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

第56章


所以,现代管理者必须树立与时俱
进、争分夺秒、面向未来的时间应变观。
(三)职业管理者的时间感
  虽然时间对于每个人的赠予都是公平的,但职业管理者对时间的感觉并不相同。人们常常把文化、修养从自己的性格、特点、生活态度投影于时间感上,
职业管理者的时间感如何,可以大体评价他的工作效率如何,以此来评价他是不是有效的职业管理者。
1.时间感与成就欲
  时间感,就是人们对时间的各种感觉,或快或慢,或白天或黑夜。成就欲,就是人们想获取成就的欲望,它驱使人们获取某种成就,经过百折不回地努力,
克服重重障碍,达到目的。成就欲的满足,不仅在于获得成就后所享受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而且在于为取得成就而奋斗的整个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那
些前人还没有取得成就的整个过程的满足。
 职业管理者必须有较高的成就欲。这样,他才会制定出一个高标准,努力去做不易做成而又值得做的事情。为了他的目标,可以辛勤努力地工作,不怕
困难,敢于冒险。调查表明,有效的职业管理者都具有较高的成就欲。时间感与成就欲密切相关。成就欲高的人,把时间看作是行动、方向与价值,倾向于使用“开朗、尖锐、活泼、紧张、迅速”等词来形容时间,对时间的经过比较担心,一般地把过去的事件回忆得与现在更接近些,常常把经历的时间判断得比较准确或稍为长久。总之,成就欲望强烈的人能引起很强的时间观念,从而产生对时间管理的行为,进而达到时间管理的目的,以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职业管理者应具备成就欲高的时间感而不应相反。
2.时间感与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人们决定问题、办事情干脆利索。这是任何一个职业管理者都必须具备的素质。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职业管理者对问题“踢皮球”,一拖再
拖,一直拖到不能解决为止。他们往往把时间看做是“平静的海洋”,而不是“逃跑中的贼”,“飞行中的鸟”,致使问题成堆,遇事犹犹豫豫,该拍板的不拍板,
不必要地花费大量时间,给工作带来严重损失。这都是由于职业管理者缺乏果断性所造成的后果。
  《有效的经营者》一书的作者杜拉克曾十分确切地指出:“做事要有效果,这是职业管理者的任务。”其实,也是每一个人的任务。那么,是不是每一个人做
事都会有效果呢?答案不都是肯定的。有的人信奉只要做了事就行,结果是忙忙碌碌,效果不大。杜拉克指出,做事具有高度效果的人,不一定是所谓聪明的
人,也不一定是有丰富知识的人。换一句话说,办事的高效率不一定与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划等号。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呢?他指出:有效性是可以学习的。工
作的效率可以从学习中得来,其思想是把办事讲求效率当作一种日常要求和习惯,其方法就是讲究时间运筹,那么,你的工作效率就会与日俱增。
(四)管理者应当讲求时效
  “太忙了!”这几乎是每个管理者的口头禅。人们常用“日理万机”一词来形容管理者的工作。很多管理者确是如此,工作一项接着一项,日程表排得满
满的,然而仍然是时间不够用。有人给一位经理一天的工作状况绘制出下列一张“图画”:
  早晨6:30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尚未吃完,门铃响了,夫人开门,进来的是经理的直接下属后勤科长,科长说有很紧急的情况汇报,不得不堵着
家门来找经理。和科长一谈就是15分钟,两人都站在门厅里,既没有坐下,更没有喝茶。谈完之后,经理一看手表,已经过了上班时间。咚、咚、咚地跑下
楼,骑车去办公室,到达办公室已经迟到24分钟。办公室已有秘书在等候,他递过来一叠传阅文件和需要经理签字的材料。文件尚未看完,办公室主任进来,
说今天上午有个会议需要经理出席,其中第二个会议在市政府办公室召开,需要坐车前往。经理听清了会议的时间、地点,点头表示已经清楚,埋头接着又
去阅读传阅文件。文件刚一看完,第一个会议开会的时间已到。副经理在一旁催促,说出席会议的人员已经到齐,等候他去主持。匆忙前往会议室,经理已
记不清主持会议的开场白是如何说的。好在这个会议不需要他去动脑筋决策什么问题,只不过是一个一般性的会议,主要有副经理讲话。第一个会议结束,
离坐车去开第二个会议还有25分钟空隙,经理本想去办公室看一看头天报纸中的新闻,松弛一下脑子,可是一到办公室,却有两位下属科长在等候向他请示
工作。尚未谈完,办公室主任又在催促,说需要乘车出发了。于是经理与两位科长一同走向楼下的车库,边走边谈。开完第二个会已是中午11
:50,回到家里已是12:30,夫人已经将饭准备好,吃完饭准备稍微休息一会儿,可是电话铃又响了,办公室主任说下午市政府的副市长要来检查工作,经理需要汇报
、作陪,特别请经理下午提前半小时上班,几位正副经理共同商量一下汇报提纲和准备有关材料……
  这就是一位现代管理者的“日理万机”图。这并不是某位个别人的写照,而是很多管理者的共同情况。我们可以用“时间危机”这个现代术语来概括管
理者的这种状况。时间,对于负着重要责任的管理者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管理者的任何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监督、业务考核都需要时间
。因此,时间是领导的宝贵财富。然而“时间危机”却几乎困惑着每一个管理者。
“时间危机”并非是管理者的天然伴侣,所谓“忙”,仅仅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日本有句谚语,叫做“急事得求忙人办”。这就是说,身负繁重工
