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第48章


  交谈不欢而散。以后几次交谈,蒋介石没有任何松动,周恩 来只好摊牌:“我们不能同意蒋先生的提案。”
  蒋介石毫无顾忌,连杭州答应的红军三个师以上设司令部的 诺言也推翻了,只同意三个师以上设政训处指挥。
  天并不热,周恩来的一排扣子全解开了,全身靠在椅背上,反问道:“政治机关如何指挥军事?”
  蒋介石气冲冲地:“我要你们指挥,你们亦能指挥,这是没有问题的。”
  “不妥,此案终究不妥。”周恩来合上面前的文件夹,不想再谈下去。
  “我看可以,这个政训处由你来当主任,康泽辅之……至于毛先生,朱先生,可以请他们出洋。”
  周恩来站起来,用文件夹的背脊敲了一下桌子,脸上浮现一 种令人惶惧的威严气色:“一个杨虎城已经出洋了,再请朱德、毛泽东随之,蒋先生,岂非你把我们党也看作一个地方军阀而已?”
  蒋介石惨惨一笑:“言重了,言重了。在党与党之间我们是对等的嘛。现在只是我与你,或者说我与你们共产党讨论问题。”
  “看来我只有回延安请中共中央讨论这个重大问题。”周恩来 夹上文件夹,朝门口走去,回头说了一句:“此问题不能解决时,只有请张冲先生进苏区去谈了。”
  6月18日,周恩来回到延安。
  毛泽东的窑洞里又是烟雾腾腾。在一番争论之后,毛泽东拿 出一顶刚刚得到的国民革命军的军帽,戴在头上试了试,说笑起来:“看来蒋介石是一定要我们戴他做好的帽子,我们就不妨戴 一戴吧。反正腿还在我们身上,不行就走嘛。”
  ●5.蒋介石挠头:“恩来的脾气还是这么大! ”
  陈布雷是7月1日上庐山的。他住在牯岭河东路54号,离 蒋介石不远,隔壁就是谈话会的招待所,来访他的客人经常满座。陈布雷先去晋见蒋介石,蒋介石满面春风:“布雷先生,你 来了,好好,好好休养,有时间再为我撰几篇文章。”蒋介石坐 在藤椅上,手挡住嘴,叹息道:“周恩来在6月里一个晚上来见 过我。我同意将红军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叫他 们在华北及敌后打击日寇。”说到这里,他凝思着,“我与周恩来 打交道多年,的确是个人才啊。我们党里像这样的人才太少了! 可惜,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陈布雷对周恩来这个传奇人物早已有所耳闻,传说中的周恩 来从容大方,足智多谋而不失政治家风度。他很想能有机会见一见。
  “不久他还会来的,你不妨与他交谈一番。他也是我们江浙 一带人,若与我们同心同德便好了。”蒋介石对陈布雷说着,自己也陷人遐想。
  6月26日,蒋介石已去电再邀周恩来上庐山。7月初,周恩 来同博古、林伯渠到西安7日,到达上海。就在这天晚上,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发生了。
  本来庐山谈话会的各种论调都有,如何应钦说,中国武器不 如日本,若开战,七日之内中国必亡;孔祥熙也说,抗战不如参战,参战不如观战;张群还向蒋介石提出所谓“十四字箴言”, 即“和必乱,战必败,败而后和,和而后安”。蒋介石自己对日也存有幻想,缺乏抗战信心。可是卢沟桥的枪声一响,谈话会被 震了一下,蒋介石自己也被震得不轻。
  也就在这一天,他收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九名中共 领导打来的要求收复失地的电报。
  第二天,又由彭德怀、贺龙、刘伯承、林彪等人率全体红 军,打电报给蒋介石,要求即刻改为国民革命军,授名为抗日先锋,与日寇决一死战。
  “你不要再走来走去的了。”宋美龄起身的时候,灰白的晨曦 已显现东方。“该下决心了。”
  蒋介石仍像关在笼里的狮子,不停地来回地走着。
  “也不必伤心,大令。”宋美龄收拾着头发。“你这样伤心, 咱们都要哭了。可我相信,丽日天光还准会临照在咱们头顶的, 还会的。”
  7月14日,周恩来和博古、林伯渠来到庐山。因为谈话会 的230多人陆续到达,庐山道上轿舆如梭,牯岭市街冠盖云集, 一时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他们被分别安排在会场附近的美国学 校、仙客饭店和胡金芳旅社三处居住。自有别墅的来客和陪客则 下榻私邸,每人发给一枚特制的圆形白底蓝色“五老峰”会徽。
  周恩来他们住在陈诚别墅,与一些会员仅一墙之隔,一出门 就碰见。博古、林伯渠都说:“何不利用此机会,以我们党代表 的身份参加谈话会?”
