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第46章


特务们还策动甄士仁(杨虎城人陕后枪杀的地方武装首领) 的女儿甄芝彦,借父仇对杨进行谋害。适陕西旅沪进步学生彭毓 泰在渔关与甄相遇,闻知此事,晓以大义,甄芝彦也拒绝了特务 的策动。所以蒋杀杨的蓄谋一直没有得逞。他先是电催杨无条件 辞职,4月16日,他又致电顾祝同,催杨离陕出国。
  戴笠告蒋,杨辞职之后,巳答应近期启程出国。
  “好!”蒋介石抖擞起精神,“以我的名义电告他:所请辞职 一节,业已另电知照。并准派兄出洋考察军事,尚希即日摒挡,以赴事功为盼。”
  杨虎城是不得不走了。许多人劝其缓行,都被拒绝。临走 前,他对来上海送行的干部留恋地说了许多话:“这次事变,我 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捉了蒋介石,使他没脸,也不可能再打内 战了,所谓‘停止内战’ 一点,大体做到了。剩下的一半‘救亡 抗战’,我能不能亲身参加很难说,主要靠你们了。……发动了 双十二事变,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喝采,我们这个烂摊子,纵然这 一次摔掉了,也摔得值,摔得响!要知道,中国军阀哪一个没失 败在蒋介石的手里,我自己缠不下蒋介石,你们更缠不下他,能 缠下蒋介石的只有中共,没有同中共的合作,就不会有今天的局 面。……我们部队的处境,北边(与红军毗连)是朋友,南边 (指西安)是冤家,北边是光明,南边是陷阱。到了蒋介石压迫 我们,使我们的存在发生危险时,就断然倒向共产党,通过部队 中的(王)炳南、(阎)揆要等人去找周先生,他对付蒋介石的 办法多,而且高明。兄弟!我要走了,你们好自为之!……”他 不再说了,紧闭的双眼已含满泪水。军官们也都泪如泉涌,几乎 忍不住要放声痛哭。
  ●3.周恩来劳山遇匪
  西安事变——蒋介石口口声声将其贬为“土匪劫持领袖”; 其实不然,真正遭劫的是周恩来,打劫的是名符其实的土匪。这 件事与西安事变相隔不到半年,地点也离西安不远:
  1937年4月25日,一辆大卡车从延安开出,朝着西安方向 进发。驾驶室里坐着司机老李和周恩来副主席。他要经西安到南 京去同蒋介石继续谈判的。车厢里坐着张云逸、孔石泉、周恩来 的警卫参谋陈有才,还有几个进步的记者和保卫处派的一班警卫 战士,共20几个人。张云逸是要去香港、孔石泉是去西安办事 处的,本来昨天有三辆大卡车一起走,因周恩来有事,两辆汽车 先走,这辆卡车推迟到今天出发。
  卡车在公路上疾驶,车后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周恩来在驾 驶室里打瞌睡,车厢里却热闹得很,这些红军出身的警卫战士多 数没到过西安,也没坐过汽车,所以车一开动,话就特别多,咯 咯的笑声播撒在原野。过了三十里铺,进人劳山,路高低不平, 车像坐轿子似地左右摇摆起来。
  劳山并不高,也不险,可因为沟壑纵横,满山都是密林和齐 人深的荒草,使得行人路过时不免心惊胆战。此地兵匪出没,也 是交战双方的必争之地。现在是大白天,车上人人带着枪,所以 虽入了险境,却并不怎么害怕。车到了劳山,正行驶在一个拐弯 处,车速慢下来。有一个战士听见一声枪响,同伴就笑话他: “别神经过敏,什么枪响,哪个羊倌抽了一鞭!”
  “深山野林的,谁敢在这放羊!” 一个战士话还没说完,就听 枪声炒豆似地爆响起来。战士们同时拔出枪。他们带的是一色的驳克枪,没有长枪。
  驾驶室里的周恩来猛一激灵,意识到不好。他欠身朝车玻璃 前观察,发现卡车正处于一个簸箕形的山坳里:“敌人伏击呀,老李,快,冲出去!”
  老李一踩油门,咕咕地朝坝梁上冲。这时,埋伏在山梁上的 敌人也开了火,子弹飞蝗似地乱窜,有一颗当地打在车玻璃上,击中老李。老李身子一歪,倒在座位上。周恩来一骨碌滑出车 门,借着茅草朝前匍匐了几步,抵着车帮指挥反击。
  车厢里的张云逸,也断定是敌人伏击,他大声命令陈有才和 一名警卫员:“快!快保护周副主席转移!”又命令警卫排长陈国 桥:“你组织战士抵抗!”
