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楼台烟雨中

正文 第四章 奖赏


经过与夜盗的激斗,尹良和沙郁都十分疲倦,二人直睡到日头偏西才陆续醒来,洗漱更衣后得知吴府的管家已等候多时了,便乘坐吴府准备好的两乘轿子赶奔吴县丞府。
    吴县丞正在内堂等候,见二人到来,忙起身一揖到底,道:“若非二位昨夜舍命相救,我命休矣。”二人忙伸手相搀,口中说些客套话。随后三人分宾主落座,吴县丞与管家耳语了一句,管家点头离去,不多时带着两个家仆回到内堂,两个家仆各捧一托盘,尹良偷眼望去,前一个托盘上放着一叠银票,后一个托盘拖着一对兵器。
    吴县丞起身走到托盘前,又是一揖,说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这有五百两银票,只能聊表心意,尹良兄弟你务必要收下。”
    尹良虽已料到吴县丞会打赏些钱财,而听到这金额却也有些惊讶,自己一年饷银才十两,吴县丞一出手便是五百两,足足是自己五十年的饷钱,不由得心跳加速,口中却假意推辞道:“一来在下蒙吴大人不弃引为好友,为朋友两肋插刀实属应当;二来卑职身为捕快,缉拿强盗贼匪也属份内之事,这于公于私我都不应拿吴大人的银两。”
    吴县丞佯怒道:“尹兄弟拒之不收,难道是不把我当朋友么?”
    尹良忙起身道:“吴县丞历来厚于待人,在下又怎能不以诚相待,县丞把在下视为好友,在下又怎能不识抬举。”
    吴县丞笑道:“那就好,那就好,你老老实实收下这银两,你哥哥我也没别的能耐,就是手里有几个闲钱,这些银两你先花着,待用光了只管再到哥哥这来取。”
    尹良心中暗笑,点头应允。
    吴县丞又转头对沙郁道:“沙公子父亲乃本县大贾,家资丰厚,金银财物想必入不得沙公子法眼,平日里得知沙公子素爱习武,去年我到北国经商办货,寻得宝刀一对,今日赠与沙公子,还望公子切莫嫌弃。”
    沙郁笑道:“还是吴大人了解我,哈哈哈哈。”说着便起身拿起那双刀,这双刀均配有刀鞘,刀鞘为纯铜所制,辅以白银修饰,造型古朴。沙郁抽刀出鞘,刀身细长,似乎因采用了特殊锻造手法,刀面隐隐的泛出青色光芒,寒气逼人。
    沙郁仔细把玩半响后叹道:“吴大人啊吴大人,你可知这双刀的名头么?”
    吴县丞道:“此物乃是我经商路过故都长安,机缘巧合之下从一农户手中所得,当时我见做工细腻,以为是因时局动乱从宫中流出之物,便收了回来,你可识得此刀?”
    沙郁道:“我素喜习武,对刀具尤为喜爱,这刀刀锋长三尺,宽一寸半,刀身刻有天龙纹路,刀柄刻有梵文,呃,我当然不认识梵文,不过最重要的是从这刀身泛出的青光来看,这双刀应该是著名的修罗刀,是千金难寻的宝刀,吴大人你可当真是要送给我?”
    吴县丞笑道:“宝刀赠英雄,自然是送与沙公子了!”
    沙郁大喜,只拱拱手,连话也不说只顾把玩双刀,吴县丞见沙郁痴迷,也甚满意,转头对尹良说道:“尹兄弟,你到我县衙门当差也有十来年了吧。”
    尹良道:“整整八年。”
    吴县丞道:“八年!尹兄弟身手了得,又破了不少案子,捉了不少贼寇,理应得到提拔啊。”
    尹良道:“在下入职之初,赵钜便已升任捕头,这些年来他不动,我们下边一般弟兄都动不得,比我资格更老的捕快得不到提升的也比比皆是。”
    吴县丞道:“哦,那赵捕头我知道,才疏学浅,一莽夫而已,凭借他姐夫那点关系当了个捕头,已是极限,想再提拔调动怕是不可能了,他压在上边,你也委实屈才。”
    尹良笑而不语,吴县丞又道:“我与宣州刺史卢大人颇为熟悉,倒可以帮你疏通关系,若愿离开本县自可到州衙供职,若不愿离开本县,也可调动安排你个皂隶、都头当当。”
    尹良心知右补阙蔡大人将安排自己加入羽林军一事,又知天怒门已盯上吴县丞,不想再平白欠了吴县丞人情让自己更加纠结,忙推辞道:“在下甚好缉捕贼盗,若改行做了都头反倒没趣了,州府内的高官便更是做不来了。感谢大人美意,却不必麻烦了。”
    吴县丞见尹良执意拒绝,也不多说,心道待他日遇见刺史大人将事情谈妥,再与尹良说,他便不至拒绝了。
    尹良见吴县丞若有所思,便岔开话道:“如今北方战事又起,不少北国之人逃入我大唐境内,世风渐乱,吴大人还应多多防范。”
    吴县丞点点头,道:“恩,经昨夜一事,我也有所警醒,今早已派人联系县上的武馆,雇了十几个武夫看宅护院,方才又派人到庐州八卦门,请我的故交商门主派几名得意弟子前来,几天内便能赶到,尹兄弟还请放心。”
