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

第78章


后来,宣传材料越来越多,抄写不过来,李维民便自己动手制作一台油印机,解决了宣传材料多抄写不过来的矛盾。
  1932年春,满洲省委调张玉珩去磐石中心县委工作。李维民接替老张的职务,任ZG吉林支部书记。老张临行前向李维民交待了工作任务:继续搞好抗日宣传;在工人、学生中发展党团员,扩大党团组织;派人组织伪军反正,发展抗日武装。李维民不惧艰险,认真地去完成各项任务,使上述工作有了很大进展。这年秋天,省委派杨靖宇去磐石、海龙巡视工作,路经吉林时会见了李维民,听取他对吉林党的工作的汇报。杨靖宇根据吉林的形势,给省委写一份报告,建议省委批准吉林建立特别支部,由省委直接领导,并派李维民将报告直接送给省委。李维民去哈尔滨将信交给省委,省委秘书长老罗将他留下参加三天训练班,之后转告李维民说,省委同意了杨靖宇的建议,将吉林支部改为吉林特别支部,由李维民任书记,受省委直接领导。从此,吉林特支在满洲省委直接领导下加强了群众工作,吉林的学生运动,特别是吉海铁路的工人斗争,得到了迅速发展。
  1933年4月,吉林特支选送一些进步青年参加抗日游击队。李维民还亲自送一名北大学生到磐石玻璃河套根据地参加革命,在磐、伊交界处一个山村,李维民见到了杨靖宇。杨靖宇交代给他三项任务:一是秘密搜集敌人军事情报,传递给游击队;二是为游击队购买急需的作战物资和药品,派工人、学生代表慰问游击队;三是继续向游击队输送革命青年。李维民回吉后,及时募捐筹款,购买了日用品及药品,派特支委员带领工人、学生代表去磐石玻璃河套慰问游击队。
  这期间,满洲省委巡视员张弓多次来吉视察指导工作。5月初,冯仲云来吉传达中央“一·二六”指示信。根据省委指示,吉林特支积极准备5月份纪念国耻日的活动,决定5月6日晚7时,党、团员和积极分子统一行动,在全市贴标语,撒传单,进行抗日宣传。由于吉林一中学生,特支委员金景被捕叛变,致使许多党团员和积极分子被捕,吉林党团组织遭到彻底破坏。
  5月7日早晨,李维民得知金景被捕的消息,立即烧毁了文件掩藏了油印机,通知李世超等党的负责人转移,然后到西关姨娘家中隐蔽,观察动静。当天上午日本宪兵队到李维民家搜查,没有抓到李维民,便毒打了他的母亲,踢死了他6岁的儿子。两天后,日寇搜扑越来越紧,形势迫使李维民不得不离开吉林。在吉海铁路地下党员董国璋的资助下,李维民化装成铁路工人,从黄旗屯车站上车,到达沈阳,后又北上哈尔滨。李维民在哈尔滨得到工大学生,原吉林文光中学同学、共青团员关世琨(关锡庚)的帮助,通过地下党员孙保忠联系,同满洲省委秘书长老罗接上关系。省委分配李维民做秘密印刷发行工作。为了便于掩护,经组织同意,李维民把原在吉林女师读书,参加过革命活动的秦淑云调来组成“家庭”,住在道里商铺街21号。李维民化名张守仁,秦淑云化名张淑贞,以兄妹相称,以补课升学为掩护,进行秘密印刷发行传递工作。后又搬到道里端街,对外以“夫妻”相称,李维民的职业是家庭教师,秦淑云是打字学校学生,很好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1934年春,省委派李维民负责党的交通局工作,以加强省委同党中央和各抗日根据地的通讯联系。李维民深感责任重大,工作更加勤奋精细,多次完成给游击队运送物资的任务。一次,省委急于想了解汤原县委和汤北游击队的情况,李维民便派经验丰富的交通员李升,不顾生命危险完成往汤原的送信任务,又机警地把汤原县委书记、游击队长夏云阶带进哈尔滨向省委汇报工作。
  1934年冬,因叛徒告密,满洲省委机关暴露,许多同志不能继续留哈工作。省委便派李维民去汤原负责反日会工作,并参加县委。1936年春,李维民回哈向省委汇报工作,因情况发生变化找不到省委秘书长李世超,同组织失掉联系,不得不经大连转赴北平寻找党的组织。
  电视剧和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主角中王一民就是以他为的原型,是我党地下工作战线的重要干部。后来的省委秘书长李世超就是他1932年介绍入党的。
  33年5月,吉林特支书记李世超也来到哈尔滨。原来5月7日,吉林市全市戒严,吉林团特支书记金景、一中学生郭峰,之前一天被捕,金景叛变,吉林地下组织遭到破坏,李世超得到李维民的通知,马上通知转移没被捕的同志,并安顿好转移同志家属;找到吉海铁路列车长董国璋,让他派铁路上的同志去给玻璃河套的老万头送信,让他火速通知杨靖宇和游击队,因为叛徒还不知道铁路小组。然后与省委派来吉林巡视工作的张弓前往哈尔滨向ZG满洲省委报告情况,经组织决定他留哈工作,参与编辑《抗日民众报》。
    正文 第四十七章 “飞行集会”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0-31 14:27:48 本章字数:3667
