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6—1539年间,英国共封闭男女修道院630余所,托钵僧院200所,遣散僧侣8000余人和在这些修道院服务的俗人25000人。这些修道院的总收入年值约150万镑。不久,王室将其中部分财产馈赠或廉价卖给国王的亲信和新贵族,从而造就了一批拥护宗教改革和都铎王朝专制统治的社会阶层,给英国社会经济的变革带来了深刻影响。
亨利八世统治末期,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进行和新教思想的广泛传播,亨利八世日益感到,改革的深入会危及专制王朝自身的统治,因而对改革日益惧怕,一再强调必须尊行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迫害改革派。1543年颁布法令,禁止妇女和广大下层民众阅读英文《圣经》。爱德华六世(1547—1553年)进一步推行宗教改革政策。1553年,克雷默主教主持制定《42条信纲》,阐明教义、教令与国家的关系。同年废后凯瑟琳的女儿玛丽即位(1553—1558年),称玛丽一世。她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统治时期重用旧贵族和天主教高级教士,天主教势力在英国一度恢复。1554年,国会下令全国恢复天主教信仰,英国教会重新归属罗马教廷,恭请教皇遣回大贵族波尔,作为教皇代表主管英国教会,并宣布新教各派均为非法。1554年,玛丽一世嫁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英国外交政策受西班牙操纵,并卷入西班牙的对法战争。1555年,玛丽一世在国内开始血腥镇压新教徒,设异端裁判法庭。在她统治期间,以异端罪名被烧死者达300余人,故有“血腥的玛丽”之称。玛丽的内外政策遭到国内各阶层的强烈反对。1558年,亨利八世次女伊丽莎白即位。她继续执行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政策,重建英国国教会。1559年,重申“至尊法案”,要求所有神职人员必须宣誓效忠国王。同时下令制定英国国教会的信仰纲要。1571年,国会通过“39条信纲”定为英国国教会的信条。信纲标榜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根据,否认教皇的权力,用英语礼拜,但又保留主教制和天主教的某些仪式。
改革后的英国民族教会称英国国教会,又称“安立甘教会”或英国圣公会。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的法令,成为都铎王朝专制统治的工具。英国宗教改革是英国最高统治者为强化专制王权、适应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日益成长,自上而下进行的。因此,这场改革对16世纪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专制制度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英国宗教改革并不彻底,国教会内部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份,国教会和高级神职人员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当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后,进一步的改革就成为必然。16世纪60年代后,国教会内部出现要求用卡尔文教精神改革国教会,“清洗”天主教影响的教派,形成清教运动,信徒称“清教徒”。清教徒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分“长老派”和“独立派”,要求建立廉俭教会,反对专制王权,对封建制度构成威胁。因此在伊丽莎白和随后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屡遭封建国家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清教徒的势力继续扩大。17世纪40年代,羽毛已丰的资产阶级终于打着清教的旗帜,掀起了一场反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
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反对西班牙的斗争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急剧进行,海外贸易迅猛发展。都铎王朝历代国王均采取重商主义经济政策,扶持工商业发展,鼓励出口,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亨利七世在位时期,就向全国性海外贸易商人团体颁发经营特许状,使英商与垄断北欧贸易的汉萨同盟的德国商人竞争,并且通过外交谈判,订立有助于英国海外贸易发展的商约。亨利七世还开创了向造大船或向国外购买大船者补以津贴的先例,以鼓励远航。规定:凡建造或从国外购买一艘吨位在80吨以上的船只,每吨可获5先令的津帖。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沿用这种措施,积极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16世纪以来,英国商人经国王的特许,组建了许多享有经营海外贸易特权的团体——海外贸易公司。主要有:莫斯科公司(1554年)、波罗的海公司(1579年)、土耳其公司(1581年)、非洲公司(1588年)、东印度公司(1600年)等。这些公司凭借王室的特许、垄断某些地区的贸易。例如,莫斯科公司的特权是专营俄国和中亚一带的贸易,东印度公司则控制好望角以东国家的贸易。公司的组织形式有两类:一类是带有封建行会色彩的“规章公司”,其成员独立经营,公司对入会资格和贸易活动有若干限制性规定;另一类是股份公司,其经营和管理带有近代资本主义性质。公司的经营项目均以出口呢绒为主,兼营羊毛、铅、锡等原料的出口。这些公司的出现反映了英国海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展。
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是与海盗、走私、贩奴和殖民扩张等罪恶活动联在一起的。海外贸易公司同时也是英国进行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工具。普利茅斯船主霍金斯是英国第一个奴隶贩子,1562年,他从几内亚把奴隶贩运到西印度群岛,是为英国贩奴的开端。后来霍金斯又多次远航西印度群岛,贩卖奴隶,获取巨利。伊丽莎白对他大加奖赏,授予贵族称号,加封海军要职。1588年,英国成立非洲公司,专营奴隶贸易。
