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美食诱惑

43 第四十三章 胜利太酷帅 上


    u8更新最快阅读网
    谢攸宁再也想不到,她会有被套牢的一天。
    自从6正则把团子的翻版——圆子酱送过来之后,她就彻底沦为了一个猫奴。
    嫌买来的猫粮有添加剂,每天百度食谱变着法子做猫饭,轨迹球、逗猫棒、皮老鼠……见着宠物店上新玩具就买回家。
    加班什么的更是绝迹,不到七点就往家赶,生怕圆子会饿着了闷着了。
    除了体验到家有儿女的乐趣之外,她更是森森地领悟到6正则的“险恶用心”,借让她放松之名,实则干扰她专心工作,挤压她的加班时间!
    在邻市出差的6正则,听着她的抱怨,装模作样地安抚道:“圆子现在还小,你多操点心也是应该的,等她懂事了,自己能吃能睡,你就不用这么眼巴巴地守着啦。”
    心里却是得意不已,让你每天忙得饭都顾不上吃,还天天熬夜,这下有只猫要照顾,总算能让谢攸宁分下心,保持规律的生活了。
    圆子眼下正趴在她的膝头,一下一下地拿爪子向上够着主人的手。
    谢攸宁不得不把手机越举越高,生怕她把屏幕刮花了。圆子顿时不乐意了,原本它想拿什么玩具,主人都会陪她玩,为什么这个黑乎乎的方块它碰不得!
    团子弓起后背,再卯足了劲全力往上一窜。
    谢攸宁被它肉乎乎的爪子撞到下巴,惊得手一松,爪机就此跟地板第n次地亲密接触了。
    打又打不得、骂又听不懂,谢攸宁哭笑不得地伸手,抓住那张大扁脸,使劲地揉搓一顿,团子直往她怀里钻,似乎也知道刚才闯了祸,变着法子向主人讨饶。
    缠绕她一整天、刚才还没来得及跟6正则提及的烦心事,在嬉闹间消散不少……
    说道让她烦心的,自然还是盛欣。
    自两人打上擂台以来,“老北方”竟不惜以本伤人,先是七折还不够,这两天直接开始五折了。
    “老西安”的孙老板主张坚决跟进,哪怕短期内亏本,他也不想败在盛欣这个啥也不懂的花瓶女手下,折了他这开了十几年的老店招牌。
    谢攸宁却坚持不同的意见:偶尔的打折可以吸引人气,但要是折扣越来越低,时间越拉越长,那你在顾客眼里,就永远只值那么多钱,再也抬不上去了。
    但是短期内盛欣的法子还是很奏效,所以谢攸宁这两天都在犯愁,怎么样才能成功地完成使命,重振“老西安”。
    跟低价相对的是什么呐,高档?洋气?时尚?
    都不适合“老西安”的现状,毕竟,改造一家老店跟重开新店不同,没法毫无顾忌地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谢攸宁心不在焉地扒拉着团子的耳朵,思路早已发散到老远。
    ***
    自打“味尚”开业以来,几个月的时间,已经接了城中二三十家餐厅的单子,虽然赚的钱不算顶多,但也算打开一些局面。
    因此,66续续也有几家供应商找过来,请谢攸宁帮他们给自家的产品做些推广,卖去给她的客户。其中既有瓜果菜蔬,也有海产干货。
    谢攸宁秉持着诚信待客的原则,都要一一去那些生产基地验看了,才会确定是不是可以合作。
    为了一时的利益,弄些质次价高的东西,那不是带累“味尚”的口碑嘛。
    这次,她要去的是康之源,他们种植的产品只有一种,叫做石斛。从滋补价值上来说,石斛毫不亚于冬虫夏草和灵芝,但是名气却小多了。
    谢攸宁跟着康之源的负责人张总,去到基地中的日光温棚实地参观。
    只见地里种着一根根手指粗细的绿色根茎,还不及小腿高。每根石斛上仅指头粗细,上面分成几厘米几厘米的小节,节边横生出绿色的小叶子。
    跟晒干后象麻绳似的成品大不相同。
    张总见谢攸宁看得入神,便在一旁絮絮叨叨地说着,这石斛如何值钱,小小的一根比芦笋差不多长的鲜品,去了叶子,摆进精品超市,价格要三四十块钱。
    如果是长了三五年的,晒干之后,品相好的每克可以卖到几十块甚至数百块,堪比黄金。
    谢攸宁不禁咋舌,“这么贵,买的人多嘛?”
