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的兴亡

第260章


菲律宾游击队将福留中将从海中捞起,同时缴获了装有“Z 作战计划”的公文包。游击队后来虽因日军以平民作人质而不得不释放福留,但绝密文件则送到了麦克阿瑟那里。
  古贺未交好运,没来得及从贝劳撤走的日军飞机和船只也难逃恶运。在自3 月30 日起连续三天的空袭中,美军摧毁日机150 架、补给舰和油轮17艘。在联合舰队集结起来实施反击之前,美军特混编队又空袭了附近的雅浦群岛,然后迅速返回马绍尔基地。这样,贝劳群岛一带的日军至少暂时陷入瘫痪状态,消除了对麦克阿瑟部队右翼的威胁。
  在阿德默勒尔蒂群岛获得了海空基地的麦克阿瑟,决定采用哈尔西在所罗门群岛作战中屡试不爽的“蛙跳战术”,绕过设防坚固的威瓦克,直接攻打西边800 公里处的荷兰迪亚。在美军精心设计的欺骗行动的迷惑下,日军一直以为威瓦克是美军的进攻目标。甚至3 月底、4 月初美军对荷兰迪亚进行的三次大规模空袭也未能使第18 军司令官安达二十三中将清醒过来。
  4 月22 日,在强大的舰队炮火的支援下,美军第41 师在荷兰迪亚登陆, 第24 师在西面35 公里处的塔纳梅拉湾登陆,第41 师的一个团夺取了位于荷兰迪亚与威瓦克中间的艾塔佩。守军大部分是属于后方勤务与补给兵站的部队,没有战斗力和装备,刚一交战便败退到山里。
  美军的登陆如晴天霹雳震醒了日军,安达中将方才明白,他的第18 军已经被截断退路,孤零零地留在新几内亚东部。安达见粮食储备一天天在减少,只得率部向西攻击艾塔佩,妄图杀开一条血路。但是,麦克阿瑟早已预料到日军的企图,在艾塔佩布下重兵,将6—8 月间发起进攻的日军予以重创,使其不得不退回威瓦克,去过忍饥挨饿的日子。
  防守新几内亚西部的第2 方面军本想派兵东进,收复荷兰迪亚,但却被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制止。寺内认为荷兰迪亚无险可守,且粮草不足,便指示阿南惟几大将坚守荷兰迪亚西边270 公里处的沙米地区,不要轻易地浪费兵力,坐等美军来攻。
  果然,麦克阿瑟在夺取荷兰迪亚之后,仍觉得机场不敷使用,遂决定在沙米防线西南海岸的瓦克德岛登陆。5 月17 日,约两个师的美军在30 艘舰艇的支援下,在瓦克德岛及其对岸的特莫、阿拉列附近登陆,并将瓦克德岛上的600 名日军全部歼灭。
  负责防守沙米防线的第36 师团闻知美军登陆后,田上八郎师团长命令第224 联队长松山大佐和第223 联队长吉野大佐率部前去实施反突击。谁知经过一个月的激烈战斗,日军反而败下阵来,退回沙米防线。
  美军占领瓦克德岛后,立即由工兵部队加长了岛上机场的跑道,使其可供重型轰炸机使用。麦克阿瑟本想直接进攻沙米,但在获悉田上中将已将它构筑成金城汤他后,遂决定再度实施“蛙跳战术”,将进攻矛头指向沙米防线以西200 多公里处的比亚克岛。
  比亚克岛位于鸟头湾的出口处,是新几内亚岛西端鸟头半岛的天然屏障,北面就是贝劳群岛。5 月初,联合舰队新任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大将判断盟军将从新几内亚这个惟一的方向发动攻势,因此制定了“阿”号作战计划,把日美海军决战的地点从菲律宾海改到贝劳群岛与新几内亚之间的海域。为此,他不但在菲律宾南部的塔威塔威岛、达沃岛和棉兰老岛集结舰队,而且特别重视拥有三个机场的比亚克岛的防御。很明显,交战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以比亚克岛为基地,都会大大加强已方海军部队在这一海域的突击力量。
  5 月27 日,美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登上比亚克岛,起初未遇到有力的抵抗,便“情绪很好地”向机场方向前进。没过多久,负责守卫该岛的第36师团第222 联队长葛目直幸大佐一声令下,日军突然从山洞中和悬崖上向大摇大摆行进的美军猛烈射击,战斗演化成一场惨烈的拉锯战。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认为,如果夺回比亚克,就能把美国太平洋舰队引到那一带海域,从而实现与之决战的目的。于是,丰田大将下达了向比亚克实施增援和反登陆的“浑”号作战计划。6 月2 日黄昏,运载第2 旅团的日军舰队从达沃港拔锚出发,但第二天就被美国第7 舰队的4 艘潜艇发现。当日军舰队驶过塔劳群岛后,其行踪被美军侦察机和潜艇发现,为避免遭到已有准备的第7 舰队的伏击,日本人只好返航。6 月8 日,6 艘日军驱逐舰运送约600 名兵员,企图进行第二次增援,但第二天就遭到美军轰炸机的攻击,1艘被炸沉,其余5 艘在美军舰队的追击下向西逃窜,在返回达沃港时又被美军潜艇击沉1 艘。
