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霸老王:十万题海

第59章


  有同学又问书记什么时候回老家去,是不是可以回老家去看了才照毕业相,开庆祝会。
  书记也认为有必要这样做,反正这些娃娃有的家中空无一人。
  更多的好处是,不至于过早地解散大家,回家乡。
  书记决定自己也要一同去,说就这么办,大家回去好好记录一下震后的家园。
☆、在天安息
  全班同学一上街,就忙着各自采购礼品,作为送给老王的毕业留念。
  书记一时兴起,跑到照像馆去请了一名摄影师。
  一同来医院拍照,还有意要求多带点胶卷,不要那种数码的相机。
  摄影师怕是从未接过这么一笔大生意,一脸笑得稀烂。
  书记说什么他都点头哈腰,样子就像日本侵扰中国时期的汉奸。
  一束束鲜花,慢慢地挤进老王的病房。
  孙老师见这场景,慌得惊跳起来。
  她犹如见了自己的宝贝似的,贴在老王的脸上兴奋。
  老王虽然动不得,但他的面部表情已经证明他的使命完成。
  他让书记专门坐到他的旁边,又让我们全体学生在他的对面方位站成两排。
  病房不是上次的那间小病房,学校专门要求医院换了一间很大的独立房间。
  十几号学生没少下一个地挤进来站立着。
  老王说要细细地看一看这群地震和风雨中逃过来的学生,书记忙叫摄影师就地为我们拍照,一连拍了三张,又对着书记和老王拍。
  拍完与书记的合影,书记起身让开,要孙静孙老师来单独同老王合影。
  老王很安详,也很欣慰的样子。
  看得出来,他很感谢书记为他的计划能顺利实施起的重要作用。
  他写字来告诉孙老师,让她在一书箱里取出一本下一年针对高三毕业年级的教程来交给书记。
  又在纸上写,这是高三全年的教学计划,不是半年,如果只搞半年,风险大,学生有些还受不了。
  如果是提前半年为这方面先打基础,到了高三下学期,效果会更好。
  书记接过教程,握住老王的手说。
  一定将你的计划推广出来。
  另外,为了你的将来,我已经申报帮你转正的事,绝对没问题。
  还决定将孙静调到正在新建的县中来教书,我这边没问题,关键就看他们那边放不放人,这样也好有人照顾你。
  这一学期孙静你怕是只有基本工资,多亏你的照顾。
  老王听了之后,摇了一下头。
  似乎自己难以实现活下去的勇气,但还是用笔写下了孙静托福四个字。
  书记只好点了点头,什么也不多讲了。
  之后是对学生未来的打理,老王第一个就要上官小朵到他的床边坐下来。
  写字问上官小朵对高考的结果满意不?
  上官小朵点头说满意,可能是全班倒数第一、二名,但分数应该在580分左右,绝不是480分这线上。老王又在纸上艰难地写道。
  瞑目死,大学里,不要忘记学期中每一个好人,他们,都是,帮助你,走上去的,节节台阶。鲜于洞洞高佳索,两人差点,为你,自断前程,我已经,知道。闻人濮正,已经抓获,你的事,我明白了,许多,好女子,终有,好报,多谢,你为我,争完,最后一口气,你是我,最不放心,的学生,一旦你,一个人,掉下来,我愿望,将全盘破灭。代我向,遇难的同学们,带去祝福,在天安息。
☆、麻木地哭
  上官小朵接过来这张写下了老王的内心苦难之言的纸。
  自已收好来保存,连连鞠躬。
  后来的队列自然是从我开始,任杨杨第二,司马黄蜂第三,鲜于洞洞第四,直到最后。
  每位同学都在老王手里,接过了一份后来才知道是金贵无比的留言。
  可以这么说,这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用他那双靠人撑起的手,握着生硬的笔,以墨代血的方式,流完了他年轻生命的最后一滴血液。
  他也是靠着一种顽强而且是顽固的期盼力,耗尽所有生命能量,苦苦支撑到了这一天。
  他是在全体的学生面前,吸完了他生命的最后的一口气。
  躺在床里一动不动,极其安详。
  起初大家都还没有注意,以为老王很累了,想睡一下。
  当打救命针的医院来打针时,才宣布老王已经死了。
  顿时,这间房里突然变成了呼天哭地的地狱,哭声飞出窗外,直冲云霄,根本就没有回荡,只有不停地传递着这种悲鸣一路前行。
  孙老师更是不知所措,她晕倒了。
  她虽然知道省城医院已经给老王下达了死亡通知书,但她还是寄希望于这群能否考好的学生,以优秀的成绩,来激发起老王的生存希望。
  没想到他会这么撒手人世。
  为此,孙老师悲泣不停,她虽然不愿麻木地哭,但她又不得不麻木地接受这一现实。