    张总摇头晃脑地开始掉书袋,“这可是历代的宫廷贡品,被誉为‘救命仙草’,不仅可以滋阴补益,还……”
    一通解说下来,谢攸宁彻底被洗脑了。
    看完石斛的培苗、种苗、采收、烘焙、定型的整个过程,谢攸宁最强烈的念头就是,要买点送给6正则。
    她一直念念不忘之前6正则在英国花几百万买下“借”她的《易牙调鼎录》,总想着怎么还这个人情,送奢侈品太刻意,而且不见得对人胃口。
    石斛这种贵重的易耗品最为合适了,而且也很适合他这样劳心劳力者来滋补身体。
    张总亲手将石斛先放进铺着丝绒的小瓷盒里,挨个排好,再将八只小瓷盒放到一个大木盒里。
    然后,拿出表面雕刻着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精美程度不下于古代首饰盒的外箱,把木盒放进去,最后落锁。
    本身不过两百克重的石斛,层层包裹之后体积瞬间变大了几十倍,一看就很值钱。
    张总得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向谢攸宁卖弄道:“好东西呀,都需要包装,整个名头,讲讲故事,扯扯文化,再贵也有人买账。”
    “好几年才能种成的东西,每家店我们都卡着卖,价格炒得高高的。”张总说得兴起,将想法和盘托出,“我们合作之后,价格也不能降——便宜了,顾客还怕不够真!”
    回去的路上,谢攸宁一直在琢磨着张总的话,总觉得他说得虽有些浮夸,但却有几分道理。
    有些人确实吃这一套:基本的温饱满足之后,他们老琢磨着能有点与众不同的享受,但凡有新奇特别又高级的东西,都愿意去尝鲜。
    那么,“老西安”是不是也可以如法炮制呢?
    说干就干,谢攸宁立马让孙老板把店里的散座通通撤掉,在饭店正中央圈出一块简易的舞台,设法从陕西民间找来一帮老艺人。
    皮影戏、秦腔、秧歌,每晚轮番上演。
    大门外除了原本的外卖窗口,在另一边又设了剪纸和泥塑的现场制作。
    每个等位的客人,以及外卖满一定金额的,都可以拿到刚刚剪出来的各色窗花,愿意花时间的,艺人还能按照他们样子,捏出泥人送上。
    还没吃上东西,客人们都已经赞不绝口了。
    这几招,可是本城从未有过的。
    一时之间,来见识过的人纷纷口耳相传,有说剪纸精妙的,有赞泥人捏的栩栩如生的,还有些上了年纪的,则对秦腔和秧歌情有独钟,说能让他们找回当年在农村插队的氛围。
    老顾客找到了新感觉,新顾客也享受出不一样的滋味。
    每天都是爆满状态,“老西安”不得不开始实行限时就餐制:每桌客人必须在一个半小时内用餐完毕,以便能让外面久等的人进来。
    “老北京”的经理,守着那块“全场五折”的牌子,见人来就上前招揽,就差去隔壁拖人了。
    可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顾客都直奔“老西安”而去,拽都拽不住。
    自家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盛欣那边的期望值还越来越高,每天逼着他想办法,这可怎么办哟。
    他开始认真地考虑,是再垂死挣扎一番,还是索性等着被她干掉。
    ω· u⑻更新最快阅读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