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楼台烟雨中

正文 第三章 天怒


尹良环顾四周,思绪变得模糊起来,他一丝一扣的回想之前所发生的一切,自己在县丞府醉宿,遭遇夜盗,而夜盗确实是在劫掠财物,自己分明是追杀贼首到了此地,之后的事情就都蹊跷起来了,先是砍翻了拦住自己去路的上司赵捕头,而后又被县令率众包围。尹良心中渐渐浮现了一个想法,难不成是县令勾结夜盗?亦或这些所谓的盗贼原本就是县令安排人伪装的?可转念一想吴大人本已不问政事,杀死他也意义也不大,只是因为私人仇恨这么明目张胆的冲入宅子杀人,风险未免太大。难道真是自己喝多了酒出现幻觉?尹良对自己的记忆产生了怀疑。
    “你想造反么?”县令厉声喊道。
    尹良此时已横下心来,不论是不是记忆出了差错,决不能就此束手就擒,回想自己年幼时千辛万苦拜师学艺,历经奇遇几欲丢掉性命才习得独特的绝技,目前更需很多时日勤加研习才有机会探索到更深的奥秘,只到此刻便死了,岂不可惜。回想进入衙门八年以来,这公职将自己牢牢束缚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次既惹此大祸,若被擒住性命万难保全,即便就此拼了大不了也就是个死,若侥幸逃出重围大不了去投北国,甚至是进山做强盗也亦未不可。
    正思索间,旁边却又有一人高声说道:“初识尹兄弟时便已知是青年才俊,不过却未想到有如此俊的功夫。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尹良随着声音望去,见说话者正是刚刚与自己打斗的白衣人,此刻灯火明亮,尹良看清了又是一惊,这白衣人非是旁人,正是下午与自己饮酒的蔡大人,只记得蔡大人在酒席上已烂醉如泥,此时又神采奕奕的出现在面前,方才所施展的功夫却又如此了得,尹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蔡大人又微笑对县令耳语了几句,县令微蹙着对答了几句后点了点头,随后蔡大人来到尹良近前轻声说道:“随我来,有话说。”尹良自知所处环境已凶险至极,不但快要丢了性命还会被扣上通贼的罪名,不论蔡大人打的什么算盘,终归不会比目前的处境更差,便由蔡大人引着到正院一所厢房内。
    蔡大人关上房门后,让尹良坐下,然后说道:“你肯定觉得蹊跷吧,今晚的事。”
    尹良点头不语,蔡大人又道:“你可知这吴县丞是个什么样的人?”
    尹良道:“县丞大人世代经商,是我县首屈一指的大富户,这在本县尽人皆知。”
    蔡大人捋了捋山羊胡,笑道:“你可知他是做什么生意的?”
    尹良道:“田产、药材、布匹,有很多吧,在下孤陋,大人有何深意还请直说。”
    蔡大人道:“由秦汉至李唐,历代食盐都是由官府经销,梁废唐自立后,天下大乱,沿海地区大商人趁着盐政混乱,开始介入贩运海盐,先帝李昪承李唐衣钵,重建大唐,虽偏安东南,却有幸控制着海盐的主要产地,中原地区和南方的闽国、吴越所耗食盐十之七八产自我大唐。食盐是百姓生存的命脉,也可以说我大唐掌握着各国百姓生存的命脉。”
    尹良点头称是,蔡大人又说道:“吴县丞自其父辈起便经营海盐,手里掌握着数千亩盐田,每年可收海盐数万石,海盐生意才是这位吴县丞的主要财路,商人赚钱本无可厚非,可是近些年来有很多迹象让我们发现吴县丞不经官府允许偷偷将海盐卖给吴越和闽国,这可以视为通敌了,哦,当然,闽国和吴越现在算不得敌国,但终归这吴县丞的行为,是朝廷所不允许的。”
    蔡大人顿了一下,等着尹良发问,可尹良仍直直的望着蔡大人一语不发,蔡大人又道:“先帝宅心仁厚,息兵安民,对很多敏感的事情均以安抚、容忍为主,使得士族奸商们越发猖狂,当今圣上继位之后,励精图治,无时无刻不念着收复中原恢复大唐往日江山,可这些士族奸商和朝中一些贪官污吏却在蚕食我大唐的根基,他们在朝在野的势力都很庞大,若公开查办必会引发动荡,因此当今圣上授意兵部尚书韩熙载大人成立专门的组织,秘密惩办士族奸商和贪官污吏,这个组织称为‘天怒门’。我就是天怒门的十二指挥使之一,所以你该了解今天为什么我会出现在此地吧。”
    尹良道:“吴县丞私贩海盐,你们可有切实证据?吴县丞与县令素有间隙,这你也该知道的…”
    蔡大人道:“你心思细腻,这很好,对于这些个奸商和贪官污吏,我们自然会多方面调查,证据做实了才会动手,即便捉了人回去也会审问清楚后再行刑,其实你们的县令老爷也是天怒门的成员,否则今天我们的秘密行动,也不会动用他的力量,我相信包括你们县令老爷在内的所有天怒门的成员都会秉公办案,不会也不敢夹杂私人情绪。”
    尹良笑道:“天怒门的行动如此机密,又说给我听,是准备杀我灭口还是准备拉我入伙呢?”
