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粲不见,分明表示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态度。他决定反萧后,明知褚渊与萧关系密切,却又认为必须告诉他,否则就是把老同事看作敌人。褚渊得知后,立即向萧道成和盘托出。其实萧道成何等厉害,即使褚渊不说,他也早已打听到了,并且派了几员将官到石头城去,说是帮袁粲把守,实则是安插好内应。
预定发动的日子到了。刘秉心慌意乱,临走之前,喝汤都泼在胸口,手抖个不停。不等天黑,便带上全部家属和几百名部曲,赶奔石头城去,事实上这把行动公开化了。
他们本来打算进攻,结果变成了石头城里的一场混战。萧道成预先派的内应先占领石头城的仓城,义得到新到的援军,占有优势。打了半个晚上,袁粲被杀,刘秉逃出城去,仍被追兵抓住杀死。当时民谣唱道:“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后人也常称赞袁粲是忠臣。但是,刘宋骨肉相残,明帝残忍,幼君暴虐,为之尽忠,实在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沈攸之起兵后,到闰十二月才进攻郢州(今武汉市武昌),一时又攻不下来,形成“顿兵于坚城之下”的局面。昇明二年(478年)正月,军心涣散,逃亡者一天多似一天,沈攸之无奈,只得退回江凌,可还没有到,江陵已被萧道成的亲信、雍州刺史张敬儿袭破。沈部得讯,全军溃散,沈攸之在荒林里自缢而死。
萧道成已经完全控制局面了,至于加黄钺,封齐公,加九锡,晋爵为齐王,都不过是手续问题。褚渊、谢朏等只想多拖点时间,褚渊说“恐一二年间未容便移”。谢朏论魏晋间事,说:“借使魏依唐虞故事,亦当三让弥高。”称赞司马昭没有亲自代魏(说司马昭好话的,恐怕只有谢朏这一回)。但是萧道成只想赶快解决(这可能与他的年龄有关,他毕竟己经五十三岁了),昇明三年(479年)四月,便强迫顺帝禅位,把宋昇明三年改为齐建元元年。从来被迫禅位的皇帝总是服服帖帖的,这位顺帝毕竟只是个小孩子,躲起来不肯出宫。太后害怕,亲自带了宦宫把他寻出来,交给来接的人。可怜这个十三岁的小孩哭哭啼啼地说道:“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他不久就被杀害,刘宋宗室除刘澄之一支,因褚渊的关系免死外,其余也全部遇害。刘裕开创的先例被萧道成沿用,致使自己的后裔身受其害,这也许可以说是“恶有恶报”吧!
这位齐高帝在位时间很短,到建元四年(482年)三月便死了。他实际上只做了三年皇帝,连昇明时大权独揽的一段,至多不过五年左右。
在这几年中间,值得提的只有两件事情。其一是禁奢崇俭。刘宋帝室本来起自民间,刘裕做了皇帝,还保留几件旧时的东西,供子孙鉴戒。他曾把当年穿的补丁短衣交给女儿会稽公主,嘱咐她:“后世有骄奢不知节俭的,可以把这件衣服给他看!”他做了皇帝,房间里墙上还挂着葛做的灯笼,麻做的蝇拂。大明七年(463年)拆掉这间房子,改建为玉烛殿,孝武帝带着群臣视察这地方,看见了这情况。侍中袁顗便称颂武帝节俭的美德。那个孙子皇帝却用轻蔑的口气说:“田舍翁(乡下土老儿)得此,已为过矣!”刘裕的儿子文帝还懂得节俭是美德。元嘉二十二年(455年),他到城外为兄弟刘义季饯行,出发前令儿子都空腹前往,到了宴会地点,又故意拖延时间,王子们都饿了。他乘此机会,教导他们说:“你们从小在富贵中长大,看不见百姓艰难,现在叫你们尝一下饥饿的滋味,知道应该节俭的道理。”
文帝可以说是用心良苦,然而效果几乎等于零,他本人也不见得能够身体力行。元嘉三十年(453年),孝武帝刚即位时,周朗上疏说:当时的风俗,见车马分辨不出主人是贵是贱;见衣冠看不出穿戴的人是尊是卑;尚方(宫中制造御用物品的官署)今天造成一件新东西,民间明天便仿制;宫中早晨做一件新款服装,庶民晚上便照样子裁制。他指出:宫廷是风俗奢华的发源地。这是元嘉末年的情况。大明间不过变本加厉而已。
萧道成力图改变这种风气。他在宋昇明二年(478年)取消专门制造玩好物品的御府,命尚方不得制造这类物品。他又颁布禁令,要禁绝各种华丽的东西,如不得把金银做金箔、银箔,马的乘具不准用金银装饰,不准用金和铜铸像等等,共有十七条之多。不过,其中如不准织绣花裙,不准穿锦履在街上行走之类,就有点趋于极端了。
