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第47章


他带上夫人返回南京,继续休假。休假快完的 时候,蒋介石问陈布雷:
  “布雷先生,你为我写的《西安半月记》很好,国外都有登 载的,使人明了真相,夫人也很满意。”《西安半月记》是陈布雷八易其稿,于2月间由正中书局出版的。印刷了80万册。蒋介 石用它洗刷了自己当时的狼狈,也洗刷了对张杨许下的诺言。 “我拟去庐山,”蒋介石发出邀请。“你在7月里也来庐山吧。庐 山要举行一个学术界名流的谈话会,谈话会不设秘书处,由中政 会正副秘书长张群、曾仲鸣负责,你不必劳心。你一定要去的, 也可以带夫人去,顺便可以避暑、休养。”
  陈布雷整个上身低了两下。对庐山他还是向往的。
  蒋介石和宋美龄在5月27日乘坐专机“寇蒂斯BT-32大兀鹰”号,由南京飞抵庐山脚下的十里铺机场。这原是一架美国制 的轰炸机,1933年购入,曾经轰炸过江西红军根据地。后来改 成座机。因宋美龄晕机,改装时特地隔了个单间,里面有张床, 供宋美龄躺下休息。这次同行的有侍卫长钱大钧,经委会委员王世杰。
  庐山成了蒋宋每夏必到的“夏宫”。他们固定的住处是牯岭 河东路12号别墅。这是一幢英国古典式建筑的楼房,原房主为 英国传教士巴瑞女士。1934年,她将这栋别墅送给了蒋宋夫妇。 蒋宋甚合心意。1948年夏天,蒋介石心血来潮,给别墅提了 “美庐” 二字,并由匠人镌刻在门前一块天然巨石上。
  安顿下来,蒋介石就召见中统的张冲和别动队的康泽。他把 两份文件交给康泽,一份是中共的宣言稿,一份是中共军队改编 后的若干问题。蒋介石指着第一份文件对康泽说:“这个宣言稿, 我交给邵力子先生看过,他说没有什么意见。你拿去研究一下, 看有什么意见没有?”他又指着第二份文件说:“这些问题,都谈 了一下,有的可以,我拿红蓝铅笔打问号的,还有点问题,你拿 去一道研究一下。”
  康泽将文件装进提包。
  蒋介石仍然盯着康泽:“你以后就参加国共谈判。现在周恩 来已经到南京来了,你和立夫先生、张淮南(张冲〕一道去和他 们谈。”
  康泽和张冲回到南京,到军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姚琮家时,吃 了一惊:周恩来、朱德和叶剑英都住在姚家。张冲与周恩来等人 多次打交道,态度友好地握了握手。康泽与共产党情绪对立,对 周恩来的和平方案仍很怀疑。便应付地笑了笑,应酬了几句,吃完午饭就走了。
  周恩来望了一眼康泽的背影,轻蔑地一笑:“如今康泽也成 气候了。一个戴笠的特务处,一个贺衷寒的政训处,一个康泽的 别动队,三足鼎立了。”
  6月4日,张冲陪同周恩来到达九江。庐山北麓的莲花洞 前,已经备好几乘轿子。张冲指了指轿门,请周恩来入轿。周恩 来摆摆手:“用不着。我们步行上山吧,顺便还可游山逛景。”
  轿夫们为难地互相看了看,握住轿杆不知所措。周恩来回头 笑笑:“你们就跟着走,脚钱我会照付的。”
  “最怕登庐山的是黄仁霖。”张冲说起黄仁霖的笑话。黄是励 志社和推行“新生活运动”的总干事,供奉于蒋介石的内廷。所 以蒋宋每次来庐山,他都跟着。可他是个身高一米九十以上、体 重240多磅的大块头,一顿夜餐能吃12碗馄饨。一登庐山,只有坐轿,非八名轿夫不可。轿夫一见他来,个个望而生畏,既不 敢不抬他,也不敢多要脚钱,只好中途多歇几回。所以,他每次 乘轿上山,都要比别人迟到一小时左右。有时陪着蒋宋夫妇一起 上山,那就更难为他了。蒋、宋的轿夫都是奉化人,身强力壮, 健步如飞。而江西籍的轿夫抬得上气不接下气,却依然落后一大 截。这时,黄仁霖生怕上山太迟,未能侍奉左右,就趁轿夫休息 时,自己徒步先行,叫轿夫抬着空轿追他。不一会儿,他就跑得 大汗淋漓,窘态百出。因此蒋宋对其忠心从不怀疑。
  周恩来、张冲在前面走,轿夫们抬着空轿跟在后面。在好汉 坡,张冲擦着额上的汗珠子,感慨地说:“你的体力比委员长好多了。”
  “他年纪比我大嘛。”周恩来也走出了汗,他脱掉中山服外 套,架在左胳膊上。那年周恩来离40少一岁;蒋介石比50多一岁。
  周恩来被安排在牯岭镇河东路94号仙岩饭店。这个住处在 南昌起义前,李立三、邓中夏、张太雷与苏联顾问鲍罗廷等人都住过。周恩来在各个房间走动了一遭,想起10年前的八一南昌 起义,心里不免百感交集。张冲从蒋介石那里回来,告诉周恩 来,蒋委员长要接待来庐山的许多要员,要他稍等几天。周恩来 对蒋的怠慢,只在齿间咬了咬,没有多说。
