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的兴亡

第267章


机动部队本队的任务是把哈尔西的航空母舰编队诱出莱特湾,使其向北远离战区而无法掩护美军登陆部队,为第1、第2 游击部队闯入莱特湾创造有利条件。
  10 月20 日,就在美军登陆莱特的同一天,栗田率领第1 游击部队到达文莱。栗田根据联合舰队司令部发来的命令,决定南北两路舰队于25 日黎明冲入莱特湾。22 日清晨,第1 游击部队驶出文莱。正午前不久,日本舰队在婆罗洲北海岸外的茫茫海面上分路前进。栗田率领第1 战队取道北上,穿过险恶的巴拉望岛暗礁区,经锡布延海、圣贝纳迪诺海峡,从萨马岛东面南下,向莱特湾进发;西村率领第3 战队向东驶向苏禄海,经苏里高海峡,北进莱特湾。
  由于日本海军前不久更换了密码,参战舰队又实行了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因而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在战前没能掌握“捷一号作战计划”的详细内容。然而,23 日零时16 分,在巴拉望岛西面海域巡逻的美军潜艇“海鲫” 号的雷达发现了北上的粟田舰队。艇长麦克林托克中校立即向第3 舰队司令官哈尔西作了报告,随后和一同巡逻的“鲦鱼”号潜艇紧紧跟在日舰的后面。
  清晨4 点50 分,美潜艇接近日舰,“海鲫”号上的全体人员都已进入战斗岗位。5 点25 分,麦克林托克从潜望镜中辨别出粟田舰队的旗舰——“爱宕”号重巡洋舰,便果断下令发射鱼雷。
  6 枚鱼雷向“爱宕”号猛扑过去,其中4 枚击中侧舷。霎时间,栗田的这艘旗舰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开始下沉。栗田和他的部下只得跳入海中,游到赶来救援的驱逐舰那里。被救起的栗田把指挥部挪到“大和”号巨型战列舰上,指挥其他舰只向美潜艇展开反击。
  此时,“鲦鱼”号击沉了“摩耶”号重巡洋舰,“海鲫”号又击伤了“高雄”号重巡洋舰,迫使其掉头返航。面对日军深水炸弹的猛烈攻击,美潜艇巧妙地逃离了战场。遗憾的是,“海鲫”号在一个海图上没有标明的水域搁浅,受到日本俯冲轰炸机的攻击,无法继续扩大战果。尽管如此,美国人还是赢得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第一个回合的战斗。他们以1 艘潜艇的代价,摧毁了日本3 艘重巡洋舰并暴露出日军的进攻主力。不过,由于日军的战列舰未受损伤,栗田仍然率领部队继续前进。
  从北面南下的小泽舰队获悉栗田舰队遭到美潜艇攻击,赶紧一再发出明码信号,故意要引起哈尔西的注意,诱使其航空母舰北上。然而,美军侦察机被哈尔西派到面面去监视栗田舰队了,因此没有发现小泽主动提供的“诱饵”。
  此时,在莱特湾及其附近海域,美国海军正严阵以待。金凯德的第7 舰队的炮火支援编队辖有6 艘战列舰和若干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由杰西·奥尔登多夫少将指挥,守在苏里高海峡的东口。由18 艘护航航空母舰及一些驱逐舰组成的三个“达菲”大队由托马斯·斯普拉格少将指挥,担任防潜、防空和支援登陆的任务。哈尔西的第3 舰队的三个特混大队分别进至吕宋岛东部海域、圣贝纳迪诺海峡附近和莱特湾附近。
  24 日清晨,哈尔西向西、西北、西南三个方向派出侦察机。8 点10 分, 第2 特混大队向西飞去的侦察机发现栗田舰队正从民都洛岛南端向锡布延海挺进。哈尔西立即下令北面的第3 大队和南面的第4 大队向中间的第2 大队靠拢,准备以全部航空兵力攻击栗田部队。半小时后,第4 大队向西南方向飞去的侦察机在棉兰老岛以西的苏禄海又发现了西村舰队。该大队出动飞机予以攻击,击伤日军战列舰和驱逐舰各1 艘。之后,该大队奉命向北靠拢, 把防守苏里高海峡的任务完全交给金凯德的第7 舰队。
  8 点37 分,哈尔西通过舰艇间超高频无线电对讲机,向三个特混大队的司令官下令:“攻击!重复一遍:攻击!祝你们成功!”
