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第38章


孙 铭九解释道。“委员长快下山进城吧,副司令在那里等着你呢。”
  蒋介石身子一歪坐在地上,发怒道:“叫你们副司令来!我 腰痛不能走!”
  孙铭九又劝道:“此地不安全,请委员长还是赶快下山去吧。 你腰痛,我们背你下山。”蒋还是不动,并要马骑。孙铭九示意 左右卫士把蒋从地上挟架起来,拥推着下山了。来到华清池,蒋 又不愿进西安城。孙铭九就和几个卫士连推带拉把他弄上了小汽车。
  孙铭九和唐君尧坐在蒋的两边。蒋皱着眉头刚说了 “太挤了” 一句话,又把后面的话咽下去了。
  车子向西安奔驰着,蒋介石不断用手抚摸胸前,紧闭双眼,口中嘘嘘地呼着长气。孙铭九问道:“今天以前的事过去了,今天以后怎么办?”
  蒋介石望着窗外:“你们副司令有办法了。”
  “我们副司令拥护委员长抗日。”
  “我也没有不抗日呀。”蒋介石声音很小。“打共产党是国策, 没有错,是我决定的。”蒋越说越气。
  孙铭九反驳了一句。
  蒋介石更动气了: “你!……我是国家领袖,我是国家的最高统帅,国策是由我决定的,国策没有错, 你不懂!”蒋激动起来,怒形于色:“你不要再和我说话了,不要 再和我说话了!”说完闭上眼睛。
  到了灞桥附近,路上军队很多,汽车时停时走。蒋介石朝窗外看,自己打破沉寂,问孙铭九:“这是哪里的军队?”
  孙铭九也不愿多说:“东北军。”
  车到西安城门,门口有岗哨值勤。蒋又问:“这是哪个军队?”
  “十七路军。”
  进城门后,车子一直开到新城大楼绥靖公署。孙铭九扶蒋下车,进入早已准备好的住室。
  张学良、杨虎城亲自检查了蒋的行囊,除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大量的是书。有《韩非子》、《管子》、《礼记》等。张学良翻了翻,发现《韩非子》、《管子》中有不少蒋介石作的眉批。——后来抗战期间,蒋仍常常看这些书,还请一些学者来给他讲《韩非子》之道。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规劝过蒋:儒家文德之道 尚不足以治国,奈何要学王霸之道以乱天下?蒋不语,乃放下 书。
  12日零点,张学良就告诉刘鼎紧急行动的消息,刘鼎一刻也不敢耽误,赶紧向中共中央发报。但此时停电了,他就从金家 巷走到南院门电料行买电池。电池买回来时,蒋已被抓到了。他即把这个消息发报出去。
  张学良得到中共回电后,17日派刘鼎坐他的波音飞机去延安接周恩来一行。驾驶员是美国人。飞机降落后,当地民团凑上 来,要请他们进城休息。刘鼎谢绝了。等了一个小时,还是不见 中共代表的影子。飞行员急了,说发动机老开着,飞回的油就不 够了,只好停开一个发动机。又过了一会,城墙上的民团喊红军 冲下来了!听到喊声,县长命令赶快关城门。刘鼎告诫县长,不 准开枪,出了事你要负责。县长立即转告民团不准开枪。这个时 候,周恩来和同行的人员骑着马,从南山转过来到达机场。都快 冻僵的刘鼎将飞机运来的几箱弹药卸下来,交给红军,催动飞机 起飞。
  这架飞机可坐10人,但是坐进去12人。怕飞机失去平衡, 驾驶员就把“飞机鼻子”的盖子揭开,让代表团的两个随员钻进 去就躺在行李舱里。飞机起飞时,已是下午三四点了,天正下着 雪。一路上,周恩来向刘鼎详细了解西安和张、杨的情况,西安 的军事部署等。刘鼎汇报说,张学良在扣蒋时,向执行者明确交 代要抓活的,保护蒋,拥护他抗战,促其抗战。
  “这个情况很重要,和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周恩来捻着长须说。“蒋被捉既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被擒的尼古拉,也不 同于滑铁卢战役以后被擒的拿破仑,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困难。希 望不要酿成更大的内战,能把抗战推进一步就很好。”
  当天下午四五点钟,飞机在西安机场降落。张、杨不知飞机 何时飞回,也忙得抽不开身,不能到机场迎接。他们就乘张学良 在机场的汽车到金家巷。到了张公馆门口,一些人已经进去了。
  周恩来问刘鼎:“有没有个落脚的地方?”
