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拐角处

第26章


这些说法似乎都对,我只是提醒一下处境:身陷囹圄,不能自已。
切不可幻想大墙外的生活就会五彩缤纷,错误地以为自己只是不知道有什么适合自己的职位,只要自己了解了信息,就会被用人单位疯抢。这越狱的第一步就是通过练好本领说明自己的职业能力的。任何一个职业的佼佼者都很了不起,不要以为工作之间的差异有什么能力高下之分,只是在不同人那里,结合个人特质有不同的体现罢了。马云当初在大学也是优秀教师,冯唐当初也是医学博士。
练好本领,就是通过用心对待职业,训练出自己的能力,好增加自己的职场交换价值,帮自己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刘正光显然对我的分析十分认同,于是我趁热打铁,和他一起分析了做医生的才干训练积累,以及做管理咨询和做医生之间的关联。
“原来没想到适应职业会有这样的价值,这会儿让我更有期待了。”刘正光点头称是。
越狱三步法
心态沉稳,接下来反倒可以更快了。
越狱第二步:结识圈子,扩展视野。希望转行,进入一个之前陌生的领域,混圈子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希望把之前的积累兑现出来,如果从头开始,必将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如果高点切入,将自己的价值呈现出来,会迅速获得认可,进入快车道。
混圈子有好几种方式,其中,参加培训和进修是一种便捷高效,既能迅速建立连接,又不会跌份的方式。看上去花钱花时间了,但是通过培训进修,获得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还有对新鲜职业的了解以及适合性的判断,同时可以收获一个圈子和支持系统。通过上下游业务关系,建立职业的链接,可以获得更加快速的通道信息。也可以主动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拓展一些可能性。
混圈子有一个前提:你是有价值的,并且可以呈现出来。没有准备好交换,只是准备挖掘和吸收,那就不是混圈子,而是会丢掉圈子。
同时,扩展视野和圈子也是为了再一次保障自己的选择不是鲁莽的。
刘正光已经开始混圈子了,我们又重新将所有的圈子、价值、策略梳理了一下。
越狱第三步:创造机会,验证实力,走好迁移的第一步。
机会是等的,等的时候要练能力;机会也是创造的,练能力的时候机会就来了。圈子不等于机会,对一个希望从职业困境中越狱的人来说,浮躁是大忌。有些是机会,有些只是诱惑,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获得的价值是幻想的,还是确定的,是否符合常识和规律。
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一定会是转行中最艰难的时期,做好原有工作,实现能力迁移,混圈子,找机会,这需要非常忙碌才能把每个部分都做好。
如果有一天,有一个小机会来了,千万不要忽视这根橄榄枝,它是上帝的垂青,做好小事,才有更大的可能。职场社会就是这样的规律:给你5分难度的事情,你做到8分了,才会继续给你7分难度的工作。任何人的能力都需要验证,每个验证你能力的人都是你的客户。
我帮刘正光把每一步的细节逐渐梳理出来了,并对所有事情进行了分级处理。看得出来,他确信而且有一丝担心,就像是一个念头悬在那里,等着尽快实现。我给他提供了一个信息:某家管理咨询公司在最近有一场医疗投融资的行业论坛,建议他参加。
“我知道这家公司!”刘正光很兴奋,“还准备参加他们的培训呢,我这就报名。”
迈出第一步很重要。
职场越狱,职业转换,只是个起点。
职场越狱并不简单,这也是给有胆量、有魄力,同时不愿意适应原职业,把那份工作看作炼狱的人支的招。当然,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为最初职业选择时的懵懂和迷茫买单。
转弯看见
脱离职场困境的锦囊妙计:1.停止抱怨,尽管你抱怨的内容无比正确,但是抱怨对结果往往于事无补;2.做好手上的事情,这是你可以脱离困境的最可靠砝码;3.扩展视野和圈子,展示自我价值,争取机会;4.抓住机会,验证实力,成功越狱;5.有可能的话,总结教训,下次不再掉入困境。
你可以追求你想要的样子
生涯咨询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帮人找回梦想,这项工作一共分三步:先帮忙画出梦想的影像,哪怕是幻觉,哪怕只可意会,这时候,咨询师得是个好画家;然后识别出乔装改扮的梦想,哪怕隐藏得很深,这时候,咨询师得有火眼金睛;最后,说服和似曾相识的梦想相认,这时候,咨询师还得苦口婆心。
听了成功学,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应该是凤凰,回到现实里,又发现自己不过是只鸡。到了咨询师这里,才发现,是鸡是凤凰不重要,飞起来再说。
优雅的困惑
我和雅洁是在一次讲座中认识的,我那次的讲座主题是女性职业生涯发展。怀着对女性无比的尊重和敬仰,我分析了女性重要的社会角色对自我实现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生涯阶段,女性的尴尬和不同发展途径。
讲座之后,有不少听众围住我提问。没想到的是,有一半问题是关于孩子的,这时候,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赵昂老师,您刚才说到的女性在有了孩子之后的自我实现,可以与职业进行结合,如果对原来的职业并没有太多热情,这怎么办呢?”