  李世超吉林伊通人,1904年生,1918年,考入长春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开始接触新文化、新思想。1921年,毕业回伊通县立第一小学当教员。1926年,升任伊通县立第十二小学校长。1929年,怀着“以法治国”的想法考入北平(今北京市)朝阳大学法律系。学习期间,加入进步组织互济会,初步确立革命思想。大学毕业后,应在河北当县长的好友邀请去该县当“帮审”。黑暗的现实使他“以法治国”的幻想破灭。1930年与石正芳结婚。1931年春,回到长春省立第二中学教史地课。不久,发生“九一八”事变,借教学机会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2年初,受聘到吉林市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执教。同年夏,在ZG地下组织领导的救灾募捐和反经读书斗争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久,加入中国**,更加积极地组织学潮,宣传抗日,引导一大批爱国青年,像于保合、姬兴周、秦淑云、傅景廉、傅景顺、金景、李是秋、宋国珍、于慕莲、魏元等走上革命道路,以无比忠诚赢得党的高度赞誉和信任。1933年3月,ZG吉林特别支部改组时,省委巡视员指定由他担任特支书记。同年5月,吉林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前往哈尔滨向ZG满洲省委报告情况,经组织决定留哈工作,参与编辑《抗日民众报》。
  1934年初,省委为了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派冯仲云去珠河巡视工作,省委秘书长一职由李世超担任,承担党的交通和文件发行工作,并任哈尔滨市抗日救国会负责人,发展团结了一大批抗日积极分子。同年,哈尔滨团省委书记刘明佛和团省委宣传部长杨勃相继叛变,负责印刷和发行工作的王鼎三被捕牺牲,阴霾再次笼罩哈尔滨。但李世超临危不惧,坚持印发省委办的《东北民众报》,并调自己的学生、同乡大秦秦淑云和毛诚(武文濮),后来又拍电报把秦淑云的妹妹秦淑华(被称作小秦)招来,作为得力助手为党工作。三人被满洲省委称为“伊通巾帼三女杰”。大秦到哈尔滨后与李维民假扮夫妻,印发《东北民众报》,李维民改名张守仁,职业是家庭教师,大秦改名何淑贞,一同住在端街一个白俄老太太的房子里,在“家庭”的掩护下开展工作。李维民1935年春,去了汤原县负责反日会工作。后来大秦病重去世,妹妹小秦继续为党努力工作;而毛诚后来接到省委指示,首批调离哈尔滨,派去游击区,为了革命工作,毛诚割舍了刚出生的女儿,将她送到了育婴堂。
  同年7月,李世超带领大批进步工人举行“飞行集会”,震动了日伪最高统治者。1936年春,他的行动引起敌人的注意,转移到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负责党的工作。1936年5月,不幸被敌人逮捕。敌人妄图用重刑*他说出ZG满洲省委的情况,李世超受尽酷刑,敌人也未能得逞,遂于同年8月将其秘密杀害,时年32岁,年轻的满洲省委秘书长就这样牺牲了。
  再说33年夏天,省委指示要在哈尔滨北市场举行飞行集会,指定张玉珩同群众见面。在日寇严密统治下,汉奸、特务横行的哈尔滨搞飞行集会,这无异是左倾冒险行动。但党的区委书记张玉珩,为了革命并不把个人的安危放在心上,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张玉珩召集党、团支部书记,工会、反日会和互济会负责人会议,进行部署和分工。决定7月30日中午12时,在道外七道街和八道街之间,真假王麻子膏药铺一带举行“飞行集会”。11点左右,东区三个群众团体会员和党、团员,陆续到达指定地点,像逛市场似的东游西荡。党、团员按分工监视各自范围的警察、特务。中午到了,“集会司令”、共青团员小王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爆竹,张玉珩提着化装包,立即登上市场中央的板凳上,三个团体的会员忽拉一下把他围住。下班的码头工人、学生和逛市场的市民都凑在外边观看,密密麻麻地围个水泄不通。这时,张玉珩激动地高声讲话:“父老兄弟姐妹们!我们是中国**人,今天在这里同大家见面了!我们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东三省!我们不能在日本鬼子的铁蹄下当奴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