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莫能弃

第130章


钱眼大笑,审言低声说:“儿子就行了,已是徒弟。”钱眼笑,“是啊,要   
  不怎么叫‘徒儿’呢?”   
  言言主动拉了审言的手,笑着,“爹,太好了!我用磕头行礼吗?”审言一抿嘴,“不用。”似乎走了下神儿。言言立刻摇着审言的手,   
  “我和您一起出门吧。”可谓得寸进尺。审言点了下头,言言一下子呆了,接着放了手就往外跑,被钱眼一把抓住,“哪儿跑?我们就要走了   
  。”   
  言言急得跳脚,“我的宝剑,我得带着……”   
  车上,言言挤坐在我和审言之间,一路嘴就没停。审言闭着眼睛,没说几句话,我就得应付言言无休止的话语:“娘,那红的什么?”(   
  是……)“看!有个小孩儿在哭!”(他摔着了……)“云彩怎么是白色的?”(因为……)“娘,我喜欢白色,我要爹天天穿的衣服。”(   
  我说:“我给你做……”审言咳了一下。)“娘,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我?”(我答:“因为你可爱呀。”审言叹息一声。我忙说:“跟你爹小   
  时候一样。”)……   
  到了地方,我已经精疲力竭,下车时杏花过来扶了我一把,问道:“小姐,不舒服了?”我哀叹道:“杏花,我最高只能做到第六大高手   
  。”杏花不解地看着我,钱眼哈哈笑了,“知音,我调教的,日后了不得。”   
  我周围看看,我们是在一处院门处,门第高大,但门漆脱落,铜环满布锈迹。院墙上爬满了疯长的白色和淡粉色的牵牛花,院子里面的树   
  木茂盛,枝杈伸到了院外。   
  审言到了我身边,言言过来,硬插到我和审言之间,一手拉了我,一手拉了审言。钱眼到了门前,扣动门环,院里面没有声音。钱眼又大   
  喊了几声,没人回应。他走出门洞,向旁边走去,我才发现三丈外还有一处大门,可看着也是一样失于维护。钱眼在那边敲了门,也没人,他   
  走过来,看了看天,说到:“是该这个钟点儿啊。昨天说好了再来看看,这人忘了?知音,怎么办?”   
  我四外打量,我们在的地方不是个繁华的地域,除了这两个紧邻的院落,周围只几所民居。院门对着的街道另一边,有个茶棚,再远处,   
  有条小河,景致有种田园气息。   
  我对钱眼说:“咱们在那个茶摊坐坐,等等吧,我喜欢这个地段。”   
  我们过了街道,言言双脚蹦着行了全程。进了茶摊竹子搭的凉棚,我拉着言言的手到了桌边坐下,审言也坐下。我一放手,言言就钻到了   
  桌子下面,坐在了审言的腿边。钱眼和杏花也围着桌子坐了,钱眼向店家要了茶水,对我说:“知音,像不像咱们在路上的时候?”   
  我点头,“是,我们回来,就没有这么出来坐过。现在就差李伯了,不知他怎么样了。”   
  钱眼坏笑,“当然是高兴得很,不信,他回来时,你问问他。”   
  我疑问:“你怎么知道他会回来?”   
  钱眼一抬下巴,“我们俩,不,我们仨,”他对着审言点了下头,“总得时不时见见。毕竟,我们的交情不同寻常……”   
  我说:“钱眼!说实话!”   
  钱眼一笑,“他说张神医对他说,你嫂子生的时候,她会来看看。说你哥哥那个笨蛋,就会抓瞎。”   
  我皱眉,“难道说冬儿会有事儿?”   
  钱眼压低了声音说:“知音,李伯说别告诉你哥,省得他提前担心。”   
  我盯着他,“你也看出了什么?”   
  钱眼回避看我,“没什么。张神医当初能救了人家,必会有办法。”他马上看审言,“你觉得我选的地方怎么样?难得有这么两处挨着的   
  宅子,咱们一住进去,就把中间的墙给打通了……”   
  正说着,五十多岁的茶摊的主人端着茶水盘子过来,给大家放了茶碗,边倒茶边说:“客官是来租宅子的?用不着打通,那两处宅子,里   
  面已有门通着了。”   
  钱眼笑了,“老哥怎么知道的?”   
  那个主人放了茶壶在桌上,直起身子说,“不瞒客官,我在这里二十多年了,真是看着那宅子起来的,又荒了。”   
  钱眼侧身拉了把椅子,“老哥坐下,讲讲,我请你喝茶。”   
  那老汉呵呵笑,“客官,我天天可少不了茶水呀。”   
  钱眼拍拍椅子,“现在没人,聊聊,交个朋友。”   
  老汉坐下,看了眼我们,审言自然是垂着眼睛不看人,我和杏花都微笑了一下。老汉叹息,“你们这两对小夫妇,真住进去,也倒配得起   
  这处宅子了。”   
  钱眼一瞪小眼睛,“老哥,我昨天去看,里面荒得不成样子,屋子也旧得很,就是地方大,价钱便宜,怎么还说我们配不起?”   
