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水浒-水浒别传

第16章


也许他看开了,当起初的“劫富济贫”变作一场镜花水月时,他就想到了逃避,想到了置身事外,但是身处乱世,天下又有哪里才是桃源圣地?当他托付无数理想的晁天王死后,宋江更是彻底暴露本来面目,将革命胜利果实拱手相让,公孙胜灰心了,一切恩爱会,无常最难久,既然这注定是一场类似于小市民暴动的“农民起义”,一场可以预知结果的悲剧运动,公孙胜在对抗外敌成功后,挂冠而去,实现师傅的愿望,回到了二仙山,继续壮大道教的未来。 
  公孙胜并非全无兄弟情谊的人,他在梁山上收了个徒弟,名叫混世魔王樊瑞,在破方腊过程中立了大功。公孙胜虽未亲身参战,然而千里之外的厮杀,公孙胜当时刻关心,也许他会拈须长叹:“哥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公孙胜不是个人格高尚的人物,他只是一个逃兵,一个团队精神很差的人,一个不愿意身处染缸的隐士。他自己无力改变现状,也不想去改变现状,他只有再三躲避,而最终他也成功了。公孙胜和林冲有三分相像,只不过林冲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公孙胜是“明知不可为即不为”,从人品上来说,公孙胜比林冲差了一个层次。 
  樊瑞、朱武从南方前线九死一生、全身而退,终于也看破了红尘,投公孙胜出家。梁山好汉中,恐怕最逍遥自在的便是他们三个,游遍四海列国,踏足塞北江南。昔日叱咤风云的好汉,长城内外继续行侠仗义,远比吊死在宋江墓前的吴用、花荣更镌刻在心!   
  杰出的气象学专家:入云龙公孙胜(4)   
  呼风唤雨技无双,无奈乌云遮太阳。   
  秀外慧中人见人爱的浪子燕青(1)   
  写下这题目,我不由得微笑起来,一般而言,“秀外慧中人见人爱”是赞美年轻女性的形容词,引用在男性的身上,好像有点不伦不类。然而,阅遍整本《水浒》,一百零八人中,能当之无愧这个称号的,非燕小乙哥莫属! 
  如果说《水浒》前半本最出彩的人物是天神一般的武二郎,那么小说后期最夺人眼球的便是燕青。燕青几乎参与了所有的重大事件:劝阻卢俊义“避难”、放冷箭救主、擒中箭虎丁得孙、捉无良管家李固、四柳村辅助李逵捉“鬼”、荆门镇见证假冒宋江、泰安智扑擎天柱、一招之间败高俅、救回人质萧让乐和、随同柴进卧底方腊、最终功成身退浪迹天涯。而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正是他的出手,借助李师师之力,使梁山最终被朝廷顺利招安。 
  施老先生对燕青这个人物相当厚爱,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渲染描述。书中有两段经典评论: 
  这人是北京土居人氏,自小父母双亡,卢员外家中养得他大。为见他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卢员外叫一个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着阮翠。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不止一身好花绣,更兼吹得弹得,唱得舞得,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亦是说得诸路乡谈,省得诸行百艺的市语。更且一身本事,无人比得,拿着一张川弩,只用三枝短箭,郊外落生,并不放空,箭到物落;晚间入城,少杀也有百十虫蚁。若赛锦标社,那里利物管取都是他的。亦且此人百伶百俐,道头知尾。本身姓燕,排行第一,官名单讳个青字。北京城里人口顺,都叫他做浪子燕青。(第六十一回) 
  话说这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第七十四回) 
  由此可见,燕青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才,什么难题到他手上,都能迎刃而解。更难能可贵的是,燕青见识处处强人一分,目光敏锐,统筹安排,善于掌握全盘计划。 
  我一直以为,北京龙华寺大圆和尚恐怕和卢俊义有什么梁子解不开,正是他那貌似无意的大力推荐:“头领如何不闻河北玉麒麟之名?”才使宋江如梦初醒:“山寨中若得此人,何愁官兵缉捕?”于是小学老师吴用开始毛遂自荐:“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此人来上山!” 