  周恩来在南开上学时,就让严格的校规陶冶出一生遵循的法 则。他曾在南开学校宿舍的一面大立镜旁贴了一张纸条,上写“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 背宜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只要有可能,他 一定衣冠整洁。刘鼎事急没想到这些,但觉得与孙铭九住在同一 排房子的涂作潮处比较合适,是一间老百姓的房子,距张公馆又 近,宪兵不敢靠近,比较安全。同去还有二三个人。周恩来弄了 点热水,要刮胡子,可刀片不行。又找了把剪刀,剪刀也不好 使,凑和着剪去大胡子。旁边还有人不断在催“副司令在等”, 周恩来刮完胡子就去张公馆。
  张学良在东楼门口等周恩来。一见面,张学良指着周恩来的 脸,玩笑道:“美髯公,你的长胡须怎么不见了?” “剪了。”
  “那样长的美髯,剪掉太可惜了。”张学良摸摸自己的胡子 茬,“我都忙得没工夫收拾了。第一次见面,我刮去了小胡子,这次见面,你又剪了胡子,真有意思……你们饿了,快吃饭吧。”
  吃完饭,张学良同周恩来、罗瑞卿等到另一所房子里去谈 话。晚上,接着又谈。
  张学良说:“据我个人看,争取蒋抗日,现在最有可能。我 想只要他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应该放蒋,并且拥护他做全国抗日的领袖。”
  “你的意见我很赞同。”周恩来明确表态,“这次扣蒋是一件 震动世界的大事。是出其不意,乘其不备。但他的势力还原封不动地保存在那里,对蒋的处置极需慎重,不然还有引起新的内战 的危险。”
  张学良很高兴:“共产党给我作了很好的参谋部,是为未来 考虑的。”天快亮了。张学良打了个哈欠,看看表,“你旅途疲劳了,早点休息吧。”
  周恩来并无倦意:“再谈一下,再谈一下。”
  张学良走后,周恩来洗了把脸,兴致勃勃地对罗瑞卿说:“我原先最担心的是内部,现在看来不成问题。张学良这个人了 不起,没有个人野心,确实是中国很好的少年将军,是和平解决 这次事变的得力助手。”
  他吃了点东西,开始给毛泽东拟电报稿: 毛并中央:
  甲、我率罗、杜等九人今乘机抵西安,即与张面谈。并住张公馆。
  己、蒋鼎文今早放出,持蒋信令停止内战。宋子 文、于右任明日来,我们商定条件:
  (一)停止内战,中央军全部开出潼关。
  (二)下令全国援绥抗日。
  (三)宋子文负责成立南京过渡政府,肃清一切亲日派。
  (四)成立抗日联军。
  (五)释放政治犯,实现民主,武装群众,开救国 会议,先在西安开筹备会。
  庚、为缓和蒋系进兵,使我集中分化南京内部,推 广全国运动,在策略上答应保蒋安全是可以的,但声明 如南京出兵挑起内战则蒋安全无望。
  辛、东北军抗日情绪高,西北军有七八分把握,我 明曰见杨。冯动摇,张同意以西北三角团结组成推动全 国中坚。西北临时军委要红军加入。 余禀告
  恩来  十七日
  第二天,周恩来拜访杨虎城。本来杨虎城与红军有很好的合 作关系,但因为两件事红军处理不当,引起杨的不满。同时,他对蒋介石的本性也了解深刻,知道蒋的报复心重。周恩来一坐 下,先就杨虎城窝心的两件事道歉。一是红四方面军发动陕南战 役时袭击了有合作协定的十七路军部队;二是杨部警三旅旅长张 汉民被红二十五军误杀一事。周恩来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作了 自我批评,特别说到张汉民的死:“他本身就是共产党员,他的 被误杀,不仅使你受了损失,也使我们受了损失。我们在错误路 线下牺牲的同志,不只是张汉民同志一个。”
  杨虎城以一种异样的目光望着周恩来,又谈到蒋的问题: “这老汉(指蒋)是政治流氓,中国任何军阀,包括我们在内都 ‘缠不下’(陕西话,对付不了或斗不过的意思),只有共产党才 够得上他的敌手。你们能置党派历史深仇于不顾,对蒋以德报 怨,令人钦佩。我是追随张副司令的,既然他同你们意见一致, 我无不乐从。”
  周恩来从杨处回来,迅疾将情况电告中央。提到蒋时说:蒋态度开始时表示强硬,现亦转取温和,企图求得恢复自由。
  ●5.新城大楼里尴尬的会见
  蒋介石被扣之后,自忖生死难卜,想方设法打听外面的消 息,想收买看守的副官未成之后,便要求见省主席邵力子。邵力 子也被扣押。张、杨也想借邵向蒋提出八项政治主张,同意邵去见蒋。
  蒋介石关在新城大楼。邵力子走进蒋的卧室,看见面容僬悴 的蒋介石,颓丧地蜷曲在床上。
  “他们的事,你预先知道吗?你现在是否自由?”蒋介石焦急 地问。
  “我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这几年我从不过问他们军队里 的事,事前我也没有看出什么迹象。现在,我自己也在被监禁中。”邵力子回答,“不过,事已至此,委员长应以国家、人民为 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