  老汉摇头,“小客官,十几年前建这宅子的时候,用的大梁木材,那是上好的百年松木。主人房屋的窗格是檀香木做的,屋里四季芳香。   
  连家具,都是红硬木打制,雕刻精细。那时来的工匠每天好几十人哪,我的茶馆可不是这个棚子,是个茶坊,比这大多了……”   
  钱眼插话,“谁家这么有钱?”   
  老汉说道:“客官可知专做运货的林家?”   
  钱眼大悟的样子,“是他们呀!听说过。曾经一度,他们的分号遍布全国,经商的人,谁不用他们家的镖行运载货物。据说他们家和朝廷   
  有关系,与黑白两道都熟,各方安排得十分妥当,生意自然好做。可后来,就渐渐没了,出了什么事?”   
  老汉点头,“客官说的对。那林家长者,林盛,身怀武功,四方结缘,创下了这份家当。可美中不足,子息甚弱。妻妾成群,但生出了孩   
  子不是夭折就是出事亡故。最后只余了一个女儿。林盛四十岁时,金盆洗手,把生意交给了徒弟们,自己拿了多年的积蓄,到了京城定居,大   
  概觉得天子脚下,是太平之地吧。”   
  钱眼眯了眼睛,两个手指放在下巴上,说道:“他的孩子大多死了,他金盆洗手,该是为了表明不再涉及江湖和钱财,保住他的女儿吧。   
  ”   
  老汉摇头,“我也不知道底细,但那个女儿从小就生的十分美貌,倒是真的。林老爷当初建这两处宅子就是为了日后女儿大了,招了女婿   
  ,住在身边。不在一处宅中,那女婿不是倒插入赘,也许就不会那么计较。所以林老爷用的都是好材料,为的是养老于此,享受天伦之乐。”   
  钱眼点头,“那么这两处宅子肯定中间有门相通了。后来又出了什么事?”   
  老汉长长一叹,“小客官,谁知道天意另有安排,六年多前,一夜有人围了宅子,劫走了林家的女儿……”   
  钱眼蹙了眉,“也太大胆了吧?”   
  老汉点头说:“别人大概没有这么大胆,但据说那时江湖上的一个大魔头为他的儿子抢亲。武功超强,林老爷措手不及,让他得了手。官   
  府追了一段时间,就没了消息。林老爷遣散了家人,让妻妾退隐乡间,自己联络旧部,重入江湖,追查劫匪,要找回女儿。只一两年,这周围   
  就安静了,我茶店的房子坏了,没有钱修,只好看它倒掉,搭了这个棚子。”   
  钱眼扯了嘴角,“我们租了这宅子,不会有麻烦吧?”   
  老汉摇头,“据说三年前,林老爷终于找到了那个魔头,与他决战峰顶,结果两败俱伤。不久后,又传出消息,那林家女子为那魔头的儿   
  子生子之后,就被杀害了,尸体上都是刀伤,惨不忍睹……”   
  旁边有一个人出声说道:“这位老者,我可听的是另一回事。”   
  我们都回头,见角落处坐着一个文人打扮的人,衣服破旧,旁边一个布幡儿,上写着“看相论命”。钱眼对我一笑,“知音,还真碰上算   
  命的了。”   
  那个人拿了布幡儿过来,自己拉了椅子,坐在钱眼身边。他四十来岁,瘦长的窄脸,细长的单眼皮,薄唇如纸,脸上带笑,兴致勃勃地说   
  :“我王准走南闯北的,听了好多事儿。”不等人问,他主动说,“听说,那个林家的女儿与一个赵姓江湖少侠在元宵佳节相遇,就私定了情   
  。那个男子回家让父亲提亲,可林家不允,说赵家的父亲是江湖的魔头。赵老爷性子激烈,认了死理儿,加上觉得两个孩子都愿意了的事,就   
  抢了亲,想成了亲,林家还有什么说的。”   
  茶棚的老汉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么详细?”   
  算命的王准啧了声,“当然了,这事儿可是当时的大事。那赵家也是江湖有名的世家。话说,赵家抢了亲,还大办了婚事。林老爷失了面   
  子,不顾女儿的终身,一定要那家人的性命,带了人几次围攻。后来,两家约好了峰顶决斗,那时那小夫妻已经有了个儿子。峰顶之上,那个   
  女儿抱儿跪求父亲饶恕,林老爷一定要让对方的儿子磕头认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