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

第41章


是谁命更硬?
    但红英在自己家里住了几天,干活那么勤快,甚至连河西话都是努力地在学,不过七八天就学得有模有样了,这么能干的好闺女,凭啥要便宜了那家鸡贼的?
    这不,这几天,李茹就在盘算着村里的小伙们,看看谁跟红英比较配。
    李茹跟葛仙芹正说着话,外头就听着快嘴霞的笑声。
    “哟,你们在屋里头热闹呀?”
    快嘴霞进了屋,小闺女们抢着给她倒了碗水。
    快嘴霞难得地夸了闺女们一句,“诶呀,二梅你可真有福气,有闺女就是和没有闺女不一样,我在屋里,都是我伺候他们爷仨,有谁给俺倒个水递个饭来?”
    等闺女们出了堂屋,快嘴霞看了眼葛仙芹,就到坑上坐到了李茹的旁边。
    “二梅姐啊,我这回可是给你说喜事来了。”
    李茹心里一动,说曹操,曹操到,难道说绵花的亲事就是这一桩?
    葛仙芹看快嘴霞那意思,好像不想让她听见,就站起来准备走,“哟,那你个说话吧,我哪天再来寻二梅。”
    李茹笑着把她拦下,“没事,都是一村人,有啥话不能听,红霞你说吧。”
    快嘴霞眼睛转了转,“那行,你不见外,那我也不见外,二梅姐呀,你是一家有女百家求,这不,有两家人都托我打听你家绵花哩!”
    两家?
    李茹愣了愣,“怎么有两家?都是谁家?”
    快嘴霞一拍巴掌,“一家咱村的,一家外村的,唉呀,二梅姐你可真有福气,还能挑女婿哩!”
    这本村的,就是村东边石头院姓张的一家,他家有个二儿保柱,今年已经十六岁了,他娘这两年一直在寻摸着儿媳妇,也没有合适的茬儿,这不,自打双贵没了,他娘冷眼旁观,觉得绵花长得还可以,又老实听话能干活,就相中了绵花了。
    那外村的,就是借住在村庙的刘老杈一家!
    快嘴霞热心地替李茹分析着。
    “说起来,这两家可真都不错。石头院保柱,那小伙长得机灵着哩,他娘他达说了,这会都是荒年也没甚粮食,他家也拿不出甚好东西来,就是他爷在房后种了几棵树,都几十年能成梁了,到时候就给你家两棵,不管是你家拿来修房,还是卖给旁人都行……不过就是这会儿两人年纪还小,他娘说是先订亲,等过二年再给他们办事。”
    李茹听着就乐了。
    合着这是空手套白狼啊!
    先不说那树能不能得着,就说是先订亲这回事吧,要真是有诚意,知道绵花的情况,不该早点把闺女娶过去养着吗?这还非得等到李茹这边给养大了,才办事接过去给他家生儿育女,这算盘打得咋这么响呢?哦,等娶回家去了,就以不是亲的为名不让认娘家,还能省下四时节礼和孝敬老人的工夫,合着好事全让他们给赶上了?
    从前老祖宗没识破这家人的鸡贼,可李茹却是早就在这儿防备着呢。
    “哦,那倒是也不算差,刘老杈家呢?他家是怎么说的?”
    快嘴霞挤眉弄眼,“他家倒是说了,他家孩儿也不小了,他家人口又少,能早点娶媳妇就早点娶,他家愿意出五十斤粮食!”
    快嘴霞说着自己都有点妒忌了,那可是五十斤粮食呢啊!
 第43章 逃命
    一家是两棵树,另一家是五十斤粮食,要不是在荒年,当然两棵树更值钱,而且石头院张家是本村本土的,那家人都挺能,结个亲家当然不差,更不用说这绵花本来就是收养来的。倒是比刘老杈他们一家孤零零地单门独户强得多。
    可这不是在荒年呢么?
    树又不是急用的东西,荒年过不去,人都活不成还修甚房?
    要是让快嘴霞来选,她也是要选粮食来。
    在李茹心里,这还用选?
    首先那不地道的人家就能排除在外,绵花这软脾气,就得给她寻个脾气好的婆婆。
    这会儿可不是现代,就算公婆脾气有毛病还能分开小家自己过,如今的谷堆村,家家户户都是婆婆当家,新媳妇熬不上个十几年,是甭想翻过身来。
    刘家杈一家算是被李茹给影响得改了命,刘家的小子个子高高的,也是个能干活的孩儿,李茹倒是挺看得上的,不过么,“这两家都不错,可是绵花年纪还小呢,才十三岁,刘老杈家的孩儿不是都十八岁了?年纪差得有点大……”
    李茹说着就去看葛仙芹,葛仙芹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跟着胡乱点头,“差了五岁呢……”忽然看着李茹就愣住了,目光闪了闪,看看李茹,又看看快嘴霞。
    “那石头院张家呢?玉桃嫂嫂可是说先定亲,过二年再办事。”
    快嘴霞说得热心,心里可是直歪嘴,玉桃两口俩倒是会想,这会儿粮食不够吃,就先不办事,等绵花长大了,过了这个荒年了再办事,能省下多少粮食?但为甚他家不干脆就过二年再寻人订婚呢?还不是怕到时候附近的好闺女都有了人家,他家吃了亏?这算盘,打得巴巴响咧!
