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的兴亡

第249章


美军也撤到最后一个山头。范德格里夫特调来了一个营的预备队,从而又打退了川口在天亮前发起的两次有气无力的进攻。6点钟,从亨德森机场起飞的美国飞机开始用37 毫米口径的机关炮轰炸汇集在丛林边缘的日军。川口见取胜无望,只得下令全军撤退。
  两天的“血染高地”战斗使川口支队受到沉重打击,死亡、受伤和失踪三项合计达1230 人。美方的相应数字则为263 人。
  在川口向西边的克鲁斯角的撤退过程中,他又碰到了新的敌人——饥饿。部队刚刚撤到奥斯汀山的南坡,口粮就吃完了。在以后的几天里,这群乌合之众靠吃树皮、草根、苔藓甚至步枪背带维持生命。当克鲁斯角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这支队伍已经彻底垮了。川口支队的撤退是太平洋战争开始以来日本陆军部队的第一次撤退。
  日本人收复瓜岛的第二次努力同样以失败宣告结束。
  孤注一掷
  9 月18 日,即“血染高地”一役之后的第四天,瓜岛上的海军陆战队第1 师得到了第7 团4200 人的增援。他们登陆时除了武器弹药外,还带来了147辆卡车、1000 吨食品和400 桶航空用油。于是,范德格里夫特将军第一次感到有把握守住瓜岛。他手头已有2 万官兵和一支虽然数量在减少但却敢于进攻的空中力量—“仙人掌航空队”。
  日军大本营鉴于川口支队进攻失败,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第17 军的兵力,遂于9 月17 日采取措施,下令将当时驻扎在荷属东印度方面的第38 师团调往所罗门群岛,同时从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南方军和日本国内调来部分兵力,增强了必要的军直属部队。得到增援的第17 军便与联合舰队协商, 决定由海军保护运输船队,把第2 师团运往爪岛,再次与美军决一雌雄。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看得更远。他希望在第2 师团向亨德森机场发动总攻并取得进展后,联合舰队就迫使美国舰队打一场海上决战。
  这一仗不但要消灭美国海军在所罗门群岛的力量,还要宣告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末日的来临。
  10 月3—9 日,山本五十六动用联合舰队的船只将第2 师团的主力运上了瓜岛。第17 军司令官百武晴吉中将也亲自出马,于9 日夜间在塔沙法龙加登陆。
  就在同一天,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部袭击了据守在马塔尼考河西岸的日军阵地,打死700 名日军,又一次给川口支队以沉重的打击。
  在司令部附近,百武晴吉目睹了川口支队幸存官兵们的“尊容”:他们个个衣衫褴楼,蓬头垢面,肋骨突出,眉毛、睫毛都在脱落,牙齿也松动了。
  黑黑的头发也变得蜡黄,一抓就脱落一络。简直都没有人的模样了。
  百武晴吉的自信心顿时烟飞灰散,当即决定只有在后方运来更多的兵力和军需品后,第2 师团才可以开始进攻亨德森机场。
  对百武紧急增援要求作出的第一个回答是派去了一支装载着4 门大型榴弹炮、1 门高射炮以及弹药、各种物资和728 名官兵的运输船队。该船队定于10 月11 日抵达瓜岛西北岸的塔沙法龙加。
  第8 舰队司令官三川军一中将为了确保完成这次运输任务,特意派五藤存知少将率领3 艘巡洋舰和2 艘驱逐舰前去轰炸亨德森机场,以防止美机去袭击运输船队。
  当天晚上10 点50 分,美国侦察机发现五藤舰队正向萨沃岛和埃斯佩兰斯角之间的水道驶来。由4 艘巡洋舰和5 艘驱逐舰组成的美军第64 特混编队,在诺曼·斯科特少将的率领下,挡住了日本舰队的去路。将近午夜时分,“海伦娜”号巡洋舰率先开炮,照明弹和准确的炮火一下子就把日本人打蒙了。日军旗舰“青叶”号重巡洋舰连续遭到“海伦娜”号、“盐湖城”号和“博伊斯”号的炮击,舰桥被毁,五藤将军也被炸死。
  日舰失去主帅,阵脚大乱。“古鹰”号巡洋舰燃起大火,“吹雪”号爆炸后沉入海底,其余各舰也是弹痕累累。日军无心恋战,击伤美军“博伊斯”
  号巡洋舰、“法伦霍特”号和“邓肯”号驱逐舰后就撤走了。
  斯考特编队的阻击今日本海军第一次在夜战中遭到失败,为瓜岛上的海军陆战队官兵赢得了一个不受轰炸的夜晚,但也放掉了日军的运输船队,使其成功地把百武将军急需的大炮、弹药和增援部队运上了瓜岛。
