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雁于飞

第75章 艰难


    第75章 艰难
    荀清回屋子,一路上看到府上结着红彩绳,忍不住黯然神伤。  听闻母亲说,似乎是下个月初十迎娶公主。
    他苦笑一声。
    难道真的就一点转机也没有了么。  他回屋子不久,娘跟进来,脸色有异:“阿清,才刚有人来传话,你听说了没有?”荀清被荀夫人郑重的脸色唬到,忙问:“什么事?”
    荀夫人压低了嗓音:“太子薨了!”
    荀清大吃了一惊,“好端端的,怎么薨了?”
    “还不知道,刚刚从宫里传来的消息呢!”荀夫人道,“如此你的婚事大可缓上一缓,也说不定,还有变数。  ”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闪烁,很是不好意思。
    荀清却不抱希望,太子薨了又不是皇帝驾崩。  皇帝驾崩一段时日内不可办喜事是有旧例的,那样新帝即位,可能还有一些转机。  太子薨逝,就算婚期推迟一两个月,照样还是要举行的。
    荀夫人念叨道:“太子这一薨,太子这位子又有许多人抢。  据我看赵凛能当太子。  ”她的眼睛闪闪发亮,“他排行前面,人品又好,皇上对他也是疼爱有加的。  ”
    荀清道,“他当不当太子,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你操这心做什么?”
    “当然有关系,”荀夫人道,“若他当了太子,那当皇帝也是迟早的事。  ”说着压低了嗓子,“等当了皇帝。  那时再求他允什么,就不难了。  ”
    荀清失笑,“娘,且不说别的,赵凛现在还不是太子。  就算是太子,离当皇上还有十万八千里远,您现在就开始操心这个。  不嫌太早?”
    荀夫人嗫嚅道:“还不是娘看你不自在,所以才想地这法子。  ”
    “这却不是法子。  这话只和我说说便罢了。  要是传出去,咱们一家都人头不保。  ”
    荀夫人何尝不知道其中道理,所以就是和儿子说话,声音压得这样低。  “承佳公主娘见过的,样貌脾气都好,若实在和裴雁姑娘无缘,和公主好好过日子。  好不好?”
    荀清没有言语。  和雁儿无缘,可是这缘份,不是被他们生生扯断的么。  次日到流彩坊,叫来管事廖威,“派个人到雁子坞去定一百匹各色棉布。  切记不要说咱们这儿要,就说随便哪个府上要就完了。  也不必他们送货,自己拿辆车子去运回来。  ”
    廖威知道他是要帮忙裴雁姑娘的意思,立时叫下人去办了。  心里也不由有些惋惜。  那下人到雁子坞的时候。  裴雁也刚来,一听说要一百匹布,便有些蒙。  随即喜道,“一百匹现货却是有。  只是颜色不大齐全。  ”
    “不打紧,你有什么颜色只管拿来与我就是。  ”
    裴雁心想看来他们雁子坞还不错么,才开张便有大定单来了。  他们又是自己使车子来运。  裴雁就格外优惠些,命作坊做活的男子把布搬到车上,再结算了银子,兰兰甩着银票道:“嘿嘿,财运亨通了呀!咱们发财指日可待了。  ”
    裴雁也点头笑:“赶紧的赚了,我好给你置办嫁妆。  ”
    兰兰嗔看她一眼:“再没正经,我可要掐你地脸了。  ”
    裴雁眨着无辜的大眼:“难道不是么?你们最近见面地时候不是比往常要多?”
    兰兰红了脸:“我不过去他店里帮帮忙。  ”
    裴雁笑道:“那几时好事近?”
    兰兰也不和她害臊,“他说等今年天凉了就成亲。  你看呢?”
    “这是你的事,怎么问起我来?”裴雁打心里祝福她,“简大哥人挺好。  你嫁过去就是现成的老板娘。也不必受气受累。  ”
    “那作坊怎么办?”
    “不打紧,我忙得过来。  到时候实在忙了。  请些人手来帮忙也可以的。  再者不是现在还清闲呢吗。  ”
    “你看今儿就有这样大定单,以后的咱们作坊的生意只会越来越好的。  ”
    逐渐都有邻居到他们作坊定,一匹两匹地不在话下。  虽然生意不红火,对于新开张来说可以过得去了。  就开张这些时日,扣了一切费用,还净挣几两银子。  这银子和做手工活儿得来的银子不同,她格外珍惜。
    她自然不知道那其中一百匹布是荀清叫人买了去的。  这日街上小巷子都在窃窃私语传着太子薨逝的消息。  这些人与他们平民百姓没有半点关系,所以死不死与他们都没有相干。  裴雁听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唯一想到的只有,这一来想必荀清娶公主的日子要推后一些了。
    接连三四日,竟一个人来雁子坞的都没有,裴雁不禁有些急,都没人来,他们岂不是要喝西北风了?裴雁便想了个主意,赶集的日子用一个小车子推了,把布匹放在里面,到集市里去卖。  集市里卖什么地都有,卖布匹的不是没有用,而是集市上卖的布大多粗糙难看且易裂。  再者大部分开起作坊的人都有一定卖出的渠道,也不必到集市上来吆喝。
    且去集市上吆喝很多人觉得没面子,怎么说开起作坊来,那可就是个老板了。  裴雁想这一招,兰兰也感到不好意思:“这不好吧,大姑娘地……”
    裴雁笑道:“我不怕。  你且留在作坊里,叫几个大婶并兄弟跟我去就好了。  ”:
    兰兰点头道:“那好吧。  只是这样,当真的能有效果嘛?”
    “试一试不就知道了么。  ”
    次日早上就在珠连街有一集市,裴雁四更天便起了个大早,关氏知道她要来,怕她不好意思,又集市上有许多流氓,便想着陪她一起去。  母女俩洗漱毕,吃了几口饭,便匆匆到作坊。  关氏道:“你这样起早贪黑地,又是何苦。  不如安安心心在家里养着,如今我们也有些银钱,将来给你……”习惯性地就要说出将来给你找一个好婆家,怕她勾起伤心事,忙噎住了,笑道:“在家里养着,身体也养壮些。  ”
    裴雁何尝不知道娘的顾忌,只笑笑,“在家里养什么?我可不是小姐命,天生就该劳碌的。  ”
    关氏心疼她,然劝不动她这个倔强的女儿,只好做罢。  几个作坊里的大婶和做粗活的男子也来了,一并七八个人,拉了两车布匹。  到了集市裴雁只留三个大婶并娘亲,让别的先回作坊来。
    天刚蒙亮,他们抢的位置显眼,裴雁也不顾忌,只管放声呦喝,引得大婶们也激情高昂地叫卖起来。  然而这效果却不大好,到得收市,才卖出去三匹布。  倒是不少人来他们这儿问了情况,又问店面在哪里。  裴雁忙将地址写好了与他们,满心盼望他们会来作坊里看货。
    哪料接连两天,仍然一个人也没有。
    裴雁不禁失望了。  看来自己当真的是把做生意这事小瞧了,如今没人来买,指不定不用多少时日她就要关门大吉!那投进去的钱财还一点没收回来,想到这里,不禁一阵心痛。
    要怎么办好呢,她坐在作坊地小屋子里,咬着手指头冥思苦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