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拐角处

第28章


小魏回答道。
把爱好落实到计划
“现在,有了电影、音乐、绘画等方面的爱好,我看得出来,你希望追求的不仅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有对美和创造力的追求。你觉得是这样的吗?”我探询道。
“是的是的。”小魏频频点头。
“那么,还有没有别的你想过的,类似能实现你的这些追求的职业或者工作方式?”我继续问。
“赵昂老师,你说还有哪些呢?”她反问我,“我喜欢的就是这些艺术性的表达和表现。”
咨询师经常被当作可以回答十万个为什么的“白胡子老爷爷”,特别是关于职场信息方面的。这也无可厚非,要不咨询什么呢?
对信息的关注,有的时候,咨询师比咨询客户更迫切,不是说人们总会关注自己缺失的吗?因为他们缺这个。然而事实是,对80%的信息,任何一个人只要下点功夫就可以从网络上找到,15%的信息属于非常个性化的,需要找真正的行业资深人士聊,才能获得。而剩余的5%的信息,一般是关于商业机密或者真正的行业趋势的,你不知道很正常,如果能通过咨询获得,就太廉价了。至于咨询师,也不必要强行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无所不知的查询机器。
这是一个基本判断,人们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重整和使用。
“根据你能想到的兴趣爱好,我们已经可以得出一些具体的可能性了,我们不妨先在这些可能性中探索。你没关注过的领域,可能还不是你目前需要涉及的。”
小魏同意了。
我列举了几类职业,引发了小魏的思考:影评人、编剧、制片人、自媒体、设计师。不仅仅是列举,我和小魏整整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逐一探讨每个选项。其中,我看到小魏对有些选项基本是陌生的,只是听说过而已,比如制片人;有些选项有太多的尴尬,比如设计师;有些选项前途未卜,比如影评人。就像中医的按摩一样,我们逐一找到每种可能性的纠结点,疏通开了,下一步行动自然也就计划出来了。最终,小魏列出了自己的计划:
靠教英语挣钱谋生,业余时间做设计,争取混进理想的设计圈,同步提升设计能力,有可能就去进修。把空余时间留给自己的爱好,并且要聚焦,争取玩出专业水平,多写影评,坚持不懈,有时间就做自媒体。
回到最初,这样的计划有“去心火,安心神”的功效。
这一切看上去还很务实,我们把计划制订到了细节上。
小魏的表情也有些放松了,但我似乎在小魏的眼神里看出了一些欲言又止。“小魏,你看,我们的计划已经清晰了,关于职业发展,你还有什么困惑吗?”我问她。
“在收纳表里我也写了,人际关系也是我希望在咨询中解决的话题。”小魏似乎是鼓足了勇气的。
我看了看表,已经快两个小时了。“这样吧,我们的时间差不多了,时间太长不利于咨询效果,你先回去完成我们的作业。下次咨询的时候,我们专门探讨职场人际关系问题,我建议你把平时遇到的职场人际关系问题的具体表现事情写出来,这样我们下次咨询的时候更有针对性。”
“我这次是正好出差来北京,下次我就不一定过来了啊。”
“没关系,我们还可以电话咨询,这期间如果你有着急的问题,也可以发邮件给我。”我微笑着看着小魏,知道她有一些犹豫,但是为了保证效果,咨询时间必须保证。
下次正好可以开启一个新的话题。
转弯看见
兴趣爱好和职业之间的关系,总会是一些人的纠结。明白这几点,可以解开纠结:1.职业可以用来谋生、获得成就、实现理想,兴趣爱好可以用来交友、打发时光、愉悦身心,二者可以不在一起。2.两者重叠的部分越多,要求就越高。3.如果希望兴趣爱好成为职业,你就一定得为这个梦想努力,还得有耐心。
爱好也能成正职(下)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动力、有愿景、有意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却游离在了“主流”社会的边缘,他们该如何定位?他们的前途在哪里?
