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的兴亡

第252章


正忙于指挥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希特勒自顾不暇,当然难以满足日本人的要求。9 月26 日,德国方面复电说,除1 万吨特殊钢材外,无法供应其他物资。
  在盟国那里碰了一鼻子灰的东条政府只得另想办法。10 月22 日,东条好不容易说服陆海军解除对20 万吨位的船舶的征用。可是,陆军参谋本部在承诺解除13 万吨位的船舶时,附加了一个条件,将解除征用放在第2 师团发起总攻后进行。参谋本部一厢情愿地认定丸山师团肯定能占领亨德森机场,夺回瓜岛,从而使所罗门方面的作战暂告一段落。谁知,第2 师团进攻受挫, 一下子扰乱了参谋本部的原定计划。
  日军大本营认为,占领瓜岛对于确保南太平洋方面的惟一重要防卫作战基地拉包尔的安全,是绝对必要的;况且瓜岛的战斗最初是由美军正式反攻引起的,因此,成功地占领瓜岛不仅仅具有作战上的价值,而且还将使同盟国对日本积极进行反攻的意志受挫。
  出于以上考虑,日军大本营不顾第2 师团惨败的现实,仍然决定继续向瓜岛增兵。这样一来,原定的20 万吨船舶的解除征用不但未能实现,反而必须再增加征用至少29 万吨位的船舶。由于天皇裕仁已经颁布了夺回瓜岛的敕语,经济企划院也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不过,捉襟见时的东条英机实在是无法满足陆海军的要求,只得以分批征用来应付。
  与此同时,第17 军司令官百武晴吉在瓜岛上的部下已经因饥饿丧失了战斗力。士兵们开列了一张死亡期限表:能站者,可活30 天;能坐者,可活20 天;躺着小便者,可活3 天;不能说话者,可活2 天;不能眨眼者,凌晨即死。
  负责运送给养的田中赖三少将的舰队并非没有尽到责任,但在美国海空军牢牢控制着瓜岛附近海域的情况下,田中的运输舰队几乎没有一次能够平安地将所运给养全部运上岸。为此,田中曾想出一招:把粮食和药品放在大铁桶里,重量以铁桶能浮在海面上为宜,然后在每艘驱逐舰的舰舷上缘用绳子拴上200 多个这样的铁桶。等军舰抵达瓜岛附近海面上时,将绳子割断,由汽艇或人力将铁桶运至岸边,岸上的士兵再把这长串铁桶运走。可是,在美国军舰和飞机的轰炸下,不但田中的舰队受到沉重的打击,那些浮在海面上的铁桶也大半被击沉。
  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情况下,日军内部出现了要求从瓜岛撤军的呼声。12 月5 日,在东条政府未能全部满足陆海军第二批征用船舶要求的内阁会议后,东条的心腹、陆军省军务局长佐藤贤了少将与头脑狂热的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田中新一中将争吵起来。田中认定佐藤鼓吹从瓜岛撤军是扰乱军心,就向佐藤脸上揍了一拳。东条知道后反而下定了决心,他让佐藤通知参谋本部,不管怎样,陆军只能得到内阁决定的吨位数。
  参谋本部明白,东条的决定意味着最终停止爪岛的战斗。田中作战部长亲自前往东条的官邪,请求东条重新考虑参谋本部的要求。东条冷冷地予以拒绝。田中按捺不住心头的怒气,说话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竟大骂起东条来。
  东条大为恼火,当即要求参谋本部撤掉田中的作战部长一职,将其发落到南方军去。
  参谋本部的抵抗并未能减轻瓜岛上的日军所遭受的苦难。到12 月底,在所罗门群岛的所有陆海军军官都认为,夺回瓜岛毫无希望,必须尽快把所有的部队从瓜岛撤出来,以避免全军覆灭。
  12 月31 日,在御前会议上作出了日军从瓜岛撤退的决定。两个月前还通过敕语命令日军攻占瓜岛的天皇裕仁情不自禁地发问:“美国人几天内就能建成一个空军基地,而日本何以要一个月左右?难道没有改进的余地吗?”永野修身军令部总长只得老老实实地回答说:“美国人用的是机器,而我军靠的是人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们已经无法为天皇保持脸面了,会议作出的撤退决定简直就等于让天皇自掴耳光。
  1942 年1 月15 日,日本海军驱逐舰将第38 师团第230 联队补充兵员编成的一个大队送上了瓜岛,并公开宣称,这个大队来的目的是充当新攻势的先锋。实际上,如果不投入新锐兵力,仅凭岛上那些被饥饿和疾病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官兵根本不可能将战线保持到撤退完毕。
  2 月1、4、9 日,百武将军的1.3 万名官兵分三批秘密撤离了瓜岛,留下了2 万多具尸体和奄奄一息的官兵。美军在随后发动的攻击中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整个岛屿。
