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的兴亡

第270章


日军增援部队及军需品运输极为困难,地面作战逐渐受到强大的压力。在北线,美军第1 骑兵师横越皮纳山峰向西进攻,掩护第24 师的翼侧,防止日军进攻塔克洛班。23 日,刚刚上陆的第32 师接替第24师突破“断颈岭”防线,给日军第1 师团沉重的打击。在南线,美军第96师在达加米一普劳恩一线与日军对峙,第7 师则顺着西海岸2 号公路北上攻打乌目。
  山下奉文发现第35 军有全面崩溃的危险,遂决定孤注一掷,在南线发起攻击,占领普劳恩、圣帕布洛机场群,最后视情况向东北方向的塔克洛班实施总攻击。具体作战方法是空降部队先在美军机场着陆,然后与发起攻击的第16、第26 师团会合。
  铃木接到命令后,立即进行作战准备。第26 师团正在抵抗美军第7 师的进攻,只得留下两个大队的兵力与美军激战,掩护师团主力向普劳恩方向运动。第16 师团的任务是在12 月5 日进攻普劳恩北机场,但铃木在与空降部队协商后将进攻日期改为12 月6 日,而第16 师团因通信故障未能接到修改后的命令,仍在5 日发起进攻,结果一败涂地。
  6 日傍晚,由白井恒春中佐指挥的第3 伞兵联队的356 名伞兵,乘坐26架运输机,向普劳恩飞去。他们原定在北机场集中,但由于天黑和美军高射炮火的拦截,只有白井和60 名伞兵在目标地点着陆,主力则在普劳恩东面的圣帕布洛机场着陆。在北机场,白井的兵力单薄,只得撤退到附近的树林里,碰巧遇上了第16 师团的残兵败将。在圣帕布洛着陆的伞兵主力在破坏了机场设施后又冲到北机场,与白井会合。他们惟一的希望就是等待第26 师团的来到。可是,该师团只有一个大队开到普劳恩的攻击范围内,而这些筋疲力尽的士兵又被美军第11 空降师的一个营截住并击退了。白井坐等援军不到,坚持三天后,终被美军四个营彻底消灭。
  12 月7 日,就在日军还在为“普劳恩机场进攻战”的失败而痛心疾首的时候,在麦克阿瑟的精心策划下,新调来的美军第77 师突然在乌目港南面3英里处的伊皮尔登陆。由于铃木认为莱特西海岸是处在西面的宿务岛的日本海军的保护之下,因此该段海滩没有设置任何障碍物,防守兵力也极为薄弱。
  美军一上岸,就把进攻矛头指向了乌目港。乌目港一旦落入美军手里,不但南线日军将无路可逃,北线日军也将成为翁中之鳖。
  铃木得知美军抄了他的后路,大惊失色。他一方面急令第26 师团回攻伊皮尔、第16 师团回援乌目,一方面向山下奉文请求增援。然而,第35 军的战斗力已经大为减弱,根本不是美军的对手。10 日,乌目港被美军占领。在山下派来的援军中,第68 旅团在莱特岛的西北角圣伊西德登陆,远水解不了近渴;第30 师团第77 联队在帕隆邦港上岸,但此地到乌目有35 英里的盘山道,行军困难;11 日,载有第8 师团的3000 人和900 吨弹药物资的运输船队刚刚接近菜特西海岸,就受到美军“海盗”式飞机的袭击,5 艘运输舰中有4 艘被击沉,剩余日军在帕隆邦仓促登陆。
  12 月15 日,当铃木还在忙于调集部队、企图夺回乌目港的时候,麦克阿瑟派遣两个团的兵力在吕宋岛南面几英里处的民都洛岛登陆。该岛只有1000 名日军,很快就被美军消灭。美军占领民都洛岛不但一举切断了山下奉文与菲律宾中、南部各岛的联系,而且直接构成了对吕宋岛的威胁。日本人不得不决定放弃除吕宋岛之外的菲律宾各岛屿了。
  22 日,山下奉文电告铃木宗作:“第35 军司令官从现在起应在菲律宾中南部继续持久抗战,以支撑将来国军反攻。”25 日圣诞节,美军攻占了日军在莱特岛上的最后一个主要港口,将铃木堵在北面的山区里。麦克阿瑟立即宣布,除了一些次要的扫荡残敌行动外,莱特战役已告结束。
  虽然由艾克尔伯格指挥的美军又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才彻底消灭了莱特岛上负隅顽抗的日军,但在1945 年即将来临的时候,日本人对菲律宾的统治将要土崩瓦解这一点已是不容争辩的了。
  莱特一战,日军除1000 人撤离、800 余人被俘外,其余约7 万人被击毙或病饿至死。美军亡3500 人,伤1.2 万余人。小矾国昭首相曾准确地把菜特之战比喻为1582 年决定由谁来统治日本的天王山之战,美军的胜利恰好验证了小矶的观点。日军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力量与美军相抗衡,只剩下被动挨打的份了。
--------------------------------
塞班论坛   http://bbs.dospy.com/
--------------------------------
[塞班论坛  忘塵居士  整理制作]
日本帝国的兴亡 - 第十编  末日降临(1945年)  第46章  兵败如山倒
--------------------------------
