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日常手札

第28章


  在除去了一些顽于抵抗之人后,其他人被顺利挑出、打散、收编、融入大禹军队,还有一部分归顺的伤残或年老的胡人被分散送往了内地的“洗/脑”村落,为了保证王朝的安稳,全国各地都设有这样特殊的村落,来用安稳的生活、良好的环境、加上文化上的教导一步一步蚕食胡人的意志。让她们习惯穿大禹王朝的服饰,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不用再追着牛羊过迁徙的日子,不用因为一口吃不到的素菜而感受便秘的苦处……几十年就能带来一次新的民族融合。
  而此时此刻,大禹的军队才真正面临了开战以来第一次严峻的考验,那就是天气!
  入冬了!
  对于胡人来说,虽然她们的物资不充裕,但是她们有积存下来的厚厚的皮毛,有强壮的适应了草原恶劣气候的体魄,而且她们也足够了解地形,了解草原水源的变化,这些都是她们的优势。
  而大禹王朝刚刚适应草原气候的士兵,在第一场雪来临的时候,被冻伤了不少,急转直下的温度让燃料准备不充足的士兵们在睡梦中冻僵,第二日红肿疼痛的四肢让她们难以继续开拔。大面积的冻伤,众多的伤员人数,也让准备好的草药消耗过半。
  对此军部紧急上报了朝廷,虽然有皇帝调遣过冬物资的圣旨,但指令从上面发往下面地方再筹备的时间上也称得上足够漫长,为此草原上的军队不得不放缓了进一步深入地脚步。
  元帅烦躁地翻着皇帝写给她的密信,没料到今年天气比往年还要恶劣,这对于她们打算一年就收复王庭的计划不得不延长,她们不能冒进的用费了三年时间调/教出来的精兵的性命来填这偌大的纰漏。
  不过这样也好,她们已经做的太多了,这个冬天可以正好用来调整之前的节奏,她们的士兵也很疲乏,最重要的是她们已经快要触及剩余胡人部族的底线,于是一种传言开始流向草原……大禹人的怒气已经平息,已占领的区域就算做了赔礼。
  即使不知道是真是假的信息也让胡人剩余的三个大部族的首领暗暗松了半口气,同时她们也再一次鼓足了力气,想要吞并另外两个,这样才有能在明年雪化时节抵御大禹王朝的实力。
  柳姝这边对战争事态的关注点不在这场战争能否获胜,而在于多方角逐的过程中所透露的信息,这也让她给她的亲传弟子们加了课,就连身为男人的黄瑾也没能落下。
  黄瑾对于这场战争的关注重点更多在于周辰她能不能安全地回来。他只求她能安全地回来。他也下定了决心,哪怕她没能当上将军,也要求得母亲的同意,嫁给他。
  柳姝从半遮半掩的邸报上面提取出消息,让徒弟们分析消息是否可靠,消息的来源是什么,发布消息的目的是什么,消息中所透漏出来的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推测我军或是胡人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徒弟们也很争气,进步很快,从只能看到消息表面上的信息到从消息中提取出的浅层信息也只用了两个月,普通人能做到这个地步就已经很不错了。
  柳姝带着徒弟将消息汇总,分析提取出信息并整理成册,定时发给王爷,王爷则用这些继续教导如周辰、齐喆这样忠于王室的年轻将领,即使都是过时的消息,但也是经过分析提取整理后的,让她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更多的可能,再配合了战场上的实际应用,也让她们迅速成长起来,更能独当一面。
  对此王爷又暗暗给柳姝记了一功。
  阿络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雪梨羹进了屋子,飘落的雪花夹着寒冷的气息被北风吹进门缝又被瞬间阻隔在了门外,北风的怒嚎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不满。
  柳姝捏捏眉头,睁开疲惫的眼睛,将走近的阿络揽进怀里,说:“这大冷天的,还亲自去厨房做什么雪梨羹,咳咳……”柳姝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次生病就让她烧了两天,还好她平时身体强壮,要不也经不住消耗。
  阿络坐在了她身边,将碗盖打开,递给柳姝说:“你这不是病了么,我要你好好休息你也不肯,这邸报天天都看,也不差这几天。”
  柳姝笑了笑说:“雪这么大,我哪也不能去,小九九又睡着了,我就只能看邸报了呗,再说你不是也很关心那几个在战场的徒弟么。”
  阿络白了柳姝一眼,看柳姝不动,就亲自端过碗,盛了一勺雪梨羹喂给柳姝。
  柳姝一脸甜蜜地享受着阿络的体贴,这也算是内敛的阿络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她自然不肯错过这温馨时刻。
  柳姝喝完了雪梨羹,把碗往炕桌上一放,就拉着阿络滚上了炕,两人抱作一团,此刻没有情/欲只有温情,二人默默享受着火炕暖热的温度,不多时伴着屋外北风的嚎吹沉沉睡去。
作者有话要说:  O(∩_∩)O真是越写越觉得自己好匮乏,好多东西都不会都不懂,甚至觉得坚持地好辛苦,但每天大家给我的留言我都能看上好多遍,这些都是让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我很开心也觉得很幸福,谢谢大家的鼓励╭(╯ε╰)╮我会继续努力,继续修行!