他即位后,发觉主衣库中有玉导(导,帽子上的簪),他立即命令把它敲碎,说留着便会助长奢侈的风气,还命令检查是否还有同样性质的异物。后宫器物栏槛凡用铜装饰的,都改用铁。内殿的帐子,宫人穿的鞋子,都改用朴素的料子。华盖(伞形遮蔽物)上的金花爪改用铁回钉。他常说:“我若能治天下十年,可以使黄金和泥土一样不值钱。”
帝王一般都穷奢极欲,难得有个把能够提倡节俭当然是好的。但是专制君主办事可以随心所欲,创业之主订定的规矩,只要后代不愿遵照办理,便完全失去效力。齐高帝死后,儿子世祖武帝萧赜继位。武帝有“夫贵有天下,富兼四海,宴处寝息,不容乃陋(不可以太瞥脚),谓此(指所建内殿)为奢俭之中”的话,就不是一味崇俭了。他又自称很恨“游宴、雕绮之事”,但是“未能顿遣”(不能完全取消),那就不免留有后患了丈上引文均见(《南齐书·本纪第三》)。南齐一共不过二十四年。至末代君主东昏侯萧宝卷,他用金子凿成莲花,铺在地上,使潘妃在上面行走,叫做“步步生莲花”,又穷极奢侈了。
萧道成定的规矩,好几条与民间有关。这种规矩,不论哪一个时代,都不大会有效,至多在一个短时间内起些作用,长不了的。武帝永明七年(489年)有两道诏书,一道谴责民间婚礼奢侈,说“膳馐方丈,有过王侯”(摆的酒席比王侯家的更讲究);又说民间风俗“浮丽”,国家常想改革,“而民未知禁”。另一道诏书谴责民间”吉凶奢靡……或裂锦绣以竞车服之饰,涂金镂石以穷茔域(墓地)之丽”(引文出处同上)。照此看来,齐高帝的十七条禁令,老百姓根本没有当作一回事。
关于禁奢祟俭,笔者还有一些话要说:消费以与生产相适应最为妥善,过分的俭(即抑制消费)是不利干生产的;反之,在生产力极低的时候,极少数人大肆挥霍,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据永明五年(487年)的一道诏书,南齐建国之初,“工商罕兼金之储,匹夫多饥寒之患”(引文出处同上),社会如此贫乏,那么萧道成提倡节俭,尽管无甚成效,还是有积极意义的。而萧赜诏书中提到的奢侈情况,则是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极其不均的严重问题。
萧道成办的另一件事情是,即位之初宣布的“二宫诸王(二宫指帝宫和东宫)悉不得营立屯邸,封略山湖”。
这是晋宋以来的老问题。据《宋书·羊玄保传》所说,当时有钱有势的人,占山封水,作为私有。“富强者兼岭而占(占有好几座山),贫弱者薪苏无托(柴草没有斫处),至渔采之地,亦又如兹。”这是大明初年的情形(大明元年为公元457年)。而东晋咸康二年(336年)发布的“壬辰诏书”,就禁止封山占水,违者照强盗罪办理。颁布这样的沼令,可见当时封山占水已经很严重。百余年后的宋孝武帝时,情形依旧未改。又过了二十多年,到南齐建国,依然如此。宋时的解决办法是,规定占有面积,一、二品官,准占山三顷;三、四品二顷五十亩;五、六品二顷;七、八品一顷五十亩;九品和百姓一顷。这个规定有没有真正执行呢?根据历史上的一般情况,是不会执行的。而且这规定的面积不大,与实际情况相去很远,根本行不通。《宋书》与羊玄保同卷的孔灵符,他在永兴立墅(别业),周围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山两座,另有果园九处。举此实例,可概其余。至于萧道成,不过是说本朝的贵族不得如此而已。
据上述两件事来看,萧道成虽有移风易俗的志向,但他的措施其实没有什么效果。萧齐一代,凡事均仍晋宋,如此而已。
三七 北朝的女政治家——文明冯太后
北魏高宗文成帝的皇后冯氏,在显祖献文帝和高祖孝文帝两朝,先后以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孝文帝在位二十三年,然在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冯太皇太后去世前,他没有真正主持过国政。历来称颂的魏孝文帝改革,其中前半段的推行均田制、确立三长法,都是在冯太后手里实施的。她是一个无愧于世的女政治家。
文成帝拓跋濬是太武帝的孙子,太子晃的儿子。太武帝性格残暴,杀人毫不手软,事后有时会后悔,杀崔浩后,与别人议事,觉得都不如崔浩,又说“崔司徒可惜!”正平元年(451年),他攻宋(见第三十四篇)时,使太子晃监国。北回后,听中常侍宗爱的谗言,杀死几个深受太子晃信任的官员和东宫的属员。太子心中害怕,不久便一病不起。后来太武帝弄明白了事实的真相,知道太子并无过失,心里着实懊悔。宗爱怕白己的脑袋落地,竟于正平二年(452年)二月,把太武帝杀了。