  攻击机群刚刚起飞,美军雷达上就发现有三个庞大的飞机群正从西南方向迅速接近。这是自吕宋岛起飞的日军180 架飞机。哈尔西当即命令一部分飞机改变航向,截击日机,其余美机继续飞往锡布延海攻击栗田。
  由于日军富有作战经验的飞行员在中途岛以来的历次作战中已经丧失殆尽,新飞行员因燃料缺乏大大影响了训练质量,战斗素质普遍很差。因此,空战一开始,美军就占了上风,日机仓皇逃窜,美军“泼妇”式战斗机紧追不舍,快到马尼拉时才返航。一直躲在浓浓的低云和雨幕中的美军航空母舰,为了接收战斗机,离开了雨云区。不料,日军第二攻击波的80 架飞机又蜂拥而至。
  轻型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上空只有8 架战斗机在掩护母舰回收飞机, 见日机群扑来,便前往迎击,竟一口气击落28 架日机。但是,有一架日军俯冲轰炸机突然从云层间冲出来,准确地将两颗550 磅的炸弹投在“普林斯顿” 号的甲板上。炸弹穿透飞行甲板后爆炸,将甲板上的飞机炸得七零八落,并引起熊熊大火。
  10 点2 分,“普林斯顿”号上的鱼雷舱被烈焰引燃,发出霹雳般的巨响, 炸得美军官兵血肉横飞,舰面上升起一缕300 米高的黑色烟柱。除了灭火队以外,全舰人员不得不弃舰逃生。
  “伯明翰”号巡伴舰前来救助。但是,汹涌的海浪竟使两舰舰舷发生大碰撞,“伯明翰”号上的两门120 毫米舰炮连同炮座都被撞翻在甲板上。
  “莫里森”号驱逐舰在送灭火队上“普林斯顿”号时,两烟囱之间的上层建筑与航空母舰的突出部卡住了一个多小时,舰桥被撕去一大截。
  黄昏时分,“普林斯顿”号舰尾的弹药舱被余火引爆,一阵惊天动地的大爆炸不仅令该舰彻底瘫在海上,而且给旁边的“伯明翰”号造成649 名人员伤亡。美军只得用鱼雷将“普林斯顿”号送入海底。该舰是自所罗门战役中“大黄蜂”号被击沉以来美军损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日本人这次微小的胜利无法弥补他们的巨大损失。10 点40 分,美机第一攻击波飞抵栗田舰队上空,它们把目标对准了“武藏”号战列舰。该舰全长263 米,宽38.9 米,满载排水量为7.28 万吨,装有9 门460 毫米口径的巨炮,射程达42 公里。全舰共有大小火炮152 门。该舰重销厚甲,舷部装甲厚达410 毫米,号称“永不沉没的战舰”。
  粟田部队没有战斗机护航,只得依靠高射炮火抵挡美机。虽然竭尽全力,但还是有两颗炸弹和一枚鱼雷击中“武藏”号的右舷。一阵猛烈爆炸后,巨舰右舷横倾3 度,但仍然能继续前进。为它护航的“妙高”号重型巡洋舰没有410 毫米厚的装甲板的保护,挨炸后只得返回文莱。
  12 点3 分,第二攻击波的24 架鱼雷轰炸机又飞临日本舰队上空。“武藏”号又中三枚鱼雷,前甲板和左舷被打坏,巨舰略向左横倾,但航速未减。
  13 点25 分,第三攻击波的29 架美机蜂拥而至,把“武藏”号团团围住。
  巨舰连中四颗炸弹和三枚鱼雷。这一连串打击开始产生效果,舰首外甲板被撕裂,海水涌入,舰首低沉。“大和”号也中了两颗炸弹,舰身突然倾侧。
  “长门”号损失了一座炮塔和一个锅炉房。此外,有两艘驱逐舰也丧失了战斗力。
  栗田见情况危急,赶紧向丰田副武发报,请求支援:“第1 游击部队正在锡布延海苦战,预计敌之空袭还要增多,请陆基航空部队和机动舰队火速进攻估计在拉蒙湾方向上的敌人航空母舰舰队。”
  粟田还下令使用460 毫米口径的巨炮发射一种特种开花炸弹,这种开花弹本来打算是用于莱特湾的舰队决战的。14 点30 分,第四攻击波的65 架美机又发动了空中攻击。9 门巨炮开火了,军舰剧烈抖动起来,仿佛发生了地震,但没能挡住美机。7 枚鱼雷先后击中“武藏”号的左右舷,摧毁了宝塔形的塔台,许多军官顷刻毙命,舰长也负了伤。这艘军舰虽然严重倾斜,但仍能以12 海里的时速前进。
  栗田见“武藏”号难于跟上编队,便命令两艘驱逐舰留下陪伴巨舰,他自己则率舰队主力以22 海里的时速向东前进。
  15 点20 分,第五攻击波的100 架美机向“武藏”号发动最后的攻击。
  当巨舰被第17 颗炸弹和第19 枚鱼雷击中时,前甲板已没入水中。栗田当即命令“武藏”号撤退。然而,巨舰的倾斜度越来越大,明显无法返回文莱,甚至无法到附近的小岛上搁浅。全体舰员只得弃舰逃生,惟有舰长与巨舰一起沉入海底。
  被美军飞机打得心惊胆颤的栗田,预感到在前面狭窄的海峡里舰队将受到更沉重的打击,于是下令掉头西行。他向丰田拍电报解释说:“..即使勉强冲入,也徒只提供敌人靶子,难操胜算,所以认为以暂时退出敌机空袭圈外,策应友军取得战果为宜..”
  可是,栗田西航一个多小时后,见美机未来追杀,再加上夜晚即将来到,他的胆子又变大了。他命令舰队再次转向,重新驶向圣贝纳迪诺海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