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王妃治愈日常

第8章


  
  杨意也没心情试胭脂了,将胭脂盖上,说:“嫂嫂,不如我们去外面走走吧。”
  
  文氏点点头。两人刚站起身来,就听外面有人哭了起来,然后就传来了宋嬷嬷的声音:“我是按规矩办事,你哭什么哭,倒好像是我欺负你似的。”
  
  “怎么了这是?”杨意一挑帘子,走了出来。
  
  梦兰快步跑到了院子里,一头跪在地上,一边小声抽泣,刚叫了声姑娘,就被宋嬷嬷抢先截住了话头。
  
  “她前两日打碎了一个碗,上面扣了二百个钱的月钱,结果她倒冲我哭起来了。姑娘,我是只管发钱的,上面发多少就是多少,她如今冲着我哭,姑娘说我冤不冤?”
  
  “姑娘,姑娘,”梦兰跪着向前膝行了两步,“那碗不是我打碎的呀。”
  
  “不是你打的,哪是谁打的?你前脚端进姑娘房中,那碗还是好好的,后脚出来就是碎的了,不是你难道还是姑娘不成?”宋嬷嬷一边嘲讽着,一边笑着跟杨意说:“你说是吧,姑娘?”
  
  打碎了的碗?杨意想,该不会是自己那次打碎的药碗吧?
  
  宋嬷嬷见杨意不说话,更是得意地笑了起来,冲着梦兰斥道:“还不快起来干活!再在姑娘面前啰嗦,小心姑娘赶你出去。”
  
  “慢着。梦兰,是那次我打碎的药碗吗?”
  
  梦兰听了,猛一下抬起了头,眼中泛着感激的泪花,使劲儿地点了点头。
  
  她本以为这次没有希望了,姑娘本来身子就病着,忘了许多事情,这种摔碎碗的小事,肯定也不会记得。
  
  其实当时她就对宋嬷嬷说过了,这碗是姑娘手滑摔了,宋嬷嬷也说没事,她知道了。谁知发月钱时,宋嬷嬷却一口咬定是她打碎的,愣是扣了她二百个钱。
  
  本来她就是个三等丫头,每月只有五百个钱的月钱,虽说调到了杨意这儿,做着一等丫头的事儿,但是月钱却是没涨,太太说了,还要看她们的表现。
  
  钱本来就不多,她娘又病着,这些钱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再扣二百,家里又得借钱度日。她也是被逼得没法儿,这才大着胆子去找宋嬷嬷理论。
  
  梦兰也知道,宋嬷嬷是太太的心腹,这院子里的事儿都是她说了算,许多丫环都时不时地给她打点点儿东西,可是她家里穷,实在是没钱打点啊。
  
  她又不好当面说那碗是杨意打碎的,如果杨意不认,她就要落一个污蔑主人的罪名,只怕连这三百钱也拿不上了。
  
  没想到杨意不但记得这事儿,还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替她洗刷了冤屈,这怎么不叫她欣喜异常!
  
  她爬在地上磕了好几个头,嘴里也一个劲儿地说着:“谢谢姑娘,谢谢姑娘!”
  
  杨意让梦兰起来,然后又冲宋嬷嬷说:“嬷嬷,这月钱还给梦兰添上吧。”
  
  宋嬷嬷一时间有些傻眼。以前,二姑娘从来不管下人们这些事儿,一向都是她怎么说就怎么办。没想到这一次姑娘竟然驳回了她。
  
  宋嬷嬷一向仗着自己年纪大,又是太太的人,一副这院里的事儿我说了算的嘴脸。一下子竟然有些挂不住,仗着有太太撑腰,竟然回嘴:“姑娘这是故意包庇,明明就是她打碎的。”
  
  杨意一听这话儿,也有些恼,沉声说道:“嬷嬷当我掉进水里把脑子摔坏了是吧?是不是我打的,我还能不记得?”
  
  宋嬷嬷看了看围着的一圈人,只觉得今日要是让杨意下了脸,以后她就没法儿在这院里混了,一时脑子里浆糊上涌,上前一步,大声说:“一定是梦兰这小蹄子平日总是巴结姑娘,姑娘被她的花言巧语蒙蔽了。”
  
  杨意看宋嬷嬷露出一副凶巴巴的嘴脸,活像她前世的婆婆,不由得心中有些怕,向后退了一步。
  
  
☆、绑了宋嬷嬷
  文氏一看,这刁奴竟然还敢欺负主子!而小姑子毕竟是姑娘家,心慈面软,有些撑不住场子。就上前一步,将杨意护在了身后,声音不大,却很严厉地斥责宋嬷嬷道:“我本来以为你是老妈妈了,应该晓事。不想你如此大胆,不但敢污蔑主子,竟然还想威胁主子!来人啊,给我将她绑到柴房去,好好清醒清醒。”
  
