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古城(一个家族半个世纪的沧桑和悲凉)

第39章


  林医生跟陈牧师商量好了,一旦枪声响起,西门教堂就是战地救护所,他已经把急救必需的药品器械放在教堂里了。
  这天晚上二妹把大门反锁上,捧着针线篓坐在厅堂守夜,竖着耳朵监听宝生和宝青的动静,她没有邀请丈夫加盟护犊行动,九哥迷迷蒙蒙地从卧房里出来招呼二妹睡觉,她说四妹就要坐月子了,赶着做几件小衣服。
  下半夜,二妹实在太困了,手里攥着针线睡着了,忽然大门吱啦一声,她惊醒来看见宝生领着宝青正要出门,她追上前呵斥道:“回去,都给我回自己的房间!”
  宝生拉着宝青边跑边说:“妈,天亮了!不要再担心啦!”
  转眼间两个儿子飞快地消失在夜幕之中了。
  九哥再一次从睡梦中醒来,摸黑到厅堂发现二妹的针线篓散落在地上,大门敞开着,二妹的身影像一尊雕像伫立在门口的夹竹桃树下。他走上前扶住妻子的肩膀:“你就放心睡觉吧。”
  “我怎么能睡着”
  “该发生什么,不该发生什么,我们都无能为力。”
  二妹在黑暗中悄然落泪,满心的忧虑无法对丈夫倾诉,她知道九哥会这样劝说:忧虑就是不信任我们敬奉的神。
  夫妻俩回到家里,二妹给油灯添了油继续穿针引线,九哥默默地坐在她的身旁。一直到天色发白,附近街坊家的公鸡打鸣了,夫妻俩都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西门的早晨一如往常的平静,宝华懒懒地站在天井的石阶上刷牙,她的酒鬼大舅拎着酒瓶来了。
  “宝华啊,你怎么还在家里?学生都上街欢迎共产党了,你不知道吗?”
  宝华吐了漱口的水:“大舅,我们家没有酒了,一滴也没有。”
  郭家老大把手里的酒瓶伸向宝华的鼻子:“共产党来了!这酒呀,变回原来的味道了,你闻闻,这才叫酒!”
  宝华推开酒瓶:“共产党来了,你必须戒酒。”
  “那不可能!”
  第85节:第十四章 新天新地(2)
  郭家老大径直坐到厅堂里,喝着酒摇头晃脑哼小曲儿。
  二妹从厨房里出来看到弟弟吃惊地说:“就要打战了,你还满街乱跑。”
  “谁跟谁打?”
  “共产党已经到了古岭了,就要打下来了。”
  郭家老大哈哈大笑:“二姐啊,你们西门靠着乡下,消息就是不灵,这一刻你头上的天已经是共产党的了!”
  二妹朝天井上方望去,天很蓝,飘着几缕云絮,今天和昨天没有什么不同。
  “你呀,一大早就喝得人事不知,赶快回家,叫弟妹给你存几瓶酒,过两天要是打起仗来,酒店关门了,你怎么办?”
  郭家老大笑得更厉害了,嘴里的酒喷得满地,“二姐,你这不喝酒的人才是真正的糊涂,我们鼓楼的衙门已经被共产党接管了,你去城里看看,人山人海,等着欢迎共产党!”
  二妹疑惑地看着大弟,忽然转身喊叫:“九哥,共产党已经到我们古城了!”
  九哥从诊所里走出来,就在同一刻他已经听到门口过路的年轻人说古城解放了,新天新地就这么骤然之间来了。
  “酒是最有灵性的,世道背了,它就变得比白水还没味儿,可怜我喝了这么多年的白水,今天才闻见酒香,单凭这一点,我要举双手欢迎共产党!”
  郭家老大搂着酒瓶仿佛是搂着饱经离乱的亲人,悲喜交集地哽咽了。
  二妹回眸看到九哥眼圈也红了,她不明白共产党的天下会是什么景象,也不理解她的丈夫和孩子为什么如此向往新的朝代,却清晰地听到一个声音对她说:二妹,你家的从此平安了。那颗被愁苦忧虑捆绑的心一点点地舒展开了,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困乏疲劳,身子瘫软就势坐下趴在桌子上,两眼一闭就睡着了。
  郭家老大伸长脖子喝下最后一口酒,嘴里嘀嘀咕咕着走了。
  家里安静极了,九哥站在妻子身旁望着院墙上方一隅蓝蓝的天空,心中一阵激动,一阵疑惑:这是真的吗?共产主义时代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开始了?
  医生冲动地想去东街口看个究竟,他来到女儿的闺房,宝华正在温习功课准备报考师范学校。
  “宝华,共产党来我们古城了。”
  宝华攥着铅笔侧过身看着爹,爹的脸上笑容灿烂,透出一股孩子般的天真,今天爹真的是高兴极了,她调皮地说:“爹,你什么时候参加共产党了,我怎么不知道呀?”
