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班的豆蔻年华

51 我来看你(五十一)


我从初中毕业二十五年了,第一次见到裴力,胖胖的身材除了海拔比儿时更高以外没有一丝沧桑的痕迹。还记得初一第二学期刚领了新书,我和谭文、恬恬、张雷、大饼、孙荣、各司其职,分发着各科书本,因为害怕分发出现漏发错发的失误,谭文总会大声的让同学们数一下书本的总数,若是与发放的数量有差距,她总是很严肃的站在缺少课本的同学身旁,重新核对,查看缺少哪一本书目,然后把自己的课本先给同学。那时的谭文扎着两个不足15厘米的小麻花辫,笑起来两只酒窝盛满了欢乐,分享给身边同学。裴力数起自己的书本时一本正经的摞整齐,却从来不清点数目,那时他的同桌李俊总是手忙脚乱的翻着自己的书,然后一本一本的和裴力的比对,憨憨傻傻的样子显得格外认真。李俊就这样把自己和裴力的书本都归整起来,和其他同学各顾各的样子显得格外不同。
    裴力领完新书抬头对我说:“不用数那么清楚,我明天就不来上学了!”我怔怔的看着他,以为他又恶作剧“不可能!”“打赌!”果真,发了新书的当天下午就不见了裴力的踪影,打赌也成为一个记忆,始终没有想起来,打赌时约定的赌注是什么。裴力在家中排行老二,老大因父母离异,判给了爸爸,而自己跟随着母亲艰苦生活,就连姓氏也跟随了母亲。母亲格外疼爱这个缺少父爱的孩子,吃喝总是随着裴力的性子,让他像一棵树苗一样追足了肥料浇足了水,导致裴力一直高于同龄的孩子。裴力对母亲的宠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善良的本性让他始终站在母亲的立场,也便有了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乐观积极的性格让他从不向生活认输,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裴力助人为乐的为人处世让他在五班拥有特别好的人缘,直到很多年之后,我们都将他当做五班的一员,和我们生活在一起。裴力的母亲一直担心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影响考学,便老早的就让他上了技校,但技校放学比初中要早很多,裴力便放学后时常在二中门口等以往的同学一起回家。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没有参加中考,他一直就在五班的编制里存在。
    裴力的同桌李俊,有一只眼睛患有先天的眼疾,但他总是穿着军绿色的上衣,让班里的男同学格外羡慕。初三那年,他兜着胆子给我递了封情书,尽管整封信没有署名,但凭我对班里同学字体的熟悉程度,一搭眼就能够知道是谁的字体。李俊学习成绩欠佳,整日都在痴迷与气功大法,一封情书字迹凌乱潦草,但与往日他的作业相比,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可以看出李俊真的是很认真的书写整齐。我错略的浏览过后,才发觉,平日里帮他讲解题目也是让他快乐的事情,这封充满真情的书信却被我扔到了家里的炉灶里,如同石沉大海般 ,真的是伤了他人的心思。
    25年后,再见到张雷,已经不再是那个瘦高的体育委员,当年同为班干部,他总是极力帮着班委和老师维持自习课纪律,只要是我喊着:“别说话了,老师来了!”他总会默默的站起身来,严肃的环视四周,小声说话的同学,与他的目光相遇,总会不自觉的退缩收敛,不是因为惧怕,更多的是一种钦佩后的折服。张雷是极重情谊的男生,班里无论男女,谁有个头疼脑热他总是尽可能的骑自己的自行车送上一程,猴子那年胳膊受伤,张雷愣是充当护草使者,一起上学放学,陪伴在猴子的左右,就差帮着猴子写作业了。当猴子能够用右手书写作业的时候,张雷竟然高兴的像个孩童一般。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张雷就一直担任五班的体育委员,喊操的口令声叫的山响,使得原本还可以变声为歌星的磁性嗓音退化成了郑智化《水手》和刀郎《2001年的第一场雪》的厚实沧桑。