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中的养生计划

第9章


经专家调查,室内含氧浓度在19%左右,会导致出现大脑供氧不足、皮肤缺氧老化、疲劳、困倦等问题,致使缺少活力,做事没有劲头。    
  很多人向往成为在写字楼工作的白领阶层,但写字楼里的办公环境却不尽如人意。每个人的办公座位狭小(是公司节约租金的缘故),加之空调、电脑等电器同时开机,散发出的热量和辐射足以让这些白领们胸闷头晕,大脑供氧不足,使人难以入静思考,容易犯困或走神。这就是为什么文案工作总不能在上班时间完成的缘故。很多人的8小时工作时间几乎是在莫名其妙的失落中度过的,可以说整个白天不仅没有什么工作的成就感,而且是在恶劣的环境下憋了一天。    
  大脑和心脏是人体耗氧量最大的两个器官,在静止状态下的耗氧量要占到人体耗氧总量的25%和13%。企业白领的脑力消耗更大,如果总是处于缺氧环境,就会产生头疼头晕、心悸心慌等心脑疲劳不适。造成白天不能完成任务,只好利用加班时间来完成文案工作。如此一来,正常的用餐、放松、锻炼、学习充电时间就被占用了,身体平衡被打破。如果缺氧症状不能及时消除,将会引起器官功能退化,使健康受到威胁。缺氧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呼吸系统和心、脑的影响上。    
  3.耐低氧训练    
  现代运动训练理论认为,低氧条件下训练,可以使机体产生刺激-诱导性反应,从而使肌肉生成更多的携氧红细胞。所以,工作之余进行无氧或低氧运动锻炼,有益于身处恶劣空气条件下的职业工作者。    
  跳绳、爬山(特别是爬海拔很高的山)、攀岩、拳击、武术等激烈运动,属于低氧或无氧运动,如果一生中都能坚持训练其中的一样,对培养身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大有好处。    
  现在的医生一般认为,剧烈运动不适宜于职业阶层,上了年经的人更不应该进行剧烈运动。但对于从小就有良好运动习惯的人来说,继续保持一定的训练量,不仅不会造成对身体的损伤,而且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健康能源二、自然能源(3)
  (配图:办公室污浊的空气很容易让人感冒,但那些能坚持进行耐低氧训练的人却总是与流感病毒无缘。)    
  有些职业工作者曾经是运动员出生,工作以后立即放弃了所有的运动习惯,于是身体快速发胖,健康状况连普通人都不如。对于这些曾经做过运动员的职业者来说,适当坚持过去的耐奶低氧锻炼方法,有助于保持肺活量,更容易适应缺氧的工作环境。    
    
