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的兴亡

第258章


美军的3 艘战列舰、5 艘巡洋舰和7 艘驱逐舰立即用威力极大的舰侧炮予以回击,很快就压住了日军的炮火,并使岛上的弹药库和木造营房起火燃烧。日出后,美军航空母舰特混编队的舰载机飞来进行轰炸,但是它们的7 分钟攻击时间太短,而且炸弹未能穿透防护层达两米的地下工事。
  美机飞走后,炮火支援舰群先是对整个贝肖岛进行了75 分钟的破坏射击,然后又对预定的登陆滩头进行了45 分钟的猛烈射击。与此同时,两艘扫雷舰在烟雾的掩护下首先进入塔拉瓦咸水湖,以便清理出一条通道。随后跟进的是两艘驱逐舰,它们将为两栖登陆车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
  8 点整,舰炮开始向内陆延伸射击,登陆部队却因逆风的缘故离岸边还有15 分钟的航程。柴崎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把部队调到了面对咸水湖的北岸。在第一批美军的两栖登陆车冲上礁盘后,柴崎一声令下,日军中小口径的火炮和机枪立即开火,礁盘上的美军登陆车纷纷被击中燃烧,跳进水里的美军官兵纷纷中弹倒下。冲在最前面的美军突击队见地路可退,只得冒着枪林弹雨向栈桥冲去。在消灭了栈桥桥头上的日军碉堡并打退日军的反扑之后,总算是占有了一个立路点。
  到中午时分,已上岸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还不到1500 人,他们都躲在沙滩上那道高1.2 米的防波堤的下面。威廉·霍金斯中尉带领他的一个排的士兵跟在一辆两栖登陆车后面,摧毁了一个日军机枪掩体,从而越过了那道防波堤。尽管受到了侧翼日军的猛烈射击,美军还是把突破口向西、南两个方向扩大了。由于美军对贝肖岛的潮汐情况了解有误,乘坐登陆舰的第二批登陆部队受阻于礁盘边上,官兵们只得跳进齐胸深的水里,背负着沉重的装备,靠涉水和游泳穿过日军子弹和迫击炮弹横飞的浅滩。当太阳落入西边的海平面时,登陆的5000 名美军中伤亡者约占1/3。
  日军虽然也损失过半,柴崎仍打算利用夜幕的掩护插入美军阵地后方,分割包围美军,但是他的通讯器材被白天的美军炮火打坏,故而无法发动协调一致的进攻。他只好派出零零散散的敢死队到防波堤和被击毁在礁盘上的登陆舰里占据狙击阵地。第二天黎明,当登陆艇开始运送美军后备战斗部队时,海潮仍然太低,不能把登陆艇浮过礁盘。陷蔽在登陆艇残骸堆中的日军狙击手的子弹加强了岸上碉堡的火力。在天亮后五个小时登陆战里,美军的伤亡人数超过了头一天上午的比例。已登陆的美军仍然没有足够的大炮和坦克摧毁日军的防线,饮水、口粮和医疗品已所剩无几。
  正在这紧急关头,反复无常的海潮终于在中午前后上涨了,而且连续三个小时没有退下去。各种登陆艇、两栖装甲车一拥而上,冲过礁盘,一举抢滩成功。新上岸的美军在坦克和大炮的支援下从贝肖岛狭窄的腰部横插过去,占领了机场主跑道,将日军防线切成两段。
  被困在碉堡里的柴崎惟一的希望就是等待援军。然而,在他殒命之前,只有16 架鱼雷轰炸机从马绍尔群岛起飞,袭击了位于塔拉瓦以西约30 海里的美国航空母舰特混大队。日机被击落11 架,但有1 架日机投射鱼雷,击中了“独立”号轻型航空母舰,令其不得不返回基地抢修。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因在所罗门群岛之战中损失了大量的飞机和军舰,已无力再派主力前去救援,只是派出了9 艘潜艇,但在半道上就被击退。
  援兵未至,柴崎却等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22 日上午,他发出了一封诀别电报。日军剩下的碉堡被坦克、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逐个摧毁。美军的推土机用沙子封锁了柴崎的大碉堡的入口,然后从上面的通风口灌进汽油,用一颗手榴弹引燃,柴崎同他的300 名士兵同归于尽。直到23 日下午,美军才彻底占领了贝肖岛。
  美军占领了吉尔伯特群岛中的马金环礁和塔拉瓦环礁后,消除了日军对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海上交通线的威胁,为即将开始的马绍尔群岛登陆战役提供了一个实施空中支援的重要基地。美国海军终于获得了前往遥远的东京途中的第一个岛屿“踏脚石”。 
--------------------------------
塞班论坛   http://bbs.dospy.com/
--------------------------------
[塞班论坛  忘塵居士  整理制作]
日本帝国的兴亡 - 第九编  穷途末路(1942-1945年)  第44章  “绝对国防圈”崩溃
--------------------------------
塞班论坛   http://bbs.dospy.com/
--------------------------------
[塞班论坛  忘塵居士  整理制作]
第44 章 “绝对国防圈”崩溃
   “绝对国防圈”