☆、紧急状况
  不常生病的人往往一生病就持续很久,柳姝这一病就拖拖拉拉地病了半个月,而这半个月的战况十分胶着。
  缓过气儿来的胡人除了继续内斗,也分出一部分人马时不时骚扰着边境线上的村落。燃料草药不到位让大禹白白损失了好多强兵勇将,边境线太长了,没办法分散兵力进行防守,所以即使元帅很着急,也没什么办法。
  还好她不用担心太久,在皇帝反复催促又一连砍了好几个误事的官员之后,军需顺利抵达边境,这也让众多将士和军医们都松了口气。再晚点可就延误了进程,同时也消耗了士气,好在还算及时。
  不过事情并没有得到太多改善,反而朝着更恶劣的方向发展。元帅收到了一条消息。
  今年冬天比往年冬天要冷上数倍,导致三个胡人部族的牛羊各死了上万头,冻死的牛羊是不能吃的,因为冻死的都是体质弱的,而且没有经过放血等处理的牛羊体内会积蓄大量的代谢废物,甚至滋生了大量的细菌,人若是吃了很有可能会染病。
  这些都是原本还能让她们坚持两个月的口粮,但现在,剩余的活着的牛羊只够胡人维持一个月,可是冬天还有将近四个月!
  胡人不得不停止了内战,因为他们几乎山穷水尽,为了能够存活下去,他们不得不暂时放下了隔阂,组成联盟,打算背水一战!
  元帅和王爷对此也深深意识到这场战争往后难打了。要么趁着胡人联合起来之前赶快把她们消灭掉,要么就只能死磕到底,但是对于胡人来说的生存之战在大禹人这边只是侵略之战,意志上孰强孰弱显而易见。
  皇帝也是苦恼,筹备了这么多年,却因为天气原因而陷入了僵局。所以打仗想要赢,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杨先生也跟着一众幕僚开了通宵的紧急会议,天光破晓,大家也没什么头绪地只能先回去休息。孙树抱着放着杨先生常用物品的箱子跟在杨先生身后,二人回了自己的小帐篷。
  坐定之后,杨先生喝了一口孙树到的热水,揉了揉泛红的双眼,打了一个哈欠,才问道:“明远,我瞧你这几天沉默地很,这是怎么了?”
  孙树回答说;“先生,我们打仗最开始的目的不就是驱除鞑虏,保卫边疆么?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待在草原上?”
  杨先生一愣,她怎么跟徒弟解释皇帝的野心,徒弟的政治嗅觉比不上她的军事嗅觉,可以说她的聪明才智全部都长在了兵法上。
  杨先生苦笑地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圣上终于下定决心铲除这心腹大患,哪能因为天气问题就放弃,况且这样有多影响士气和军心你又不是不知道。”
  孙树沉默了许久说:“先生,你们刚才讨论了那么久,只想该如何继续打,而为什么不考虑考虑打下去的必要?”
  杨先生差异地问:“怎么不必要呢?”
  孙树说:“胡人的大部分人也都是百姓,生活不下去了,才会南下掠夺,何况现在她们山穷水尽,若再一味逼迫,绝地反击,很容易两败俱伤的。”
  杨先生叹了口气,说:“你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是现在哪还有可为的余地。”
  孙树反问:“为什么没有?”看着先生认真地听她说,她继续道:“剩余的三个部族其中两个是正统的胡人王族,而剩余那个是篡权者,后来才带了手下割据了地盘自立为王。正统王族的二人本就相争多年,面对大禹的逼迫时她们也最容易先联合起来,但她们肯定不得不防着第三者,且胡人首领都骄傲自大,相互不服气,这样看来即使是联合肯定也是面和心不合,在这里面我们就大有作为。”
  孙树看了一下杨先生鼓励地目光接着说:“我们可以拉拢篡权者,假意扶她上位,暗中开通互市,这样胡人大部分的百姓可以生活,她们战斗的意志就不会太过强烈,能好好地活着,谁还愿意拼死搏斗?”
  孙树好像思维一下子打开了一样,继续说:“我们也可以挑拨离间她们三个部族之间的关系,这样即使上述办法不能实现的情况下,也可以暗中分裂她们的联盟,一个心不齐的队伍,最容易被击溃的。况且她们不光要防备来自我方的进攻,还要暗自防备彼此之间的偷袭,疲惫之下最容易抓到弱点,一击必杀。”
  说到这,孙树摸着下巴皱着眉头,又冥思苦想了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