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三千场

第36章


  哑儿张了张嘴,眼看着黑衣少年拨开人群离去,似乎是想要拦住他,却终究还是抿紧了唇,没有动作。他低下头心不在焉的收桌上的钱,直到握住那微凉的铜板,他才发觉自己的手心里全是汗水。
  谈论声在耳边连成一片,哑儿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晌午过后,客人渐渐少了,柳大娘也开始收摊,哑儿帮着将蒸笼和小凳收回家,给柳大娘比划了一下表示自己要出去,不等她说什么,就冲出了家门。
  柳大娘只得在他身后远远说了一声:“别跑远了,记得回家吃饭。”
  
  哑儿跑的飞快,每一条巷子都跑进去看,却都失望而还,整整两个时辰,一直到傍晚,哑儿几乎将这座小城转遍,也没有发现早晨见过的少年,他沮丧的扶着墙喘息,心想还是回家好了。
  就在他转身之际,头顶传来一声轻笑:“小子,你是在找我吗?”
  哑儿抬头,就见那个黑衣少年盘膝坐在别人家屋顶上,正笑着看他,那双丹凤眼更显狭长,眼底的笑意深处是深沉的平静,淡看人世,无波无澜。
  哑儿点了点头,神情严肃起来,他对着黑衣少年跪了下来,三跪九叩,一丝不苟。
  修痕眯眼看了看哑儿,在屋顶上伸平了腿,换了个更为舒适的姿势,淡淡的问道:“你知道我是谁?”
  哑儿摇头,他不知道黑衣少年的身份,但他却知道,面前的这个人他应该去拜,哪怕折了腰碎了骨也要去拜,这是深入灵魂里的崇敬,不需要理由。
  拜的人心甘情愿,而被拜的人却一脸玩味,就那样笑嘻嘻的看着哑儿跪拜完毕然后站起,目光深邃了几分。
  “有意思”修痕勾起唇:“主人都已深埋黄土,轮回转世,你一个随身之物竟能修成精魄继承他的意志继续守护,很忠心嘛。”
  一点红尘,一世路,用此身此心,修此世漫漫前路。
  只这一点,他们两个如出一辙。
  哑儿仰着头看着他,闻言眼泪流的下来,微微张开口。
  下一瞬,眼前残影一闪,一根微凉的手指轻压在他的唇上,修痕已经站在他面前轻笑道:“别开口,还不到时候,我并不想知道什么,所以,把你的力量用到该用的地方。”
  哑儿看着他点头,脸上一痒,发现黑衣少年正像擦桌子似的用自己衣袖在给自已擦着眼泪,力道把握不好,让他觉得脸上又痒又疼,但……能让这个人做出这个动作,哑儿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傻呆呆的站着,任修痕在自己脸上一会儿轻一会儿重的乱擦。
  修痕的确是第一次给人擦眼泪,还是个小孩子,他只是觉得哑儿哭的太难看了,况且,你既是陪伴的那个人的事物,陪他征战沙场,就该有几分血气,怎么能哭呢,可……这小子怎么就呆了?
  他没有再想,给他擦完眼泪之后,就道:“回去吧。”然后一个轻跃就消失在了屋檐上。
  哑儿站在原地,看着修痕离开的方向,很久之后,才握紧了双手,往回走去。
☆、半虎符(中)
  夜幕来临,此城未央。
  修痕一人坐在城墙的墙头,手上拿着一个酒壶,边城之地的酒都很烈性,少有南方的甜糯,但饮下一口后,回味之际就能感觉出一种隐藏在浓烈之中的绵柔,仿若寒冬里厚厚冰层之下的水流,依然的寒凉,却是能孕育以及寄托生命的温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从一壶酒就能品出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他喝了一口酒,然后将剩下的酒液顺着墙头倾倒下去,将酒壶随手一丢,枕着双手睡倒在城墙上,凤眼缓缓合上,掩盖住了两道清寂的眸光。
  二十年并不久远,却是哑儿作为人类的这十年的两倍,在埋在黄土中的那十年里,无数鲜血与英灵之气浇灌,让他在一个雷雨夜化作婴孩的样子出现在城外,然后被路过的柳大娘捡到,悉心照顾了十年。
  柳大娘刚死了夫婿,又没有孩子,便一直将哑儿当自己的孩子来宠爱,对着城里的人也是说哑儿是自己亲生的,就算知道哑儿不会说话也依然宠爱着,真正给了哑儿一个家的温暖。
  而明日,便是就是哑儿报答这十年养育之恩的时候。
  战士都死光了的时候,这场战役已经没有胜算可言了。
  莫上寒一身鲜血的坐在一片尸体中央,这里面有他的兵和敌军的尸体,他们全都死在了这场战役之中,死了之后,恩怨尽消,而活着的而还在挣扎着,国仇家恨,保家卫国,就压在了活着的人身上。
  莫上寒看着手上的两半虎符,神情落寞悲伤,他的莫家军已经尽数战死,他留下这东西又有何用呢。副将坐在他的旁边,他的腰腹被刺了一剑,鲜血还在流出,作为他儿时的好友,与莫上寒认识了这么久自然猜得到他在想什么,道:“他们只是早走了一步,我们也会有这样一天,不需要悲伤。”
