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夏作到正德元年五月,退休。
马文升才兼文武,历任封疆,对当时兵政的症结,了然于胸中,颇想大有作为,虽由于明朝积弊已深,不能一一照他的理想去做,却也保住了边界,整饬了军队。达延汗对他无可奈何,吐鲁番侵略哈密,被他派遣许进、彭清等人申讨,予以膺惩。他对于培养民力,十分关心,劝孝宗节用薄税。
刘大夏也是出身进士,他在兵部先当小官,由职方主事(管地图等项工作的科员)做到郎中(司长),被余子俊倚为左右手。其后,由于一时气愤,打了宦官阿九,被宪宗关下诏狱,几乎送命,为另一位(好的)宦官戴怀恩所救,罚打二十棍了事。再其后,历官福建参政,广东布政使,于弘治六年以有副都御史的官职,到河南治河。那时候,黄河在张秋镇决口。他先疏浚了贾鲁河,孙家渡与四府营的上流,分掉水势,然后又在胙城至徐州之间,造了三百六十里长的河堤。在明朝的历史之中,他是治河最成功的一人。孝宗升他为左副都御史,转户部左侍郎,又兼左佥都御史,到宣府整理兵饷。最后,于升任兵部尚书以前,被任命为“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
刘大夏在兵部尚书任内,颇想痛施一番改革。他坦白地告诉孝宗,天下已经民穷财尽。孝宗大为惊讶,问他说:“祖宗以来征敛有常,何今日至此?”他回答“正谓不尽有常耳。如广西岁取铎木,广东岁取香药,费固以万计,他可知矣。”孝宗又问他军人的情形。他说,“穷与民等。”孝宗说,“居有月粮,出有行粮,何故穷?”他回答,“其帅侵克过半,安得不穷。”
于是,孝宗下旨严禁军帅的侵克。
以前汪直所赖以跋扈的御马监,养着四个卫的“勇士”。这四卫的“虚额”最多,刘大夏便从这四卫下手,同时也请孝宗停办了不少的“织造”与“斋醮”。他向孝宗上疏痛陈“兵政十害”,把漕军、番上(轮流入京侍卫的兵)、边军,各方面的积弊一一报告。孝宗接受了他的很多建议。不过,凡是牵涉到权贵与近幸的,大都“留中”(搁在宫中,没有批示下来)。
他主张把布在各地的“镇守中官”,一律撤召回京。孝宗不肯。武宗即位以后,他参劾最贪残的几个镇守中官(在江西的董让,在苏州的刘琅,在陕两的刘云,在山东的朱云),碰了武宗的大钉子,告老退休。
刑部的尚书是何乔新、彭韶、白昂、闵珪。何乔新是一个正人,不见容于刘吉,被刘吉的党羽御史邹鲁诬告受贿,而孝宗竟然准他辞职。这是孝宗糊涂的地方。彭韶也是一个正人,也是被刘吉挤走的。白昂在《明史》之中无传。闵珪敢于向孝宗犯颜直谏,执法不阿不苛,倒始终获得孝宗的优容,到了武宗正德二年才致仕还多。
工部的尚书是贾俊、刘璋、徐贯、曾鉴。贾俊很知道节用,也敢于反对当时动辄调用京军作工的陋例。他认为政府的大工程,应以修造仓库与城池为限。诸王的府第与坟墓,应由诸王就自己的收人担负费用的一半。过去,全部是由政府担负。刘璋继任,对贾俊颇能萧规曹随。徐贯在《明史》中无传。曾鉴的作风,与贾俊、刘璋相仿,也是一个替国家省钱的人。宫内的针工局,要招收“幼匠”一千名,他竭力反对,向孝宗说:尚衣监、军器局、司设监,都已经收了一千名匠人,兵仗局而且收了二千名,现在针工局又来援例,这样下去,“其流无已!”孝宗因此而只准针工局招收五百名。(其实,五百名依然太多。)孝宗在弘治十六年一度召还所有的“织造中官”,不久却又听了邓镕的话,恢复这些中官的织造使命。曾鉴拚命反对,孝宗才勉强减少了织造的名额三分之一。
七八、白沙先生
