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忍者秘史:全三册

第63章


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其著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其事迹见《唐诗纪事》和《唐才子传》。)
第二十回 翠海如玉情作水,磐石胜铁雷震天
  话说铁幕志见光波翼追着御鹤族忍者去了,便悄悄潜入翠海。那翠海之中有数条山沟交错,因其中湖泊众多,且水碧色美,故名翠海。
  铁幕志沿沟而行,但见古木茂密,绿荫连绵,十步一泊,百步一湖,湖中多有杂色沉木水草,更兼映着岸上花树之色,令那湖水五色斑斓,绚丽夺目。
  待过了大小湖滩不计其数,面前忽地横出一道瀑布,竟有百余丈宽,响声蔽耳,凉气袭人。巨瀑怒泻直下,水花飞溅,散而成雾,隐隐竟有一道彩虹悬于目前。
  步入翠海许久,并未见到半点人息,却时有金猴、梅鹿跃现眼前,又时时传来悦耳鸟鸣之声,铁幕志恍如游于世外桃源、画中仙境,不觉思念起陆燕儿来,心想若能与燕儿姑娘共游此地,听她和着啾啾鸟鸣抚琴轻吟,看她映着蓝水碧林莞尔娇笑,便是神仙也要羡煞。若能更与她双宿于此……铁幕志只觉脸上发烫,心中慌跳,遂蓦地打断念头,暗骂自己不该胡思乱想。
  铁幕志自从初见陆燕儿,便觉心中爱意萌生,此后一路上见陆燕儿与黑绳三相倾相慕,只得将自己这一番情意压藏心底,不敢稍稍放纵。如今置身于如此醉人的美景之中,那埋雪的情种竟又不知不觉生发出来。
  铁幕志走到瀑布边,捧水洗了洗脸,又喝了几大口冰凉泉水,将那心中、脸上的热火一齐熄灭,这才继续前行。
  这大瀑布处在一个岔口处,铁幕志左右望了望,决定先向右边沟中寻去。不久进入一片幽林,从林中穿出,行不多时,便又来到一处湖畔。只见那湖水一片湛蓝、一片墨绿、一片橙黄、一片嫩翠,宛如一块天成的五彩美玉,熠熠生辉。
  铁幕志正为这五色湖光所陶醉,忽闻东边天空传来两声鹤唳,铁幕志忙隐身树后,少时便见两名御鹤族忍者乘着灰鹤从东面山峰中飞出,沿着铁幕志的来路,向北飞去。
  “原来御鹤族忍者藏身在此山之中。”铁幕志心道。
  待那两只灰鹤没了踪影,铁幕志便奔上山去。他一路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半点声响,将近山顶却仍未见到御鹤族忍者分毫踪影。
  铁幕志不敢上到山顶,怕被御鹤族忍者飞过时发现自己行踪,便在距山顶二三十丈处,绕山环行。待绕到山峰东南侧,却是陡峭的崖壁,根本无法行走。
  铁幕志从崖边向下观望,见距自己数十丈高处崖壁上,居然有一三四尺宽、两尺多深的平台,台后隐隐似是一个洞口,平台上正有两只灰鹤立在那里。
  “莫非这里便是御鹤族忍者栖身的洞穴?”铁幕志观察半晌,见周遭并无动静,便迅速攀到峰顶,四下望去,只见脚下这座山峰正夹在东西两条沟谷之间,两沟均有数十里长,适才所走西面那沟更为曲折些,尽头处一片浓翠,似乎是一处密林。自己从两沟交会处——那道极宽瀑布走到五色湖畔,约有十里之遥,却也不过是那长沟的十之二三罢了。跨过西面长沟,西北又有一座山峰,与脚下山峰遥相呼应。
  观望片刻,这翠海的地形、路径,铁幕志已大致了然,便从峰顶沿南麓而下,想要再去探探那崖壁上山洞的情形。
  待下到比那山洞略高处,铁幕志便攀上东南的峭壁,如壁虎一般贴着崖壁向山洞处游走。到得洞口附近,见那两只灰鹤正背对洞口站立,寂然不动,似乎在打盹。铁幕志侧耳听了听,听到洞内有两人的呼吸声。因为手脚均吸附在崖壁上,无法结印施展摩尼宝镜术,故而铁幕志只得悄悄从洞口上方探头张望。只见那山洞缩进崖壁五六尺深,有一人多高,两名御鹤族忍者在洞内对面盘膝而坐,双目微合,正在调息静修。
  铁幕志正奇怪这山洞怎的如此狭小,只有两名御鹤族忍者在此,莫非此处并非御鹤族忍者的巢穴?忽见山洞尽头处的崖壁上有条极细的缝隙,再细看时,原来壁上竟有一扇石门,若非眼力上佳者,几乎看不出来,看来这门后又是一洞,这二人想必是在此守卫洞门。
  铁幕志正待转身离去,一只灰鹤蓦地展了下翅膀,扭头忽然看见铁幕志,便唳鸣一声。另一只灰鹤,闻声也转过身来见到了铁幕志,随之一同鸣叫起来。两鹤边叫边扑动翅膀,显是在向主人报警。
  铁幕志心说“不好”,腾地纵起身来,快速向山顶攀去。
  未及走远,那两名御鹤族忍者已跨上灰鹤飞起,追了上来,向铁幕志喝道:“什么人?报上名来。”
