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小陈寅恪三岁的毛泽东在给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机关刊物《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写的十月革命纪念文字里,饱含深情地宣称:“十月革命的光芒照耀着我们。苦难的中国人民必须求得解放,并且他们坚信是能够求得解放的。”①写作此文的一个月前的连续两天之内他相继发电对辽沈和淮海战役的战术部属战斗任务作出最高指示:……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②……你们以十一、十二两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一月修整。三至七月同刘邓协力作战,将敌打至江边各点固守。秋季你们主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③对平津战役的部属整整在淮海部属的两个月以后,又一封电文发往前线指挥机关:从本日起的两星期内(十二月十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五日)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例如对平、津、通州),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敌人对于我军的积极性总是估计不足的,对于自己力量总是估计过高,虽然他们同时又是惊弓之鸟。平津之敌决不料你们在十二月二十五日以前能够完成上列部署。你们应该鼓励部队在此两星期内不惜疲劳,不怕减员,不怕受冻受饥,在完成上列部署以后,再行休整,然后从容攻击。①那是一段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众所周知的“三大战役”将彻底改变百余年来你争我夺群雄逐鹿的炎黄故土在当下的实力对比。抗战胜利以后一度坚甲铁兵不可一世的国民党军队,早已是今非昔比,而经过了八年敌后抗战的共产党军队却因自身政策的有力、纪律的严明以及指挥人员的优异,而在战火的考验中不断强健不断壮大了起来。正在发生着和即将到来的战斗,特别是三大战役,仍在并将继续加速这种变化的趋势。史料显示,仅1948年9月12日到11月2日进行的辽沈战役就歼敌47万余人,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敌军52万余人,稍后进行的淮海战役更达55万之巨!三大战役使蒋介石政权由此被极大的削弱,并事实上“战”定了其最后失败的命运,已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对中国文化颇有体认的蒋还是很懂未雨绸缪的忧患之道的。转运黄金储备、文物宝藏等去台湾的活动即是明证。金银瑰宝之外,知识分子,特别是一流的知识分子也在抢运之列。
就在毛泽东电告前线自己对平津战役设想的三天(12月14日)②以后,也就是新保安围歼的整整一周前,南京政府教育部的一架专机冒险在北平城外的南苑机场徐徐降落。这时的北平已是岌岌可危。整整两个月前的10月14日锦州开战,31小时之内,守城部队悉数被歼,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傑、第六兵团司令卢冫睿泉以下10万人被俘。其后不久,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的指挥下,共产党的东北野战军很快取长春、下沈阳、夺营口,迅速完成了对整个东北的解放。而且就在本月上旬,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东北野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师入关,完成了与华北兵团的汇合。显然,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解放平津。北平危险了!教育部的专机正是因为华北形势的危急而匆匆北上来接人的。
能够让南京政府上层这样花力气的人并不很多。那么南京方面挂念的人是谁呢?傅作义?显然不是,仗还没开打就接走华北“剿总”的总司令,就算只是想想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笑话。很明显,既然是教育部的专机,那么要接的当然是教育界的“宝物”。尽管当时的北平尚有不少学教界的名流,但专机的待遇显然不是人人都能够荣享之的。几小时以后的南京机场为证:乘该机南徙的学人其实就只有两个。一个是身居政学之间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如所周知,胡君留学美国,以一篇创辟新说的《诸子不出于王官论》暴得大名,后挟实验主义思想归国高擎起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整理故国学问的大旗,更由于得到傅斯年、顾颉刚等人的襄助而迅速成长为新派学人的领袖,一时之间重誉迭来,声名鹊起,稍后更出任过驻美大使等不少官职,因之处身政学之间,颇为蒋氏政权所重。另一个人,就是陈寅恪。同胡适不同,陈寅恪一向推重学术之独立,尝语后学:“古今中外,哪里有作学问能完全脱离政治之事?但两者之间,自然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如果作学问是为了去迎合政治,那不是真正在作学问。因为作学问与政治不同,毕竟有它自己的独立性的。”①更有甚者,当年蒋介石自比唐太宗,曾托人以重金请生活正艰辛的陈寅恪写太宗传,而为其所拒。然而,事虽如此,南京政府还是没忘了在13日给胡适的电话中让胡适邀陈寅恪同飞江苏。自然,这确是出于对人才的爱惜。