    尹良听后心想蔡大人说过天怒门只会暗中下手,若有八卦门高手来保护吴大人会安全许多,当下心结稍解。又想当日蔡大人只说不能透露了他与我的谈话和天怒门的底细,今日便只是提醒吴大人注意安全,也应不算坏了规矩。
    三人又随便天南海北谈了一通,吴县丞安排酒席款待,自不必多说。
    经过县丞府夜战,沙郁已经将尹良引为知己,之后几日每每来找尹良饮酒作乐,也不管尹良是否当值,拉着就走,赵捕头声称自己巡夜时不慎因公摔伤,告假两个月,没了捕头管束众捕快如同放开了的羊,尹良也心知自己在这宣城县衙待不了几日了,便也懒得巡街,乐得与沙郁每日玩乐。此间沙郁多次醉酒后与尹良提起,其父在皇城金陵新开一家绸缎庄子,无合适人选人打理,想请尹良过去帮忙。尹良心中暗笑,只是口中拒不应允。
    又过了几日,城内张出榜来,宣布经初步甄选,入围羽林军候选人名单,共二十人,其中尹良、沙郁之名均赫然其中,榜文规定候选人需在次日午后到县衙经右补阙蔡大人亲自面试身、言、书、判四才,四才皆可放能通过晋级下一轮选拔。
    尹良看到榜文方知为何沙郁几次邀请自己进京打理绸缎庄,颇感欣慰。次日午后尹良穿着整齐,来到县衙大院内,见沙郁早已在院内等候,见尹良进院,忙走过来当胸擂了一拳,轻声道:“你小子心思好重,我几次邀你进京,你不答允,原来你早已有了升迁之步啊!上头找好人了么?搭的谁的关系啊?吴县丞是么?”
    尹良苦笑,轻声道:“你知道便可,不必声张吧。”
    沙郁哈哈大笑,道:“刚好,我给你引见一位朋友。”说罢一拉身边的一位大汉,道:“这是代岩,他父亲与家父一同经营布匹,亲如兄弟,我自儿时便与他一起玩闹。”尹良抬眼打量代岩,见此人足比自己高出一头,身高体壮,膀阔腰圆,方面大耳,浓眉阔嘴,这身形与其身上的锦衣玉带倒显得十分不协调。
    沙郁又一指尹良,对代岩说道:“这便是近日我常提起的尹良,人品、功夫都没得说。”二人双双拱手施礼,均表达出相见恨晚之意。
    尹良见沙郁踌躇满志,便问道:“今日面试,可有把握?”
    沙郁笑道:“今日面试所用择人之法,乃是身、言、书、判四个方面,也就是身材、口才、书法和判牍,这几项本公子均可轻松通过,可代岩只怕是要在长相上过不得关。”说罢哈哈大笑。
    代岩也笑道:“沙公子平生只会写两个字,便是自己的名字,若考官让你写四字横幅,便如何是好?”
    沙郁正色道:“这有何难,写两遍即可!”
    正谈笑间,听闻有衙役喊道:“第一位,尹良,进入大堂接受面试”
    尹良闻声,拱手与二人告辞,信步走进大堂。唐中只有蔡大人一人在案后而坐,蔡大人见尹良入内,道:“尹少侠近来可好啊?”
    尹良拱手道:“蔡大人好。”
    蔡大人笑道:“此间无人,可放心说话,这包裹你打开来看。”说罢将一副包裹放在案上。尹良上前打开包裹,见里边有一块令牌和六锭纹银,令牌为精铁铸造,篆刻天怒二字,周边辅以花纹,背面则刻有虎头图像,栩栩如生,令牌底部为锯齿状,打磨得十分精细。
    蔡大人道:“上次时间紧迫,未与你细说,这令牌是你加入本门的信物,你需妥善保管。我已揍请都指挥使大人,正式任命你为天怒门掌刑使,负责行动的现场指挥,直接受我领导,你要记住,咱们为圣上办事,最重要的是忠心,切勿与那些豪强士族和贪官污吏交往过密,否则谁都救你不得了。”
    尹良点头称是,蔡大人又道:“另外,为天怒门办事,自会论功行赏,你这职位每个月十两月俸,那包裹里的六十两,是你半年的俸禄,完成任务更会有额外的赏钱,好好干吧。”
    尹良问道:“日后我如何与你们联系?谁来向我交代任务?”
    蔡大人道:“你无需主动和组织联系,需要时自然会有人同你联系,联系人会出示一块同样的令牌,令牌的底部与你所持令牌底部的锯齿可以吻合,你依照他的指示行动即可。”
    尹良点头表示记下了,蔡大人又道:“你这便可以回去了,羽林军选拔之事,宣城县共有五个名额,今日的四才审查会淘汰十人,明日两两比武,又会淘汰五人,其实人选早已内定,你收拾行装准备上京吧。”说罢从案上拿来尹良的卷宗,提笔批道:四才皆优。
    尹良拱手谢过,转身离去,心中不禁暗笑,沙郁、代岩等人不知花了多少银子向蔡大人买的名额,这蔡大人身为天怒门指挥使,本是专抓贪官污吏的角色,收起钱来却也毫不含糊,连选拔羽林军都是看关系内定,这样下去大唐又何时能光复中原故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