  “共产主义好,人人平等,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这就是基督精神。”
  宝华想到恩纯,他是否回到古城了?旋即想到跟恩纯在一起的师范女生,心中隐隐作痛,她勉强地朝爹笑笑,低下头继续看书。
  医生伸手拿下书本,“女儿,今天不读书了,走,跟爹去东街口,我们也应该有点表示,对吧?”
  宝华被爹拉出家门,父女俩还没走出西街就听到震天动地的爆竹声和锣鼓声。
  医生停下脚步,痴人呓语似的大声说:“真的,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鼓楼大街人山人海,宝华跟爹走散了,她的个子瘦小像一条小泥鳅轻而易举地滑溜到核心地带,亲眼看到穿黄军装的共产党了,由北向南潮水般浩浩荡荡涌来,黄军帽下面每一张脸都像恩纯,她相信恩纯就在他们当中。虽然她无数次发誓忘掉恩纯,但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却不免生出幻想,幻想着恩纯从共产党队伍中走出来,一把抓住她,对她说:宝华,天下太平了,我可以回学校读书了。宝华一反平日的内敛孤傲,情不自禁地跟着路边的古城市民一同欢呼雀跃。
  穿黄军装的队伍渐渐远去了,鼓楼十字路口开始舞狮,锣鼓声爆竹声还在继续着。宝华满头大汗地朝外挤,她要去西门教堂探听恩纯的消息。
  这时,医生也在教堂里,正跟陈牧师一起用花花绿绿的纸写标语,“爱主,爱共产党”,“神保佑共产主义”。
  师娘正站在凳子上擦窗户,有一个教友帮着淘抹布。教友说:“你们家的公子是共产党的功臣,一定会在新政府里做高官。”
  第86节:第十四章 新天新地(3)
  “我们家的儿子爱共产党,就像我们基督徒爱耶稣,不图谋自己的益处,共产主义成功了,他的理想也就实现,说不定呀,他就留在海边教一辈子书。”
  宝华站在他们身后,正要开口叫伯母,教友问道:“公子该是到了成亲的年龄,你们为他说亲事了吗?”
  宝华的心脏咚咚地跳了起来,脸颊火辣辣地烧到耳根,她以为师娘会说他们看好了林医生家的千金。
  师母踮着脚擦着玻璃:“新时代了,不兴父母包办婚姻,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了,一切都交托给神。”
  “说不定哪天你们家公子带着儿媳妇和孙子就回来了。”
  师母乐呵呵地笑着,转过脸朝外面望了一眼,仿佛蹒跚学步的小孙子正朝她扑来。
  师母脸上幸福的笑容让宝华联想到一幅画面:恩纯和那个师范女生抱着孩子从木栅栏外面走进来,他们看不见她的存在,就像这一刻,所有人进进出出忙碌着都看不见她,这让她自卑极了。她来到教堂门口的水井边,俯身凝视自己的身影,飘浮在水面的姑娘是那么的娇小清秀,看上去像六年级的小女生,没有人相信她已经是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西门的街坊都把她看成家里的老小,两个弟弟也把她当做小妹妹哄着。
  宝华沮丧地丢下自己的影子,下意识地踮起脚后跟站起来,举目眺望远处的山头,心想:我一定要做一件让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我的事情!
  两个月之后,宝华果真颠覆了所有人对她的印象。
  2
  共产党军队从古岭下山的时候,古城的两所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在国民党三青团组织下准备撤往台湾,他们正在海边渔港码头等着坐船去台湾。
  那位书店老板,他的身份已经浮出水面——共产党古城青年工作部部长,深夜里部长亲自带领一批进步青年赶往海边劝说学生们回家。
  林家兄弟受命赶往西洪大桥桥头集合。过了西洪大桥,穿过一个集镇就是海湾,码头边二三十只小船上挤满了学生,已经有一批学生被送到对面的小岛上了,学生们并不知道他们未来几十年的流亡生涯就从这样开始了,他们从此与家人生死永隔。
  西门粮店老板一夜之间失去两个读高等专科的儿子,他们苦苦煎熬等待了二十多年之后,夫妻俩双双上吊自杀了。又过了许多年,两个儿子回到古城,当街跪在粮店门口嚎啕恸哭,西门的妇孺老少无不为之动容落泪。
  宝青登上一只摇摇晃晃的小船,遵照部长的指示,双手拢在嘴边朝学生们喊:“古城和平解放了,不会打仗了,千万不要跟国民党去流亡,回家吧,你们的爸爸妈妈在等你们!”
  他不知道在小船的另一头,船老大已经在摇橹了。船里的学生都比他大,谁也不把这少年人的喊话当回事儿。
  这天顺风船走得快,宝青喊着喊着,猛然回过头发现自己已经离码头很远了,他抬脚从船头跑到船尾想找哥哥想办法,发现哥哥不在这条船上,顿时六神无主,哭丧着脸对船老大说:“阿叔,我要回家,我妈在等我。”
  船老大说:“你乖乖地坐在船上,等我把他们送到对面岛上,再捎你回去。”
  “不行,我要是不跟我哥一起回去,我妈会急疯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