  周恩来就去12号别墅找蒋介石交涉。
  蒋介石拒绝:“你们是秘密来谈判的,还是不露面的好。”并 且说:“谈判的事,我与你先谈,林祖涵、秦邦宪就不要来了。”
  再谈的时候,蒋介石果然不要林、博二人参加。周恩来向蒋 递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其速转国民党中央社 立即发表。
  蒋介石不紧不慢,翻了翻,推给邵力子:“你看看吧。”又转向周恩来,“我有什么意见,会让淮南(张冲)转告你们的。”
  周恩来有些着急:“上面的日期可是7月15日广 蒋介石手一扬:“这好办,可以改。你们今天刚到,我谈话 会那边的事也很忙,就谈到这里吧。”
  第二天,已经7月15日了,蒋介石那边毫无动静。看来, 蒋介石抗日的步伐要向前了,谈判的步子却要倒退了。周恩来不 轻易伤风,这会也鼻子囔囔的了。“不好不好,今天要坏事,来 点来点。”他的话,只有警卫明白,就是拿茅台或是别的酒。这 也是周恩来治感冒的偏方,喝上几口,鼻子马上通气了。还有一 个办法就是把茅台酒滴几滴在雪糕冰淇凌上,味道奇特也有效 (据说这是红军打下贵州,水壶里灌足茅台,在爬雪山时的发 明〉。头脑清醒后,他的主意也多了: “有些话当面不便于说,蒋 有意避而不见,我给他写封信,表明我们的态度。”信不长:
  蒋先生賜鉴:
  来庐后所陈宣言,已荷阅正,从此露布四方,当能 使举国同慰。现在华北炮火正浓,国内问题更应迅速解 决,其最急者为苏区改制与红军改编之具体实施。时蒙 面示张淮南君转达各节,其中关于同盟会纲领,承允讨 论,极为欣慰。惟关于军队统率问题,与前次庐山所示 又有出入,实使来惶惑,无以自解于党中同志。缘上次 在庐,承告三师以上不能设指挥部时,来即陈说红军在 改编后无统率机关以管理人事、经理教育、指挥等事的 困难。先生当答以可由政治机关如政治主任不管理联 络。来彼时曾反问政治机关如何能指挥军事,先生曾 说:“我要你们指挥,你们亦能指挥,这是没有问题 的。”面谒后,来以政治名义管理军队究嫌不妥,曾向 子文先生及蒋夫人再三陈说三个师以上的统率机关应给 军事名义,因先生坚持未允,来乃归陕北磋商,中间并一度来电申前请,得慕尹(钱大钧)主任代复亦仍嘱以 庐山所谈办法解决。来即据此再三向党中军中诸同志解 释,告以只要政治机关能够统辖人事、经理教育、指挥 各军,名义如何应勿计较,各同志始不再争。乃昨据张 君转告,部队在改编后各师须直隶行营,政治机关只管 联络。此与来上次在庐所面聆及归陕向党中同志所面告 者出入甚大,不仅事难做通,且使来一再失信于党中同 志,恐碍此后各事之进行。
  林、秦两同志若能同时晋谒,更所切盼。专肃。 崇棋!
  周恩来启 七月十五日
  17日上午9时,蒋介石在反复考虑之后,终于发表了一篇 向日本人宣战的长篇讲话。其中有几句被传颂一时的名句:“和 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宑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 轻言牺牲。”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已快要临到这极人世悲 惨之境地,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无法忍受的!”…… 到会的167个来宾和坐在台上的汪精卫也为之激动。
  周恩来的老师、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也来了。蒋介石讲 完话,他率先提议:“我们应该不分党派,团结在一起,服从蒋 委员长的领导。”于是,到会的人纷纷在宣言上签字。周恩来来 看望张伯苓时,张问:“你是否同惫我的提议呢?”
  周恩来点点头,并在旁边加上“拥护蒋委员长”几个字。 这天,叶剑英转来了洛甫、毛泽东的来电:从大局出发,在 谈判中对红军改编后的指挥机关可以承认平时设政训处指挥,朱 德为正主任,彭德怀为副主任。但战时不能不设军事指挥部,以 资统帅。
  下午,周、秦、林去12号别墅再与蒋介石谈。蒋介石坐在桌子另一端,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便装聋作哑,谈判又陷入僵局。
  “你弄那么个人在这干什么?”宋美龄来到蒋介石办公室时, 生气地说。她指的是蒋介石的“替身”。这个替身叫何云,是陈 立夫找来的,因为外表像,一穿上蒋介石的军服,活脱一个“委 员长”。蒋介石也很满意,时常带他外出,在不重要的场合扮演 他,以防刺客行凶。可是宋美龄对此人却很反感,文化低,又是 一口难懂的四川方言。现在要誓师抗战了,宋美龄要蒋介石打发 走他。蒋介石还念旧情,把何云调出侍从室,给了个军委会少将 参议的头衔,让他回家赋闲,吃份白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