  铁幕志哪里肯睬他二人,只加快脚步上崖。
  那二人见铁幕志只顾奔逃,便一齐向他掷出暗器,却非寻常忍者所用的空无常和星镖,而是御鹤族独门所制钢针——鹤顶针。这鹤顶针一指多长,有普通钢针五六倍粗细,尖端呈三棱形,中段有倒钩,尾部带一小孔。可寻常发射,也可在尾部系上韧线,射中敌人后再将针抽回,针上倒钩可将敌人钩得皮开肉绽。然而如此尤为轻者,若遇拼命之敌,更可将钢针涂上鹤顶红之类毒药,令敌人中针毙命,鹤顶针由此得名。
  铁幕志听见钢针袭来,并不顾忌,只左右腾闪,便轻易躲过。
  那二人心下气恼,遂一时掷出数十枚鹤顶针,将铁幕志上下左右三尺之内悉皆罩住。
  此时距山顶尚有三丈多远,铁幕志闻听钢针如雨而至,忙奋力一纵,竟直接跃上山顶,那些钢针纷纷射入崖壁。
  那两名御鹤族忍者见状大惊。须知寻常忍者,若在平地能纵起三丈多高倒也罢了,然而铁幕志此时攀于陡峭崖壁之上,手脚难有借力之处,更须以脉气吸附崖壁,竟能在瞬息之间纵身跃起如许之高,可见必是一位厉害角色。
  那二人乘鹤打了个盘旋,“呖”的一声吹起哨子,有如惨厉之鹤鸣,在寂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嘹亮刺耳。
  铁幕志寻思那洞中诸人闻声必然迅速出来围攻自己,他们在天上,自己在地面,只怕要在这崎岖的山沟中跑过飞鹤并非易事,不如趁早觅一处利于藏身、攻守之地,先稳住阵脚再做打算。念及于此,铁幕志想起适才在此山南麓见到一处“乱石阵”,巨岩突兀林立,最宜藏身,便拔足向南奔去。
  甫到“乱石阵”,忽闻南天空传来几声鹤鸣,极目望去,一群黑点从西面山沟的尽头处飘来。铁幕志心下大疑,“怎么,难道御鹤族的巢穴是在那条山沟的尽头处吗?”再回头看看这边,那两名守门的御鹤族忍者并未追来,只驾鹤在山顶盘旋,似乎是不敢离开那崖洞太远。
  “是了,那崖洞必是御鹤族一处重要所在,却非他们聚居之地,故而派人日夜守在那里,不敢稍有差错。那二人见奈何不得自己,只得向族人求救,那群黑点飘来之地才是他们巢穴所在。只是不知这崖洞到底有何要紧之处。”
  正自思量,只见那群黑点已越飞越近,已能看出是一群飞鹤。铁幕志不敢怠慢,忙绕到“乱石阵”之后,避开两名守门的御鹤族忍者视线,择了处由三块巨石夹成的石窝,藏了进去。
  不多时,那群飞鹤到来,与那两名守门人打过照面,问明情形,便纷纷向山南麓围了过来,共有九人九鹤,却仍留下那两人去守住洞口。
  九人驾鹤分成三队,每队三人,在山南、西南和西侧分别巡视了几回,既未见到铁幕志的身影,便又合为一队,排成一线绕山右旋而飞,每两鹤相距十几丈远,自山顶盘旋而下,九鹤首尾相接,愈向下则相距愈远,待盘旋近于山脚时,两鹤之间早已互望不见。
  九鹤重又回到山顶落下,为首一人道:“适才鹤明、鹤亮见那贼人向山南逃去,如今既寻他不见,想必是藏在山南隐蔽之处,并未走远,诸位兄弟须仔细搜索山南一侧,鹤翱、鹤翔二人只在天上巡察,防止贼人逃脱。”众人诺了一声,便纷纷留下所驾之鹤,横作一排徒步向南搜索下山。鹤翱、鹤翔则驾鹤重又飞起,仍在空中盘旋巡视。
  搜索了一程,御鹤族众人来到“乱石阵”前,为首那人停下想了想,招呼诸人聚拢,低声道:“此处最易藏身,大家细细搜索,须防贼人偷袭。”
  众人得令,遂两两一组,将石阵四面包围,各从一面入手,为首那人独位于北侧。
  过不多时,忽听“咦”的一声,一名年轻忍者招手示意大家过去。七个人很快聚在三块巨石前。
  为首那人问道:“鹤欢,你有何发现?”
  鹤欢压低声音道:“三哥,这里原是个石窝,如今窝口却被巨石封死,其中必有古怪。”
  为首那人又问道:“你如何知道这里原有个石窝?”
  鹤欢一愣,有些支支吾吾,旁边一人说道:“是不是你和灵芝妹子躲在这里说过悄悄话啊?”引得大家一阵大笑,鹤欢满面通红。
  为首那人“哼”了一声,不再追问鹤欢,示意大家做好御敌准备,自己则上前半步,斜对着巨石说道:“在下鹤祥云,有些话想问问外来的朋友,足下现身一见如何?”
  半晌并无动静,鹤祥云冷笑一声道:“既然足下不给面子,休怪鹤某无礼了。”说罢示意众人动手,顿时每人皆发出两枚鹤顶针,向巨石射去。
  只听一片叮当声响,十四枚钢针居然悉数被弹落在地,众人悉皆大惊。须知这鹤顶针乃以精钢制成,针尖锋利无比,鹤族忍者以脉气发射,即使是铁铠铜甲亦可轻易穿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