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遗骨

第11章


    相反,责公司却单方面提出封山,我方决不客忍这种对当地极不负责的态度。
    无论经营状态如何,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个角度来看,难道不应该考虑当地的请求吗?
    为了消除足尾町住民的不安,我方强烈要求保留矿山。
    如同血写的请愿书,在朴素而率直的文章中,充满了愤怒、不安和叹息。
    作为企业的一方,在保存矿山方面,应该说也是尽了力的,但最终还是未能顶住时代
的潮流,归根到底,只有终止开采,才有出路,这样职责企业也欠公平。
    尽管如此,对忍耐恶劣的劳动条件、忍耐将青山剃成“光头”的亚硫酸气体的广大居
民来说,是不能容忍“封山提案”实施的。
    从那以后过了四分之一世纪,居民的这种愤怒与悲哀应该说还没完全消去,目前足尾
町缺乏生气的根源或许就在这里。
    “这上面写的所谓公害问题,现在还有吗?”
    浅见小心地问。
    “不,那已经成为过去,小河里面又出现了像嘉鱼啦,大马哈鱼等,森林面积也发展
较快。”铜的开采是终止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连铜矿的遗产价值也随之失去,前来铜矿观
光的游客每年达三十万人次,废旧的矿坑里涌出了温泉,据说町属的几住宿设施挺受欢迎
的。
    “足尾町的历史是一部光与影交融的历史,然目前仍残留有过去的影子,但只要搞旅
游业,往直前地往前奔,前景是美好的。”
    这简直就是在搞推销,仿佛被这股强大的力推着似的,浅见和高泽离开了町政府。
    第三章、长门仙崎湾
    虽说藤田说过“开车”去,可浅见权衡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乘新干线。
    长门这地方,越看地图,越觉得它太遥远,若利用东名道(东京――名古屋)、名神
道(名古屋――神户)、中国道开车去的话,时间自不必讲,高速路的过路费也是一笔不
小的数目,同时加上汽油费,若是一个人的话,利用火车和租车则便宜得多。
    浅见乘山阳新干线在小郡下车,开着租来的车稍稍住北行驶一段后,从小郡高速出入
口进人中国车道后上行,在美称高速出入口出来,沿316号国道径直北上。
    国道两旁全是宁静的田园和丘陵上的弯弯小道,由于是与铁路并行,常常会看见围着
车站修建的一些小镇,不过与其说是小镇,更像村庄,到处散发着浓厚的乡村气息。
    小车钻出一条较长的隧道后,便可看见“长门市”的界牌,道路两旁的山更高,树木
更密,沿着山中小溪行驶一段后,便来到一个叫“汤本”的温泉街,看样子规模不小,浅
见虽说不上名称来,但那儿包括大型的饭店在内,建有相当数量的旅馆。
    下了一段缓坡后,视野开阔起来,不一会儿就看到了长门市区,这儿除了大型超市以
外,没什么高层建筑,是一个典型的地方小城镇。
    目的地西惠寺在一个叫“仙崎”的地方,从地图上看,它在长门市的北边,是注海上
伸延的一个港湾BJ,而伸向日本海的一部分称之为“青海岛”,形同蝴蝶展翅,靠一座桥
与仙崎地区相连。
    穿过与316号相交的191号国道,进入市区的地方叫“港”,如同其名称一样,在西侧
的海上有一个渔港,长门市政府部门的办公地点就主要集中。在这一带,再往前一公里,
住家渐渐稀少,那就是仙崎地区。
    山阴本线在长门站伸出一条文线直达仙崎地区、的最南端,这条文线只有一个站即仙
崎站。
    一幢木制小屋就是仙崎站,而车站的一部分则成了“美铃馆”。在咖啡厅大小的空间
里,存列有金子美铃的诗集、书、资料等,同时出售明信片等土特产,墙上挂着美铃的肖
像以及按其作品中出现过的风景而制作的风景照。
    有三位游客模样的妇女,站在陈列品前仿佛沉人金子美铃的世界里。
    仙崎一带几乎全是木制灰泥的两层住宅,道路狭窄,家家屋檐挨屋檐,住宅十分稠密,
其中也有些非常陈旧的住宅,真不愧是一个渔港町,到处都能嗅到一股淡淡鱼腥味儿,同
时还能看到脚穿长雨靴,胸前拴着塑料围裙像是鱼店老板的女性。
    问了一个路过的妇女。对方仿佛知道浅见的来意似的告诉说:“如果是看美铃的墓的
话,就在前面那座寺庙里。”也许是问这个的游客较多的缘故吧。
    在通往寺庙的路上,有一尊“金子美铃故居遗址”的小石碑,这儿曾经是个叫“金子
文英堂”的文具和书店,金子出生于此,直到女子学校毕业,她都一直生活在这里。她虽
然死于下关市内.但其遗骨葬在这里的祖坟里。
    美铃的墓在一个叫“遍照寺”的寺庙里,长满了青苔的小墓碑上刻着美铃本名“金子
照子”。也许是不断有人前来扫墓,碑前插有鲜花和几根点着的香。
    日的地的西惠寺在遍照寺前边一百米左右,这一带有好几个寺庙,遍照寺算是比较小
的那一类,而西惠寺则更小巧一些。
    浅见来到住持的家门前问了一下龙满家族的墓地。
    “一个月前,这家的独生子前来为其父亲做了一周年纪念的佛事。”
    年龄大概在六十五岁左右的白发住持慢吞吞地说道,好像他还不知道龙满遇到了不测。
    浅见刚说:“龙满于上月去世。”
    “什么?”住持显得非常吃惊,“是吗?看上去那么健康的人,是生病吗?”
