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第37章


  然而中共首脑们还是很快从狂喜中平静下来一重要的是下 一步。周恩来的意思是:“这件事不能完全由我们作主,主要看 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态度。”
  “是啊,”毛泽东附和,“主角是张、杨,我们要在后面支持 他们。”
  由于路线错误受到批判的张国焘似乎一夜间恢复了元气,激 动之余,突发奇想:“莫斯科对这件事会怎么看,我们不妨先推 测一下……”
  无人响应。
  第二天,保安的窑洞里聚集着政治局的重要人物。 惊喜之后,由于事发突然,又没有更多的消息来源,委员们 着急起来。毛泽东倒背着手,在土炕和桌椅间踱来踱去。他往土炕上一坐,喷了口烟,仰天长叹:“反了!天翻地覆了!我看张 杨的行动和纲领都有积极意义。我们的口号是召集救国大会,其 他口号都是附属在这一口号下,这是中心的一环。恩来同志你情 况熟一些,你重点谈谈。”
  周恩来作了长篇发言。他担心的是南京方面对西安的夹击: “我们在政治上不采取与南京对立,想办法力争蒋之大部,如林 森,孙科,宋子文,孔祥熙等,对冯玉祥更应该争取,孤立何应钦……”
  张闻天很同意:“我们不采取与南京对立的方针。我主张尽 量争取南京政府正统,联合非蒋系队伍。在军事上采取防御,政 治上采取进攻。”
  “好,就这么定了。具体政策等恩来同志到西安后视情而定。”
  会议对如何处理蒋介石,没有定出明确方针。
  当天中午,毛泽东、周恩来再电张学良:恩来拟来西安与兄 协商尔后大计,拟请派飞机赴延安来接。若胡宗南、曾万钟、关 麟徵等军向南压迫,红军决从其侧后配合兄部坚决消灭之……
  12月4日,蒋介石再次来西安时,并没想到能被扣留。他 仍住临潼华清池。附近有秦始皇陵墓,自唐代以来就流传杨贵妃 在此人浴,白居易《长恨歌》中“温泉水滑洗凝脂”所咏的温泉 就是此地。
  蒋介石这次来,调集了30余万嫡系部队,和刚从墨索里尼 那里买来的一百架飞机;胡宗南、万耀煌的重兵堵住了西安东西 咽喉要道。同时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众多国府大员、军政要人,把 个西安城搅得还挺热闹。他兴致还挺高,听说张学良得了宁夏军 阀马鸿逵送来的八匹好马,其中有一匹菊花青,四尺多高,七岁口,据说两头不见日头,中午喂一次,还能跑八百里,在西北五 省独一无二,人称“盖西北”,蒋介石非要试一试“盖西北”的 速度不可。他搞了个车马赛跑,赛程二百里,路线是从西安到华 山附近的华阴站。蒋介石和张学良从西安乘火车,张的副官刘海 山骑“盖西北”,火车开起来以后,刘海山骑马开跑。当火车到 达华阴站,蒋介石从车厢走下来的时候,刘副官已经牵着马在车 站向他敬礼。蒋介石大为赞赏。
  7日,他又接待《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张曾担任过孙中山 总统府秘书,是政学系的头面人物,自1928年以后一直支持蒋介石。他已来西安10天,从当地气氛中仿佛感到有些不安,他 提醒蒋介石:“听说张学良与周恩来会谈过,东北军有些不稳, 如有其事,恐是共产党使用的反间计,委员长须加注意。”
  蒋介石说:“你是陕北人,关于你家乡的事,自必格外关切, 请问你们在延安的记者,最近还有什么重要消息吗?”
  “谣言很多,但我不相信这些无稽之谈。”张季鸾欲言又止, “这些谣言不说自然会止息的。”
  “你所渭谣言,是否是听到了张汉卿与共产党在延安面商拥 护中央,一致抗日的消息么?”
  张季鸾脸上一惊,吞吞吐吐地说:“是的。”又马上说,“我 不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张汉卿还不立即报告中 央?他决不会越过中央,与共党私自勾结,要不就是共党的反间 阴谋。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小心防范。” 蒋介石脸色稍沉。
  张季鸾仍在叨叨:“目前倒是另有一种情势,不能不特别注 意的。就是西安社会上弥漫着‘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空气。”
  蒋介石鼻子一哼:“一致抗日是中央一贯的政策,而且亦是 去年剿共完成以后,既定的方针。但是大家应知共党的用意,其 目的并不在‘一致抗日’,而是以‘停止剿共’为其唯一的目的。 抗日不过是其手段而已,你们报馆主笔应将此意彻底阐明给一般 社会了解。”
  “我是否可将你的意思先告诉我在西安的一般朋友?”