    
  著名武打电影演员成龙,年近50,仍然在银幕上进行激烈的打斗,而且身体依然那么矫健,他的外貌看起来就象30多岁。国内有很多的武术冠军,由于退役后放弃了自己的专长和训练习惯,结果很快便疾病缠身了。    
  4.吐故纳新    
  在办公室时间久了,室内的氧气浓度可能会下降很多,二氧化碳等有害成分会影响身体健康。这个时候如果继续呆在办公室,就会感觉无精打采,思维效率也非常低。遇到这样的情况,解决办法有两条:一是开窗通风,二是到外面透透气。    
  清晨是吐故纳新的最佳时间,由于一晚上的睡眠,身体内存留了大量的废物,而且卧室里的二氧化碳也比较多。所以应该开窗通风,并在阳台进行深呼吸,以达到吐故纳新的目的。    
  很多上班族没有晨练习惯,也失去了难得的吐故纳新的机会。有的人认为早上时间宝贵,应该早点去上班,所以连在阳台上深呼吸的动作都懒得去做。等匆匆来到办公室,面对的又是充满浊气的空气。一天下来,基本上是在缺氧的环境下度过的。    
  (配图: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吐故纳新,为身体储存足够的能量,是抵御缺氧危害的好办法。)    
  (三)不可放弃的睡眠资本    
  为什么人类必须睡眠?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得到科学方面的解答。不过很显然,睡眠是一种能量补充,也是一种疲惫释放。    
  科学家认为,人一般分泌出血清素后产生睡意,血清素是与去甲肾上腺素相对抗的荷尔蒙,两者一旦平衡失调,就引发出失眠等种种症状。    
  如果人体缺少多巴胺荷尔蒙,就会犯困并丧失工作能力。只有当从睡眠中清醒以后,才能产生足够的多巴胺,人的大脑才能重新清醒。    
  美国癌症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平均每晚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每晚平均睡10小时以上的人,比每晚睡8小时者的死亡数高2倍。    
  1.睡眠不足的上班族    
  你要是问起一个上班族,最近工作是否忙。他很有可能说,太忙了,现在最缺的就是睡眠了。在改革开放发以前,专家们一致认为成年人每天至少应该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学生则应该每天睡9―10小时为宜。现在的上班族似乎已经不能达到每天8小时的睡觉标准了,于是大多数专家都提倡成年人应该每天至少睡6个小时。    
  有资料表明,有良好午睡习惯的中老年人的免疫功能要比不午睡者强,并且不容易诱发老年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合理的午睡时间应在午饭后的半小时,上床休息30―60分钟。以前很多国有企业都有午睡时间,现在的上班族则必须在吃过中午饭后不久就进入工作状态;以前人们的娱乐方式有限,天一黑就睡觉,睡眠时间非常充足,现在人们有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可以享受,很多人要看2小时的电视节目后才去睡觉,还有的人还要去泡吧、蹦迪、唱卡拉OK,夜生活挤占了睡眠时间,人们自然缺乏足够的睡眠。    
  现在的上班族,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亦非过去能比。有些人即便在睡梦中也在思考着工作的事情,睡眠质量极差。    
  2.夜间多梦的上班族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上班族承受着过重的精神压力,大脑中的思考任务往往在临睡前也未能完成,于是很容易把思考带进梦中。另外睡觉姿势不正确、有重物压在身上、凉风袭击等原因等可能导致夜间多梦的情况发生。    
  夜间多梦并不是好事情,因为它会导致人体能量的无谓损耗。如果是做了些不愉快的梦,人的能量损耗就更大。    
  3.爱打瞌睡的上班族    
  由于夜间缺乏足够的睡眠,或者睡眠质量太差,导致很多人在上班时间打瞌睡,严重影响了工作绩效。    
  最容易打瞌睡的时间是在下午刚上班的前两个半小时,大约是在13:30-14:30。由于午饭的用餐时间是在12:00-13:00,大部分人来不及消化就不得不坐在办公桌前,否则就要被公司按照作息制度进行惩处。由于食物还没有消化,肠胃的消化工作继续缓慢展开,大脑所需的能量反而得不到及时补充,于是人们只能昏昏沉沉地开始工作,可工作的效率一点也不高。等大脑完全清醒的时候,大概已经是下午15:00了。    
  4.睡眠管理的好处    
  很多时候,我们的睡眠都是属于被动睡眠。比如,在看武侠小说到深夜的时候,实在累得不行了,才想起来去睡觉;本来不想在上班时间睡觉,可脑袋就是不听话,偏偏要在上班的时候打瞌睡。这样的结果自然是非常被动的,很多员工被发现在上班时间打瞌睡,于是便失去了提升的机会,甚至失去了工作饭碗。    
  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我们应该改被动睡眠为主动睡眠。晚上一定要按时间表去上床,即使睡不着觉也不能再消耗身体资源了。
健康能源二、自然能源(4)
  晚上睡觉时的姿势很重要。中国古人有“坐如松,睡如弓”之说,科学的睡觉姿势有助于良好的睡眠。一个人如果总是仰面朝天睡觉,就很容易打呼噜,如果侧睡的话,就会减少打呼噜的机会。有的男子不喜欢侧睡,是因为嫌睾丸会被两侧大腿夹住,其实只要把两腿的膝盖错开,或者在两个膝盖之间夹一层东西(如衣服、枕巾、被角等),就可以防止睾丸被夹。    
    
    
  另外,我们在睡觉之前应该做一些准备工作,以避免夜间多梦的情况发生。比如,可以用热水洗脚,按摩脚底;盖好被子,不要把肚皮、生殖器、脚心等身体的关键部位直接暴露在凉风之中;睡前尽量放松,把所有的工作抛在九霄云外,以保证紧张的情绪不会出现的睡眠中。    
  白天为了防止上班时间打瞌睡,可以在吃过饭后漫步片刻,或者进行一些柔和的运动,如太极、瑜珈等,以帮助肠胃氧化,促进血液循环,保证大脑能量的即使供应,这样便可保证上班时的清醒状态。    
  借鉴古代僧人的打坐方式,我们还可以采用冥想放松和自我催眠的方式,使自己进入睡眠或半睡眠状态,这样即使没有真的睡着,也能释放掉一些睡意和疲惫,有助于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    
  如果你是坐在办公桌前,你完全不需要趴在桌子上。只需要端坐身体,眼睛微闭,模仿睡眠时候的呼吸,然后想像自己的大脑正在分泌血清素,自己的眼皮越来越沉重,暗示自己需要通过睡眠释放疲惫、补充能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