  1943 年夏、秋两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重大进展。在苏联战场,以斯大林为最高统帅的苏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德军向西赶去。在北非战场,盟军继在突尼斯将德军赶出非洲后又实施了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并在意大利南部登陆,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被迫下台,新政府宣布向盟国投降。墨索里尼后来虽被德军救出,但已经丧失了斗志,整日唉声叹气,无所作为。
  在太平洋战场,日军自取得南方资源地带后又进行了一年多的扩张进攻,却接连在中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太平洋上的其他岛屿受到重创,面对盟军咄咄逼人的进攻毫无还手之力。
  为了改变被动的局面,日军大本营于9 月15 日决心改变过去的作战方针。9 月30 日,包含新作战方针的“战争指导大纲”在御前会议上通过。新作战方针的要点就是确立了一条需要绝对确保的防卫圈,即所谓的“绝对国防圈”。该防卫圈北起千岛群岛,南下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特鲁克群岛、贝劳群岛、新几内亚西部,然后向西经过荷属东印度,直抵缅甸。其设定目的是:阻止盟军对日本本土及大东亚圈内重要资源地区的侵袭,确保日本与东南亚重要资源地区的陆海空运输的安全,在政略上控制大东亚圈内的各主要民族,保持内线打击盟军的自由。
  在这次御前会议上,尽管东条英机首相和陆海军两位总长都向天皇裕仁保证,有信心守住“绝对国防圈”,但日本薄弱的国力却无法给军国主义分子们撑腰。船舶问题仍然是令他们头痛不已的难题。御前会议刚刚结束,随着盟军在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展开新的攻击,日本政府、陆、海军三方又围绕着征用船只的问题争吵不已。
  就在东条首相无计可施、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的时候,1943 年11 月, 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了首次会晤。在开罗会议上,盟国将领们讨论了1944 年的进攻计划,决定除了在缅甸发动反攻以外,在太平洋上也要两路并进:麦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队将沿新几内亚北海岸向西推进,从棉兰老岛进入菲律宾,尼米兹的中太平洋部队则去攻占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诸群岛,两路进攻部队将在吕宋—台湾—中国大陆三角圈内会合,然后北上进攻日本。
  12 月1 日,旨在显示盟国团结对抗日本的《开罗宣言》公告天下,全文如下:
  罗斯福总统、蒋介石大元帅和丘吉尔首相与各自率领的军事及外交顾问一起,结束了在北非举行的会议,兹发表下列一般性的声明:
  将来对日本国的军事行动,由各军事使节协商确定。
  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
  三国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人民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日本亦将被逐出其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
  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适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我三大盟国,抱定上述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家目标一致,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
  日本统治集团获知《开罗宣言》的内容后,如闻晴天霹雳,明白盟国是要把战争进行到底的,决不存在半途议和的可能性。然而,就像一个即将溺死的人见到一根稻草也要紧紧抓住一样,军国主义分子们在苏联未参加开罗会议一事上大做文章,自我安慰,断定在对日问题上美、英、苏之间的意见尚未一致。因而,他们一直认为,当战局发展到不得不停战议和的地步时,由苏联出来为日本说话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孰不知,在开罗会议后举行的由美、英、苏三国首脑参加的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滔滔不绝地赞扬了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并且明确表示,一旦打败纳粹德国,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