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三千场

第35章


  花了近半个时辰,赵毅才将最后一圈布条绑好,让胸口处的伤口不至于那么狰狞,至于身上的其它伤口,他已经无暇顾及了。做完这件事后,他坐在地上休息了一会儿,最后拖着受伤的身体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着井中,眼神坚定。
  在他心里,得到帝玺的人就该有两千年前那位开国帝王的本事,其余的人,难以配得上它。
  他不知道自己的小主人是怎样的人,只是,若是一介莽夫,他就再也不会回来取它。
  “若世无明君,不如永沉水底,如此便让你不惹尘埃,无瑕无垢。”赵毅轻声说了一句,平凡的脸在月色的里透出一股冷峻,薄唇紧抿,下一刻,已是转身进了室内。
  他必须尽快收拾一下,然后离开这里。
  二楼的窗户在赵毅进了房门后就关上了,将整个后院的血气挡在窗外,也挡住了突然出现的纤弱身影。
  
  而原本是沉在井中的帝玺此时却被捧在一双柔若无骨的手中,若赵毅在这里一定会发现眼前的人就是昨日坐在角落的女子。
  乐暖轻抚着帝玺的一处边角,将帝玺举过头顶对着月光细细查看,只见那个边角处有一道隐晦的细长裂痕,裂痕里是深红色,乐暖皱了皱眉,想起赵毅黑袍染血将帝玺护在胸前的样子,眼帘半垂,不知什么情绪的叹了一口气。
  宝玉若有了裂痕,极易成为邪物,更何况是这帝玺,可那赵毅以命相护,更是不慎将血染入裂痕,如此的话,忠士之血修其痕迹,这正邪就又是难说了,也难怪乐暖叹息,若是‘正’自然好,若是‘邪’……
  乐暖摇了摇头,将帝玺放在地上,后退几步,是正是邪,凭天意吧。
  莹白如雪的帝玺散发出炽目的光彩,将房间照的宛如白昼,乐暖也被光芒刺的眯起眼睛,什么也看不清楚,许久,光华散去,眼前站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
  只见这少年一身玄白锦衣,面如冠玉,双目狭长,衣摆处有银丝细细密密的绣着腾龙,身形修长挺拔,只是这么平平常常一站的气势,就不知比过了多少人间帝王,明帝之玺,名至实归。
  乐暖看着锦衣少年,心下稍安,单单这气度,便不会入了邪道才是,心下这般思量,半晌没有开口,而那锦袍少年也神色不变,神色淡定,任她打量。
  又一会儿,乐暖收回视线淡笑着开口:“你叫什么?”
  锦衣少年闭眼想了想,幸而没有沉默太久,只一会儿就开口道:“姓明,无名”
  乐暖一愣,既而明白过来,笑着说:“那我给你取一个名如何?”
  锦衣少年丹凤眼一挑,抿着唇微微笑着,并不拒绝的样子。
  乐暖眸光一转,瞥见他右臂处,开口说:“叫修痕如何。”
  “修痕,明修痕。”锦衣少年重复了一声,看着乐暖,垂下眼帘轻轻的笑开:“姑娘有心了”
  他一笑,如同静夜劈出的一道华阳,光自九重天而下,照耀人间,温暖的让人心醉。
  乐暖道:“你喜欢就好。”
  东方破晓之时,赵毅站在客栈的门口,随身衣物除了手中的长剑,就只有一个小包裹。
  右手习惯性的摸了摸,在摸到衣物时,才想起自己亲手将帝玺扔进井中的事情,他轻吐出一口气,牵着马向前走去。
  刚走了几步,心中一动,似乎察觉到什么,他回头向客栈的二楼的一处望去,只见一个锦衣少年正倚着窗台垂眸看着他,见他望来,少年眯了眯狭长的丹凤眼,懒懒的打了个哈欠,转身进了屋里,脸上似有一闪而过的笑,显得漫不经心。
  赵毅思索片刻,记忆中没有这人,但显然此人并无威胁,继续呆在这里不是良策,很快就会有更多杀手刺客寻迹而来。
  他紧了紧手中的剑,四下望了望,寻了个方位,开始驾马飞奔。
  那锦衣少年坐在房内,翘着腿正在慢悠悠的喝茶,一脸的笑眯眯,人畜无害的样子。
  乐暖坐在对面看他,视线扫过他的右臂,衣袖遮着,什么也看不见。
  “那道伤痕怕是好不了了”,没有太多情愫的语气,只是在陈述一个不争的事实。
  玉上的裂纹正是右臂的幻化之处,缘也,命也。
  少年放下茶碗,嘴角轻扬,无所谓的道:“无妨。”
  狭长双眼向窗外望了一眼,回头给自己又续了一碗茶,俊秀的脸隐在茶水的热气之后,声音轻轻的,夹杂着一丝笑意:“所以才叫修痕啊。”
  乐暖点了点头,起身向前走了两步,又转过身来:“走吧。”
  修痕只觉的眼前一晃,原本坐着的座椅变成了石凳,四周竟是一处幽静树林,乐暖在自己面前站着,背对一面深潭,再旁边是三层高的楼阁,直觉告诉他,那栋楼很危险。
  修痕挑眉,也不问什么,看着依旧在手中的茶碗,满满的一碗茶,还冒着热气,他低头不紧不慢的喝了起来。
  乐暖伸手在潭水中拨了两下,再收回时手里提着一坛酒,还未开坛就是酒香四溢。
  修痕一愣,以为她是要给自己倒酒,下意识将空了的茶碗递过去,不想乐暖掩口笑了起来,
  他不解的看她,眼中有些无辜,可听着乐暖的笑声,知道自己有些孟浪了,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竟将一园的忧伤与苍凉冲淡了几分。
  欢笑过后,乐暖低下头轻吸一口气,眼里有悲凉也有解脱,苦笑着开口:“这坛酒,是我的,也只能是我的。”
  修痕眼底流光一闪,似有所悟,嘴角牵起一抹笑来,竟与乐暖的苦涩如出一辙。
  
