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中的养生计划

第24章


小王思想活跃,能说会写,经常能想出些为公司创收的点子,而且他设计的项目都有很好的可操作性。金民很庆幸能有这么一个能干的下属,让自己的部门一下子产生了很不错的成绩。这时有人提醒金民,当心这小伙子取代了你的位置。但金民却一点也不担心,他认为和小王在一起工作非常轻松,即使让小王做自己的领导,他自己也    
    
愿意好好地配合工作。与此同时,他不断地向公司总经理推荐小王,处处给小王施展才能的机会。后来,小王的确得到了提升,成了一个新部门的经理,而金民还是信息部的经理。因为曾经有过同一个部门愉快合作的经验,两个经理之间的配合仍然非常默契。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金民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欠缺之处,主动给有能力的人才提供了发挥的舞台,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荷。最后的结果时,他不仅没有被取而代之,而且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和同事的钦佩。    
  在现代企业的领导阶层中,主动让贤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的人都有一种权利恐慌或职位恐慌心理,时时处处算计自己的地位问题,千方百计排挤能力出众的人,招聘时只看对方是不是听话,对特别能干的人则是敬而远之。    
  过分看重职位,就会造成公司内部的明争暗斗。大家互相提防,相互卡位,即使自己无能,也绝不主动让贤。因为缺乏让贤精神,员工的很多精力放在了“内耗”上,不仅削弱了公司团队的]战斗力,也使得员工自己很容易遭受到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    
  如今我们整个社会都缺乏让贤精神,于是人们硬撑着做那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造成了一方面大批年富力强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在岗职工身体条件不断恶化的现象。    
  假如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假如多一些让贤精神。就不至于有那么多的亚健康人群出现,也不至于有那么多老总猝死在工作岗位上了。
养生式思维三、冥想的作用
  文案工作者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在上班时间总是不能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至到下班后脑子才来了灵感。    
  对独立创作的文案人员来讲,坐班制度是很害人的。因为整个坐班时间脑子几乎都是乱哄哄的,总是无法入静思考。    
    
