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的兴亡

第259章


  日本统治集团怀着无法预知未来的不安心情迎来了1944 年。
  元旦刚过九天,为了配合自去年9 月起就在缅甸西北部与日军作战的中国驻印军,英国第15 军向缅甸西部若开地区的日军发动了局部攻势,从而率先向日本的“绝对国防圈”发起挑战。日军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命令第28 军以一个师团从正面阻击,一个师团担任预备队,以第55 师团迂回英军后方。由竹内宽中将率领的第55 师团曾在长沙会战中遭受重创,但来缅甸后在攻打毛淡棉、锡当河等一系列战斗中却战果辉煌,只是在东吁之战中曾受到中国远征军第5 军第200 师的迎头痛击。2 月6 日,日军将第7 英印师合围。但是,英军组成环形防御阵地,依靠空中支援坚守了半个月。而日军由于缺乏空中支援,地形不利,又受到英军后续部队的攻击,反而陷于英军的反包围,伤亡很大。2 月17 日,竹内宽只得下令部队分散成小股,穿越丛林撤退。英军在这次作战中击毙日军约7000 人,俘虏500 人。这是英军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第一次取得对日军作战的胜利。
  在太平洋战场上,盟军也已开始对日本“绝对国防圈”的前卫线展开攻击。该前卫线在西南太平洋方面,是西从新几内亚东部的马丹地区起,往东经丹皮尔海峡地区及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尔,连结布干维尔岛的蜿蜒约1000公里的漫长一线;在中太平洋方面,是由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形成的防线。
  在新几内亚东部,盟军自1943 年9 月中旬占领莱城和萨拉莫阿之后,又在胡翁半岛的东端芬什哈芬登陆。日军第20 师团沿胡翁半岛北海岸向东反击,企图夺回芬什哈芬。日美双方进行了两个月的拉锯战,最后,日军因海空力量不足,粮食、弹药几乎断绝,被迫向西北方向的马丹撤退。到1943年年底时,盟军不但控制了胡翁半岛,而且还东渡丹皮尔海峡,在新不列颠岛西部登陆,进攻矛头直指该岛东部的拉包尔。日军第8 方面军司令官今村均中将惟恐拉包尔丢失,导致日军的这条东南防线彻底崩溃,急忙调集兵力,企图把登陆盟军赶下海去。然而,盟军并未被赶走,倒是把日军一直向东赶到新不列颠岛的中部。麦克阿瑟深知拉包尔防守严密,要想攻占它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于是,他勒兵不前,掉头北上,于1944 年2 月底在阿德默蒂尔德群岛登陆。到3 月下旬,美军已基本肃清了群岛上的日军,并且修建了海空基地。日军“绝对国防圈”东南前卫线上的主要堡垒拉包尔完全处于盟军的海空控制下。负责防守拉包尔和布干维尔岛的日军第17 军失去了弹药和粮食来源,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中。
  在中太平洋方面,继攻占吉尔伯特群岛之后,尼米兹指挥的美军又把矛头对准了“绝对国防圈”前卫线上的另一个据点马绍尔群岛。日军判断,该群岛的外围岛屿会首先受到进攻,于是抽调兵力加强外围岛屿的防御。但是,经过周密的侦察,尼米兹决定实施“大胆掏心”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先打核心岛——夸贾林环礁,以动摇日军全盘防御部署,而后再四面出击,各个击破。这一战术恰好击中了日军的弱点。1944 年1 月30 日,美军登陆部队在强大海空火力的支援下,绕过外围岛屿,直指夸贾林环礁。美陆战第4师和步兵第7 师从环礁南北两端上岸。日本守军8000 人猝不及防,被美军炮火和飞机炸死大半,残余部队虽奉命死守到底,但也只能在夜间发动零星反击。在美军第58 特混舰队的700 架飞机和强大舰炮火力的攻击下,夸贾林一带的日军航空兵几乎被全歼,只有9 架飞机西逃特鲁克。2 月4 日,美军占领了整个环礁。除100 名日军和165 名朝鲜劳工被俘外,其余日军全都被击毙。从2 月17 日起,美军逐次攻占了埃尼威托克等防御薄弱的环礁。为了避免伤亡过大,对设防坚固的沃特杰、马洛埃拉普、贾鲁伊特和米利四个环礁,美军只以海空军实施压制和封锁,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始终未去占领。