塞班论坛   http://bbs.dospy.com/
--------------------------------
[塞班论坛  忘塵居士  整理制作]
第46 章 兵败如山倒
   “马来之虎”被擒
  1945 年春,日本军国主义已处于日暮途穷的困境。在亚太战场上,从马里亚纳群岛起飞的美国远程轰炸机对日本各大城市的空袭活动日益频繁,麦克阿瑟的部队已占领了吕宋岛西南毗邻的民都洛岛,岸基轰炸机开始重点轰炸吕宋岛上的马尼拉地区和克拉克机场;英、美军队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也发起了反攻;在中国大陆正面战场上,日军1944 年进行的所谓“大陆打通作战”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队正开展局部反攻;东南亚各国人民抗日武装斗争进入高潮,日本占领军处处被动挨打,“大东亚共荣圈”已陷入崩溃。由于长期对外侵略扩张,日本的国力已濒衰竭。国外资源供应断绝,国内工业濒于瘫痪,粮食匾乏,人民不满,军国主义分子们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但是,侵略者是不愿意放下屠刀、束手就擒的。1945 年初,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和日军大本营相继发布了《决战非常措施纲要》和《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提出要竭力搜刮中国和东南亚各地的战略物资,不惜一切手段增加重要军需物资的生产;同时确定下一步的作战重点是挫败美军继续向日本本上接近地的进攻,确保从菲律宾的吕宋岛经中国的台湾和上海、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至南千岛群岛的前沿防线,并准备抗击美军直接在日本本上的登陆。日军大本营的如意算盘是:在前沿岛屿拖住美军,进行持久的消耗战,同时请苏联出面斡旋日本同英、美的妥协。
  令军国主义分子们气馁的是,本来抱以厚望的对苏工作迟迟不能取得进展。相反,苏联领袖斯大林大元帅却利用1944 年11 月6 日十月革命胜利27周年纪念日发表演说,首次称日本为侵略国。斯大林在演说中说:
  根据历史经验,侵略国、攻击国对新战争的准备总是比被侵略国、被攻击国方面做得充分。例如“珍珠港事件”和在其他太平洋诸岛所看到的攻击,日军对香港、新加坡的最初进攻等事实,决不能认为是偶然的,这表示侵略国的日本比坚持爱好和平政策的美、英两国,对于战争有完全的充分准备。
  斯大林的演说无异于给日本统治者当头棒喝,小矶首相本想提出抗议,怎奈没有实力为后盾,最后只得作出决定:“以沉默的抗议为宜。”挨骂却不敢吭声,充分体现了日本帝国已经衰弱到何种程度。
  就在上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在菲律宾吕宋岛揭幕了。
  1945 年1 月,麦克阿瑟在莱特岛正加紧准备他在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也是最大一次登陆战役。登陆行动由下辖第1 军和第14 军的第6 集团军实施,共20 万人,其中作战部队有13 万人,另外还有一支8 万人的预备队。
  参战的舰船将达1000 艘以上。麦克阿瑟决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主力部队就在当年本间雅晴的日军登陆的同一地点——林加延湾登陆,上岸后即沿宽阔的平原向马尼拉进军。少量部队在苏比克湾西北海岸和马尼拉湾南面的纳苏格布登陆,以封锁巴丹半岛和科雷吉多尔岛,并准备从北面和南面奇袭马尼拉。西南太平洋部队的岸基机和舰载机将负责掩护并压制吕宋南部的日军机场,哈尔西的第3 舰队负责压制台湾和吕宋北部日军机场,盟军共有飞机1000 多架。
  日军大本营在莱特决战失败后仍不甘心,决定把“捷一号作战”的范围扩大到整个菲律宾。但是,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遭到了第14 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将的强烈反对。山下认为:日军已经失去制空权,若与美军在平地会战,肯定会招致全军覆灭的下场;吕宋岛上的运输力量非常薄弱,部队无法进行机动作战;粮食缺乏极为严重,自1944 年11 月中旬起,日军每人每天的主食仅有8 两;菲律宾老百姓极为痛恨日军,一旦美军登陆,老百姓都会参加游击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