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明朝

第54章


  皇帝的本家,住在宁夏的安化王朱寘鐇,也在正德五年四月造起反来,杀了巡抚安惟学与来到宁夏勘查田亩的大理寺少卿周东(这两人本就该死),发布檄文,以清君侧为名(当时的君侧,早已该清)。武宗与刘瑾慌忙请出了一位确能打仗的杨一清,作为“总制军务”,派太监张永为监军,到宁夏去抵御。所好,当地有一个游击将军仇钺.不等杨张二人兵到,已经把朱寘鐇抓了。 杨一清是云南安宁人,生长在湖南巴陵(岳阳),在成化八年考中进士,由中书舍人官至陕西巡抚,被刘大夏保荐为“三边总制”,颇立战功,一度想建筑西段的长城,已经开工,被刘瑾从中破坏,作罢,而且被刘瑾诬控为贪污,下狱,靠李东阳、王鏊两人救了出来,告老家居。
  这一次,杨一清有机会与太监张永共事,便说动了张永,叫张永解决刘瑾。张永原为刘瑾一伙,刘瑾得意以后,不买张永的帐,两人之间生了嫌隙。杨一清不单纯用大义感动张永,主要地是用“取刘瑾而代之”的一套说法。因此,张永果然在回京复命之时,就把刘瑾如何胡作非为,都告诉了武宗。事实上,刘瑾确也颇有“谋反”的倾向:“家”里私藏了玉玺、衮衣、弓弩,五百件穿宫牌;他所常用的两把扇子,都夹着有小匕首。
  武宗大怒,下旨将刘瑾凌迟处死。这是正德五年八月间的事。
  杨一清被任命为户部尚书;次年正月,改为吏部尚书。他竭力整顿,举贤退不肖,朝廷面目一新,但是新不了多久,武宗又被一个钱宁与一个江彬迷了心窍。
  钱宁是太监钱能的家奴,刘瑾的私人,武宗的干儿子,官居“左都督,掌锦衣卫事,典诏狱”。他专引诱武宗“微行”,又劝武宗建造了一所“豹房”,一座“西寺”,伙同一批番僧荒淫无度。此人而且暗中勾结在南昌的宁王朱宸濠,替宸濠请准了恢复“护卫”,使得宸濠有了可用以造反的兵。
  宸濠在正德十四年造反不成,钱宁连带倒霉。出卖他的,是江彬。江彬本和他沆瀣一气,然而究竟是势利之交,未能持久。江彬把钱宁的种种不法,向武宗和盘托出。武宗将钱宁逮捕,抄钱宁的家,他家里竟有黄金十几万两,白银三千箱,胡椒几千石,玉带二千五百捆。后来,世宗即位,把钱宁从牢里提出来,凌退处死。
  江彬是宣府人,原为蔚州卫指挥佥事,于正德六年被调来内地剿匪,脸上中了一箭,其后因钱宁而获武宗召见。武宗见到他的箭伤,便升他为指挥佥事,陪武宗在豹房顽耍,有时候也一同下棋。有一次,武宗想提老虎,几乎被老晓吃了,江彬上前,救了武宗的命,因此武宗对他更加喜欢,收他为干儿子,准他将宣府、大同、延绥、辽东四镇的边兵调来京师,成立“义子府四镇军”,由他统率,作威作福。武宗而且又在正德十二年听他的话,微服出居庸关,畅游塞外,征歌选色,与北元的入侵之军遭遇,损了几百名官兵,只杀死对方十六人。
  武宗不以损失了几百名官兵为耻,而以杀死对方十六人为荣,不惜以天子之尊,自拜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改名朱寿;拜江彬为“威武副将军”。
  正德十二年正月,武宗回京,在京内住了十四夭,又溜去了宣府。这一次,不能顽个畅快,因为祖母(太皇太后王氏,宪宗之妻)在二月间病故,他不能不回来主持丧事。但是到了七月间,他又和江彬溜去了宣府。这一次,他由宣府而太同,而榆林,而绥德,再经偏关回到太原,下旨封自己为“镇国公”。敕文是:“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统领六师,扫除边患,屡建奇功,特加封镇国公,岁支禄五千石。”江彬,被封为“平虏伯”。 次年(正德十四年)二月,他才从大同回京。又下敕给吏部,说“镇国公朱寿宜加太师”。四个月以后,宁王朱宸濠造反,江彬又怂恿武宗藉此大举南征,到江南去选美。
  宁王朱宸濠在正德十四年(1519年)在南昌造反,第四天攻下九江,向东进攻安庆。王守仁从吉安向北打,在七月二十日袭得南昌,宸濠回师遇伏,在二十六日被王守仁活捉于新建县西北的樵舍镇。
  武宗在八月二十二日由京师出发,二十六日到达涿州,接到王守仁的捷报,秘而不宣,继续南下,于十二月十二日到达扬州。在扬州,江彬“遍刷寡妇处女”,供武宗享乐。“遍刷”,是“一个不留”。遍刷了二十四天,武宗和江彬才渡江去南京。到了南京,昏君奸臣又游荡了八个多月,才在十五年闰八月懒洋洋地启程北返。
  在北返的中途,他们停留在清江浦,忽然想当渔夫。武宗自己单独驾了一条小船去捉鱼,翻了船,泡在水中,被侍卫救起。虽则是救起了,却因受寒太甚,得了重病。