性格影响职场关系
十天后,我们如约开始咨询,通电话的时候,我明显地感觉到小魏的情绪高了起来。她告诉我,原来以为咨询会直接告诉她怎么做,所以上次刚咨询完的时候,有一些失落。但是回去做了梳理,并且认真地想了自己的可能性,竟然自己想通了。
她说:“我发现,我要做的事情是回避不了的。”
拿着电话,我笑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专家,来做咨询,只是在恰当的时机给自己一个合适的机会,通过别人的帮助做一个升级重启罢了。
看上去,职业发展的困惑已经问题不大了。
“小魏,你上次说到你的人际关系问题,现在需要分析吗?”我问小魏。
“主要是我的性格,我总和别人想的不一样,我追求的是真诚,但是在职场上总有各种虚伪和敷衍。我又希望别人都认可我,希望自己能随群,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担心我的性格会影响职业发展。”小魏虽然在描述困惑,但我明显感觉到了电话那端的温度,更加开放,也更加信任。
我开始和她对话:
“你担心什么?”
“我担心自己的性格。”
“担心性格的什么问题?”
“担心性格不适合职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职场需要很好的交际能力,需要和别人能打成一片,而我的性格恐怕不适合。”
“哦,你认为性格等于职场交往能力?”
找到小魏的这个信念,我就开始和她分析性格和职场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让她知道,性格没有好坏,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方式,每种性格自有其优势。不管是哪种性格都不能回避职场能力的提升,找到适合性格的沟通交往方式,大家就会都舒服了。我希望她能明白,接纳自己,拥有自信,才会让自己在职场上的表现更自如。
约定的安心
小魏似乎明白了,又似乎打开了自己更多的回忆,她和我说起了自己的家庭。“我妈妈总觉得我不够好,总批评我,说我不合群,时间久了,我也就这么认为了。而且,我那个,我不知道怎么说,我有一个特点和别人不一样,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小魏有些支支吾吾,我想,她对我更加信任了:“你是说你的性倾向吧?”
“是的是的。”我感觉得到,电话那端的小魏此刻已如释重负。
“我认为,不同的性倾向没什么对错之分,我也认为,性倾向是一种隐私。虽然我从收纳表里看到了你填的内容,但如果你不说到和职场的关系,我也不会和你谈这件事。”我平静地说出了我的观点,“那么,你觉得你的性倾向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小魏和我说起了她被之前的老板嘲笑的事情,说起了被别的同事骚扰,说起和现在的女朋友之间对未来发展的冲突,这些事情每一件都和职场有关。
同时,我也知道,这些事情每一件都和之前的规划没有冲突。
我和小魏说了三点:
1.你首先需要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正常,不把自己当作另类,你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2.把工作和私生活隔离,意识上隔离,这样,你的职业发展才会正常。
3.你选择了一个相对小众的生活方式,让你能够舒坦一点的是,在工作之外,可以找到更多相同选择的人,寻找支持系统。
我舒了一口气,对电话那端的小魏讲:“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所以,我们尽量让自己和别人一样。但是内心总有一些不同的个性,作为我们的一部分,我们要爱护它。”
“嗯,谢谢赵昂老师的理解和鼓励。”小魏说,“我想,关键是我不要再把自己封闭起来。”
“那么,就和这个社会来个约定吧!”我提高了声音,“你给那些不被多数人接受,甚至有可能给自己造成伤害的特点找一个活动范围。然后,你游走在不同的角色里,让每个部分都相安无事。不必纠结,不必过分关注。随着你能力的增强,你要么切换得游刃有余,要么整合得越来越密切。反正,会越来越舒服的。”
我补充道:“前提是,你要知道你在每个角色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不是别人赋予的,一定是你自己最想要的,这样,才会活得充实。”
小魏像是找到了救星。听我和她说完,“嗯,嗯,”电话那端,感觉像在一个劲地点头,又像是在涨红了脸搓手,“没什么了,我都明白了,我觉得基本上没什么了。我觉得特别开心,和你聊天,三天三夜都可以。”
“谢谢你!希望能帮到你。”
“不瞒您说,以前我想过移民的,现在不会了。”小魏很可爱地说,“真没什么了,咨询得很明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小魏在咨询最后总结道:“说起咨询的价值,可以用两个词概括:安心和信心。以前自己也做了很多思考,但总不安心,现在总算安心了。而且感觉未来也不会是一片黑暗,而是充满了信心。”
我在最后总结道:“你一路走来,带着自己的梦想和辛苦努力,过来和我探讨未来的可能。你的认真和对自己的负责,让你看到了更好的自己,所有改变都会在未来发生,困难一定还在,但是你会更有力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