  文氏说完,那些个下人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动。文氏无法儿,只好朝小桐施了个眼色。
  
  小桐上前就去拿宋嬷嬷。宋嬷嬷哪里肯就犯,死命挣扎。
  
  杨意一看,冲一直跪在地上,叫她起来都不起来的梦兰道:“梦兰,还不上前帮忙。”
  
  梦兰一听,如梦初醒一般,站起来与小桐一起,将宋嬷嬷绑了,关进了柴房。
  
  其他下人一看主子发怒,都赶紧低了头,悄悄地散了,各干各的活儿去了。
  
  杨意这才拍了拍胸口,说了声:“吓死我了。”
  
  文氏噗嗤一笑,道:“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儿,直接把人绑了。实在不行就发卖了。下人再有脸面也是下人,她们的卖身契都捏在你手里,就等于被你捏着她们的命。”
  
  卖身契?这些丫环婆子们的卖身契都是她收着吗?怎么她从来没见过呢?看来,还得赶紧找一找,免得被下人骑到头上来。杨意一边想,一边冲文氏点了点头:“知道了,谢过嫂子。”
  
  二人本来打算要出去走走的,被这事儿一闹,倒也没了心情。文氏又嘱咐了杨意两句“好好将养身子,不要把这些事儿放在心上”之类的话,就打算回去。
  
  这时,一个未留头的小厮,带着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走了进来。
  
  那太监一进来,就上前深施一礼:“老奴见过大奶奶,见过二姑娘。王爷派老奴来送添仓节的请柬,请二姑娘过目。”
  
  说着,双手奉上一张贴子。
  
  杨意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太监,听他声音尖细,不由得有些好奇地看了他一眼。虽说他自称老奴,可杨意看他也就三十来岁,一点儿也不老。
  
  杨意接过请柬一看,却是豫王请她到临芜山庄去过添仓节。
  
  添仓节?这是什么节日,她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啊?也不知道豫王请她是何用意,是只请了她一人,还是还请了其他人?
  
  杨意刚想问,那太监又对文氏说道:“大奶奶的请柬与杨大爷的是一张,刚才已经送过去了。”
  
  “不知王爷还请了谁?”杨意问道。
  
  “都是一些亲戚朋友,跟往年差不多。”太监回答,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地,“对了,贵府今年多请了几个人,三姑娘、四姑娘还有孙家表少爷。”
  
  杨意一听跟往年一样,就没再多问,免得问多了露出破绽。等太监走后,她才从嫂子口中得知,“添仓节”是每年的正月二十五,也就是明天。
  
  这是一种过年的习俗。这一天,人们不管穷富,都要做一顿好的,一家人都要吃得饱饱的,表示家里的粮食添满了仓。吃完了饭,一家人还要聚在一起,用草木灰画出粮仓的形状,在里面放上谷物,祈祷新的一年粮食丰收,大小仓库都能装满。
  
  “到时,男人们都去打猎,打到了猎物,我们这些女眷就围坐在一起烤肉吃,挺好玩儿的,妹妹正好去散散心。”
  
  往年,杨意都是不去的,说是不喜欢吃烤肉,文氏怕她今年又不去,劝说道。
  
  一听说打猎、烤肉,杨意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骑在马上,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累了就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烤着喷香的食物,这种飒爽、惬意的活动怎不令人向往!
  
  只是以前,打猎这种事儿,在她这种底层小平民眼里,绝对算是贵族运动。她既没有钱,也没有时间,也只能是向往一下,做做梦罢了。没想到到了古代,竟然有机会打猎、烧烤!她当然想去了。
  
  “好啊,到时能不能让哥哥教我骑马啊?”杨意一口答应了,又拉着文氏问。
  
  “妹妹想骑马?到时让你哥哥给你准备一匹小一点儿、温顺一点儿的马就行。”看到杨意逐渐开朗起来,文氏也很是高兴。
  
  以前她很是孤僻,不是躲在屋里画画儿,就是与孙氏和杨慧在一起,其余的人,基本不理。
  
  因为第二天就要去,时间紧迫,姑嫂二人各自都要准备要带的东西,文氏就回自己院儿了。
  
  杨意让梦兰给她找了找,骑马装,鹿皮靴什么的,倒是都齐备,不过看起来都是新的,并没有穿过。
  
  梦兰忙活着装备其他东西,杨意就想找找下人们的卖身契放在什么地方。可是她把能想到的地方,带锁的或者不带锁的小柜子都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一张卖身契。
  
  难道是有什么暗格什么的,自己没有发现?
  
  杨意打量着屋子,看不出来哪里像是有暗格。算了,以后慢慢找,不着急。
  
  自从豫王三年前从边关回来后,每年都会在京城郊外的临芜山庄办添仓节,如今已是第三年了。
  
  豫王请人一向不论官职大小、尊卑地位,大多都是与他关系亲厚的故交好友或亲戚家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