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第52章


我们受的委屈,难道比这小吗?”不知郭沫若是 否听出此话的弦外之音:周恩来到武汉后,与蒋介石打交道,本 来就是一件不很容易的事,而又要受制于国际派来的王明。王明 狂妄,常常不听别人的劝告,连延安的毛泽东也不在他眼里。王明和毛泽东的意见常常不一致,是听王明的,还是听毛泽东的? 周恩来经常处在烦恼与疑虑的气氛中,处在国共两个圈子里的人 暗中互相竞争的气氛中,处在远方的莫斯科和延安的两种指示下 ……难呐。这也是他对亲近的人发火的缘由。发完了,他会道一声:“我也是迁怒于你啊,不要介意……”
  郭沫若明白了周恩来的心思。在多少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 还说:“这是我受周公责备的唯一的一次……”
  ●4.张国焘投入蒋介石怀抱
  与蒋介石的谈判没有多少进展,张国焘逃离延安的事又闹得 满城风雨。
  4月4日清明节,张国焘借去黄帝陵奠祭之际,一头钻进了 西北行营主任蒋鼎文的小卧车,到了西安。经过一番密谋策划, 张国焘决定到武汉去见蒋介石。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林伯渠接到 张的警卫员张海的电话,立即赶到车站,在车内和张见了面。林 伯渠问他此行经过中央批准了没有。张国焘说:“是我自己要去 的,回头你通知延安好了。”林伯渠告诫他:“你是边区政府的副 主席,怎么能不经批准自己行动呢?你有意见可以到办事处或者 回延安去提。”张国焘不听,执意要去武汉,说要与蒋介石当面 谈统一战线问题。林伯渠知道劝不住他,就叮嘱张海路上多加小 心,回办事处就给中央报告。中央估计张国焘可能叛变,电告周 恩来等在武汉找到张国焘,作最后挽留的努力。周恩来对张国焘 的出走很吃惊,马上派长江局秘书长李克农、机要科长童小鹏、 交际科长邱南章、周的副官吴志坚四人去火车站。周恩来交代他 们:“找到张国焘,把他带到办事处来,如果他不肯来,就在外 面找个地方住下,听候中央的指示。”
  4月9日,他们四人来到大智门车站,火车上的旅客都走光 了,还是不见张国焘的踪影。他们估计,张可能还留在车厢里, 于是便留童小鹏守住出站口,李克农等三人进入车厢内寻找。果 埃,在靠后的一节车厢里找到了张国焘。只见他和警卫员被国民 戈两名武装特务左右“保护”着,张海的枪已被缴下。邱南章过去见过张国焘,上前说道:“张副主席,周副主席派李秘书长带 我们来接你去办事处。”张国焘坐着不动:“我到武汉有事,有地 方住,不用他请。”他本来是在等侯国民党八战区司令长胡宗南 派人来接他,李克农一上车他知道很难脱身,提起箱子就走。李 克农等在后面紧紧跟上,并让张海从特务手中要回武器。两名特 务见他们几个都身着军装,军衔也不低,摸不清来头,不敢阻 拦,只得让他们走出车站。
  几个人在街上转悠了几圈,张国焘死活不肯去办事处。只好 在去江汉关的一条街上找了几间僻静的房子住下,由邱南章和吴 志坚陪住,李克农和张海回办事处汇报。几天后,又让张国焘搬 到比较热闹的中山路的太平洋饭店去住,那里生活条件也好些。
  为了说服张国焘,武汉的中共领导周恩来、王明、博古差不 多天天找他谈话,有时个别谈,有时一起谈,一谈就是半夜,有 一次几乎谈了一个通宵,可都无济于事。
  张国焘一有机会就钻出去,与复兴社书记兼军委会政治部二 厅厅长康泽会面。康泽早就接到蒋介石侍从室的通知,要他接待 并联络张国焘。见面后,康问张离陕经过,张略述是假借祭黄帝 陵离开(多年后,康泽供称,实际上是国民党西北行营的高级参 谋涂思宗将张国焘“拉出来”的〗。康泽又问他离开的原因。张 国焘含糊地说:“是为抗战军事的问题和毛泽东决裂了。这是过 去的事情,不必去谈它。”表现出一副不愿深谈的样子。而后, 康泽又与他谈到来武汉的居住和露不露面的问题。张说他有住的 地方,暂时不露面的好。张还说他的家眷也一同来了。康问他每 月需要多少开支?张说:“二百元就可以了。”康泽当即同意每月 送他二百元。
  康泽和张国焘这次见面后,又过了几天,蒋介石召集了一个 三民主义青年团筹备人的汇报会,出席的有;陈立夫、陈诚、朱 家骅、张厉生、陈布雷、周佛海、张道藩和康泽等。汇报结束后,康泽向蒋介石报告:“张国焘巳住到汉口,我已经和他苋了 面,是否可以约见他?”
