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遗骨

第8章


    “田口的家属呢?”
    听说有妻子和两个孩子,已经辨认了遗体,现在应该还在警署里。
    田口家所在的茨城县藤代町,是取午市和牛久市之间常磐铁路边的一个小镇,近年来,
这一带几乎成了东京、干叶的住宅城。盖了不少住宅小区,田口家也在这儿买了房,过着
幸福的家庭生活。
    这幸福的日子很快就化为乌有,龙满家也一样、而田口这一家更惨,抛下年轻的妻子
和年幼的孩子,纵有天大的理由,也不该这么丧尽天良。
    “这凶手真该千刀万剐。”浅见沙哑着嗓子说。
    “确实如此。”高泽仿佛也受了感染,用与他那高大的身材和警察身份不大相称的低
沉的口气说。
    “在现场没留下什么作案痕迹吗?”浅见恢复了平静后问道。
    “这个嘛,遗体现场附近刚铺过路,无法采集车轮的痕迹,而且发现遗体的前一天下
过大雨,就是当时留下了什么,恐怕也早就被冲走,遗体未被冲到饼之濑溪里算是万幸的
啦,在流往渡良濑川途中有个大坝,要是沉了下去,遗体的发现就会晚许多。”
    “还没有任何目击情报吗?”
    “这个嘛,就得靠从现在起收集调查啦,我想几乎可能是零收获吧。首先,那山涧附
近没有人家,夜间就更不用说,除了暑假和秋天红叶的季节,白天车都很少。”
    “因此,可以说凶手相当熟悉当地地形。”
    “这样的话,就必须从事件动机上去调查了。”
    “也许吧。”
    高泽口头上虽然在附和,但内心并不一定同意浅见的看法吧。
    警方的调查可以设定为各种情况,但一般是按第一证据进行。
    说起他们的一贯做法,做案动机知识被称为“状态证据”的证据之一。根据这样的证
据积累,便构成事件的具体内容。
    在这一点上,作为外行的浅见的做法,就相对自右得多,是天衣无缝也好,荒唐无稽
也罢,他可以随意地去进行假设。
    说得极端些,就是因为一开始就有了事件的具体内容,现在就是要抽出组成其内容的
一些必要的因素。在此过程中,如果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许就会较为顺利弄清事件
的真相。
    “往返现场百遍”是调查案件的关键,由于案发现场是其根源所在,故有必要多次前
往调查,以获得更多的破案线索,愈是老牌的警察、侦探,愈容易走这条教条主义之路。
    然而,在浅见看来,毫无必要数次往返于案发现场在此发现遗体,从事件的全过程的
角度来看、这只不过是事件的结尾。当然,若能在现场发现―些零星的遗留物什么的,对
侦破案件无疑会起到较大的作用,但倘若在那儿一无所获,仍固执不断地前往的话,则会
徒劳无获。
    在遗体遗弃现场,与其说找到遗留物或其他什么物证,还不如说仔细思考研究凶手为
什么要选择这种地方的问题更为重要。
    身临现场,像凶手那样眺望同一景色,伫听同一声音、呼吸同一空气。这样的话,其
案发现场可以说是惟一能揣摩凶手犯罪行为的绝好场所。
    凶手曾经到过此地,这是无需论争的既成事实。在这样的情景下,他与我同为人类至
少都有共通的地方。顺着这种共通的地方找下去,就能发现量凶手的内心活动,不管凶手
如何狡猾,通过自身的现场探查,完全可以窥视到凶手内心的瞬间变化,凶手选择此地作
为遗尸现场的意图,从周围的景致中也能悟出来。
    这时,高泽把在GREEN制药公司调查的结果扼要地讲述了一遍。
    田口在浅见最初打电话的那天下午,离开公司前往各大医院进行正常的营业活动后,
便与公司失去了联系。
    得知那天下午田口预定走访的医院有三个,最后也顺便去了虎之门的F医院,他与院
方的相关人员的业务洽谈大约是在四点五十分结束,其后就失踪了。
    实际上,在发现被害前的星期六中午,F医院的保安人员就见过停在停车场内的GREEN
制药公司的车,车身上印有“GREEN制药”的字样和标记,医院里停放制药公司的车,这
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保安也没在意。
    可是,到了星期一的上午,那台车仍停放在那儿,保安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便往
GREEN制药公司打了个电话,才知道是田口开出去的那台车。
    由此可以推断,田口在F医院的业务结束后,把车搁在那儿离开,然后卷入一起什么
纠纷被害。
    然而警方向公司里的人打听到,田口与外界好像并没什么大不了的纠葛,对外面打进
来的电话,他也是很平常地在应付。
    田口太太的话也一样,她丈夫最近没什么特别大的变化,被提拔为代理科长后,倒是
干劲十足的.没有半点会出事的迹象。
    尽管如此,田口与凶手接触,或者说是被凶手骗出去后遇害,这已是无需争辩的事实。
而且,从他把车停放在F医院的停车场而离去来分析,可以判断出至少在那个时候,田口
已经与凶手约好了见面时间:“田口的工作总需要外出,似乎带了手机,这样的话,凶手
完全有可能在他外出时与他联系。”浅见鼓起劲分析道。
    “知道田口手机号的人恐怕不是很多,查起来应该是比较简单吧。”
    “啊,会是这样吗?”高泽部长苦笑了一下,那脸上好像在说,对你这类头脑简单的
外行,没辙!
