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王妃治愈日常

第9章


而与豫王交厚的,自然都不是普通人,再加上有时皇上和太后也会抽空过来一趟,所以京城许多人都以能参加临芜山庄的添仓节为荣。
  
  豫王本身年轻,相交的人也大多都是年轻人,并且他一向都是连家眷一同邀请的,所以这个填仓节几乎成为了一个小型的贵族青年男女交流会。 
  
  杨慧早就想去,可是前两年豫王都是只邀请杨意,从来没有请过她。今年一看见来人给自己送帖子,她高兴地差点儿跳起来,晚上更是兴奋地挑了半宿衣裳。
  
  这可是个好机会,没准儿能在添仓节上找到一个心仪的男子,将亲事定下来呢。
  
  杨慧一想起自己的亲事,就莫名地生气。本朝高祖皇帝为防止后妃坐大,外戚专权,定下规矩,皇子王爷们的妃子只许从六品以下官员以及民间采选。她父亲贵为敬国公,她自然没有资格嫁给皇子王爷。可是要是嫁给她看得上的京城勋贵,人家又嫌弃她母亲的出身低。
  
  真是不公平,自己比姐姐杨意一点儿都不差,可就因为她托生的娘肚子好,就成了太后义女,还破例许给了豫王,凭什么!她杨慧也一定要嫁个王爷!到时,杨意要是嫁给了表哥……
  
  杨慧晚上想得多了,早晨起来眼圈儿就有些微微泛青。气得她又是摔东西,又是骂人,后来擦了不少粉才遮了下去。
  
  她本以为杨意还是像往年一样,不会去添仓节。结果一到二门,就见杨意已经站在马车前了。不由得阴阳怪气地说了声:“哟,姐姐今年也去呀?你不是说看到豫王就害怕吗?怎么今年敢去见他了。”
  
  杨意不想跟她多说,只淡淡地笑了一下。
  
  文氏迎上前来,笑道:“三妹妹,今日大太太和二太太去仓神庙上香去了,因为带的东西多,坐了两辆车。再加上孙家表少爷不会骑马,就与尚文,还有珂儿一起坐了一辆车。如今统共就剩下两辆车,我们两个人挤一辆,每人只带一个丫头也就行了。”
  
  文氏刚说完,杨慧就不高兴地说:“东西这么多,一个丫头怎么拿得了?”
  
  在文氏后边儿站着的,一个腼腆的女孩子闪了出来,低声说道:“三姐姐带两个丫头也行,我,我不用带丫头。”
  
  杨慧这才看到四妹杨蕊,就阴阳怪气地说:“哟,怎么四妹妹也去呀?到了那儿可别丢我们杨家的人。”说着,瞟了一眼她几乎是没什么首饰的寒酸相。
  
  杨蕊脸一下子红了。
  
  杨蕊是杨家大房的二女儿,比杨慧只小了三个月。她还有个姐姐,是杨家长女。杨大老爷从小就不成器,吃喝嫖赌,什么都做,早在杨老太爷在世时,就做主给杨家大房二房分了家,各过各的。
  
  后来杨二老爷在战场上立了功,封了敬国公,杨大老爷却是败光了家产,更是将大女儿半卖半送地嫁给了一个老男人做续弦。嫁过去刚刚一年多,就难产死了,杨大老爷连看都没去看。
  
  前年,杨大老爷掏空了身子,病死了。杨大太太带着一个女孩儿,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的,就来京城投奔大房。杨老公爷看着寡嫂和侄女儿,当然不能不管,就安排她们在府中住了下来。
  
  杨大太太没有积蓄,光靠着那点儿月钱,自然没钱给女儿置办贵重的首饰。今日头上和身上戴的还是压厢底儿的,最好的呢,没想到还没出门,就叫自家姐姐看不起了。
  
  “好了,时候不早,我们赶紧走吧。”文氏说着,与杨意上了一辆车,杨慧与杨蕊则坐了一辆车,往临芜山庄而去。
  
  
☆、教你学骑马
  临苑山庄东面靠山,北面是大片的树林,在山下向阳之处,邻水的河畔,建有左中右三路,四五进的大院落,里面亭台楼阁,奇花异草应有尽有。
  
  烧烤的地方并没在院子里,而是设在了河水边,靠近树林的地方。这样男人们在树林里打猎,猎到猎物正好拿到水边剥洗干净,立时架到火上烤。不喜欢打猎的人也可以到南边骑马,南边就是大片的草地。
  
  太子妃、汝南王妃,还有永定伯世子夫人等一众贵妇,各家的小姐、奶奶们三三两两,或围坐在一起喝着茶,闲话家常;或下棋、斗草。远处水边,几个穿纱着罗的绝色女子,或吹或拉或弹或唱。清越的曲调,顺着河水传过来,格外柔婉动听。
  
