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秘本

第134章


糜芳这个懦夫!孙权这个色狼!”他冲着樊城破口大骂。
“父亲,现在我们只能撤退了,只望有机会东山再起。”长子关平勒马出现在父亲面前。他双眼通红,年轻的脸上挂满了泪水。

“不要追了!”得知关羽败走的消息,身在摩陂的曹操开口便说。
“是。”信史低下头,“征南将军也已下令停止追赶。”
“哦!曹仁也开始明白打仗的事情了。”曹操非常满意地说道。
实际上,曹仁是听取了赵俨的进谏,才放弃追赶关羽的。这是一场在曹操与孙权的同盟关系并不稳固的情形下发生的战斗。解了樊城之围,曹军就达到了目的。剩下的事情交给孙权就可以了。“可能的话,让关羽与孙权大战一场,两败俱伤就最好不过了……”这就是所谓乱世下的盘算。
关羽逃进位于南郡当阳东南的麦城。他先抵达这里,但途中掉队人数众多。随后追来的东吴军以及埋伏的东吴军之中,杂混着关羽部下的家人。他们呼唤着自己父亲、丈夫的名字。
“早些回到江陵来吧,大家都等着你呢。”
“喂,你难道不想家庭团聚,快乐地生活吗?喜欢什么不好,非要选择刀丛箭雨?放弃吧……”听到这样的呼喊,五人、十人,人数不多的小队纷纷做了逃兵。抵达麦城时,关羽身边只剩下了数百人马。进入麦城之后,孙权那边的呼喊攻势仍在继续。
“美髯公啊,像你这样的英雄豪杰,在这里一命呜呼的话就太可惜了。赶快投降东吴吧。你的家人也在江陵翘首以盼呐!归顺吧!这也是为了天下的大计。”孙权军特意找来嗓门大的人,站在上风处大声呼喊。
关羽紧闭双眼,默默地听着。儿子关平提心吊胆地问:“该怎么办呢?”
“谁会投降碧眼儿这种人?不过,也好……我们假装投降,伺机冲出城去。”关羽答道。
麦城是座小城,数百军兵恐怕连一日也守不住。冲出城往西北方向走的话,上庸郡是刘备的势力范围。总之,只要能到那附近,关羽就会有活路。“不过,上庸的孟达那家伙,要是能派些援兵来就好了……”关羽满肚子都是对上庸太守孟达的不满。但是,此前与曹军发生小规模冲突时,孟达想要派出援军,却被关羽训斥道“不要浪费兵力”。这次即使自己向他求援,恐怕孟达也不会派出一兵一卒。
关羽在麦城的城墙上竖起降旗,扎了稻草人放在旁边。“我方决定投降。因为要准备一下,请稍候片刻。”关羽让嗓门大的部下喊话,然后打算趁着对手疏于攻击之际逃出城去。人多的话容易暴露,所以他将手下分成了三人或四人一组的小分队,已经谈不上军队的编制了。除了儿子关平,关羽逃走时身边只带了十余骑骑兵。
然而,孙权一方对周围的地理情况很熟悉。就算关羽从麦城脱逃,也大致知道他会走哪条路。孙权在预想的脱逃路线上布置了朱然和潘璋二将的军队。漳水一带有个叫作漳乡的村落,在那里待命的潘璋发现了关羽一行人的踪迹。骑着赤兔马,长髯飘飘的人,毫无疑问就是关羽。
“关云长,哪里逃!”潘璋将宝剑举过头顶,带领数千人马冲了上来,将逃跑者团团围住。不用说,胜负一目了然。关羽一行人被生擒活捉。关羽几乎没有抵抗,也许是他已经没有抵抗的气力了。今年他已经五十八岁了。年轻的关平倒是激烈地搏斗了一番,但是毕竟力量悬殊,只不过是无用的抵抗罢了。
被缚上绳索时,关羽也只傻傻地张着嘴。这数日之间,他感觉好像过了十年二十年,快速地衰老。他的双眼空洞无神。“关羽云长这样的伟丈夫竟也会被绳索捆绑,这种事情怎么可能?”若意识清醒的话,他应该感到耻辱。但关羽不想受辱,他的自尊心太强了。如果不想受辱,就只能丧失意识——也许他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才突然显出衰老的样子。
“怎么样?你在孙权将军手下做官吧?”潘璋打一开始就这样劝降,但关羽完全毫无反应,口水顺着他的唇边流了下来。“松绑!”潘璋向部下命令道。但是关羽仍没有半点反应。潘璋的兵卒为关羽松了绑,他那巨大的身躯不禁晃了两三下。刚才是绳子将他的身体固定住了,一旦解开,他就瘫软在地。
“斩了他,快斩了他!快斩了家父啊!”关平声嘶力竭地吼道。
“也好!斩了他。把首级带走。”潘璋下令道。只有现在将其斩首才算是尽了武士的道义。
“不胜感激。”关平低下了头。
这时,吕蒙已在孙权的大本营中卧病不起。他的病情急剧恶化,恐怕已经无法康复。孙权守在吕蒙的身边。“快好起来呀!快点好起来!我还想让你当军师攻打刘备呐。”孙权说道,他的碧眼中噙满了泪水。病榻上的吕蒙微微地摇了摇头,也许他想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了。
不久,吕蒙气绝身亡,享年四十二岁。当天,两位使者接连向孙权送来了重大的汇报。第一位使者报告说:“潘璋在漳乡取得了关羽的首级。”第二位使者报告说:“征虏将军得急病故去。”征虏将军是指孙皎。这次东吴征讨江陵的远征军总司令是吕蒙,副司令就是孙皎。
“什么……他们都死了……”孙权说完,闭上眼睛。
作者曰
据《资治通鉴》记载,关羽被斩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魏志·武帝纪》记载则是在第二年的正月。大概是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曹操那里时,已是第二年的正月了。吕蒙在公安病死,则是在打败关羽之后不久。因为在孙权根据战功封爵之前,所以应该与关羽的死是同一时间。通俗本的《三国演义》中,吕蒙是被关羽的冤魂附体,痛苦而死。对于欺骗英雄关羽的人,听众们可不希望他就这么平淡地一死了之了。孙皎之死据《吴志·宗法传》记载是在建安二十四年。而且书中明确记述了他抓住关羽、平定荆州的功绩。也就是说,至少战胜时他还健在,之后才去世。斩获关羽首级的曹操按照诸侯的礼仪厚葬了关羽,这是在第二年的正月。同月,六十五岁的曹操在洛阳病逝,就在关羽的葬礼之后不久。
斩杀关羽的大将和副将在关羽死后不久相继离世,曹操在为关羽举行葬礼后也跟着去世了。虽然吕蒙很早以前就被病魔所困,而曹操在当时已是高龄,又有严重的顽疾偏头痛。意外死亡的,应该只有副将孙皎。但是,时人将这一连串的死都看作关羽的诅咒,这倒也不足为怪。中国各地都有关帝庙。关羽不是皇帝,甚至连“王”也算不上,却被奉为“关帝”,这实属特例。他的幽魂之厉害,使得人们不寒而栗,人们是为了告慰其亡灵才祭祀他的吧。从被尊为关帝的过程来看,中国的关帝大致相当于日本的天神。
第六卷
两汉相传二十四,
禅魏曹丕窃神器。
分为三国魏蜀吴,
鹬蚌相持真鼎峙。
魏则曹丕吴孙权,
蜀则先主称刘备。
魏曹承汉才四传,
天下权归司马氏。
——宋陈普《历代传授歌》(节选)
悠悠四百载