其实,前不久南京政府就曾派与陈寅恪相识的青年部长陈雪屏专机飞北平接后者南下,不过陈寅恪没有答应罢了。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曾经执教西南联大的陈雪屏现在早已不是当年的青衿士子,对学术与政治关系极其敏感的陈寅恪懒得与官僚同行。胡适自然要好出许多。
正如作为学生的季羡林先生所说:“寅恪先生决不是一个‘闭门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政治。他研究隋唐史,表面上似乎是满篇考证,骨子里谈的都是成败兴衰的政治问题”。考诸当时的史料,我们发现确是如此,对于时事的流转变迁,寅恪有着深切和细密的感受。这一年春天的诗作三首以及南下前两个月写给杨树达的信便是显证。
三首诗,一首作于除夕佳节时,一首作于焰火分飞日,一首作于手植海棠期。前者名《丁亥除夕作》,曰:
杀人盈野复盈城,谁挽天河洗甲兵。
至德收京回纥马,宣和浮海女真盟。
兴亡总入连宵梦,衰废难胜饥岁觥。
五十八年流涕尽,可能留命见升平。
中者名《戊子元夕放燄火呼邻舍儿童数十人聚观用东坡韵作诗纪之》:
火树银花映碧天,可怜只博片时妍。
群儿正睹长安社,举国如乘下濑船。
坡老诗篇怀旧俗,杜陵鼙鼓厌衰年。
新春不在人间世,梦觅残梅作上元。
后者叫《清华园寓庐手植海棠》(亦作《戊子三月二十五日清华寓园海棠下作》):
北归默默向谁陈,一角园林独怆神。
训猛难忘前度事,种花留与后来人。
江城地瘴怜孤艳,海国妆新效浅颦。
胜取题诗纪今日,繁枝虽好近残春。
南下前两个月零十天,陈寅恪曾致信杨树达寄去其为《论语疏证》所作序文,中云:
遇夫先生道鉴:
大作序勉强草成,聊以塞责,若以为尚可用,则请将文中文理不通、字句错误之处痛加删改,感幸感幸,时事如此,不欲多言。专复,敬请
著安
弟寅恪敬启(一九四八年)十月五日
在陈寅恪友朋当中,杨树达是颇为重要的一位老友,两人第一次通信是在1934年左右,1940年的8月2日陈寅恪在复信树达时有“当今文字训诂之学,公为第一人”的称誉。1948年上引信后,两人仍有几封书信往还,从中颇能见出晚年寅恪历史命运的升降浮沉。此处不论。就诗札资料来看,“杀人盈野复盈城,谁挽天河洗甲兵。”除夕哀叹,以及“时事如此,不欲多言”的落寞收笔,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处世间留心世事的真确心迹,而另外两首诗中“下濑船”之语以及“怆”、“残”二字显然也不是随手乱置可存可换的无关文字,在放烟花、树海棠这类高兴的日子里,如此的用字,显然是一时心境的自然流露。
我们还是把视角转移到国内政局和战场来具体看看陈寅恪10月份给杨树达回信以前的烽火旧事,以便为理解其心灵变化的外部环境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性说明。
1948年1月1日,由国民党各民主派别联合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并发表宣言,明确提出要推翻“卖国独裁政权”。5日至19日,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沈钧儒、章伯钧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重建民盟领导机构,恢复活动,并发表宣言,主张采取革命方法,反对国民党反动政府和美国的对华政策。中共中央发言人对民革的成立和民盟恢复活动表示欢迎,并指出:这“表示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的民族民主运动的统一战线,是何等广阔。”国内政坛悄悄发生着新的变化:1月12日,任弼时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发表《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在使土地改革和群众运动走上正轨中起了关键性作用;1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指示,论述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反对右倾错误和“左”倾错误的问题、土地改革和群众运动中的一些具体政策问题、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性质问题和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同被领导者的关系即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在这以后,还发出了《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等一系列指示,共产党在积极调整自己的政策以期尽力团结城乡中的绝大多数人口。