  杨意她们来了以后,由文氏带着,给太子妃请过安后,杨意就到自己分配到的房间里,换了衣服,跟哥哥学骑马去了。文氏则带着杨慧杨蕊两个妹妹去与夫人小姐们说话。
  
  杨尚志给杨意准备的小马果然矮矮的,脾气很是温顺。
  
  今日,跟着杨尚志一起来的有儿子杨珂,还有弟弟杨尚文。两人一看杨意要骑马,也闹着要骑。
  
  好在杨尚志想着今日弟弟妹妹们都来了,所以多准备了两匹小马。只是他今日只带了一个小厮,两个人,三个孩子,三匹马,看护的人明显是有些不够了。
  
  小杨珂今年才九岁,一看到小马,眼睛都发亮了,却还是规规矩矩地垂手站在那儿,跟父亲说:“让二姑姑和小叔叔先骑吧。珂儿最小,应该最后骑。”
  
  杨意让哥哥教自己骑马,本来就相当于是抢了小杨珂的父亲,这时见孩子这么懂事,心中又是喜欢,又有些惭愧,急忙说道:“大哥,你先教珂儿骑。我先看看再说。”
  
  杨尚志还没说话,小厮全义就将杨珂抱到了马上,将缰绳递到他手里,笑着说:“珂哥儿,抓紧了,小的伺候您骑马。”
  
  杨尚文今年12岁了,是孙氏所生。他看杨珂骑马走了,心里着了急,说道:“大哥,快点儿教我骑马。”
  
  杨意一看他那昂着头,颐指气使的样儿,就有些讨厌,就说道:“我昨日就与哥哥说好了,今日教我骑马,你又没提前说。再说了,我是姐姐,你是弟弟,自然应该是我先来。”
  
  杨尚文一听,就大大地生气了,指着杨意说:“是你自己说要先看看再骑的。再说了女孩子家骑什么马呀!你看,三姐姐和四姐姐就不骑。”
  
  学骑马的女孩儿是不多,但也不是没有,杨意指了远处一个正骑马的女子说:“那不是女孩子家吗?”
  
  以前的杨意很听孙氏的话,平日有什么事,孙氏都是让杨意和杨慧让着杨尚文,说他还小。
  
  杨尚文也习惯了什么都得由着他,现在一听杨意这样说,大哥也不说话,似乎也不打算让二姐让着他。
  
  他心中的委屈顿时都要冲上天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呜呜呜……你们都欺负我,我要回家告诉娘去!”
  
  杨意有些无语,他都十二岁了,在古代也算是大男孩儿了,竟然还像五六岁孩子似的,坐在地上,又是哭,又是乱蹬腿儿地撒泼。
  
  杨意被他哭得头都疼起来了:“好啦好啦,让你先骑。”
  
  杨尚志有些看不上弟弟的行为。只是他以前也曾管教过弟弟,却是被孙氏指桑骂槐地数落了一顿,后来他索性也就不再管了。
  
  杨尚志摇了摇头,还是牵了马,先带杨尚文去骑了一圈儿,然后才教杨意骑。
  
  如此轮换了两次,杨意觉得自己学得有点儿眉目了,并且那小马看着实在是温顺得很。趁大哥教弟弟的时候,她就大着胆子自己上了马,慢慢地走了一圈儿,倒也顺利。
  
  杨意心里高兴,刚想稍微加快点儿速度。这时不知谁吹了一声口哨,那小马突然就发起狂来,飞也似地跑了起来。吓得杨意紧紧抓住马缰绳,爬在马背上,大声喊着救命。
  
  豫王今日到的早,这时已经打了一圈猎回来了,见此情景,忙打马冲了上去,在两马并行时飞速地翻身下马,伸手拉住了杨意的马缰绳,用力一拽!
  
  那马仰天大叫一声,前蹄高高抬起,虽是停了下来,但杨意也快要被摔下去了。
  
  豫王快步上前,将杨意抱在了怀里。这时杨意吓得脸都已经白了,上下牙齿直打颤,连句多谢都说不出来。
  
  豫王皱了皱眉头:“你以前不是不敢骑马吗?小时候我想教你,你死活都不学,怎么如今倒想起学骑马来了?”
  
  又被他抱了,并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只怕以后自己就算退了亲,也找不到好人家了。杨意急忙从他怀中挣脱出来,刚才吓得苍白的脸颊上又泛起了两朵红云。
  
  她低下头,小声回了一句:“我现在又想骑了,谢谢王爷!”说着又蹲声施了一礼,就想走。
  
  “等一下。”
  
  杨意不知他还有什么事,抬起头问:“王爷还有何事?”
  
  她眼中的惧意还没有完全退却,漆黑如墨的眼珠显得格外明亮,配上苍白中泛着两坨粉红的面颊,像极了受惊的小兔子。
  
  豫王看着杨意的模样,心中微微一动,竟有一种想把她继续拥在怀中的念头。
  
  “我来教你骑马。”豫王说着,就将刚才的想法付诸了行动,将杨意拦腰一抱,放到了自己的大马上,“抓紧缰绳。”
  
  说着,豫王在马屁股上轻轻击了一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