    蔡大人笑道:“说得对,我正是想引见你加入天怒门。”
    尹良道:“我只是一个小捕快,只求温饱,不求闻达,还请蔡大人网开一面放我一马,天怒门的秘密我对旁人只字不提!”
    蔡大人道:“尹良,你是聪明人,你本已明白又何必与我兜圈子,今天你搅了组织的行动,了解了组织的底细,即便这些我都不与你计较,但你险些砍死你的上司赵捕头,你也清楚他是你们县令老爷的妻弟,你认为你这小捕快还能当得稳妥?我珍惜你是个人才,给你指条明路,走不走你自己考虑吧。”
    尹良无奈,起身一揖到地,说道:“在下糊涂得很,蔡大人苦心营救却不自知,还求蔡大人指点。”
    蔡大人呵呵一笑,道:“你先告诉我,你的功夫出于何门何派?”
    尹良答道:“我的授业恩师乃是琉球岛白阳剑彭小川,恩师已仙去多年了。”
    蔡大人:“难怪你的刀法古怪,用起来更像用剑,那么你抵御我鹰爪手的功夫也是学自彭老剑客了?”
    尹良道:“自幼便家传的外家功夫,粗俗得很,让大人见笑了。”
    蔡大人笑道:“你这般武艺留在这宣城小县当捕快也实在是可惜了,我这次来公开的公务是选拔羽林军,你是知道的,你就跟我回京加入羽林军吧。当然还有个条件是你得加入天怒门,你清楚我是不会白白救你的,你需要帮我完成一个或者几个重要任务,你能做到么?”
    尹良答道:“若能保命又能加入羽林军,在下自然是一万个愿意,他日蔡大人若有差遣必定赴汤蹈火,可是今天的事却如何…”
    蔡大人笑道:“即是夜盗行凶,县衙就按劫案处理吧,这吴县丞经过今夜的事,必定如同惊弓之鸟加强戒备,只能日后再另做计划,你一会可到自行回到吴县丞府,别人问起你便只说去追贼首却没追上便可,过些日子选拔羽林军的名单里自然会有你一个。不过你需牢记,若将今日你我的对话的内容或天怒门的底细传了出去,那时便没人再能救你。”
    说罢蔡大人带着尹良走出屋子,将尹良加入天怒门的事和县令交代清楚,县令因赵捕头重伤之事对尹良颇为恼怒,但蔡大人已表述清楚,县令干张了两下嘴,终究还是没说出旁的话来,事后尹良由后门离开直奔吴县丞府,县丞府后院的小火早已扑灭,后门把风的两个夜盗也悉数落网,县衙的捕快、城里的驻军、邻里的家丁、吴县丞的亲朋好友里里外外乱成了一锅粥,在堂屋门口尹良见到了沙郁,沙郁此刻已换上了平日里的华贵衣衫,正指手画脚的与县衙里当差的两个富家子弟讲述事情的始末,见到尹良忙喊:“尹良,你回来了!可曾追上那贼首?”
    尹良摇摇头,沙郁又道:“已经够可以了,你一个人斩了四个,我才干掉两个。”这话语中,沙郁对自己斩杀两名夜盗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旁边的两个富家子也跟着啧啧的称赞。
    尹良苦笑,问道:“吴县丞可好?”
    沙郁道:“恩,受了不小的惊吓,不过没受什么伤,屋里郎中正瞧着呢,估计事不大,你这一身血迹衣衫褴褛的,随我去换身衣服吧,县丞府这么多人,我们也帮不上忙。”
    尹良点头同意,自有沙郁的家仆牵来坐骑,二人骑马一路来到沙府,沙老爷外出经商,沙老夫人在家听闻儿子在县丞府遇险,已是焦急万分,沙郁到家安抚老母,安顿尹良衣物起居,自无需赘述,当夜尹良便留宿在沙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