每年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上,总会有他忙碌的影子,除了分配和重组各个体育比赛队员组别之外,提醒大家按时检录,显示出超群的组织才能。张雷先是送走了读西北民族大学舞蹈系的三围为同学,随后送走了秦征和我等十几位读中专的同学,每次送别前的聚餐,他都是一改往日男儿硬汉的角色,泪涟涟的喝着啤酒送别,揽着兄弟姐妹的肩膀依依不舍,而他终是没有离开嘉峪关这座城市,实现自己在外求学的愿望。我们每年放假回来他总会联系大家,无论是在某位同学家聚会还是在户外小聚,总让我们感觉到放假回家是一件多么让人兴奋的事情。以至于我的母亲很恼火我有的假期总有一些日子早出晚归,不像个大家闺秀的模样。
    25年后,再见到二鬼,已经不再是那个弱不禁风的同桌模样,唯有一双聚光的小眼睛还像儿时一样放着兴奋的光芒。读初中时,他曾一度痴迷于书法,常在他的摘录笔记本上写着打油诗,平平仄仄很是押韵。二鬼喜欢唱歌,特别是齐秦的歌,因为是同桌的缘故,常在我的耳边低吼《北方的狼》,干瘦的手指在他的大腿上不自觉的打着节拍,陶醉的神情一点也看不出他早就跑调了。二鬼很内向,在五班属于发育较晚的男生,我时常会向左转头,望着窗外的时候,就会顺便看到他棱角分明的侧影。青春期性发育的特征在他身上显得很不起眼,黑瘦的脸庞有着和女孩一样淡淡的汗毛,就是不见黑黑的胡须冒出影来,嘴唇像女孩一般圆润饱满,头顶的发际线很高,露出弯弯的美人尖来。二鬼从来都不会抄我的作业,看着我飞快的利用自习赶作业,总是暗地里较劲。那一年我差点被逼着回老家陕北读书,二鬼总是默默的陪着我,给我写个纸条:“别难过,一定会好起来的”,但满脸的愁容却是如我一般。直到我参加工作很多年以后,无意中获知同桌的手机号码,便不由自主的在喝酒喝多的状态下打电话给他,给他讲我的烦恼,而每次也是从饭店走着回家,直到平安到达家里二鬼才会挂掉电话。这种闺蜜的情节直到25年后再看到模样大变的二鬼才发现真的是错位了,那分明已经是一位内秀的男人,再也不是那个轻声细语的同桌闺蜜!可记忆中,那个轻声给我唱歌的二鬼,那个整日帮着母亲买凉皮子的二鬼,那个不知道如何安慰我耐心听我讲话的二鬼,依旧像个女孩一样文静的坐在我的身旁。
    25年后,再见到高晓敏,一个鬼精灵的模样,和儿时内秀的性格迥然不同。高晓敏和我是陕北老乡,记忆中总是在小腿上戴着毛线编织成的袜套,长长的眼睫毛下一双大眼睛充满疑惑的关注着周围的世界,因为从小皮肤白皙,又是家中独生女,格外受到父母宠溺。同学们想要多和她说几句话那是很难的事情,即便是老乡,我到她家的次数至今也是屈指可数。小学的时候,班里的同学曾往她衣服上放毛毛虫,被她发现后,整整哭了一节课,还有一节课才放学,老师实在无奈只好让她提前回家了。这样的伎俩上初中时也发生过,但我惊异的发现,高晓敏竟然用手捉住虫子扔到了教室外,由怕过度到不怕的淡定让我很佩服。但她依旧很少说话,一副冷美人的模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使得她一直没有绰号。她的嗓音极好,如同王菲般细腻轻柔,第一次听她唱歌是和她一起走回家的时候,那时,从酒钢二小向西不足几百米她就可以回到家了,细细白白的脖颈上总戴着一几枚钥匙,她的家里有一架很大的录音机,之所以用架这个量词,对瑜儿时的我而言,它真的是很少见的物什。她有时低声哼唱着《送别》,更多的时候是一些校园民谣,很多歌曲我都没有听到过,空灵的吟唱如同春燕衔泥一般甜美,那时她也清唱邓丽君的《甜蜜蜜》,音调把握的极准,让我格外赞叹。但她却从不参加学校的合唱队,就这样一个人吟唱至今。