  “当然可以的。我也要在本月中旬召集高级将领开会,来讨 论这个问题。”
  10日,张学良又一次到临潼,对蒋进行最后一次劝告。当 张走进华清池五间厅,把9日学生请愿内容报告蒋介石时,蒋不 等张学良说完就大发脾气:昨天学生闹事,你为什么不命令士兵 开枪?对待这些学生,只有开枪打他们才会明白!你怎么对他们 说你们的要求就是我的要求?你为啥不站在我的立场上讲话!你 到底代表政府还是代表学生?你失掉了国家大员的身份!蒋介石 越说越冒火,竟拍着桌子谩骂起来。
  “怎么劝他也不听啊!”张学良从蒋介石那里出来,无奈地对 赵一荻说。以前他从不让眷属过问政事,这一次却什么也不瞒她 了。
  11日早上,蒋介石在院中散步,见骊山上有两人向这边站 了 10分钟,蒋介石起异心,急忙返回厅里。中间又有几个东北 军师、营长来约见。晚上,蒋介石在行辕召集张学良、杨虎城、 于学忠等将领来会餐,商议“进剿”计划。但杨、于均未到。蒋 介石询问张学良。张学良说他们今晚也宴请来陕的中央长官,等 这里散了再请到那边去。蒋介石见张学良精神恍惚,以为是昨晚遭斥而不快。
  宴毕,张学良亲自驾车,把几位军政大员送往西京招待所。
  车过灞桥时,张学良说:“你们的命都在我手心里攥着呢。”众惊 问何故?张笑着说,我的手一偏汽车掉在桥下,你们不就都完了 吗?大家为之一笑。实际这正是张即将举行事变的双关语。
  到了凌晨5点半,蒋介石的侄儿蒋孝镇当夜在蒋的卧室外值 班,忽听行辕门前有枪声,知道事情不好,急忙从床上把蒋介石拉起来往后山墙门口跑,见门锁着,又推着蒋从墙上跳过去,往骊山上跑。院墙内高外低,蒋介石一落地,脊骨跌坏了,脚也碰 破了,鞋也跑丢了。蒋孝镇脱下自己的鞋给蒋介石穿上。蒋介石 说两个人目标大,分开跑。这下可苦了蒋孝镇,他跑进了一片荆 棘地,两脚扎得钻心,只好咬牙忍着。
  张学良卫队营营长孙铭九回到蒋的住房查看,在朦胧曙色 中,看见蒋的帽子、皮包、假牙等东西杂乱无章地摆在桌子上, 知道蒋没有跑远。就命令搜索全院。忽然一名卫士跑来报告: “在后山墙下发现一只鞋。”
  孙铭九就带人上山去搜。在搜查中,从后窑洞中抓到蒋的侍 从室主任钱大钧。他已负伤。孙问他:“委员长现在哪里?”
  钱有 气无力地回答:“不知道。孙营长,我确实是不知道啊!”
  钱大钧 脸色苍白,惊慌失措地依在假山的石头旁。
  孙营长正要上山去,一个士兵跑来报告:“张副司令派刘师 长来了,现在二门对面等你,叫你去。”扣蒋之前,张学良因怕 孙铭九是学生出身,没打过仗会有闪失,又布置了土匪出身的刘 桂五、白风翔去指挥。这二人号称红胡子,枪法好,胆子大。路 上,士兵又说:“蒋孝先从西安跑出来送信,在公路上被我们抓 住了,后来把他枪毙了。”孙铭九即说:“该毙!这小子杀死的青 年学生太多了!”被扣在西京招待所的军政大员,外面有卫兵包 围,不准他们自由行动。曾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邵元冲, 妄图爬墙逃出,被士兵一枪击毙。后来其他大员都释放了,邵并 不是带兵的人,反而丧了性命。偌大的西安事变就这样死了以上 两个知名人物。
  孙铭九跑上山去之后,在半山腰看见被截获的蒋孝镇,问 他:“你知道委员长在哪里?”蒋孝镇哆哆嗦嗦说不知道。孙铭九 掏出枪:“你不说真话,我马上毙了你!”
  蒋孝镇一听,赶紧回头往山上看了一眼。孙铭九按他目指的方向,指挥队伍往上搜索。一个班长突然喊:“报告营长,委员 长在这里呢!”孙铭九应声跑过去,只见蒋介石刚从一个洞里出 来,弯着腰扶着石头站在洞口边,四周围满了卫队营的士兵。蒋 介石抬眼看了一下孙铭九,又赶紧避开目光,说:“你打死我吧……”
  孙铭九说:“不打死你,叫你抗日!”
  蒋介石脸色苍白,赤着脚,上穿一件古铜色绸袍,下穿一条白睡裤,浑身上下满是尘土。他一瞥眼,问:“你们是哪里来 的?”
  “是东北军!是张副司令命令我们来保护委员长的,请委员长进城,领导我们抗日,打回东北去!”
  “啊,你就是孙营长,孙铭九?”
  “是我。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嗯,我知道,有人报告我的。”蒋意识到这些人不会伤害 他,便说:“你是个好青年……你把我打死好了,你打死我吧。”
  “副司令要委员长领导我们抗日,没有叫我打死委员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