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第53章


  白崇禧目不转睛地听着。周恩来嘎然而止。白崇禧催促道:“接着说,接着说!”
  周恩来手一摊:“没有啦!”
  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咧嘴摇头赞叹道;“你说得太好了!我一定向李长官转告,至于新四军方面……”
  “这你放心,我会亲自关照的。打日本嘛,责无旁贷。”
  白崇禧走后不久,周恩来又把张爱萍找来,告诉他:“我同 白崇禧谈过此事,现派你再直接向李宗仁做工作。”张爱萍领命 去办。
  3月13日,日军矶谷师团从枣庄进犯台儿庄。台儿庄是山 东最南端的一个小镇,地处京杭大运河的北岸,与江苏省隔河相 望。台儿庄与西北两个火车站形成鼎足之势,成为重要的物资集 散地和两省交通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天下第一庄”之 称。
  白崇禧来到军团司令孙连仲设在运河南岸的隐蔽指挥所,看 到李宗仁全副戎装,精神奕奕,上去一把拉住他的手,道一声: “你辛苦了!”
  李宗仁点点头:“为党国效忠,在所不惜!”接着又说,“保 卫徐州很关键,关系到陇海铁路、津浦铁路和武汉的命运。”
  一坐下,白崇禧就把行前与周恩来交谈的情况告诉李宗仁: “周恩来主张把阵地战和运动战紧密结合,集中优势兵力把日寇 歼灭在台儿庄。”
  李宗仁一直在沉思。谈到最后他突然扬起两臂,近乎喊叫地 说:“这个主意好哇!周先生真是慧眼,看准了日本孤军深入这 一弱点。”说着说着,他又皱起眉头,“如果日军东上徐州呢?”
  “李司令不必忧虑,”白崇禧胸有成竹,“周恩来已经命令新 四军张云逸部队在津浦线南端,协同李品仙集团阻敌东进徐州。 我们要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呀!”
  果然,日军麇集台儿庄,双方展开大战。一时间,小镇硝烟 弥漫,血肉横飞。4月3日,战斗进入白热化的胶着状态。城里 几乎没有完整的房子了,到处火光冲天。街道每隔两三米就有一 处工事,双方用刺刀拼了十多次肉搏,四周尸横遍野。中午时 分,坚守在前沿阵地的三十一师电讯联系突然中断。徐州方面急 电蒋介石。
  前几天,蒋介石陪宋美龄吃了几天西餐,觉得很不舒服,他 满口假牙只能吃酥软食物,今天又恢复老传统:上了四菜一汤, 一碟腐乳,一碟臭冬瓜。他独自一个吃得正得劲,背后一声报 告,他停了筷子,拿手绢擦擦嘴角,并不转头,只是等待着。进 来的是居副官,他把公文夹递到蒋介石手里:“先生,这是刚从 徐州来的急电。”
  蒋介石一愣,急忙翻开公文夹阅读。神色陡然一变,脸若冰 霜,浑身僵硬。突然,他狠狠地把公文夹往桌上千掷,手一扬: “居副官,马上通知侍卫长准备飞机,饭后飞徐州!”
  “是,我马上去办。”居一侨敬礼,转身走出餐室。 收拾停当,蒋介石一行秘密飞往徐州。
  “委座。我已下令战地前沿指挥官乘势反击。”李宗仁向蒋介 石报告战况,“命令军团长孙连仲、汤恩伯、关麟徵、卢汉率军 支援。目前,大本营与台儿庄的电讯仍未接通。”
  蒋介石穿着草绿色呢军装,腰间佩着“军人魂”短剑,深邃 莫测的眼光注视着李宗仁。“前线尚在激战,最好派人去慰问联系。”
  “委座,派我去吧,”居副官自告奋勇,“前面的指挥员我都 熟悉,让我去前线吧!”。
  “好!”蒋介石蓦地激动起来,“把战况快快报来!”