  两次增援均告失败并未使联合舰队放弃“浑”号作战。第1 机动舰队司令小泽治三郎中将派遣字垣缠中将率领“大和”号和“武藏”号超级战列舰以及巡洋舰、驱逐舰等出动,除了将增援部队运到比亚克岛之外,还担负着将美国第58 航空母舰特混舰队诱入预定海域进行决战的任务。
  正当日军这支强大编队全速向比亚克岛方向前进时,美国第58 特混舰队开始向马里亚纳群岛发起进攻。联合舰队最初还以为美军会在空袭之后就撤走,但到第三天才发觉美军是想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丰田副武急忙下令停止“浑”号作战,准备在菲律宾海全力实施“阿”号作战。6 月13 日,小泽中将亲率联合舰队主力从塔威塔威驶向马里亚纳,宇垣则将运送增援部队的编队留在新几内亚正西方的巴占群岛,自己率领战斗舰只北上,以便在菲律宾以东海面与小泽会合。
  日军在企图从海上增援的同时,还从日本本土、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等地抽调航空兵,派往新几内亚岛及其西北面的哈马黑拉岛。由金凯德中将领导的第7 舰队发挥对空炮火的威力,积极拦击相继赶来增援的日军飞机,使其不致在比亚克岛上空或周围造成严重威胁。
  由于日军将主要海空力量都用于对付美军对马里亚纳群岛的进攻,麦克阿瑟在比亚克岛受到的阻力大大减轻了。6 月19 日,一个多师的美军发起总攻击。退守西山洞的葛目大佐知道战局已不可挽回,遂焚烧了军旗。22 日深夜,葛目带少数人员逃出西山洞,在西北方高地一线修整阵地。美军很快就跟踪而至,并展开残酷的战斗。7 月1 日,绝望的葛目自杀身亡。剩余的官兵根据阿南惟几的训令,逃进深山,从事游击战。
  7 月2 日,麦克阿瑟的部队在比亚克岛西边的农福尔岛登陆;7 月30 日, 美军又在鸟头半岛登陆。所到之处,日军纷纷丢盔卸甲,逃进山林地带,除了放放冷枪以外,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样,美军西南太平洋部队在三个多月里向西跃进1600 多公里,并沿整个新几内亚海岸建立起一系列海空军基地,使得日军不得不龟缩在菲律宾与荷属东印度群岛一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坐等最后灭亡的日子的来临。
  马里亚纳惨败
  马里亚纳群岛在琉球、台湾和菲律宾以东,北望硫黄列岛,南临加罗林群岛,有大小近百个岛屿,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一条长约680 公里的绵亘弧线。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关岛、塞班岛、提尼安岛和罗塔岛。该群岛是日军阻遏美军从中太平洋进军、保卫日本本土的重要门户,也是美军向西太平洋和远东展开进攻的必经之地。
  马绍尔群岛失守后,日军大本营十分恐慌。他们判断,美军下一步的主攻方向是向菲律宾发展。在此之前,美军必将攻占特鲁克、贝劳、雅浦等群岛,以扫除补给线上的障碍。根据以上判断,大本营决心在积极准备在菲律宾地区实行决战的同时,迅速加强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特鲁克群岛和贝劳群岛一线“绝对国防圈”的防御力量。1944 年2 月下旬,日军把中太平洋的陆军兵力统一编成第31 军,由小畑英良中将指挥,由中国战场和日本国内向该区抽调3 个步兵师团,使总兵力增至5 个师团、8 个旅团。日本联合舰队也重新进行了改组:将整编中的第1 航空舰队的飞机增至1180 余架,分别部署于马里亚纳、加罗林和菲律宾等基地;将第2、3 舰队合并为第1机动舰队,辖航母9 艘、战列舰5 艘、巡洋舰13 艘、驱逐舰28 艘,于5 月下旬集中于菲律宾南部的塔威塔威基地待命。但由于日军认定海战将在贝劳群岛以南的水域展开,因而马里亚纳群岛的防御工程没有抓紧进行,预计要到1944 年11 月才能完成。因此,至美军登陆时,该群岛的工程构筑刚进行了一半,火炮掩体还未建好,铁丝网、地雷也没有铺设。日军在该群岛的守卫部队为2 个步兵师团、2 个警卫师团,共6 万余人。空中掩护为海军第1航空舰队的岸基飞机共478 架。海军只有少数舰艇担任警戒和运输任务。
  美军在攻占马绍尔群岛以后,决定绕过坚固设防的加罗林群岛,直取马里亚纳群岛。美军登陆兵力为3 个陆战师、2 个步兵师和1 个陆战旅,总人数达12 多万人,组成两个登陆突击编队:北部登陆突击编队在塞班岛和提尼安岛登陆:南部登陆突击编队在关岛登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