我抬头看了看,提问的是一位优雅的女士,从相貌上看,岁数不大,在众多听众里,她算是年轻的,脸上化着淡妆,穿着职业,显得干净利落。后来,我知道她就是雅洁,名如其人。
“职业有很多功能,我们不能期待职业一定要带来自我实现的价值。同样,也不能期待把自我实现的方式一定变成职业。这要具体分析职业在生涯中的作用,以及你追求的价值。在职业中自我实现,培养职业之外的事业线,都是很好的方式,但是,明确追求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时间关系,对一个模糊的问题,我的回答不可能太清晰了。
一周以后,我的助理告诉我,雅洁约了我的咨询。
咨询之前,我了解了她的基本信息:互联网行业人力资源经理,主要做培训的模块。在现在的职位,所有工作已经熟悉了,在现在的公司,一时也没有太多发展的可能。她既感到逐渐成为老HR的危机,又找不到让自己兴奋的发展方向,同时雅洁还是一对5岁双胞胎的妈妈,她很想多照顾家庭。
我们在咨询中讨论了雅洁自己的想法。
毕业后先是有了两年的职业探索,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人力资源领域,然后就和很多HR一样,做了十年的人力资源,其中做了五年的培训经理。对业务,雅洁已经很熟悉了,虽然公司文化开放,会提供一切可以尝试的机会,但是雅洁总觉得,要么没有动力,要么没有兴趣。和别的培训经理一样,雅洁接触过很多培训课程,于是也打算看看自己能否找到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职业?比如高管教练,比如咨询师。不过,这些目标似乎距离自己很远,要长久努力,缺乏动力,也拿不准。
我倒是对雅洁最开始的那段职业经历很感兴趣,英语专业毕业,初入职场的两三年,雅洁换了很多工作,做过翻译、做过旅游、做过行政、做过教育培训,每次的职业变化,主要原因都是一样的:轻松、好玩。
这个想法很有趣!一个追求好玩的人,如何在一个职业做了十年呢?而且,其间就换过一次公司。
关于天赋的梦想
雅洁自己作了总结:刚入行的时候主要动机就是新鲜,而且喜欢与人打交道,也相对轻松。后来换了公司,公司环境自由,鼓励成长,就一直待下去了,再后来,就生了孩子。这两年才感觉新鲜劲没了,工作也没有了挑战。老板和自己说过调换其他HR模块的事情,自己也似乎没有太大兴趣。关于升职,难度暂且不说,看到HRD的忙碌状态,雅洁就害怕了。平时总有猎头联系,但是,似乎职位之间没有太大差别。
“还有些什么打算呢?”“没了。”
“那么,其他的想法呢?关于兴趣的,关于理想生活的。”我开始做福尔摩斯了,希望激发出一些描述,好发现蛛丝马迹。
“其他的,也没什么了,就是一些兴趣爱好,我正在练小提琴,这是小时候的基础,好久不练都荒废了,现在陪着孩子学,又捡起来了。我也喜欢画画什么的,都只是爱好。”雅洁笑了。
“你有没有对理想状态的设想?如果不考虑生存,不考虑职业发展。”我开始祭出神器,召唤梦想了。
“那我就想要一个gap year了!想休息一下,能够多陪陪孩子,和他们一起学学东西。不过,具体要学什么,我也没什么想法,学一些技能吧。”
“这是你的理想状态?很难实现吗?有什么障碍?”我开始穷追不舍。
“外界倒没什么障碍,还是我自己不知道要干吗。”听到无解的回答,我开始窃喜了。我知道,继续问下去,梦想就会呼之欲出了。
我顿了顿:“间隔年不是你的理想状态吗?似乎你希望通过间隔年实现什么?”雅洁想都没想地回答道:“我想做和天赋结合的事情。”
看啊!这不就是梦想?
有人会说,谁不都是想发挥天赋?还真不是,或者,一大半人都不是,或者,多数人假装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