明朝由于太祖与马后注重教育,普设学校,读书的风气维持了二三百年,直至清兵入关为止。虽则留下的特别好的著作不多,却不足为病。大抵明朝的学者,努力于实践的多,致意于撰述的少。所撰述的也常常是发挥程朱的陈说,甚鲜新义,然而为学的要点本在于行。能够行,也就值得我们钦佩了。
成为明朝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巨擘的,除了明末的顾炎武、王船山、黄宗羲三人而外,似乎仅有陈献章与王守仁二人,这两人也不是离开躬行而空谈性理或其他的。徐光启介绍了西洋的学术到中国来,另树一帜,其言行一致亦不亚于陈王。
陈献章是广东省新会县白沙乡人,各方的学者尊称他为白沙先生。他是明宣宗、英宗,与孝宗时代的人,生于宣德三年,卒于弘治十三年(14281500年),离开我们已经有了四五百年,然而他一直影响了若干世代的中国学人。梁任公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个。
任公先生说:“白沙方法,与程朱不同,与(陆)象山亦不同。程朱努力收敛身心,象山努力发扬志气,俱要努力。白沙心境与自然契合,一点不费劲。”又文兄说:“余因夙持实生主义者,初时虽非源出于先生之学,但自闻其‘洒然自得’、‘自得自乐’之教,及高吟其‘我得此生真得矣’之句,亦乐于自许为其五百年后之私淑弟了,良以吾心亦有所自得于其‘自得’也。”
白沙先生一生不曾做官,以教书为业,晚年被封疆大吏(总督朱英、布政使彭韵)逼着荐至京师。皇帝(孝宗)要他到吏部去“应试”,他上疏称病,终于被孝宗硬送了一个“翰林院检讨”的虚衔。他带着这虚衔还乡,仍旧作他的读书教书的事。
他不曾写过一部书,只是随时信笔写了若干首的诗,与若干篇的短文,后人把这些诗文凑合起来,刊行了《白沙子集》。学问,在他是一种“受用”。别人接受了他的教导,也“受用”无穷,他把自己放在大自然与人群之中,真是“无往而不自得”。后生小子一时摸不着入门的途径,他便教他们于“静中养出端倪”。有人批评他近于佛家的参禅,其实他的学说与禅大有分别。他是“有所得”的,弹是“无所得”的。在“主静”这一点上,他差不多是王守仁的先驱;所不同的是,他于程朱象山之间并无成见。
七九、武宗
武宗朱厚照,是孝宗的独子,为张皇后所生,年十五岁即位,在位十六年欠两月,咯血而死。享寿三十一岁。
此人投错了胎。倘若他生在老百姓的家中,可能张大门楣;倘若他生在勋戚之家,更可能立功边徼,加官进爵,可惜他贵为皇帝之子,又为皇帝的独子,不得不嗣位为皇帝,君临天下,却又耐不住深宫的形似拘囚的牛活,自恨发挥不了他的手格猛兽的勇力,与奔驰草原的骑术,
一个十五岁的孩子,陡然作了皇帝,苦不堪言。大学士与六部尚书以及都御史、给事中,等等群臣的奏疏,所谈的都是枯燥无味、头绪纷繁的国家大事,牵涉到许多他从未见过面的人,许多他从未到过的地方,而且文字典雅深奥,又不加圈点。对于这些奏疏,他认为只有完全不理是最干脆的处理办法。群臣而且“迂腐”到硬要他天天读书、听讲,这些人哪有身边的几个宦官好?宦官在东宫侍候了他很多年,玩得很熟,而且他们懂得玩很多样的游戏,例如踢线毬,捉蟋蟀,赶兔子,唱戏,摔角,叫姑娘.逛窑子。
父亲孝宗留下的一批老臣,个个“讨厌”。最“可恶”的是户部尚书韩文,韩文在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叫户部的一个“小官”,郎中李梦阳,起草了一篇奏疏,纠合了若干大臣连名请求把八个他最亲信的宦官一网打尽。这八个宦官,是马永成、谷大用、张永、罗祥、魏彬、邱聚、刘瑾、高凤。这八人是他一刻也离不了的伴儿,倘若把他们都抓去杀了,叫他如何活得下去?