  十月间,到达通州,江彬仍想叫武宗暂不回京,扶病北出长城,到宣府去抵御小王子。然而武宗病得太厉害,只好回京。回京以后,武宗挨到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咯血而亡。 他一死,江彬失了靠山,被大学上杨廷和奏请皇太后张氏(孝宗之妻),召进宫中,予以逮捕。世宗即位以后,下旨将江彬凌迟处死,家产充公。他的家产,除了各项珍宝以外,有黄金七十柜,白银二千二百柜。
  和江彬党的神周(姓神名周)、李琮,以及江彬的儿子江勋、江杰、江鳌、江熙,同时皆被斩首。另一个同党许泰,也遭了同样的命运。神周、李琮、许泰,都是武宗的干儿子,与江彬、钱宁一样,也都曾赐姓朱。(许泰于武宗南征之时,充任“威武副将军”。)
  杨廷和是四川新都人,成化十四年进士,所官翰林院检讨、修撰、左春坊左中允、大学士、南京吏部左侍郎、南京户部尚书,于正德二年八月入为文渊阁大学士,其后转为[京师]户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又改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再改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最后于正德七年十二月李东阳告老退休之时,代李东阳为“首辅”。 他的作风,与李东阳相彷佛,混在小人之群,虚与委蛇,随时就能力所及,对国事稍加补救。武宗去世之时,他认为机会难得,便说服了当时的司礼太监魏彬,联络皇太后张氏,把江彬等人解决。
  武宗不曾生下儿子,杨廷和坚持以世宗入继大统,获得张皇太后同意,全国转危为安。世宗朱厚熜是与武宗血统最近的一个堂弟,为宪宗之孙,兴献王朱祐杭之子。 
八○、阳明先生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早岁筑室于阳明洞读书,因此后来被他的学生们尊称为阳明先生。
  他的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他自己是弘治十二年的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南京刑部主事、[北京]吏部验封主事、考功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以原官兼抚江西,南京兵部尚书;世宗嘉靖六年,以南京兵部尚书总督两广兼巡抚。嘉靖七年病故,享寿五十七岁。
  阳明先生虽则是典型文人,却颇能用兵,而且善骑善射。在巡抚南赣之时,他肃清了大帽山的詹师富,桶冈的谢志山,浰头的池仲容,费时仅有一年(从正德十二年正月到十三年正月),平了数十年的“巨寇”。宁王朱宸濠在正德十四年六月造反,声势浩大,一举而占九江南康,攻安庆,有顺流而下夺取南京之势。阳明先生那时候已经奉命去福建勘查叛军,行至中途丰城,听到消息,很迅速地回到吉安,檄调了八万兵,袭占宸濠的根据地南昌,迎击宸濠于黄家渡,八字脑,樵舍,于宸濠造反的第三十五天将宸濠活捉。
  立了如此的大功,阳明先生的处境反而更加困难。武宗自己已经以自封的“威武大将军”名义,带了威武副将军、干儿子朱泰(许泰),浩浩荡荡,御驾亲征。武宗在走到涿州之时,接到王守仁的捷报,秘不发表,仍旧继续向南进发。副将军朱泰与太监张忠,带了若干万“边军”与若干万“京军”在前面走,一直开到南昌,似乎以为宸濠仍在南昌一样。
  王守仁带了宸濠,想迎接武宗,献俘,却不敢去。因为,武宗根本还没有承认他已捉得了宸濠。王守仁只得来个迂回,由江西到浙江,顺富春江而下,到了钱塘,找太监张永。张永曾经听杨一清的话,除了刘瑾,王守仁认为在太监之中,只有张永可以去碰一碰面。果然,张永对他表示好感,他就把宸濠交给张永,请他代献给武宗,自己转回江西任所。
  恰好,这时候朝廷叫他“兼抚江西”,他便去南昌,与那已经开到了南昌的朱泰、张忠打交道。朱泰与张忠质问他“宸濠的金银珍宝,到了哪里击了?”他回答:“早就花光,运到京师送给若干要人了,有底帐可查。”朱张二人听到了“底账”二字,心里明白,便不再追问。
  武宗叫阳明先生重新递上一张报捷的奏表,里面强调“奉威武大将军方略,讨平叛乱”,而且加进武宗左右的若干小人的姓名,说他们有功。
  武宗死后、世宗即位,才发表阳明先生为南京兵部尚书,阳明先生不肯到任,请求回家乡省亲。到了这一年(正德十六年)十一月,世宗又封阳明先生为“新建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