    李茹笑了笑,“如今这兵荒马乱的,又没粮食,又闹土匪,听说那南岛鬼兵占了县城,不知道甚时候就要到咱村了,咱小老百姓,过一天算一天,谁知道还能不能活过二年呢?我家孩儿还小,要树有甚用,又不修房,等过了二年以后再看吧?”
    快嘴霞左手握着右手腕子,就往腰上一搁,嗨了一声,“二梅姐,你这是两家都不同意?”
    她可是满心热火着来,要挣一份媒人礼呢。
    李茹却笑了笑,指指葛仙芹,“诶,我倒是知道有个好岔儿,跟刘老杈家的孩儿最相配。”
    快嘴霞顺着就看见了葛仙芹,眼睛顿时一亮,一拍巴掌。
    “照呀!你家的闺女多大了?”
    葛仙芹赶紧说,“十六,十六零八个月了,说话就十七了。”
    她这个河东来的闺女,长期住在李茹家,吃人家两顿饭也是不算话,况且就算一天只在张家吃一顿,那也是她受着多少难为呢,这要是能赶紧寻个好婆家,不就有了着落了?这要是站稳了脚跟了,自己有点甚事,还能去寻闺女和女婿呢!
    快嘴霞一把就拉住了葛仙芹的手,“差一岁多!你家红英跟刘老杈家的孩儿,真真是天生的一对儿!”
    反正刘老杈家就是要赶紧娶个儿媳妇,红英和绵花都是住在二梅家的,换成大的还能早点办事生孩儿,更好!
    刘老杈家那边,虽然住的是破庙,可这一家人都是壮年,有的是力气,自从搬过来,就把破庙正殿后的两间小房修得整整齐齐,放上搬过来的家当,看着倒也像个样子,比张桐材家都只好不差,他们来的时候是背着粮食过来的,刘老杈也参加了巡村队,为了给村里示好,表示不领那每天的口粮,村民们都觉得他会为人,说起来都夸两句。
    自打听说了土匪祸害几个村的事,全有跟土匪勾搭以后,刘老杈两口俩每回说起来,都是后怕得不行,他们跟全有可是有仇的!
    幸好是听了李栓柱的话,赶着搬了家,不然这会儿一家人都没了命!
    庆幸了以后,又想孩儿也大了,不如叫他赶紧成亲办事,说上个媳妇,若是老天爷保佑还能生多生几个孩儿,让他老刘家也人丁兴旺,再不用怕被人欺负。
    刘老杈觉得这回全亏了栓柱,就恨不得跟栓柱结个亲家,可是栓柱家就俩男孩儿,倒是二梅家里,还有两个闺女呢,那小兰太小,况且村上人都说,二梅捡了小高村大林回来,是当上门女婿的,所以他们就想到了绵花。
    但快嘴霞传回话来,说是二梅说绵花还小,倒是红英的年纪正好,她娘葛仙芹也愿意,刘老杈两口俩一盘算,这也挺好啊!
    村里有些富裕的人家不愿意娶这样逃荒来的河东媳妇,觉得没个娘家也没陪嫁,那些穷人家就不讲究这些,更何况刘老杈也是河东来的。
    两方都愿意,又赶上荒年,什么都办得又快又简单。
    刘老杈现去后山上,想方设法打了只野兔回来,炖了汤,再配上野菜和玉米面的饼子,请了张桐材一家,快嘴霞这个媒人,还有村长和几个老人,再加上李茹和栓柱,吃了顿午饭,就算是办了酒了。
    在李茹家住了半个多月的红英,穿上李茹和葛仙芹一并给她做的新粗布衣裳,拎着个小包裹,就走去了破庙,从此算是老刘家的人了。
    李茹冷眼旁观了十来天,见她跟刘家三口人都处得不错,有一回她去破庙窜门,见他们吃晚饭,都比小椿家的强多了,红英脸上的笑显得更自然更欢畅了。
    想想也知道,先头在李茹家里,就算李茹家的人都没说过甚,毕竟是寄人篱下,小心翼翼,不像现在,可是正经老刘家的小媳妇了。
    因为在李茹家吃住过那些天,红英见了李茹,比见了她亲娘还亲近几分。甚至还要认李茹当干娘,李茹当玩笑似的应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