  在长达半年的瓜岛争夺战中,共进行大小海战30 余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6 次。日美双方损失的作战舰艇的比例为23 比25,但在空中,日军损失了600 多架飞机,远远超过了美军的损失。在陆上的争夺中,日军战死或失踪1.48 万人,病死9000 人,被俘1000 人,美军则战死1592 人,伤4200人。在瓜岛弹丸之地,日军备尝了饥饿、疾病、鳄鱼的利齿和盟军优势火力的滋味,“皇军武运长久”、“不可战胜”的神话又一次破产。
  瓜岛一战,日军不仅没有实现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的企图,反而受到沉重打击,从此被迫处于战略守势,处处设防,步步被动。盟国经此一战,挫败了日军继续推进其东南战线的计划,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斗争信心,使在太平洋战场上展开战略反攻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
塞班论坛   http://bbs.dospy.com/
--------------------------------
[塞班论坛  忘塵居士  整理制作]
日本帝国的兴亡 - 第九编  穷途末路(1942-1945年)  第43章  节节败退
--------------------------------
塞班论坛   http://bbs.dospy.com/
--------------------------------
[塞班论坛  忘塵居士  整理制作]
第43 章 节节败退
   巴布亚半岛争夺战
  1942 年4 月珊瑚海一战,今日军不得不放弃从海上进攻新几内亚岛东南部的莫尔兹比港的企图,但是日本陆军仍然渴望得到这个对控制澳大利亚北部极为重要的港口城市。因此,在中途岛海战后,日军大本营于7 月11 日下令完全停止新喀里多尼亚、斐济、萨摩亚作战的同时,命令拉包尔的陆海军务必协同攻占和确保莫尔兹比。这项命令意味着大本营为了保证以拉包尔为中心的日军东南战线的安全,决定让第17 军在左翼前出至所罗门群岛,在右翼则从陆路进攻莫尔兹比。
  可是,日军大本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制定的南进计划中并没有攻占新几内亚的内容,只是在顺利攻占东南亚广大资源地带后向前推进防御线时才遇到这个问题。因此,关于新几内亚的乒要地理,大本营当时只保有若干文献,有关地形、道路、气象等陆军作战所必需的事项几乎都没有作过调查,这与日军开始南方作战前对东南亚所作的详细全面的侦察研究完全无法相比,从而导致在后来的作战中屡屡受挫、最终惨败的结局。
  要想从陆路进攻莫尔兹比港,就必须先在新几内亚岛东部的巴布亚半岛的北岸登陆,然后翻越欧文·斯但利山脉,才能抵达莫尔兹比港。为此,日军大本营决定,从拉包尔派遣部队,在巴布亚半岛北岸的布纳和戈纳登陆,沿着科科达小道翻过欧文·斯坦利山脉,进而攻击莫尔兹比港。
  7 月21 日夜,第17 军所属的南海支队先遣队自拉包尔出发,乘坐运输舰穿过所罗门海,在布纳西方的巴萨布阿附近登陆成功。由横山大佐率领的先遣队登陆后,一面修补道路,一面急速前进,28 日夜里击败驻扎在科科达的几百名当地民兵和澳大利亚军队的一个连,随即占领了该地及其附近机场。
  日军的行动几乎比同盟国抢先了两个星期,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当时也正在计划夺取这些战略目标。他本来打算派遣3000 名澳大利亚军队穿过高山密林中的山道,在布纳建立一个前进基地和机场,袭击北面被日军占领的菜城和萨拉莫阿,从而牢牢地控制住巴布亚半岛,以此作为执行盟军反攻计划“了望台战役”第二阶段的第一步。日军的进攻不但使麦克阿瑟精心设计的进攻方案成了泡影,而且还使他面临着阻止上万人的日军攻占莫尔兹比港的任务。
  就在麦克阿瑟还在惊诧不已的时候,由堀井富太郎少将率领的南海支队主力已经登上了科科达山道。他们绕过澳大利亚后卫部队坚守的阵地,用大砍刀在密林中砍出一条近路,去骚扰撤退中的澳军。
  麦克阿瑟为了阻止日军继续向巴布亚半岛增兵,命令第5 航空队出动18架B—17 轰炸机对拉包尔进行了猛烈袭击。就在同一天,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这些行动标志着盟军在太平洋上开始向日军发起反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