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只见南山风景

第110章 过往亭前淳风渡(5)


淳风渡的温泉渡假区,离淳风城镇还有近1公里的路程。冷彬夫妇顺着碎石路往深林处走。
    那些林间小路上,俯身随手就能捡到些化石,有古昆虫,有树枝树叶,奇形怪状,不计其数。
    淳风温泉化石太多了,多得当地人一点都不觉得稀奇,从泉池之上的亭子到温泉渡假区住宿楼的小路,台阶,甚至温泉休闲区周边的一些小村的墙,路埂都是用那些化石或铺或砌。所以半露半掩在深林间的屋子墙壁和路边土石层,都夹杂了些化石叶子和古昆虫,树枝,显得有些古拙,自然,异乎寻常地静谧,阴湿,似乎还透着原始的神秘气息。
    三三两两的人影,或光着上身,肩上挂了块毛巾的男人,或穿了轻薄如蝉翼般衣服的女子,迎面走过,或在另一条小路上走着,也有坐在树荫下的秋千架上轻摆的。
    那些断断续续地话语和人影,有远有近,似都被林荫下的静与微凉过滤了一遍,轻轻散散,恬恬淡淡,不夹杂一丝的焦躁与烦恼。
    “是什么味?”雪问。
    “硫磺。”两人与温泉泉眼还有些距离,淡淡地硫磺气味却能嗅到。
    “是温泉水里散发出来的。”淳风温泉泉眼处建有一四面围栏的亭子,有木椅可坐,亭正中就是泉池,那深近3米的泉池,常年水雾缭绕,硫磺味很浓,泉水滚烫,据说能煮熟鸡蛋。
    “温泉水从这里用水管引到那边的澡池,在泡澡池里兑了冷泉水。”冷彬说着话,往泉眼池投了枚硬币。
    那微透着银光的硬币,临水面时正巧落在一个从水底冒出的气泡上,击破气泡,晃悠着往池底沉下去了。
    第二个气泡又从水底冒出,像颗珍珠,又像颗水晶,却是软软地,缓慢着速度往上浮起来,在露出水面的瞬间绽开,化作淡雾,又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若要知道大地内蕴的力量,那就用水淹没它,那力量就可见。”
    “若要知道大地蕴藏的力量,那就看看漫山草木,那力量可感。”
    “若想知道风的方向以及它的力量,那就看看炊烟。”
    “若没有炊烟,也看不见天上的云彩,那就抬抬手,看看自己的衣袖。”
    夫妇二人望着一池迷漫硫磺气息的泉水,默数着那些往上冒出的气泡,一言落一语起,乐在其中。
    “看看行人的衣褶……若没衣褶,看看她们的发稍。哈哈哈!”那冷彬,想是在淳风菜市喝了酒,醉意还未消尽。手指着不远处身着泳妆的女子,说以行人衣褶看风向,一想那抖动的肉tǐ是无从辨风向的,又说看发稍。
    其时已近黄昏。
    若要回小城,恐怕是晚了些,其实两人都没有要急着回小城的念头了。
    “明天中午再回小城好了,反正时间也不够。”两人最终决定不急着回小城。
    两个人却不急着进去泡澡。在那泉眼池上的亭子里你一言我一句,只说自己所认识的关于如何知道自然力量的方法。
    其实亭子周边处处是树,若真要知道这些,何必饶舌说这么多,卖弄拙词。
    下得泉眼池处的亭台,回望。
    一抹夕烟淡淡,映射着亭子瓦楞,一枝阔叶木枝斜逸而出,掩去飞檐一角。
    那亭檐下有一匾,黑底,涂着了草绿色漆的阴刻行草,“过往亭”三字清晰可见。
    “只听说过有座‘爱晚亭’,是在湖南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却从未得知还有‘过往亭’。”想那爱晚亭,与醉翁亭、湖心亭、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这山野泉池上的破旧亭子怎能与之并论。
    不过冷彬却动了心,回走仰头看了那亭名,又留意起泉池通往澡池的水管,那位置似乎是原来的出水口处,那出水口早让后人修建泉池引水入澡堂时填上,覆盖了些水泥。
    出水口前方空地上一立碑,残破不堪,在修建规整的亭子正前处,在半截深埋在土里,露在地面上的碑身不过1米高,顶部因常年累月受过往行人的抚摸,变得滑溜闪亮。
    “哎,有些字哦,不是很清楚。”冷彬摩挲着那碑石。
    “……长生不灭者,浴……逝……歌?!”冷彬看得有些莫名其妙。那碑怕是有上百年的历史,字迹大都模糊不清。
    残缺不全的碑文,读起来确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冷彬拍下了那些碑文,心想待回到小城,再花些时间去了解一下淳风的历史,或许会找到些关于“过往亭”的记载也说不定。
    冷彬怎么也想不到,就是这萌发出的对过往亭的探究之心,竟然会在自觉一不自觉间改变了他。当然,这是后话。这里暂且不表。
    进得温泉渡假区,找了住宿处要了房间。两人才不紧不慢着去泡澡。
    从澡堂出来,冷彬坐在临靠河边的一凉亭抽烟。
    似乎曾问过别人,那两条在淳风温泉渡假区才交汇的两条河的名。
    据传这两条河,常年一清一浊,到得淳风,才在这泡温泉的渡假区山脚下交汇。秋晴水缓时,那一清一浊的河水在淳风渡口交混纠结,有时清水河流大些,包围了浊河水,那浊河水就红红地像个清水河身上会游移的伤口,不是散逸开,远观似是清河在溢血。偶有浊河流大,清水河小时,则一大条浊河之间,游窜着一条灰色带子,若隐若现的,改变着那浊色。那一清一浊的河水从温泉渡假区专建起的观河台下开台交混,绵延十多里才融合一起,归一河道的情景颇为壮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