  在蒋介石尚未答复之际,张厉生抢先说:“我主张现在不要 约见张国焘,免得引起共产党方面的反感。”
  蒋介石同意,决定看看再说:“如果他还以共产党的身份见 我,我倒不妨一见。”
  11日晚上。周恩来又来到太平洋饭店,找张国焘谈。张国 焘捶着太阳穴,重复自己的观点:“合则留,不合则去,我跳出 中共这个圈子,或许能做些我想做的事。”
  周恩来瞪着他:“你这是叛党行为!”
  “那种反张国焘斗争,使我下定决心……让我当边区副主席 太不公道!”张国焘喃哺辩解。
  “你对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难道至今还没有认识吗?你 几乎毁灭了红军,毁灭了党,中央对你的批评处理有什么不对? 你有意见可以向中央提出来,为什么背着中央自由行动?这不是 错上加错吗?你还有什么组织纪律性?”
  张国焘无言以对,看看手表,说明天再谈吧。第二天,张又 提出要看看市容,周恩来就陪他出去转。他们上街的当口儿,警 卫员按周恩来的吩咐,把张国焘的行李搬到日本租界大石洋行89号的八路军办事处;张国焘回来后不见了行李,只好到办事 处去住。晚上,张国焘来到楼上周恩来住处,又提出:“蒋介石既然是抗战之领袖,我应该去和他见一次面。”
  周恩来不同意:“以你这样的身份去见他自然不妥,等一等吧。”
  “不要等,我可视他的态度决定去留。”
  “你要去,也要等我与他联系后,由我陪你去。”
  蒋介石同意见张一见面,十分热情,离座握手,上茶。 张国焘陪着笑脸:“兄弟在外糊涂多年……”
  周恩来一听这话就来气,讽刺道:“你糊涂我不糊涂!共产 党人成千上万,不是从哪个角落里跑出三个两个人的事!”
  蒋介石仍然兴致勃勃:“于归则好,于归则喜。一个人对一 个党派的领导者如在政策上不能一致,当然可以挂冠而去,拂袖 而去,或飘然而去……你不是任过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政治教官 吗?我欢迎你再度与我合作。”
  张国焘被周恩来几句话一刺,脸上也有些发烧,听不进蒋介石呱噪什么,自己的谈兴也索然无味,没坐几分钟就告辞出来。
  从蒋介石那里出来,周恩来仍很不髙兴,两人默默地乘船返 回江汉关码头。上岸时,周恩来碰到个朋友,站在那里谈了几 句,一回头,发现张国焘已不知去。周恩来只好让办事处的同志 四处去找,直至深夜,才在武昌一家旅馆找到张国焘。
  周恩来气极了,声音有些颤抖:“国焘同志!你这是搞什么!你不能这样三番五次地搞嘛!”
  张国焘似乎精神上出了毛病,莫名其妙地讲述了一大堆趣闻 轶事,把悲哀和狂放搅在一起,也不知他是遗憾,还是抱怨,还 是装傻,连连说:“国民党没有办法,共产党也没有办法,中国 很少有办法的。我感觉到消极,请允许我回江西老家去做老百姓 吧。我家里饭还有得吃,我此后再也不问政治了。你们让我走 吧。”
  周恩来和王明、博古商量后,向他提出三点解决办法:一是 改正错误,回党工作;二是向党请假,暂时休息一个时期;三是 自动声明脱党,党宣布开除他的党籍。
  张国焘摇着胖胖的身躯,开始考虑:“第一条不可能。可以 在第二、三条中选择。”
  “那你就考虑两天吧。”
  张国焘并不好好 考虑,于谈话的当夜,即4月17日夜间突然逃到太平洋饭店, 在国民党特务多人的保护下坐车而去,逃到了胡宗南的司令部。
  当时在场的只有邱南章一个人,而国民党特务人多势众,拦也拦不住。张逃后在房间里留下一张纸条,上写:“兄弟已决定采取 第三条办法,已移寓别处,请不必派人去找,至要。”当邱南章 满头大汗赶回向周恩来汇报时,周恩来反而不惊了:“我想他大概就走这条路。”
  ●5.周恩来让白崇禧带“建议”给李宗仁
  日军的炮火继续猛烈地朝着中国大地倾泻,到了3月份,铁蹄已经踏上津浦铁路,企图直下徐州,打通南北战场。白崇禧奉 派去徐州协助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作战,白是国民党战 将中的主战派,军委会改组后,出任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同 周恩来常常见面。出发前,他特地把周恩来和叶剑英请到他的寓 所,请教作战方针。
  周恩来呷了一口茶,把茶杯放回茶碟,很随便地谈起来,“请教不敢当,你是军事家嘛。但我有一个建议,仅供你参考。” 他的建议是:在津浦铁路南段,由李品仙、廖磊两个集团军在新 四军第四支队的配合下,采取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联合 行动运动于辽阔的淮河流域,使津浦铁路南段的日军时时受到威 胁,不敢贸然北上支援南下日军;而在徐州以北,以主力采取阵 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 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