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就能顽强的生根生芽,她们能干和男人一样苦的活儿,却比男人还有耐力和韧性。
    赵红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自打借住在李茹家里,李茹家扫地洗碗还有担水这些活儿就都被抢去了, 要不是大林坚持, 连劈柴的活儿都不保。
    就在跟李茹家三个孩儿抢活的空余时间, 红英还趁着空, 活出了好几十块泥砖, 在另外三个孩子的帮忙下,硬是砌出了一个放柴火的小泥房,和房后小菜园齐整的泥墙。
    李茹的老祖宗李梅是个心地善良的,要不也不会收养绵花双贵这几个跟她没血缘关系的孩儿,从现代来的李茹自认跟老祖宗相比,那是大大的不如,让她发一两回善心行,可要是长年累月,把一个孤儿从小养大,她自问就做不到了。
    绵花是老祖宗已经收养的,她只能硬着头皮接下去,大林是她老祖宗,虽说就算李茹撒手不管,大林多半也和家族故事里头的那样,另有奇遇,最后也艰难地活下来,但既然她能给老祖宗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身为后代子孙,也算是责任所在。
    至于红英,说起来跟李茹也是有血缘关系的近亲,李茹在接红英到自己家住的时候也是稍微犹豫了下,但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给接到自己家里住了,在堂屋的一个角上用几块木头搭了铺床,还是张桐材和葛仙芹两口俩来给帮的,李茹这一开口,就解决了他家的大难题,两个现在看见李茹,恨不得离得三丈远就开始对李茹笑。
    原先说好了,光在李茹家里住,吃还到张家吃,后来红英在李茹家里那么勤快,李茹就顺势让她在自家里吃早晚饭了,中午去张家,到底她只是个后世有血缘关系的,红英现在的亲娘还在呢,她也不可能把葛仙芹的责任都担起来。
    因为多了一口人,李茹家晚饭的份量比先头,要差了一点。
    李茹自己留神观察,发现除了小兰在她面前有口无心地嘟哝过一句之外,别的孩儿都没表现出来有甚不一样。不由得暗暗感叹,果然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个个都懂事的让人心疼。
    刚吃罢晚饭,葛仙芹就来了。
    自从赵红英住到了李茹家,葛仙芹来的次数就比从前多了。
    大概是觉得红英住在李茹家里,还吃两顿饭有些不算话,葛仙芹来的时候一般也不空手,不是带着一小把半青不红的酸枣,就是山沟里头才有的木瓜,虽不能顶粮食,也算是个能甜嘴的。
    每次来的时候,看见李茹在做生活,就赶紧勤快地搭手帮忙。
    今儿葛仙芹来的时候,李茹正在做鞋。
    葛仙芹就拿了剪好的鞋底子,利索地替李茹纳了起来。
    这个活儿正好是李茹怎么学都不到家的,有人帮忙,她正好省了事,去一边纺麻线。
    俩人一边做活一边说话,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红英的着落了。
    “要不是你把俺红英领在屋里住,还管她两顿吃喝,在那头来,他奶奶可要多嫌个样哩!”
    葛仙芹抹了抹眼角,想起那天的光景来,还觉得愁得不行。
    闺女是千里迢迢的来投奔来了,可老张家的家底有多少,她心里清楚,一家人勒紧了裤腰带,大概马马虎虎能活过这个年,要是再多上一个,让谁少吃一口?
    迟早小椿他奶就得大闹一场,到时候自己该怎么着?有本事硬气地带着闺女逃荒去?
    “咳,我看红英这闺女也能干得很,年纪也不小了,就在咱这附近给她寻个婆家,嫁出去不就行了。”
    接了红英到自家,一开始李茹是有个模模糊糊的想法来着。
    这个想法倒是跟绵花有关。
    绵花是个腼腆又不爱说话的闺女,在老祖宗李梅身边的时候就是当成亲闺女一样养大的,本来说是给双贵养的童养媳,可双贵这小子不学好,不乐意养活这一屋子中小妇女,跑去参加了十三支队,当了土匪。
    绵花当然也就不算是童养媳,变成了养女了。
    等长大到十六七岁上,同村有户人家来提亲,老祖宗李梅觉得嫁到同村挺好,就答应了,还收了那家人两棵树当彩礼。
    绵花嫁过去,一开始倒也不差,就是那家人心眼有点多,不想让绵花认这个不亲的娘,限制绵花跟李梅来往,不过绵花性格虽绵,但也有点拗,他们说归说,她该来往还来往。
    没两年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再两年又怀上了,只可惜在生老二的时候,没生下孩儿来,没了。
    故事里头没说具体是怎么没的,得了什么病,也没说是不是因为婆家苛刻,过了好几十年,细节都流失了。
    但就从在现代看到的那些社会新闻里推断过去,李茹也能猜得出来,那家估计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绵花死了以后,那家人几乎就跟李梅断了来往。
    这断了来往的意思,在村里,就是逢年过节不上门送节礼……故事里头还说了,那家人甚至还把当初的彩礼,两棵树,给要了回去……
    李茹不知道娶了绵花的是哪一家,不过只要等将来看有谁来提亲,彩礼是两棵树的就知道了。
    李茹有一瞬间起了恶作剧的心思,就想将来把红英说给那家,看看会发生点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