小说推荐
- 陈寅恪与傅斯年
- 前几天,岳南先生来到我的寓所,携来《陈寅恪与傅斯年》书稿,嘱我看后提些意见。我虽是九十八岁的老人,精力不济,但面对这部撰述陈、傅两位恩师,并插有堂兄何思源青年时代与陈、傅二师一起留学欧洲相交甚笃的图片和文字,百感交集,遂未作推辞,决定先读为快。书稿翻阅一遍,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两位大师的身影又在眼前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8章
- 泰山之子(人猿泰山第四部)
- 《泰山之子》内容简介:这个故事我定从别人那儿听来的。他其实不该讲给我,也不该讲给任何别人。这得归功于一瓶陈年佳酿在那位讲故事人身上产生的奇妙的作用,引得他开了头;也得归功于随后那些天,我对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持怀疑态度 等那位爱吃喝交际的东道主发现他已经给我讲了那么多,而我对他的故事仍然将信将疑时,他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9章
- 唐寅在异界
- 他有一身出类拔萃的功夫,但在现实世界中却没有用武之地,只能做个见不得光的杀手 而去到了混乱不堪的异界,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他的实力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在这里,他可以肆无忌惮地挥舞手中的武器;在这里,为了生存,他别无选择走[展开 他有一身出类拔萃的功夫,但在现实世界中却没有用武之地,只能做个见不得光的
- 玄幻小说六道连载中
- 最新章:终卷 第一百五十章 完结
- 唐寅在花都
- 作者所写的《唐寅在花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八章:大结局
- 神曲[孙恪轩]
- 公元前两千一百六十四年,舜帝禅位于大禹,至此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正式建立。禹帝在位期间,横征暴敛,独断专行,由此,朝政日非,以至天下人心思乱,群雄四起 朝纲不振,群魔肆虐,加之上古神器九方神鼎意外破碎导致八十一颗魔星降临大地,至此泱泱华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东海少年海孤风就在这样一个乱世中横空出世,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5章
- 神曲(孙恪轩)
- 神曲(孙恪轩)txt下载由网友上传,作者为:孙恪轩公元前两千一百六十四年,舜帝禅位于大禹,至此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正式建立。禹帝在位期间,横征暴敛,独断专行,由此,朝政日非,以至天下人心思乱,群雄四起!朝纲不振,群魔肆虐,加之上古神器九方神鼎意外破碎导致八十一颗魔星降临大地,至此泱泱华夏面临着前所未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5章
- 昂行的慕丘恪使徒
- 白色的乌鸦告诉我,我是被选中的,会拯救这个世界的人,我千百万次尝试,千百万次失败重启 可是,黑色的乌鸦又告诉我,我是个小人物,没了我,世界也不会有任何问题,我杀死它并将它埋葬 你能理解,你能理解,我当然知道你能理解!事情又不是发生在你身上 就算再怎么理解.不去感受,无法感同身受的话,你又怎么会知道我
- 都市言情清风潇漫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卷 意义 正文·012 圣戗宇
- 驭灵人赵恪
- 天出二日,夜现二月,灵界降临。世界各地灵异事件频发,无数人死于此类事件,有幸存者得灵守护,人们称他们为驭灵人 作者:来不及忧伤所写的《驭灵人赵恪》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来不及忧伤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神奇玉印
- 陈氏家族全传/李西岳 苏学文
- 陈氏家族全传陈氏家族全传txt下载由网友上传,作者为:李西岳苏学文介绍: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及其所代表的整个陈氏家族,当年曾对蒋介石的最初发迹,对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最初建立,以及其后在中国大陆长达22年之久的统治,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当年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陈果夫更被誉“国民党之教父;陈氏家族亦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