    25年后,再见到刘爱玲,依旧是一个高挑的模特形象,一双纤细的大长腿竟然还蹬着一双近10厘米的高跟鞋,齐眉刘海下的一双杏眼一直笑着,上初中的时候,因为她自身海拔的缘故,一直无缘前排的座位,在印象里总和王宏彦坐在教室的后排,一张精致的鹅蛋脸上总是一副波澜不惊的表情。与人宠辱不争的气场让我记起她学习时的淡定。她和我一样不喜欢学习政治,我的不喜欢一直写在脸上,老邱总会一节课都不会落下的提问我,我不会就高声的回答老邱,“不知道!”。而刘爱玲不会的时候,总站在那里不吱声,咬着性感的嘴唇低着头,老邱从不为难她。不像我,偶尔还要被老邱拿笤帚揍几下。老邱让她坐下以后,她总是翻开书,拿笔把提问的问题在书上标注出来。第一次见她偷偷流泪还是杨力去世的时候,大概因为她们都在教室的后排坐着,突然间空出一个位置难免会伤心很久。她也会盯着那张空置的桌椅发愣,愣上片刻便会泛起点点泪光,那时的我才发觉她是一个细腻敏感的女孩,而非外表所呈现的高冷孤傲。(聚会时,她的儿子来看望她,一米九二的个头和新潮的发型,一股劲爆的韩流袭来,女人总是当了母亲之后就会出现最为华丽的蜕变,她温柔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早已高过自己的儿子,温情曼妙的笑脸与儿子交流,“只要儿子健康快乐就好”这是她最纯真的心愿。)
    25年后,再见到刘琰萍,比初中时长高了很多,和我一样留着短发,因为清瘦显得脸上颧骨很高,一身紧身牛仔装更衬托出她精干的形象。豆蔻年华中的她,总会爽朗的笑着,课间一溜烟的从前排跑到后排,总会拿起我的摘抄本一本正经的阅读,“这个诗是你写的?” “嗯!”“能当歌词了!”然后站在李野的桌旁笑眯眯的听他说话。刘琰萍最为拿手的绝活是跳皮筋,课间经常活跃在教室外,身轻如燕的飞跃,那时跳花皮筋的玩法已经不是很流行,但一级一级升级到肩部的位置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刘琰萍总是轻而易举的达到这一高度,做她的搭档会很幸福的蹦跶,即便是不幸闯关失败,刘琰萍也会珍惜救活的机会,带领同组顺利闯关。刘琰萍上学的时候很喜欢听小虎队的歌和张蔷的《走过咖啡屋》,她的摘录本基本都成了歌本,里面贴满了黄蓉等香港明星的贴画,花花绿绿的显示出雄厚的“资金实力”,让班里的同学艳羡不已。
    25年后,再见到姚连梅,一双纤细的手指攥在我的手心里让我心生爱怜,这双手在她参加工作以后扶起多少病人的身躯,为他们驱散病痛的折磨。我能够想象到她将自己的一头秀发挽起,藏进一袭白大褂内的模样,那是天使才有的色彩。从小失去父母的她,顽强的在哥嫂的呵护下成长,生性敏感的她从不轻易的浪费时间,光阴在她的身上岂止是弥足珍贵,更多的是发挥了一两拨千斤的效应。刻苦与勤俭成为她的标签,如果不是他的哥哥提及父母的早逝,我们根本看不到灰暗曾经来过她的身旁。她总是对周周围的同学莞尔一笑,尖尖的下巴成为整张脸庞最为漂亮的部分,她从未像我们一样趴在桌上打盹,有时,学习困倦了,会不自觉的站起来伸展腰身,断然不会想到这个柔弱的女子在不远的将来独自撑起了自己的家园。她让我懂得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踏实做人,认真做事,文明的品行和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
    25年后,再见到赵红星,已经从瘦小的男孩成长为俊朗的帅哥,我称之为逆生长,多年来,他除了喜欢数字之外,更为出彩的就是写诗,很多打油诗出口就来,让我折服。五班的男生很多都是享受了党的温暖,日渐发福,唯独赵红星,赶着韩流,一副潘安再现的模样惹得我也不时回望。读初中的时候,他总是很拘谨的和同学说话,所有的语言都化作了文字,那时的他也是班里难得一见的琼瑶迷。常常是一书在手天地寂然,将情怀揉入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笔下不同的细腻和智慧,让我感受到脱离俗世难得一见的清净安稳。记得那时我总会传抄他的手抄本,因为他喜欢新体诗,读起来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些朦胧诗竟然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如此多情细腻的才子经常在他的朋友圈里用心的写诗,引得我不想点击细看都不行,原创是如此的吸引人。如今,这样不追名逐利,亦不好高骛的男人真的是不多见了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