  “嗯”莫上寒叹了一声,就在身前用手挖了一个小坑,将两半虎符埋了进去。
  他道:“你说,我们的君王是个明君吗?”
  “呵”副将笑了一声,却不说什么。
  莫上寒却明白了,他看着埋入半块虎符的地方,真想见见那位传说中的明帝啊,只恨他生不逢时,生不逢时啊……
  如今的战场上就只剩下了他与副将两个人,莫上寒道:“你不顾你父亲的告诫跟着我来战场上,后悔吗?”
  “哈哈……”副将大笑,抹了抹嘴角的血:“怎么可能后悔,若是我没来岂不是连你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我可不是夜啸那小子,顾虑那么多,反正我爹又不只我一个儿子,不碍事的。”
  “又在胡说,”莫上寒被他这光棍口气给弄的哭笑不得:“况且他顾虑那么多是应该的,这场交战大家都知道胜算不大,他在朝中的话,还能帮我们说上话,不然只是那些奸诈小人一个克扣粮草举动,就足以让我们自乱阵脚,更不用说撑到现在。”
  “我当然知道,”副将一笑:“这不是活跃一下气氛嘛。”
  莫上寒无奈的笑了。
  副将看着他的后背,眼角余光又看到了那座城墙,城墙上,但凡是有一把子力气的男子都聚在墙头,小到十几岁的孩子,大到六七十的老人,个个手持武器和他们一样的警惕着。
  真的是,一城乡亲父老,半城的兵。
  副将记得,在先前的一场战役后,双方都在休战,他们疲惫的靠坐在一起,手上却没有松开剑戟,个个都是遍体鳞伤,却也不忘警惕。
  而这时候,城墙上放下了长长的绳子,几十个青年背着锄头,菜刀,就要抓着绳子往下坠,城墙上全是百姓,脸上皆是坚毅之色。
  有人道:“莫将军,我们都知道你是好样的,可是敌兵来袭,我们又怎能只看着你们去上阵杀敌,自己却心安理得的站在你们身后享受你们用性命拼来的短暂平安。”
  “是啊,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早已有了这样的觉悟,您就让我们下去吧。”
  这样的话,被城墙上的人喊出来,真的让这些拼了命,流了血的汉子们心里一热,泪水满眶。
  没有什么比被人们认可了自己的功绩更让他们高兴与精神一振的事情了。
  那时候,莫上寒却将他们都赶了回去,他告诉他们,若是援军到来,就不用担心,可若是他们都战死了,那时候也没有援军的话,乡亲们就一定守护好这座城,因为这是这个国家的险要之地,地势得天独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绝不可以丢失。
  但是在他们还没有死光的时候,就全都不许出城,因为当兵的没有死完,就不需要百姓们动手。
  因为这是军人的尊严,军人没有死绝,就万没有让他们上阵杀敌的道理。
  “……我们不想被人戳着脊梁骨,说我们是孬种,连要保护的百姓也保护不了,所以,希望乡亲父老们不要插手,这样的话,黄泉之下,我们也问心无愧,无愧于列祖列宗。”莫上寒说完这些话,抱拳对着城楼上的众人鞠躬道:“拜托了。”
  那个时候,活着的千名将士,他们一同随着莫上寒对着城楼上的一众乡亲父老抱拳鞠躬,齐声道:“拜托了。”
  没错,这是属于军人的尊严,除了军人,谁也无法理解。
  副将其实也无法理解,事实上他也并非莫家军的一员,只不过是因为与莫上寒的交情,这才死皮赖脸的跟着他来到战场,捞了个副将的位置。
  他记得,那个时候,当将士一同说出那句‘拜托了’的时候,四周就只剩下了风声呼啸,一片静默之后,城墙上的百姓皆以跪拜回这一礼,一片哽咽之声。
  “将军,我们,我们听你的就是,只是我们不会回去,我们就站在这城墙上,同你们一起守护这座城,因为这也是我们的家,我们也要靠自己来守护。”
  “对,不会回去。”
  “我们就在这里……”
  一干民众都是眼中含着泪水,心想着,将军,我们听你的,站在你们身后,可是,我们不会逃走,不会退缩,我们会站在你们的身后,会在你们战死后,第一瞬间冲到战场上,黄泉路上,你们要等着我们。
  此生不能做你的兵,那就在死后追随你。
  ……
  莫上寒最后没有再继续说什么,因为下一批的敌军已经来了。
  如今只剩下他们两个了,副将想起这件事,问道:“你为何不让他们来作战,那些青年都是有一把子力气的,我以前都不见你这么有原则。”还说的这么大义凛然,让他都觉得自己有这样的心思都有些惭愧,索性这里也没了其他人,就干脆的问了出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