  其实蒋介石和宋美龄并非忙得不可开交。黄仁霖是个能干的 家伙,他知道宋美龄最爱看美国电影,从南京调来了许多英语对 白的美国影片,有歌舞片,西部武打片,爱情片,历史片,也有 少数几部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影片。在放映正片前,还加映蒋介 石的演讲片,大多讲四维八德、曾国藩家书等。有时蒋介石和宋 美齡还到庐山军官训练团礼堂,观看励志社演出的文明戏,也就 是没有写出对话的幕表戏。有出戏名叫《唐明皇游月宫》,是黄 仁霖的杰作。他在美国留学时,就因扮演唐明皇而获得美国煤油大王的赏识,那是他用英语演出的《长恨歌》。在庐山演出《唐 明皇游月宫》时,他把小提琴独奏、男声独唱、合唱、垫上运 动、叠罗汉和武术表演全搬上了舞台,后来又出来了京剧清唱, 大得蒋介石欢心。
  8日晚上,周恩来由张冲和戴笠陪同,来到蒋介石下榻的12号别墅。有了西安事变的“教训”,蒋介石这次特意把戴笠带来, 对庐山周围的三万居民作了调査,凡有嫌疑者一律请其下山。康 泽的别动队集结待命,每日出操的号声脚步声相闻,一派草木皆兵。
  蒋介石穿着灰色长袍,面带微笑,站在石阶上迎候周恩来。 宋美龄和宋子文也站在路边,笑脸相迎,把周恩来请进楼下的会 客厅。稍事寒暄,蒋介石先问起中共对时局的估计。
  周恩来扼要地说明:“自九一八事变以后,民族危机严重。帝国主义现在进入特种萧条,为了缓和国内矛盾,正在逐步重新 瓜分世界。中国首当其冲。日本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反抗的怒 潮,所以蒋委员长在西安能够表示赞成团结抗日,就能取得全国 的谅解,才能很快返回南京,绝不是别的什么原因。”
  蒋介石不愿重提西安事变,哼哼几声又问:“你们认为日本会动手吗?”
  周恩来回答:“具体日期很难预料,但从历年来国际侵略势力的逐步进展来看,是步步逼近了。估计日本的大规模进攻已迫 在眉睫。所以许多政治问题,应该尽快解决。”
  “我提过,”蒋介石在内心里控制着谈判的进程,不想过早接 触实际问题,但对周恩来答中有问不能回避:“开放言论,释放政治犯,毛先生不至于认为我没有诚意吧?”
  “委员长的态度有大的进步,但是半年内还是发生不少事件,影响不好。”
  “我这半年在老家养伤,好些事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大好的事呢?”
  “委员长或许不清楚。希望以后不要发生不利团结抗日的事就好了。”周恩来列举了几件事。
  蒋介石唉声叹气:“哎,有些事情很难说,我受了伤以后检 点不周到,不过张学良……不久以后就回去了,不必担心。杨虎 城自己要求出国,别无他意。他是我党的老同志了,会照顾他 的。北平陶希圣、杨立奎还打人?很不对!我一点都不知道。王 以哲是个理想的抗日先锋,可惜!双方打起仗来,难免发生误 会。”……
  第一天的会谈成了空谈,没有任何结果。周恩来心里烦躁, 不爱多说话。上庐山之前,他就接到洛甫、博古、毛泽东的来 电,要他力争办到,边区政府九人名单能通过;红军要设个总司 令部;总司令是朱德;副总司令是彭德怀;至少保证有四个师: 一师师长林彪,二师师长贺龙,三师师长徐向前,四师师长刘伯 承;政治部制度照旧,增加红军防地……
  这些问题都很棘手。他已从交谈中发现蒋介石大有食言的可 能,完全不像杭州会谈那样随和了。要蒋接受比杭州会谈更高的 条件,实在是难上加难。他浓黑的眉毛轻轻跳了几下,默默无语 地站在窗前,窗外细密的雾如雨丝一般,遮蔽了整个山头。什么 鸟在树林里高一声低一声地啁啾……
  房门轻轻推开,蒋介石的侍卫送来一篮水蜜桃,说是从蒋的 家乡空运来的,请周先生品尝。周恩来让卫士把桃子分给其他 人,自己仍坐着沉思。
  第二天,周恩来把早已拟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提 交蒋介石。蒋介石目光冷峻,并不多看,却拿出个成立国民革命 同盟会的主张来。“主张”条文里写着: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蒋为主席,有最后决定权;两党一切对外行动和宣传,统由同盟 会讨论决定;同盟会将来可扩大为国共两党分子合组之党……
  像扑过来一阵热浪,周恩来全身一阵不快。他说:“有关国 民革命同盟会事关重大,必须请示后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