槌音震耳。四处皆可听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像是陶醉一般侧耳倾听着。然后他换了一处地方,果然还能听到。老人不时地点点头,口中念叨着什么,连他身边的人也无法听清。老人好像是在独自对着内心的低叹点头。
“您好!陶固大人。”碧眼的西域僧人开口招呼道。
被称作陶固的老人这才回过神来。“哦,这不是支敬长老吗?”老人回答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宏伟的建筑在日益增多啊。”西域僧说。支敬大约五十岁,如今在月氏族的佛寺白马寺里担任代理长老。
“这都是托您的福。”陶固低头答道。
“陶固大人不必对我言谢,要感谢的话,就感谢魏王殿下吧。”
“呵呵,话虽如此……为了洛阳,我却想对所有人道一声谢。”
陶固已过古稀之年,距离董卓烧毁京城洛阳,正好过了三十年。把洛阳重新建成繁华的都市——生在洛阳长在洛阳的商人陶固为此倾注了毕生心血。对于陶固来说,三十年岁月的每分每秒都是为了洛阳的复兴。这三十年,尽是苦难岁月。二十四年前,天子曾一度从长安回到洛阳,却未在这里定都。当时的洛阳是那么的荒凉,因为董卓将洛阳破坏殆尽。这样的洛阳已经不可能再成为都城了。所有人都这样认为。东归的天子一行也舍弃洛阳,前往许都。不仅是天子,所有人都对洛阳感到绝望。他们纷纷投奔新都许都、南阳和邺城等地,去追寻新的生活。只有陶固留在了洛阳。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他依旧尽力而为。他雇佣下人时支付两倍于许都、邺城的报酬,也答应付给工匠、泥瓦匠们双倍于市价的酬金。在他的努力之下,废墟恢复成了小聚落。陶固复兴洛阳得到了白马寺的帮助。擅长经商的月氏人在经营临时落脚的绿洲型都市上有着特殊的才能。商人们在这投宿里,并以种种方式消费。在陶固和白马寺的共同努力下,洛阳终于变成了一个小城镇。
让洛阳真正开始恢复元气的,是最近几年的事。奉魏王曹操之命,洛阳开始大兴土木,人们议论纷纷:这难道是迁都洛阳的前兆吗?关羽加强对樊城的进攻之后,曹操亲自率军进入洛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