  乐暖放下酒坛,轻笑着将他牵起向潭边走去,只单单看着动作,就像是一个小女孩在自家哥哥面前撒娇一般,可说出的话却不是这么回事,细细品来,竟还带着淡淡凉意:“随我来,我给你酿一坛酒。”
☆、半虎符(上)
  这是一处偏远的古城,城内民风淳朴,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朝有炊烟,晚有彩霞,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太多繁华,只是一份平平淡淡。若是本不妄自贪贫爱富,便永不会言此生辜负。
  哑儿一觉醒来,收拾好自己后,就推开门向门口卖包子的柳大娘走去。
  “哑儿”
  正在卖包子的柳大娘听到动静回头开了一眼笑了,冲面前七八岁大小的男孩道:“怎么不多睡一会、”
  哑儿摇头,将一边的小凳搬到柳大娘身后,拉着她坐下,小脸扬起可爱的笑,又替她从客人手里接过铜板放到钱箱里,然后走到她身后轻轻地捶背。
  正在吃包子的客人都笑,说:“哑儿这孩子真乖,柳大娘你可真有福气。”
  说这话的是隔了一条街卖肉的王老板,哑儿常去他铺里帮柳大娘买肉用来包包子,两家熟识的很,玩笑间也少有顾及。
  “的确是个乖顺的孩子,性格也好”又有一人笑着开口。
  柳大娘嘴上虽然谦虚着说着还好,但脸上的骄傲却是怎么也掩不住的,闻言回头笑道:“怎么,羡慕了自己也生个乖顺儿子去。”
  那人又笑:“嘿,柳家娘子,你这话就不对了,还怕我抢你儿子不成?我啊,偏就生个闺女,将来就嫁你家小子了,这不也成我家儿子了?”
  此话一出,众人哄笑,叫着说吃喜酒了,又问王老板你是不是早就琢磨好了,这刚娶上媳妇就惦记着女婿了,这要万一生个儿子呢,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引得王老板哭笑不得,几番笑闹,小小的包子摊热闹非凡。
  这边城民风淳朴,都少有计较什么,哑儿虽然不会说话,但长得虎头虎脑,眉眼清秀,人也伶俐,小脸天天笑着,更别说还是个孝顺儿子,这品性一城的人都夸赞着呢,错不了。
  “是啊,孝顺的很呢,天天帮他娘卖包子,揉腿捶背,我家小子要是有他一半乖顺,我就烧高香了”,又一人说,却是街东头的赵掌柜。
  “哎,你家小子也不差啊,我那天在你家门口还看见他还在练剑呢,莫不是想考个武状元?”
  话落,众人都笑了,纷纷道贺,说咱这边塞小城怕是要出个将军喽。
  赵掌柜听的一脸苦笑:“他要真有那个本事我定不会拦他,可要说将军他却是绝对不行的,当个小兵或许还行,我赵五这一辈子就只敬佩一个将军,二十年前的那个莫将军,大家都知道,那才无愧一个将军的名头,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他说的激动,引得一整条街的人都聚了过来,只是因为那一个人的名头,
  莫上寒,这就是那位将军的名字,在这座边城之地只一个名字就可以称得上是如雷贯耳,正是他带领着莫家军誓死抵抗,这才有了这座城如今的太平。
  
  那个将军,在所有将士倒下后,一人一剑,背对城门,面迎敌军,一直坚守到援军到来才含笑而亡。
  哑儿听着众人的谈论,低眉乖顺的站在柳大娘身侧,可若是细瞧,那双眼早已不是孩童的天真,而是一团复杂的情愫。
  众人谈的激烈,围了里外三层,皆是一脸感叹与敬佩,这时候,一个人挤了进来,抬指将一枚铜板放在桌上:“来个包子。”
  哑儿点着头将一个包子用油纸包好递了过去,却在抬头的那一瞬间呆愣在了原地。
  “我说,我钱都放桌子上了,你这包子怎么不给我啊。”
  来人笑问,一伸手就拿走了哑儿手里的油纸包,哑儿回过神,手上一空,就见眼前的人已经吃上了,边吃还边满意的点头:“不错不错,皮薄馅大”他一笑,就像是一位贵公子谦和温润,可嘴角轻轻扬起的弧度却又有几分放浪不羁的雅痞之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