  台儿庄前线的电话线都铺在地面上,不用杆子,怕敌机发现 轰炸。但地面电线还是时常被截断。后来捕获了几只丝毛小洋 狗,才知道日军专门训练小军犬,用来咬断电话线,使联络中断。
  台儿庄激战之烈,前所未闻。常常是一个整营、整团地上 去,又整营整团地牺牲。局势最严重的一天,大约是4月14日 的夜晚,前线指挥官池峰城给军团司令孙连仲打电话,说伤亡太大,要求撤退。孙连仲翻身下床,眼睛瞪得大大的,一面大踏步地走向参谋办公室,一面嘴里唠叨:“真是,真是……”这家式 (孙对部下的惯用语),他敢,他敢?”他拿起电话对池峰城喊: “我告诉你,台儿庄关系战局十分重大,你马上率领你师部的人 员进城去增援",我也马上带领总部的人员跟着上去。士兵打完 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敢退过河 者,杀无赦!”池师长乃以必死之心,逐屋抵抗,任凭敌人如何 冲杀,也死守不退。在最后五分钟,突然乘夜出击,敌人数惊," 乱作一团,局势顿时改观……
  另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是:军长张自忠在兼任北平市长时, 外界不明真相,以为他卖国求荣的汉奸,非议颇多。他忍辱负 重,来到五战区,重任五十九军军长,李宗仁对他以诚相见,使 张由衷感激。可事又凑巧,在临沂告急时,要他驰救的正是他最 不愿碰面的四十军军长庞炳勋。原来,张自忠和庞炳勋都是冯玉 祥的部下,在军旅中,彼此视为兄弟。但1930年在蒋、冯、阎 中原大战中,庞被蒋介石收买,阵中反戈,并旦突然袭击张自忠 的师指挥所,张险遭不测,从此两人反目为仇。临沂战前,张曾 对李宗仁表示:在任何战场皆可拼死一战,唯独不愿与庞炳勋在 同一战场作战李宗仁也考虑到这点,准备让张去淮北。可此时庞 部为日军所困。第五战区除张部外无兵可调。李宗仁只得对张自 忠说:“你和庞炳勋有宿怨,我甚了解,颇不欲强人之难。不过 以前的内战皆为私怨私仇。庞炳勋现在前方浴血抗战,乃属雪国 耻,报国仇。希望你以国家为重,受点委屈,捐弃前嫌,我今命 令你即率部,在临沂作战。你务要绝对服从庞军团长的指挥,切 勿迟疑,致误战机!”张自忠得令,二话没说,当即表示:“绝对 服从命令,请长官放心!”
  张自忠接到增援临沂守军的命令后,率部星夜兼程,日行180里,兵分三路对围城之敌发起攻击。日军凭借火力和工事顽 强抵抗,致使张部冲杀竟日,伤亡重大,终于救出庞部。李宗仁事后感叹:当时庞氏所部已成瓮中之鳖,必致全军覆没。庞炳勋 是员老将,拉着张自忠的手,老泪纵横,从此二人竟成莫逆之 交。可惜两年之后,在抗击日军的随枣之战中,张自忠又以义无 反顾的勇气,亲率少量兵力与敌搏斗,身中七弹。两名日本兵举 刀剌上来,他顺势抓住剌来的枪,挺立起来,又被另一日兵猛刺 一刀而倒下……其壮烈令日本人震惊,遗骸被日军盛殓安葬。张 自忠捐躯时年仅50。蒋介石亲率军政官员至重庆朝天门码头迎 榇祭悼。周恩来在追念文章中说: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真可 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
  通讯恢复后,蒋介石命令李宗仁、白崇禧火速电告汤恩伯军 团,包括于学忠、关麟徵旅,增援右翼运河北岸,并令李品仙军 和张云逸师配合共同加强护卫台儿庄阵地。在这样的部署下,迫 使日军龟缩城内。几天后日军退出台儿庄。蒋又接连急电前方表 示嘉勉。指挥官们将电话抄件互相传阅。卢汉得到最高统帅称兄 道弟,心里乐滋滋的,因为他们在守禹王山时也付出沉重的代 价。战后,周恩来派出政治部的委员郁达夫等,组成慰劳团,到 台儿庄慰问。全国的慰劳函电雪片一样飞来,捐蹭的鞋、袜、毛 巾等日用品堆集如山。台儿庄胜利后,共产党与桂系的关系更密 切了。7月,李宗仁到汉口时,周恩来在珞珈山寓所设宴招待, 畅谈加强团结抗战问题。周恩来向李宗仁提出,战区应建立文化 机构以加强对军民的抗战宣传教育。李表示同意。10月,第五 战区成立了文化工作委员会,由中共秘密党员、著名文化人士钱 俊瑞任主任,吸收了一批中共党员和进步文化人士去工作。
  ●6.谣言说“周恩来将成为张国焘第二”
  回到武汉的蒋介石又关心起张国焘来。张国焘叛变后,被安排了个“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主任”的头衔,属军统局管辖。戴 笠妄图利用张过去在中共方面的地位和关系,大搞对中共组织内 部的打人拉出阴谋活动,对张真可谓寄予厚望。戴笠还不时讥讽 中统局只知道写批判中共的文章,于事无补。有一次中统的徐恩 曾请客,戴笠在宴会上眉飞色舞,夸夸其谈,对徐吹嘘说中共第 三号人物张国焘归顺我们了!这对共产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将 来我们对付共党是顺利多了。徐恩曾听了表面上很羡慕,附和称 道,心里却妒忌得要死。张国焘与戴笠走进走出,也引以为豪。 时常与国民党要人大谈红区的经营之道。当有人问他出走延安的 原因时他称:“我不喜欢徒拥虚名,而无实权。中共中央,毛、 周二人说了算,我何必在那里尸位素餐呢?”问其对抗战前途的 认识他答:“日本目前虽然自炫兵威,但终将失败,因为它人口 少,资源贫乏,战线太长,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他也不得不 承认,“在这点上说,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有战略思想的。”戴 笠开始对张国焘是优礼有加,每次外出都给他派专车,但后来发 现张的办法并不怎么“神”,也做不出什么“贡献”,便慢慢冷淡 下来。以后张外出只好招呼人力车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