  如此吴用便化做算命先生潜入卢府,装模作样胡说八道一番,要卢老板到北京东南方一千里外“避难”,又口歌一诗教卢员外写在墙上作日后凭证:“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 
  我一直觉得这诗“内涵”相当浅显,聪明人只要多读多看几次,便能看出“卢俊义反”的弦外之音来。譬如说第三句,这个“义”字应用在这里明显说不通,一般的秀才都会想到“缘”、“富”、“贵”等符合卢员外身份的词,莫名其妙来个“义”字则显得相当突兀和不可理解。 
  卢俊义看没看出来个中玄妙?我一直不敢确定,从他日后见群盗的表现来看,应该是不知情;但是从他主动取绳索,要凭一己之力来缚梁山群盗的勇气来看,好像又隐隐约约猜到个三分。 
  然而燕青却一开始就看得清清楚楚:“主人休信那个算命的先生,怕是要赚主人在梁山落草。可惜夜来我不在家,若我在家,三言两语,盘倒那先生。”而管家李固和妻子贾氏也提出反对意见,当然他们是存了私心,一个生怕自己跟去受苦,一个担心丈夫有所不测。 
  然而卢老板是铁了心要去会会山东豪杰,众人无奈。燕青只好说:“小人帮着主人去一遭,便有些草寇出来,小人也敢发落三五十个。”而卢俊义偏偏看中了胆小怕事的饭桶李固,竟然弃燕青不用。 
  卢俊义这么做,理由是李固长于做买卖,但是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以我推想,卢俊义已经料到后续可能发生的情节(所以他准备了四面标语牌,指明要捉拿梁山好汉),根据他狂妄无知目中无人的表现来看,他是想靠一人之力收伏梁山好汉!所以不需要强力跟班燕青跟随! 
  卢俊义为他的傲慢付出不小的代价,以至于被梁山软禁了将近三个月之久。当他再次回到家乡的时候,在吴用教唆下的李固已经侵吞了卢家财产——李固实现了筹谋已久的阴谋,占人家产,夺人妻子。 
  卢俊义刚回到北京,就见到了衣衫褴褛的燕青——被李固赶出家门,流落街头乞讨度日。当听燕青说到自己的妻子与李固的奸情,卢俊义厉声斥责说“我的娘子不是这般人,你这厮休来放屁!”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是万分惊慌失措的!卢俊义和燕青名为主仆,实如兄弟。在燕青心目中,甚至把主人当作父亲来看待,因为自小父母双亡的燕青对于有养育之恩的卢员外,心中感激难以言表。所以他对于卢俊义的暴怒,没有像一般的奴仆一样鸦雀无声,而是选择“痛哭,爬倒地下,拖住员外衣服”,不让有如父兄的卢员外身赴险地。 
  每每看到这一段,心中总是感慨莫名,燕青的深情重义,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卢老板一脚踢倒燕青后,心中恐惧恐怕是难以用语言表达。他非常希望燕青的话全是假话,但是以他对小乙哥的为人了解,他是相信燕青的情报的!所以他一回到家,第一句话就是问:“燕青安在?”   
  秀外慧中人见人爱的浪子燕青(2)   
  很明显卢俊义刚刚还在北京城外见过燕青,他这么问,一来是恫吓李固,二来是试探口风。标明自己的立场:“我,河北玉麒麟,回来了!看你们能背着我弄什么玄虚?!” 
  卢俊义想得太天真了,以为靠自己的身份就可以顺利将夺门事变消于无形,他又为自己的盲目付出代价——以“梁山贼寇”的身份关进官府死牢。 
  卢俊义吃打不过,屈打成招,只等秋后问斩。李固生怕夜长梦多,向刽子手蔡福行贿杀人灭口。被柴进破坏阴谋后,又向押送公人董超薛霸行贿,要求发配路上结果卢俊义性命。 
  这董薛二贼便是当年押送林冲的混蛋,此次竟然故伎重演,将先前的害人手段原音重现:一路喝骂、烧水烫脚、借口小睡、绳索加身、下手杀人。而情节竟然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救林冲的是鲁智深,救卢俊义的是燕青! 
  卢俊义落到这般田地,唯一能报仇的也只有上梁山落草,徐图后计。书中写道: 
  卢俊义道:“虽然你强救了我性命,却射死了这两个公人。这罪越添得重,待走那里去的是?”燕青道:“当初都是宋公明苦了主人;今日不上梁山泊时,别无去处。”卢俊义道:“只是我杖疮发作,脚皮破损,点地不得!”燕青道:“事不宜迟,我背着主人去。”便去死尸身旁搜出银两,带着弩弓,插了腰刀,拿了水火棍,背着卢俊义,一直望东便走;走不到十数里,早驮不动,见了个小小村店,入到里面,寻房住下。 
  卢俊义此刻是毫无主见,而燕青却思路相当清晰,我们看见,他取了盘缠(这和梁山好汉每战必将金银搜刮来当战利品性质大大不同),拿了武器(连取弓、刀、棍三种不同攻击范围的防身器具,大智大勇!),然后将无法行走的主人背负在背上艰难行进,燕青又要背包裹,又要拿武器,还要背一个身高九尺的大汉!回回看到这里,忍不住热泪盈眶!燕小乙忠诚仁义,智勇双全,一览无余! 
  可惜卢员外还是被公人捉回北京,由此而来,宋江在燕青口中得知陷了卢员外后,大军齐发,破了北京城。卢俊义大仇得报,变得一无所有,只得安心在梁山坐了二把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