小说推荐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作者:陈寅恪_TXT下载简介第一篇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附论吴、蜀)第二篇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第三篇清谈误国(附“格义)第四篇西晋末年的天师道活动第五篇徙戎问题第六篇五胡种族问题第七篇胡族的汉化及胡汉分治第八篇晋代人口的流动及其影响(附坞)第九篇东晋与江南士族之结合第十篇孙恩、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2章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那个特殊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总是理不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真想永远都只有一个,想要揭开盖子找寻到其中真正的谜题,一切尽在不言中,请记住,他的生活有自己的欢乐,他的幸福有别人的看法,那么一切是否有根据可循呢?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照水红蕖细细香
- 《照水红蕖细细香》作者:香江伊人(完结)_TXT下载爱情,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爱那平淡中的妩媚妖娆,我爱那聚散离合中的肝肠寸断,我爱那与子偕老的美丽神奇,我更期盼,能在这遥远的古代,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作者:所写的《照水红蕖细细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
- 韦然本是北秦定南候世子,因为权利纷争,孤儿寡母流落南朝。看韦然如何在南齐从微末中一步步走向权利巅峰看韦然如何在内忧外患中带领南齐军队横扫六合一段波澜壮阔的南北朝历史,由此而生 作者:病态的老年人所写的《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病态的老年人连载中
- 最新章:南朝风云诡事多 第二百五十章 长安之变之逼宫
- 细说明朝
- 《细说明朝 在黎氏讲史系列中,此书的受欢迎度似乎不及《细说清朝。但作者认为“清朝之所以能在入关以后立足得住,在于沿袭了明朝制度之长,而革除其短”故而在此书中,就明代制度,一气细说了十四个题目,深入浅出,最见识力,也颇有助于对黄仁宇所谓明清是第三帝国的把握。若说本书的不足,一是万历以后草草收场,让人有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细说宋朝
- 本书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
- 细说清朝
- 本书是“黎东方讲史丛书”之一,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清朝至清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yapian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9章
-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 南北朝时代的历史,又一次带你飞的感觉,不管如何,最后都期待着自己能够走的更远,当然三国时代的中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大环境危机,如何冲出危机,迎接挑战,最后迎来盛世皇朝呢?这一段历史让多少文人操碎了心,因为那里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有文化的鼎盛…编辑推荐:迄今为止最值得购买,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