  眼看一场充满血腥味的厮杀就要在瓜岛上展开,山本五十六决心利用这个机会,和美国航空母舰编队在瓜岛附近海域进行一场决战。他下令联合舰队全部出动,从特鲁克南下,封锁所罗门群岛的各个入口。舰队编有“翔鹤”、“瑞鹤”、“瑞凤”、“隼鹰”、“飞鹰”5 艘航空母舰,“金刚”、“棒名”、“比睿”、“雾岛”4 艘战列舰,另外还有14 艘轻、重巡洋舰、44艘驱逐舰。这是自中途岛海战以来联合舰队出动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先头部队(第2 舰队)由近藤信竹中将指挥,航空母舰部队(第3 舰队)仍由南云忠一中将指挥。日军大本营对这次陆海军联合进攻夺取瓜岛的作战计划充满了信心。他们认为:“把美军赶出所罗门的日子已经来到了。”
  为了掩护给百武将军运送给养和兵员的船队,同时也是为未来的陆地进攻创造有利条件,山本命令南云先派一批舰载机轰炸瓜岛。10 月13 日中午, 24 架日本轰炸机从3 万英尺(9000 米)高空准确地向亨德森机场投下了高爆炸弹。美国海军工兵还未把碎石烂砖清理干净,又有15 架日机前来轰炸。等日机飞走后,工兵们刚刚开始填平机场上的弹坑,突然间地动山摇,从主跑道上传来天崩地裂般的巨响。原来是百武将军手下的炮兵在马塔尼考河西岸用150 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开始炮击机场。命中率之高使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们不由得把这些远程大炮称为“神枪彼得”。
  时分,由小柳富次大佐指挥的“金刚”号、“榛名”号和6 艘驱逐舰开至瓜岛附近海面。2 艘战列舰打算用14 英寸(36 厘米)的大炮把亨德森机场夷为平地。他们一共带了900 多发炮弹,大部分都是新式穿甲弹。午夜过后的1 点40 分,16 门舰炮同时开火,空中充满了好像是火车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叫声,和真人一般大小的穿甲弹落到地面上,犁起一条条红色火柱。
  巨大的爆炸冲击波将藏在散兵坑和防空洞里的美军官兵震得站不起身来。70分钟后,炮击停止。亨德森机场已面目全非,铺在跑道上的钢板被炸飞到几百米开外的地方,停机坪上的飞机没有几架是完好无缺的,美军死伤60 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针对如此小的目标在一个多小时发射这么多的大口径炮弹,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在随后的两个夜晚,日军第8 舰队的巡洋舰轮流炮击了亨德森机场。第17 军第2 师团的最后一批官兵和给养乘机在塔沙法龙加登陆。尽管白天遭到美机的轰炸和扫射,坦克燃料几乎全部起火,许多弹药也发生爆炸,但还是有4000 名官兵、14 辆坦克和10 多门150 毫米榴弹炮安全地抵达百武将军那里。2.2 万名日军发起进攻的时机成熟了。
  与此同时,美军也在为迎接即将开始的战斗而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勇猛好战的“公牛”哈尔西中将被任命力南太平洋部队和地区司令。第164 步兵团的2856 名官兵和16 辆英国履带式小型装甲车、12 门37 毫米口径的大炮、卡车以及大量粮食运上了瓜岛。范德格里夫特师长手下的人马达到2.3 万人,他们对坚守瓜岛充满了信心。
  百武晴吉在目睹山本五十六的联合舰队对瓜岛美军机场所作的猛烈轰炸后,信心大增。他命令第2 师团师团长丸山政男率主力部队前往伦加河上游附近的澳斯汀山南麓,于21 日晚对北面的美军阵地发起决定性的攻击。
  丸山中将非常重视自己在日本皇军对外扩张历史上的地位,他把由工兵开辟的师团前进道路命名为“丸山道”,认定他的攻击将把美国人赶出瓜岛,从而为天皇陛下立下赫赫战功。他把7000 人的主力部队分为左右两翼部队。
  左翼队由那须弓雄少将指挥,右翼队则由川口清健少将指挥。两支部队各有三个大队,外带反但克炮、迫击炮、山炮和工兵队。由广安大佐指挥的第16步兵联队则作为师团的预备队,准备用于突破某个方向上的美军阵地后的最后攻击。丸山手下还有工兵队、通信队、医疗队和供水部队。
  为了支援第2 师团的进攻,百武晴吉军司令官还命令住吉正少将组建一支由步兵、坦克和炮兵组成的部队,在马塔尼考河畔发动佯攻。住吉将军拥有8 门150 毫米口径的榴弹炮、一些口径较小的加农炮、16 辆坦克和第4 联队(缺一个大队),奉命在马塔尼考河口的沙洲一带渡河,而由冈明之助大佐指挥的第124 联队残部和第4 联队的一个大队,则在南面1.5 英里处的上游悄悄渡河向东,然后掉东向北,包围在马塔尼考河东岸防守的美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