    
  什么是冥想?冥想是一种停止左脑活动,而让右脑单独活动的思维方式。冥想的内容以图像象和情景为主,冥想的效果是愉悦的感受。    
  有人说冥想就是胡思乱想。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如果胡思乱想的内容都是令人愉快的,那么它就属于冥想;如果胡思乱想的是不愉快的内容,就不属于冥想的范畴。“做梦娶媳妇”就是冥想,而恐惧和担忧则不是冥想。    
  (一)冥想的快感    
  人们对僧人的参禅打坐很不理解,以为那样一定非常辛苦,其实不然。僧人们在打坐时保持内心的虚空,右脑的思维非常活跃,不断会有灵感出现,以至将经书中的理念一一参透,顿觉自己生命价值的无形提高,如此高境界的快感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    
  根据科学的实验证明,当人进入冥想状态时,大脑的活动会呈现出规律的α脑波,此时,人的想像力、创造力与灵感便会源源不断的涌出,此外对於事物的判断力、理解力都会大幅提升,同时身心会呈现安定、愉快、心矿神怡的感觉。    
  按照普莱萨万(Pressavin)的说法,如果知识接近于直觉,只需要大脑器官和内部感官的轻微活动,那么这种知识就能产生出一种生理快感:“如果科学的对象是我们的感官能够很容易接受的,那么这种和谐的共鸣便使灵魂处于和谐一致。......这种科学在整个身体机器中进行着一种有益于各个部分功能的轻微的活动。”反之,如果一种知识与感官的联系过于薄弱,过于脱离直觉,那么就会引起大脑的紧张,进而使整个身体失调。    
  一项发表在《中风》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表明,冥想可预防和治疗一些心血管疾病。该研究观察了20岁以上的60例高血压病人,为期6-9月。一半患者采用冥想治疗,另一半予以合理的饮食及锻炼治疗。在研究的起始及结束阶段,应用超声测量受试者的动脉壁厚度,包括动脉斑块,当研究结束时,采用冥想治疗的受试者动脉壁厚度缩小0.098mm,而其他受试者则是增加了。    
  (二)冥想锻炼法    
  中国人是最善于冥想的民族,因为我们一直很讲究“形与意”或“气与意”的配合关系,这个“意”实际上就是“冥想”,这个“形”和“气”则是冥想的内容,对行为和内气的运行进行冥想,于是构成了充满快感的内心世界。也正因为我们的祖先善于冥想,所以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民族。    
  有人以为冥想是一件很难的锻炼方式。其实它一点也不难。只要稍加训练,你就能学会那些原本只有巫师、僧人、气功大师和心理医生才掌握的冥想术。    
  要想进入良好的冥想境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停止左脑活动    
  不要做逻辑推理和得失计算之类的思维运动,只让右脑不断幻化出愉快的情景和美好的图像像内容。如果你总是想着自己还没有完成的工作,那么你就会让自己身心疲惫,越来越累。相反,如果停止思考未完成的工作,只用右脑自由发挥,很多意想不到的灵感就会涌现,从而给左脑的思考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听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享受阳光的沐浴,领略大海的宽广,欣赏湖光山色,洗热水澡的时候愉快地哼着曲子......等等等等,这样的行为都是右脑的独自活动,很容易使自己进入冥想状态。    
  2. 降落思维的尘埃    
  经过一天的思考后,清点一下左脑的记忆库中,你会发现很多没有用的东西,犹如尘埃一样遍布在大脑空间,比如乏味的电影片段还萦绕的大脑,比如别人对自己不利的话语还回响在耳边,比如计算的错误,决策的未定,前景的莫测等等。这些心灵尘埃若总是挥之不去,就会影响思维的效率。    
  此时,大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思维尘埃统统从记忆库中删去,以便换来一个透明的思维空间。    
  清除思维尘埃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全身放松,想象思维的尘埃像流星一样渐渐降落并消失于无形之中,然后感觉大脑越来越空明、越来越舒畅。用这样的冥想方式还可以起到治疗失眠、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    
  3. 清除大脑的垃圾    
  左脑计算时间太久,必然会引起脑后多处穴位的封堵。科学家现在对中医所说的穴道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就是认为穴道封堵是体内乳酸分泌的结果。抽象思维的结果就是乳酸对脑后穴道的封堵,我们可以把这种乳酸称之为“大脑垃圾”。    
  在冥想之前,利用缓慢柔和的运动或按摩手法,先行打通那些被封堵的穴道,特别是打通脑后感觉很酸的穴道。等这些穴道的酸痛情况减轻后才去冥想,效果将会更好。否则冥想的效果可能出来的比较慢,甚至会让你失去耐心而重新陷入左脑的抽象思维中。    
  4. 化解思维的干扰    
  思维的干扰有外界干扰和自我干扰,外界干扰主要是指图像干扰和声音干扰,而自我干扰则主要指图像干扰。    
  假如你一天要思考好几件事情,第一件时间思考完后,先别急着去考虑第二件事情。因为此时第一件事情的兴奋点还在大脑中还惯性存在着,你必须想办法把第一件事情忘掉,然后去思考第二件事情。
养生式思维四、在养生中思维(1)
  东方人人普遍认为人类用“心”思考,西方人很早就知道人类用“脑”思考。东方人擅长冥想和顿悟,西方人善于逻辑思维。所以东方人近代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人。    
  然而,善于逻辑思维的西方人,让自己的左脑承受了太多的压力,所以科技的进步反而减少了人们的幸福程度;善于顿悟的东方人,让自己的右脑处于高度的愉悦状态,左脑的记忆库里却没有进行过很好的整理,于是幸福的东方人遭到了西方人枪炮的教训。    
    
    
  西方人的思维虽然有效,但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损耗式思维;东方人的思维虽然可以养生,但东方人的思维是一种保守的思维。如今,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两种思维模式也在发生着融合。目前,大家所要探讨的,是一种既能养生又可促进科技发展的思维方式。    
  古代人在“养气”、“练气”方面的成就很多,但却从来没有提出过“养意”、“练意”,因为古人担心思考会让人“劳心伤神”,会影响人的健康状态。    
  今天,我们该突破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化藩篱了,因为我们知道,如果处理的好,人类的思维进步与幸福程度是可以一起发展的。    
  (一)疏通思维通道    
  为什么人们会把解不开的问题叫做“心结”?这个词实在是太形象了,其实当思维遇到难点时,如果还要继续硬想,大脑就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这种毒性荷尔蒙,从而使血管收缩,脑后多处穴位容易被封堵,这时候的气血通道就像是打了个结,气血很难从这里通过,而大脑也就得不到及时的补给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