于是,他急得哭了起来。马永成等八人,也跪在他的周围,一齐大哭。哭了一阵,他决定摆出皇帝的威风,不仅不把这八人“明正典刑”,而且故意提拔其中的刘瑾为司礼监太监,任命马永成提督东厂,谷大用提督西厂。
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因此而一齐辞职。刘瑾拿起笔来,便准了刘、谢二人的辞,留下一个李东阳。李东阳不再坚辞,自愿留在内阁里鬼混,可能是为了顾全大局,随时对武宗与刘瑾的胡作非为加以补救。刘、谢二人的遗缺,由焦芳与王鏊填充。焦芳是一个小人,王鏊是一个君子。王鏊是大臣公推的;焦芳却是刘瑾塞进来的。韩文被勒令退休。
刘瑾作了司礼监太监,又提督十二团营,于东西厂以外创设内厂,加上有焦芳在内阁和他狼狈为奸,便为所欲为。吏部的马文升与兵部的刘大夏,已经先被挤走。户部韩文,在焦芳入阁以后的一个月,被“削籍为民”。
从此,直至正德五年八月刘瑾事败被杀之时,武宗等于是把皇帝让给刘瑾做,刘瑾最喜欢叫群臣罚跪听他“宣旨”;更喜欢“收礼”。凡是在外镇守的中官,照例要每人送他一万两银子;中官是他的同辈,尚且如此,那些担任尚书、总督、巡抚的,可想而知。他把整个的明朝政府,变成贪污的政府。
老百姓在求生不得的高压之下,便向往于造反的人。于是大规模的民变于正德四年发生在湖北的沔阳,四川的保宁,江西的东乡、桃源洞(万年)、华林山(高安西北)、大帽山(寻邬东南)。这些乱子,闹了一年多。
小说推荐
- 照水红蕖细细香
- 《照水红蕖细细香》作者:香江伊人(完结)_TXT下载爱情,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爱那平淡中的妩媚妖娆,我爱那聚散离合中的肝肠寸断,我爱那与子偕老的美丽神奇,我更期盼,能在这遥远的古代,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作者:所写的《照水红蕖细细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细说宋朝
- 本书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
- 细说两晋南北朝
- 从泰始元年十二月普武帝司马炎代魏起,到隋朝灭陈,统一南北,前后共有三百二十三年(公元266年2月到589年2月 这是一个交织着光明和黑暗的历史时期 三百多年间,除西晋统一后的二十年外,分裂、割据、混战,迄无间断。数十万以至上百万人颠沛流离的惨状竟屡屡出现。长安、洛阳、邺、建康、江陵等名城都曾茂草丛生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7章
- 细说清朝
- 本书是“黎东方讲史丛书”之一,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清朝至清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yapian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9章
- 细述唐朝
- 历史其实应该很好玩!权谋、宫斗、战争,父子相残、兄弟相煎、君臣反目、忠诚与背叛 如果把这一切串起来,那历史将是一个非常非常吸引人故事《细说唐朝》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李渊起兵反隋的真正原因?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究竟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李显是否死于老婆韦氏和女儿之手?开元盛世的唐朝有多强盛?安禄山和杨贵妃
- 穿越架空曾经很酷连载中
- 最新章:(23)东突厥的崩溃(2)
- 细说三国
- 细说三国 作者:黎东方 西洋人谈西洋史,常常有某一民族衰亡,另一民族继起的说法,或是某一文化崩溃,另一文化诞生的说法。汤因比(A#8226;Toynbee)与前人不同的地方,是改用“社会”一词,代替民族或“文化,并且补充了一点:某一社会崩溃之后,其构成要素可能被次一社会所局部保存。汤因比喜欢说“中国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细说隋唐
-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长达数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国家,其根本在于有着凝合力极强的文化道统,在于这个文化道统派生出来的大一统的国家观。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观,由此,中西方的历史学家在研究统一问题时,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非但是重视,且作为经典的现象来加以阐述 中国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1章
- 细说民国大文人
- 民*国版的《世说新语,记载了众多民*国大师的妙言异行、趣闻逸事 书中所叙,皆从三百多部书籍,上千篇文章中采撷而来,作者加以斟酌、选捩、修改、增删、归类、排序、承启,终成此书 作者希冀用逸事的路径,轻盈的写法,笔记的形式,尊仰的灵魂,来对其人其事进行梳理,重现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那些唾珠咳玉,环佩叮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6章
- 细说抗战
- 本书由旅美着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的壮烈历史。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着作 作者:所写的《细说抗战》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