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匠传奇 雕天下

第8章


有人还看见高石美眼里时时充满了对别人的敌意。沐应天对高石美的表现很失望,他狠狠教训了高石美一次。从此,高石美再没跟他说过一句话,高石美变成了一个哑巴。有天晚上,趁沐应天不在衙门里,高石美不辞而别,逃到圆明寺,站在圆泰和尚身边大哭。圆泰和尚爱惜地对高石美说:“别哭,别哭,回来就好,衙门不是你去的地方,这里才是你的家。来来来,我收你为徒。现在就教你‘持名念佛’。你是否愿意?”高石美跪倒在地连声感谢,“圆泰师傅,你教我念吧!” 
  “ 你记住‘持名念佛’是一个普通教徒自度的简单方法,即念‘那摩阿弥陀佛’时,要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心,心口合一,念念不忘。” 
  “‘那摩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高石美问道。 
  “‘那摩’是梵音,意为‘敬礼’和‘皈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当然从字意上说,有无量之光、无量之寿的意思。阿弥陀佛曾发过宏愿,他说,十方国土的众生,若想进入和生活在他的国土,只要诚心持念他的名号,那么临终的时候,菩萨们就会前来接引,使之进入他的西方极乐世界。记住,你每天行住坐卧,要把此名号紧系心头,念念不忘,以肃清心中往念,做到六根清净,异念全消,最后露出佛性慧根,再广行六度,利世济人。” 
  高石美回答:“弟子记住了。” 
  从此以后,高石美每天烧香拜佛,诵念佛经。不懂之处,就虚心向其他僧尼请教。圆泰师傅讲经时,他心中有佛,静听领悟,虔诚无比。圆泰师傅见高石美如此用心念佛,非常高兴,更加喜欢他了。 
  圆泰和尚按照峨眉山的佛殿式样,对圆明寺进行了改建和扩建。但一切都百废待兴。特别是建盖佛寺之后,总不能没有佛像。为此,高石美比谁都着急,反复问圆泰师傅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呢?圆泰和尚自有主意。他想起了自己云游峨眉山时,结交的一位知己,名叫黎广修。当年,他与黎广修吃在一起,睡在一床,两人经常半夜起来,交流各自的奇思妙想。那时,黎广修虽然已是一个从事佛像雕塑的奇人,但在四川还没有什么名声。后来圆泰和尚云游回到昆明,适逢筇竹寺要塑佛像。圆泰和尚就极力推荐黎广修,并亲自赶赴四川,登上峨眉山,把黎广修及其弟子,接到筇竹寺来,雕塑了举世罕见的五百罗汉。从此,黎广修声名大振,成了雕塑名家。 
  现在,圆泰和尚一方面写信给黎广修,请他再到圆明寺来雕塑佛像。一方面带高石美来到了昆明筇竹寺,让他领略五百罗汉那种高超而神秘的泥雕艺术。没想到高石美一走进筇竹寺,就两眼流泪。圆泰和尚问他为什么流泪?他说他看见了自己的父亲,看见了尼郎镇的木匠、铁匠、秀才、农夫、叫花子、渔人、端公、老佛爷……高石美一直往下看去,都是一些似曾相识的人。他恍恍惚惚打量着每一个佛像,仿佛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圆泰师傅特意安排高石美与那么多的亲人和朋友见面。简直难以置信,高石美听到了他们踱步的声音,窃窃私语的声音,舀水的声音,敲门的声音……高石美感到其中的一尊佛像的下腹有点儿冰凉,有一尊佛像的左手在发抖,有一尊佛像周身的热血仿佛全部集中到了胯部的肌肉里,有一尊佛像的眼睛好像看见了鬼魅从地底下钻出来。高石美反反复复地数着那些佛像,一、二、三、四、五、六……当数到第十八个时,那位佛像果然像自己。这是圆泰师傅告诉他的秘密,即按自己的年龄大小,依此数佛像,数到自己的岁数时,那位佛像就是自己。高石美仔细看着那个眉清目秀的佛像,想象自己的秘密全被黎广修师傅搬到了这里,冰冷的眼神、毛茸茸的小胡子、手背上的血脉、还有颀长的手指,历历在目,清晰可见。他舔着嘴唇,揉揉眼睛,他多想把黎广修师傅的雕塑秘密带走。他想,这不仅是一个神的世界,而是神与人的一次盛宴。他向往与他们一起喝水,一起撒尿,一起狂欢,一起去死。高石美的灵魂已被他们吸纳进去,如同江河中的旋涡一样急速。离开筇竹寺时,高石美才发现里面没有一尊两眼放射着日月之光、或者体内包容着整个世界、身躯充盈于天地之间、显示出超凡的神奇力量的大佛。高石美感到很不安,神在哪里?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石美明白自己在今天某段不确切的时间里,已看见了神。一种神奇的力量已渐渐渗入高石美的体内。   
  雕天下 二(4)   
  黎广修果然来了,在一个盛夏的傍晚。当时,圆泰和尚与黎广修的两声童稚般的问候和深情而炯炯有神的目光,完满地交融在一起。黎广修说:“我一看到你的信,觉得每一个字都暖烘烘的,我就迫不及待地来了。” 圆泰和尚说:“在我梦里,你已多次来过圆明寺了。现在,你是故地重游,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吧?” 