  听到命令,战士们翻身下车,抢占有利地形,向山上回击。
  可敌人有二百多,又多是长枪,还有机关枪。红军都是短枪,又 在明处,很快便倒下了几个人。陈有才刚要下车就被打中腿部, 他挣扎着爬起来,挥臂示意警卫员掩护周恩来撤离。车上唯独他 头戴礼帽,身穿在西安事变时跟随周恩来时穿的那套西服。敌人 误以为他是“头”,集中火力向他射击。陈有才也意识到敌人专 打他,奋不顾身地同敌人左右周旋。
  周恩来已经从地上爬起来,带领张云逸、孔石泉,还有一个 新闻记者,迅速插向右侧一个开阔地,到达对面山上的丛林中, 凭借着茅草、梢林的掩护,转进一个小山坳。为了缩小目标,他 们几个并未集中走,而是拉开距离,相互看得见就行。敌人还在 后面射击。他们转过几个小山头,来到一个山谷。糟了!两边都 是悬崖峭壁。前边沟掌里有个两丈多高的土崖,满是树丛和茅 草,密密麻麻,连条羊肠小道也没有。追上来的一名警卫战士小 曹急得满头大汗,他凭体力可以爬上去。可周副主席……张云逸 手上还被敌人子弹擦破了皮,满是血;孔石泉衣领被穿了两个 洞,好在没伤着,可要往山崖上爬……
  “不要紧张,好好想想,办法总会有的!”周恩来鼓励他。 曹鸿都朝崖上一看,发现崖上有棵树,树梢搭拉下来,离地 面只有丈把高。他纵起一跳,一把抓住那根“救命”枝,一摇一 荡,脚在崖壁上蹬了几蹬,上去了!他把绑腿解下来,伸下悬 崖,把周恩来、张云逸、孔石泉和记者拽到崖顶。
  这时,驻在延安三十里铺的红军骑兵也听到枪声,飞速赶来 救援,周恩来喘息着,命令骑兵:“你们派出一部分队伍,赶到 劳山,一定要将负伤和阵亡的同志运回延安!”
  张云逸纳闷:“是不是蒋介石又来破坏谈判,搞暗杀的名堂?”
  “杨虎城最近几天就要被逼出洋,难道又要来个杀鸡儆猴?” 周恩来琢磨着。“不过从进攻的枪声和不来追我们,倒像是打家 劫舍的。不管怎样,车是不能坐了。”周恩来要孔石泉回延安后 同国民党交涉,派飞机来接。“我要建议中央直接给蒋介石去电,挽留杨虎城出国,不然凶多吉少。”
  周恩来的猜测不错。拦车的的确是一伙土匪,为首的叫李清伍。在这一带是有名的土匪头,前两天还劫了东北军的一辆军车,23日又得到情报说有辆共产党的卡车要通过,便预先设了伏。
  陈有才、陈国桥被打死后,土匪们围上来,爬上汽车就搜索 财物。可车上除了几件不值钱的行李外,还有两个铁皮箱子,撬 开锁一看,既不是银元,也不是烟土,而是一堆书和文件。李清 伍气丧地瞪起牛眼,举起大刀朝一条毛毯乱砍乱剁了十几刀。这 条毛毯是周恩来随身带的。它是宁都起义后董振堂送给朱德的。 西安事变后,朱德见周恩来经常顶风冒雪往返于西安、延安之 间,就把这条毛毯转送给周恩来御寒。红军骑兵消灭了土匪后, 把毛毯送还周恩来。抗战爆发后,朱德奔赴抗日前线,周恩来又 把这条红毛毯回赠给了朱德。它在朱德身边又经历了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
  土匪不肯空手而归,又在死者身上寻摸,摸到陈有才时,见此人相貌堂堂,先有些嘀咕,等摸出他口袋里的一张名片,有识 字的过来一看,喃喃读出声:“周、恩、来……”
  李清伍一听,两只手僵住了,脱口惊呼:“坏了,这下敦下乱子了,快,快跑!"
  其实那张名片是陈有才在西安联络工作时,为周恩来携带的,土匪们以为他就是周恩来了。
  这次遇险,周恩来受惊不浅。直到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陪外宾到延安访问,还谈到劳山遇险:“我一生中曾经遇到过 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是这一次。”他要为陈有才等同志扫墓, 但不知何原因,这些同志的坟墓没有保存下来。周恩来难过地仰起脸说:“陈有才同志牺牲得很英勇,要把烈士们请进陵园,给他们立个碑!”
  枪声也震动了延安。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下令把集中喂养的 马匹通通牵出来,马上去营救。毛泽东手里夹着颗烟,大步流星朝这边赶,招呼警卫团长黄霖:“什么也不要顾虑,无论如何要 把周副主席救回来!”
  骑兵们出发了。朱德、张闻天、李富春都站在南门外广场 上,翘首眺望劳山方向。一向幽默风趣的毛泽东一反往常,一言 不发,面色严肃,急躁得走来走去,突然自言自语地说了句:“你蒋介石不肯谈,就正面打,何必搞对付史量才的一套!”民主人士史量才就是蒋介石下令,被特务用强力手枪打死在沪杭公路 的汽车上。毛泽东当时也怀疑是否是蒋介石在幕后指挥。——当时红军要是失去周恩来,或者说是毛泽东失去了周恩来,那中国 革命的进程不知要受何种影响……
  ●4.蒋介石、周恩来再会庐山
  陈布雷为蒋介石编完《西安半月记》,自己也熬煎得病倒了, 就在杭州休养。夫人王允默陪着他游览湖山,他的心情稍稍宽 怡,但是接到侍从室的来函,说的都是人事间的倾轧之情,心里 又忽忽不乐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