1588年以前,西班牙是海上霸主。16世纪中叶以后,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导致英国与西班牙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伊丽莎白统治初期,英国的海军力量还比较薄弱,不敢与西班牙的强大舰队公开较量。于是伊丽莎白在外交上巧妙利用西班牙与法国、尼德兰之间的矛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同时鼓励英国的海盗和走私活动,扰乱西班牙的航线,劫掠西班牙的商船和西属殖民地。英国海盗头目德雷克,曾奉女王之命,多次出海,袭击西班牙商船,掳获大量财富。1577年,德雷克率领英国船队作环球航行,沿南美海岸大肆抢劫西班牙商船,满载而归。伊丽莎白为此授予他爵士头衔,以示奖赏。尼德兰革命爆发后,英国公开支持尼德兰反对西班牙的统治。西班牙则扶持英国天主教势力,组织颠覆活动,企图刺杀伊丽莎白,拥立信奉天主教的前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继承英国王位。伊丽莎白揭穿了西班牙策划的这一阴谋,并于1587年下令以谋反罪处决玛丽·斯图亚特。英西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158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派遣包括130余艘战船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英国则派出更为庞大的舰队,由德雷克等人指挥,出海迎击。7月下旬,双方舰队在英吉利海峡相遇。英国舰队利用战船轻便高速、运转灵活等优势,采取机动战术,运用远射程大炮攻击“无敌舰队”。经过两周左右的海战,英军重创无敌舰队。余舰在回港途中,遭风暴袭击,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无敌舰队”的溃灭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此后,英国开始夺得海上霸权。
--------------
① “至尊法案”译文载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1991年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第603—604页。
第十章 封建制度解体时期的西欧诸国
第二节 法国
意大利战争
法国的君主专制开始于路易十一时期(1461—1483年),中经查理八世和路易十二,到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年)统治的前期明显加强。弗朗西斯一世集大权于一身,他发布的诏书常以“此乃朕意”作结尾。1539年的维雷—科特莱敕令规定,在官方文
书中必须使用法语,不得再用拉丁语。法国君主专制建立的过程比较曲折,它因意大利战争和雨格诺战争而几度动摇,16世纪末以后重新恢复并逐渐巩固。
富庶而长期分裂割据的意大利,早是法国觊觎的对象。1494年10月,法王查理八世应米兰之请,率军长驱直入侵入意大利,次年2月占领那不勒斯,①意大利战争(1494—1559年)正式爆发。
法国的胜利引起意大利各邦以及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不安。1495年3月,教皇、威尼斯、米兰、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结成“神圣同盟”(又称“威尼斯同盟”),于同年7月大败法军于福尔诺沃(帕尔马附近),迫使其撤军。法王路易十二上台以后,施展外交手腕把威尼斯拉到自己方面来,拆散“神圣同盟”,并与西班牙结盟,派兵先后再占米兰(1499年)和那不勒斯(1501年)。后因分赃不均,1503年底被西班牙逐出意大利。意大利战争第一阶段结束。
1509年春,意大利战争第二阶段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慑于威尼斯的强大,在教皇支持下,与法国缔结堪布累同盟。1509年5月,法军在米兰附近的安杰洛大败威尼斯人,重新占领意大利北部。教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1511年10月与西班牙、威尼斯、瑞士(后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参加)重订“神圣同盟”,声言要从“野蛮人”(指法国)手里解放意大利。
小说推荐
-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 有理由认为,未来的世界舞台,将是三大文明唱主角。哪三大文明?西方现代、伊斯兰、中华。是这样吗?是。请看世界地图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章
- 在柯南世界上演碟中谍中碟中谍
- 松浦夏树很苦恼。作为一个被屑上司琴酒殴打觉醒前世记忆的普通假酒,他被安排去卧底学习计算机了 要不是他本来就是卧底,他早就叛逃了!失去梦想的他只想当个混子【名侦探柯南同人】小学生文笔沙雕文(完结,内含警校方面资料错误 作者:卡布奇诺玫瑰所写的《在柯南世界上演碟中谍中碟中谍》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网游小说卡布奇诺玫瑰完本
- 最新章:开新书了,发这本的最后一个单章说一下!
- 世界全史之西汉史
- 西汉王朝,一个坚持了231年的王朝。本书所描写的西汉时代,起自刘邦和西楚霸王的争斗,结束于刘玄被杀。一共经历了四个时代,汉王朝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与世界上的国家建交王朝,疆域首次突破了五百万平方公里。西汉王朝实际坚持的岁月,只有211年(202BC-8AD,如果算上刘项争锋的岁月,那也不过214年。西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6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
- 武王砍下了纣王的脑袋,不等于拔掉了殷商的根子。生于忧患又偷天换日的周人,必须证明革命的合理性和政权的合法性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
- 郑庄公命令各部,只要看见大旗一挥,就击鼓进军。他的手下一箭射去,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 作者:所写的《易中天中华史卷5:从春秋到战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