  “在路上,我多次想起我与你在峨眉山的那段日子。你说过你要修建一座滇南最大的寺院,现在不是梦想成真了吗?” 黎广修说。 
  “还没有镇寺之宝,等你给我送来。” 圆泰和尚继续说:“现在你来了,我就不愁啦。” 
  “我的好兄弟,你明白吗?你才是真正的镇寺之宝呀!” 
  “我们都将化为灰烬,飘入天国。而你为众生保留了对神的记忆,对神的敬仰。你的手将为圆明寺带来灵魂和光华。真的,你的到来,就意味着我们有了镇寺之宝。你让我多激动,多兴奋啊!” 
  第二日,圆泰和尚叫黎广修多休息几日再动工,但黎广修就像要与谁比赛一般,吩咐他带来的那两个徒弟林有声和飞良作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便于第三日开工了。那时正值烈日炎炎的盛夏,师徒三人换上宽大的既凉爽又轻便的白色丝绸衣裤,宛如三个飘逸的白色天使,使圆明寺里游动起一股春天的早晨一样的气息。他们娴熟地玩耍着手里的泥巴,时而跳上,时而跳下,但他们的身上却没有沾染上一个小小的泥污。 
  高石美惊呆了,泥巴到了他们手里就像中魔一样,随着叭叭叭的声响,不断变幻着形状。只见泥水向两边溅开,他们就像站在一个永远恰当的位置上,观察泥巴,使用泥巴。他们的动作包含着几分狂热,但并不含有一丝一毫的盲目性。所以,他们的衣服一直洁白如初。 
  当高石美前去帮忙时,却把自己弄得浑身是泥,甚至鼻孔和耳朵里也有泥水。他回想起自己雕刻关索戏面具的情景,他多想露一手给四川的师傅看看。但是,泥巴不同于木头,泥巴一到他手里,就成了陌生的东西,要么死一般的生硬,要么紧紧粘住他的手指。高石美不服气,下决心要战胜眼前的泥巴和水,让它们变成自己心灵内的东西,变成形象,变成神。但高石美的动作很粗鲁,使黎广修师徒三人感到害怕。 
  圆泰和尚看出了高石美心中的秘密,问他:“是不是想学泥塑?” 
  高石美在听到圆泰师傅问话的最初的一瞬间,曾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愣了一会儿才说:“圆泰师傅,我可能学不了泥塑。我原以为泥塑比木雕容易,但现在看来,它们之间有神秘的联系,也有神秘的区别,我一时说不清楚。” 
  适逢重建大雄宝殿需要雕刻六扇格子门,圆泰和尚就把这个活儿交给了高石美。面对此事,高石美隐隐约约感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了。这是他梦中要做的事情,是一份真正的快乐。于是,在圆泰和尚的主持下,高石美兴高采烈地拜了两个师傅,一个是参与重建圆明寺的本地木匠杨义山,另一个就是黎广修。杨义山是西宗县最有名的木匠。据说,他在重建圆明寺前,不仅知道需要多少木材,还知道需要多少砖瓦。果然,圆明寺建好以后,不剩一棵木材,不剩一块砖瓦。拜师后,杨义山对高石美说:“干木活的时候,心要像墨线一样直,眼要像刨子一样平。” 黎广修则对高石美说:“仙缘有份,佛即我,我即佛。你即我,我即你。当我们有了神的表情之后,神也就有了我们的表情;当我们能像小溪一样唱歌的时候,小溪也就能像我们一样唱歌。一切事物都讲究是否投缘?是否尽善尽美?”高石美牢牢记住了两位师傅的话。他把泥塑和木雕两种技艺结合起来揣摩、对比、学习,他不断出入于两位师傅的房间,两位师傅也常常把目光集中在他的手上和木板上,对他给予了不尽相同的指点,常常让他融会贯通,豁然开朗。但是,高石美的雕刻并不顺利,他把格子门上的人物雕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面具。别人不满意,他更是不满意。高石美已雕废了四五块木板,再如此下去,他已无法交代。   
  雕天下 二(5)   
  这时候,圆明寺来了一个哑巴。听黎广修师傅说,那个哑巴是他的大徒弟,已经60多岁了。黎广修师傅还说,近几年来,哑巴得了一种怪病,两脚肿大,头发脱光,活在人世的时间也许不会太长了。因此,黎广修师徒三人在赴云南之前,一致决定把哑巴留在四川。可是,现在哑巴自己来了。 
  此时,黎广修师傅已把韦陀站像的泥胎做好,正在雕刻头部。哑巴见状,立即露出极不满意的脸色。他摆摆手,摇摇头,用手语告诉黎广修师傅,此泥胎没做好,需要返工。未等黎广修师傅表示同意,哑巴就登上木架,把泥胎辟哩叭啦地推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