    “哦,就算有用打手机骗他这种方式,可也不限于此哟,比如说在街上碰到后约了他
什么的。哎,就算是这么回事儿,可想从知道其手机号的人中找出凶手来也挺难的呢。”
    “难是难,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正如您所讲,作为警方当然会进行这方面的调查。”
    尽管高泽尽力毕恭毕敬地在回答浅见的提问,但从他那略带不快的脸上可以看出他的
无奈。・而浅见呢,对借着兄长的光来难为高泽也感到了内疚。
    “最后还想问一句、警方如何对待龙满事件与田口事件的关联性?”
    “对于这个问题,不是像我这种级别的人所能判断的,一切由上边推断吧。不过,到
目前为止,警视厅方面,好像分为两个案子在处理,因为其杀人的手段完全不同,从动机
与策划上来看,田口事件更为复杂一些。”
    “但是,在龙满亡父的骨灰这个问题上,是有共同点的哟。”
    “这个嘛,还得看是从哪个角度,对于田口来说,只是被使用了一下名片而已吧。”
    “那么说,足尾警方的专案组未派人去淡路岛核实情况喽?”
    “那是主管龙满智仁事件的警视厅与板桥警署的事儿,和我们没关系。”
    “警视厅会派人去吧?”
    “这个我可不知道,也许会去的吧。”高泽有些为难似的说。
    虽然高泽巡查部长那样说了,可警视厅方面毫无去淡路岛核实情况的迹象。
    浅见数次给常隆寺的小松住持去电话询问,说是警方没给寺里打过一次电话,对于
“骨灰”的事、仿佛哪个专案组都不感兴趣。
    “这是为什么?――”本来是旁观者的浅见非常地不安,以浅见的直观分析,解谜的
钥匙应该是“骨灰”。至少两起事件的接点都集中在“骨灰”上自称是石森里织的女人是
谁?
    而自称是田口信雄的和另一位男子又是什么人?
    目前,那骨灰在哪里?
    ――这样一想的话,只有到那骨灰最初安放的地点――山口县长门市的西惠寺去调查
才行,或许事件的开端源于此。
    打开地图一看,长门市也真遥远,它在本岛的最西端,远离机场与新干线,就像是陆
地上的一个孤岛。
    只看这个,就让浅见叹气。
    浅见最缺的就是钱,作为自由撰稿人,其收入是明摆着的,前面提到《旅行与历史》
杂志社的报酬,一页纸是3000日币,就是写上三十页,一般也就是十万日元左右。
    除此之外,每月还有四五起类似的工作,虽然如此,可除了伙食费,连给爱车索阿拉
买“饲料”的费用都有些紧巴,诸如海外旅行啦,高尔夫之什么的几乎与他无缘,浅见虽
然喜爱开车兜风,非是有工作顺便玩玩,一般很少外出。
    尽管对龙满智仁被杀案有较大的兴趣,但浅抬不动腿,这一切都是因为钱,不管怎么
说,解开事件之谜的钥匙在淡路岛和山口县的长门市,只要在地图上量一量从东京到长门
的距离,立刻就会想到这不可能。
    不久,偶然一个机会,把浅见送上了去长门的旅途。
    去GREE门制药公司两天后,《旅行与历史》杂志社的藤田总编来了个电话:“不去金
子美铃的故乡走一趟吗?”
    “金子美铃,是位诗人吧?”
    “对,这会儿正热着哩,关于她,尚未解开的谜团还挺多呢,她是一位不走运的诗人,
我对她很感兴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