作的人反而拥有办事的时间。这是因为,是否真的忙,主要看你是否会科学地支配时间。一些工作繁重的人,精于安排,巧于计划,却能够将工作做得井井
有条。相反,一些工作任务不重的人,不会怜惜和节约时间。不少领导同志,在错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指导下,常常出现“时间危机”。
  解决管理者时间危机的根本出路就在于确定正确的运筹时间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于讲求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即时效。
所谓时效,是指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工作量的大小。提高时效就是指提高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工作量。讲求实效和提高时效,对于管理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把管理者从日常工作中的
“时间危机”中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使管理者有闲暇时间,多思考工作,在科学决策上多下功夫,还可以使管理者在工作中创新,从而开拓新局面。“时间就是金
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应该成为管理者的座右铭。
二、管理者时间运筹原则和方法
  时间管理,简单说来,是指职业管理者对时间的管理。具体地说,就是职业管理者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对时间的消
耗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反馈等程序进行的一系列的控制活动过程。
职业管理者在时间管理中,要控制时间管理的程序。首先,要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分配每次活动需用的时间;其次,实施计划,执行计划中要有一系
列的方法和措施来保障;第三,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检查;第四,评价对时间的分配利用是否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合理的部分予以调节;第五,
将整个时间计划的实施、调查、调节情况及时反馈,以便重新确定目标,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时间计划。
  时间管理是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职业管理者的一切活动都要耗费时间,而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时间用到必要的工作上,这是任何职业管理者
都不容忽视的问题。
  职业管理者时间管理素质是管理时间的基础。职业管理者要树立时间观念、时间成本效益观念和时机观念;要不断增强和完善自我控制能力,抓主要
矛盾的能力,摆脱缠绕的能力;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高效率工作的技巧,灵活运用时间的技巧,协调指挥的技巧;要科学地运用时间管理方法,诸如ABC时间
管理法、系统时间管理法、运筹时间管理法、时间管理统计法、目标法和信息法等等。
  职业管理者时间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工作时间管理和闲暇时间管理。前者是指日常工作时间管理、会议时间管理、电话时间管理、访客时间管理、公文时
间管理、信件时间管理。后者包括起居时间管理、吃饭时间管理、社交时间管理和娱乐时间管理。
  总之,时间管理是围绕如何提高职业管理者工作、生活效率为中心而进行的。其具体的内容、管理方法将在后面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一)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分类
  从总量上讲,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个常数,如1天等于24小业管理者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对时间的消
耗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反馈等程序进行的一系列的控制活动过程。
职业管理者在时间管理中,要控制时间管理的程序。首先,要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分配每次活动需用的时间;其次,实施计划,执行计划中要有一系
列的方法和措施来保障;第三,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检查;第四,评价对时间的分配利用是否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合理的部分予以调节;第五,
将整个时间计划的实施、调查、调节情况及时反馈,以便重新确定目标,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时间计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