  美军占领马绍尔群岛的主要岛屿后,突破了日军在太平洋正面的外围防线,获得了控制太平洋中部的舰队停泊场和空军前进基地,并使日军在这一海区的最大的海空基地特鲁克面临直接的海空威胁。日军为了赢得重建其消耗殆尽的航空兵的时间,不得不放弃“绝对国防圈”前卫防线,不再为该防线上的各岛守备部队增援兵力和粮食,让其在毁灭之前尽可能多地消灭盟军。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认为,作为“绝对国防圈”上的要冲的特鲁克已暴露在美军的攻势之下,便于2 月10 日下令将联合舰队的大部分海军船只撤往日本和贝劳群岛,并将舰队司令部也移到贝劳,仅留下第4 舰队的舰只、西南方面舰队和东南方面舰队的飞机,以便保护当地的海军部队和基地的货船。
  2 月17 日和18 日,美军在马绍尔群岛最北端的埃尼威托克环礁登陆的同时,以四个航母特混编队对特鲁克实施了集中的突袭,一举击毁日机270架,击沉、击伤作战舰只各9 艘,击沉各种辅助船只34 艘。美军损失飞机25 架,“勇猛”号航空母舰被日军鱼雷机重创。
  古贺峰一见特鲁克受到美机的袭击,急忙将拉包尔剩余的飞机全部调往特鲁克。这样一来,日军“绝对国防圈”东南方面前卫防线已没有一架飞机,拉包尔几乎丧失了它的全部价值。当地的3 万名海军和7 万名陆军孤立无援, 靠几块白薯地勉强活着。在布干维尔岛,百武晴吉中将率领第6 师团的1.5万官兵,向奥古斯塔皇后湾附近的盟军阵地发起全面进攻后,打死263 名美国兵,自己却损失了5464 人。忍饥挨饿的幸存日军退到山林地带,一面打游击,一面种田谋生。
  面对盟国兵进“绝对国防圈”的紧张局势,东条首相对陆海军统帅部的作战指挥极为不满。为了摆脱政府、陆军、海军三者之间在以船舶问题为焦点的军需物资方面的争夺,东条于2 月18 日访问内大臣木户幸一侯爵,提出: 为了加强陆海军的一元化统帅体制,希望实现如下方案:
  一、陆军参谋总长由自己取代杉山元兼任,设置大将级次长制,以解决负担增大的问题;
  二、要求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辞职,由岛田海军大臣兼任或由丰田副武大将继任。
  第二天,木户谒见夭皇裕仁,上奏了东条的意见。天皇担心兼任会影响统帅权的确立,因为自1878 年参谋本部独立以后,从未有陆军大臣兼任参谋总长之事。东条的自荐使天皇想起了日本的幕府时代,当时的幕府将军就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而架空了天皇,直到明治维新才结束了这种状态。可是,目前美军进攻势头不减,确实需要统一政府与军队的领导,依靠集中权力来度过难关。为了避免东条专权威胁皇权的消极作用,天皇委派与皇族关系密切的后宫淳大将与奏彦三郎中将共同担任参谋次长。
  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在得知东条的想法后,不顾东条的反对,使用统帅部的帷幄上奏权,单独觐见天皇,声称身为首相兼陆军大臣的东条再兼任参谋总长,将会使军事行政同统帅混淆起来,违背传统制度之处甚大,危害涉及的范围非常大,等于回到了幕府时代,决不能允许。天皇裕仁的胞弟、在参谋本部任职的秩父宫也两次写信反对这种做法。但是,天皇对日益不利的战局苦无良策,便以“下不为例”为理由压制了反对意见。
  大权在握的东条英机雄心勃勃,试图力挽狂澜。他开始调兵遣将,加强“绝对国防圈”上的各个战略要点。然而,时不我与,他上任没多久,盟军就开始在辽阔的战线上向“绝对国防圈”发起了进攻。
  新几内亚失守
  在日军“绝对国防圈”上,新几内亚西部是必须确保的地区。为此,1943年11 月,日军大本营将在中国东北的第2 方面军调往东南亚,负责保卫新几内亚西部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由阿南惟几大将率领的第2 方面军下属两个军,其中的第2 军部署在新几内亚西部。在其东面,属于第8 方面军的第18军正在荷兰迪亚(今查亚普拉)、威瓦克一线固守,随时准备反击盟军的进攻。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从特鲁克撤往贝劳后,仍不肯放弃与美国太平洋舰队决战的想法,和参谋人员一起制定了“Z 作战计划”。根据该计划, 联合舰队将把美国第5 舰队诱至贝劳北面的菲律宾海,使其处于日军的岸基战斗机的攻击范围内,在进行舰队决战之前就因空袭而丧失战斗力。
  1944 年3 月底,美国的航空母舰特混编队从马绍尔群岛出发,打算像上个月突击特鲁克那样,前去袭击撤到贝劳群岛新基地的日本联合舰队。当美军西进部队被日军巡逻机发现后,古贺峰一急忙命令水面舰艇离港躲避,自己和参谋人员于3 月31 日晚乘坐两架飞机西逃菲律宾南部的达沃。途中,突遭特大暴雨袭击,古贺的座机迷航坠毁,机上人员无一生还。联合舰队参谋长福留繁的座机降落在宿务岛附近的海面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