    “不,是被杀的。”
    住持再一次吃了一惊,身体显得很僵直,就像到了岁数却未修行好似的。住持不知道
这件事儿门说明龙满太太没和他联系,她也许打算在东京重新找块墓地吧。
    浅见简要地谈了一下龙满事件的经过,住持仍未能从惊愕中摆脱出来,只是“哦,哦”
地点着头。
    “龙满在一周年佛事时,将骨灰带走一部分分葬了吗?”
    “什么?我可没听说过什么分葬的事儿。”
    仿佛是突然恢复了职业习惯,住持严肃地摇了摇头。
    “那么,并没进行什么分葬喽?”
    “对。”
    “那么您知道淡路岛的常隆寺吗?”
    “淡路岛?……哦,常隆寺的话,知道,就是那个早良亲王墓的地方吧。”
    “龙满亡父的遗骨一部分就安放在那里。”
    “这……不,也许是早些时候分葬的吧。”
    “不,不是这样,好像是从这儿分出去的。”
    “这就奇怪了,绝对没有这件事儿,去问问他夫人吧,是否是弄错了。”
    住持气愤地说,再罗嗦下去的话,住持恐怕真会发怒的呢。
    “真有些奇怪。”浅见双手交叉着陷入沉思,住持也以同样的姿势,沉默起来。
    “哦,对啦,龙满遇害后,那骨灰又被人取走了呢。”
    “啊,是吗?这样的话,有关详细情况,最好问问她夫人。”
    “不,他夫人并未参与这事儿,而是一位陌生的女人拿走的。”
    “女人……的话,那么是龙满亡父的这个喽?”
    住持从衣袖中伸出小手指竖起来(表示是情人)做了一个与和尚不太相称的手势,浅
见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不太像,因为是一位年约四十岁左右的人。”
    “哦――会是谁呢?”
    “是一个叫石森里织,自称是龙满堂妹的人,可据他太太讲,没有这个姓名的堂妹和
熟人。”
    “石森……这一带不太常见的姓呢。”
    “也可能是假名。”
    “也许是假名吧,用假名去取别人的骨灰,恐怕不是个什么正派的人呢。”
    本来还有一个自称叫“田口”的“不正派”的人,在此没再对住持说起。
    “可以看看龙满家的墓吗?”
    “当然可以,我带您去吧。”
    主持穿上白鞋带的木屐,带着浅见朝墓地走去。
    那是一座花岗石的小墓,或许是仙崎一带在坟墓的面积上有所规定,总之,这一带的
墓都建得较校好像是有人来过,墓前的菊花还挺新鲜。
    “这花儿是谁插的?”浅见问道。
    “咦,会是谁呢?好像是一大早插上的。”
    墓碑上刻有“龙满家族之墓”,侧面刻着“龙满加奈子”,其后是新刻的“龙满浩
三”,龙满加奈子去世于1958年,碑上刻的文字已开始风化,与龙满浩三的形成鲜明的对
照。
    “浩三的太大在很早就过世了呢。”
    “是啊,由于是我先父那会儿,我没多大印象,不过从―七周年以后都是我在张罗,
浩三太太三十三周年忌日的时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龙满浩三,是个蛮认真的好人
哟。”
    住持一边盯着墓碑,一边小声道,然后合上双掌,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一旁的浅
见也合上了双掌。
    “龙满家从前住哪儿?”
    “听说住在仙崎站一带的回国人员住宅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