  有人说,孙老师同老王谈了整整八年的恋爱,有生死共存的爱情基础。
  如果孙老师另有想法,那将是又一场爱情悲剧的诞生。
  因此,此时要将孙老师从爱情死神中救回来的任务就相当重大。
  靠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是永远地不行,靠书记这样的老领导也不行。
  惟一的办法是要找到孙静的家人和她所在学校的妇女同胞。
  上官小朵接过书记交待的去另一个灾区过度站,找五中学校女领导的任务,就匆匆忙忙地跑了。
  孙老师的家人和老王的家人的通知事务交由鲜于洞洞去通知消息。
  余下的事情就是要回帐蓬学校设灵堂,超度这名为教育而死的优秀教师。
  在整理老王遗物的时候,司马黄蜂又发现了两封给我的信。
  没有地址,只写了老王转我收。
  我一见这笔迹是我母亲的,就拿去问哭哭啼啼的孙老师,问她这封信是不是我的。
  孙老师边哭边说,这是我母亲三月底留给老王转交的。
  说我母亲讲的这封信,要到考完才能给我看。
  我没有急于拆信,而是又摸出老王给我留的最后遗言来看。
  有些事,我不能,告诉你,请不要,怨我,我是,不得已,而为之,将来,有出息,不忘记,去看,你母亲,多谢你,母亲,给我,捐助十几万,医疗费,她是一名,女能人。
  我重看完留言后,反而更不敢拆信,似乎这信里装了不可告人秘密。
  老王话中有话,言语中多少有些无奈。
  书记帮着收好东西,过来向我在想什么。
  我立即问书记,您们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前天您说话也是不阴不阳。
  书记拍了一下我的头,老王刚死,我们还是先办他的事情,信就给我收好,等办完后事,到我家里来看,我也有话对你说,还有上官小朵,你们一起来,走!我们走。
  孙老师已经被几名女生扶出了医院,摄影师问书记要不要快洗相片出来,书记点头说越快越好。
☆、小小的缩影
  应书记的要求,过度房子腾了一个大堂。
  用于操办老五后事。
  正中央挂了老王生前用来常贴证件的标准相片,放大了五十倍。
  这是孙老师选的这相片,她说是老王生前最好的标准像,没有笑容,很严肃。
  遗像是体现一个人一生最具有说服力的象征品,许多人就是靠这一象征品来回忆和追寻曾经走过的风雨历程。
  它可以让一名后来的人明白,生命的宝贵,还在于因为有了许多不是理想的理想,就像这照片一样,它本不属于公众的共识,只是表明一个人在特定时期里,为自己实际的理想而用相片来记录一样。
  就因为相片是可以寻找到那一时期思维、观念、动机等等,历史才能保留他的特殊环境。
  遗像四周贴满了小白花,我们全班同学都默不作声地在礼堂下面扎一个大花圈。
  说老实话,这个场面在年初的时候,也搞个一次特大的灵堂纪念活动,我们班是全都到了场。
  今天又在这样的气氛中送别一位与我们最近的教师,大家的心里都有说不出的苦滋味,为什么呢?
  因为上次记念□□时,就一再听他在记录片里说他想活到7月1日以后,要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而如今,我们的老王又说他希望活到七月三日以后。
  他要走出医院来,看一看这个多梦的夏天,到山水间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是何等惊人的相似。
  但他们的愿望没有实现,□□是一名国家的改革者,老王也是一名倒置教育的改革者。
  他们都将生命献给了改革,也许老王就是改革社会里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一项被视为反动优秀的改革成果,会让很多师生在高考中受益匪浅。
  夜,已经深了,我们没有一人离开礼堂。
  孙老师被书记接到她的那边安护着。
  上官小朵通知的五中老师来了没几个,说大多都死了。
  鲜于洞洞去通知孙静的家人还没有回来,五区是县城管辖较远的一个区,叫双合口区。
  当地难民是统一安排在县城较近的地方住下来。
  老王和孙老师都是从五区中学考上大学。
  孙老师的家在双合口镇的街上,她父亲是一名小生意人,母亲是五区幼儿园老教师。
  地震之后,县城的很多中学都转到别的地方去住帐蓬。
  只有全部高三或重点学校班级的才移民到省城来住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