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漩涡中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第58章


CC系的《东南日报》立即以“黄周同车到某地”为题大作新闻。黄绍竑心里哼了 一下:消息好灵通啊,马上就追踪来了!他同周恩来住在山土一 个姓潘的上海商人的别庄里。住了几日,周恩来一走,黄绍竑回 到金华,就接到蒋介石突然发来的电报,问他同周恩来谈些什 么。黄绍竑直摇头,想事前并未接到要与周恩来正式商谈的指 示,还能谈什么呢?于是他归纳了三点:一请周指定个代表人,遇有问题时可随时商量,周先提到汪兆泰,但想了想,又提吴 毓,因吴毓与黄很熟;二是要求中共参加地方工作的人员,只能 在工作岗位上努力,不可发展组织,黄想让周将共产党员在浙名 单开给他,周没有答应;三是中共不能在后方地区发展武装组 织。蒋介石接到黄绍竑的电报,还是疑虑重重地关注着周恩来在 浙行踪。
  周恩来回到故乡,探亲、扫墓,开展活动。有个聪明伶俐的 小伙子总跟着他。他叫王戌是周恩来的姑表侄。周恩来很喜欢这 个孩子,对他和他的父母说:“这个小表侄,给我做干儿子吧!” 玉戌和他的双亲自然非常乐意,当下就拜了干爹。分别时,周恩 来勉励他好好读书,做个有用的人。王戌牢记干爹的教导,1949 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刚毕业就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服务团,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虽然经常去北京出差,每次路过中 南海,干爹近在咫尺,却从不去打扰。直到1986年9月,周恩 来的姑表妹王去病去探望邓颖超,邓颖超偶尔说起:“有人讲我 们有很多养子,其实他们都是烈士的子女,对烈士的子女我们有 抚养的义务。真正的干儿子只有一个,他叫王戌,但我们让他自力更生,他现在在哪儿我都不大清楚。” “他在福建,现在已经离 休了。”王去病告诉她。
  在新四军官兵时常住的金华江南旅社里,周恩来向东南局和 闽、浙、翰三省委的领导人讲了话。在谈到浙江的抗日形势时, 周恩来指出:浙江在抗战的第一阶段处于辅助地位,在抗战的第 二阶段,浙江的地位将要重要起来。“浙江是蒋介石的老家,”他 说着笑了一下,“当然也是我的老家。这里复兴社和CC系、军统和中统的力量都比较强,从上到下都有一整套组织。浙江文化 水平高,国民党统治的手段也比较高明,这是浙江的一大特点。 目前他们内部党政军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复兴社、CC和桂系黄 绍竑的矛盾。“黄绍竑利用抗战的有利形势,在浙江扩充自己的实力,复兴社和CC系都极力阻止黄势力的发展,矛盾越来越 大。周恩来认为,黄绍竑要在浙江独树一帜,蒋介石是绝对不会 允许的,他的这些力量,最后必为蒋介石搞掉。后来果然如此, 不久,蒋介石就派俞济时来浙江,把抗敌自卫团四个纵队改为四 个师收编过去了。到了 1940年下半年,各县的政工队也被保安 处长宣铁吾以“整肃”的名义解散了。
  有领导问:“现在能不能在国民党军队里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
  周恩来抿了一下嘴唇,答道:"与抗日友军相处,我们的态 度是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在国民党政府里工作的同志都要 埋头苦干,不暴露、不突出、不剌激。蒋介石视他的军队如性 命,最怕我们在他的军队里发展党员。为了团结他合作抗日,我 们向他讲明了不在他的军队里发展我们党的组织,我们可以用交 朋友的方式去进行工作。主要是军官,争取一个‘判官’,胜过 —百个‘小鬼’。”
  省委宣传部的同志把出版的《东南战线》、《浙江潮》、《青年 团结》等刊物拿给他看。周恩来翻了翻,指着封面说:、“不要搞 得太‘红’,封面上用红五星没有必要,要讲究斗争策略,隐蔽 一点。《东南战线》第一期登的这篇《周恩来的小副官》,这就不必了;刊出《项英将军印象记》的文章,就更不策略了;不能把 《东南战线》办得与《群众》一样,两者性质不同,应该内外。”
  《浙江潮》周刊社主编严北溟本与周恩来早就相识却没有机 会和周恩来交谈,被社里的人一个劲埋怨:“周副部长来了,这 么好一个机会,你为什么不去报告工作呢?”严北溟无可奈何: “大家都在场,我不好说呀!”眼看周恩来快要启程,严北溟自己 也懊恼不已。晚饭后,众人还在埋怨,忽有一辆小轿车驰到酒坊 巷巷口,从车上下来一个副官,找到严北溟:“周副部长在签到 簿上看见你的名字,刚才人多,不便单独留你,现在请你去谈谈。”
  满屋的人惊喜异常,只差欢呼出声了! 严溟赶快坐车来到旅行社。副官领他走进一间客房,就转 身走了。客房里静悄悄的,四下无人,他看见对过一扇门半掩着 便信步走去,探头一看,呵,正是周副部长,他正坐在小凳子上 就着一只木盆在洗脚,周恩来抬头看见严北溟,连忙笑着招呼: “对不起,对不起,我马上就来。”他三下两下擦干脚,起身走出 来,让严北溟坐在沙发上。
  谈话中,严北溟向周恩来倾吐了内心的苦闷,他是大革命时 期由郭亮介绍加人共产党的。马日事变后,与党失去了联系。他 协助黄绍竑工作已不容易,而CC系和复兴社特务早视他为“准共党”,而严加监视。他希望能重新恢复组织关系,并离开浙江 到解放区去工作。
  “北溟兄,”周恩来亲热地叫着严北溟,其实他比严要大八九 岁。“你的工作很有成绩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现阶段 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我不是也在重庆和他们打交道吗?蒋先生也 时时刻刻监视我。”他用手按住严北溟的肩头,又说::“北溟兄, 我相信你是懂辨证法的。对黄绍竑,要看到他积极的一面。你是 站在党的一.边对黄做统战工作,应该继续下去。相信你在浙江是 大有作为的。”
  “我重新入党的问题怎么办?”
  “了解了你的经历,我们是欢迎你到党内来的。但你想过没 有,黄绍竑要开展这些工作,为什么不找一个共产党员或去找一 个国民党分子做助手呢?为什么要找你这样的无党派人士呢?就 目前情况看,你还是不入党为好,这样有利于统战工作的开展。 一人党,对黄就不好说话了。要记住,不入党,党也是把你看作 自己的人的。”
  谈话间,招待员端上几盘饭菜。周恩来请严北溟一起吃,严推说已经吃过了。周恩来还是硬把他拉到桌边一起吃。
  浙江省党部特务立即把周恩来召见严北溟的情报密电重庆。 不到两星期,蒋介石便电告黄绍竑,要严北溟“赴渝一谈"。因 为周恩来的召见,:到了重庆,严北溟顿时身价百倍,蒋介石竟亲 自出马,找严北漠面谈,希望他能站到蒋一边,做黄绍竑的工 作,以后,陈立夫和陈布雷等又轮番以高官厚禄相许,逼他下 水。可谁的话也没有周恩来的话那样刻骨铭心。他回到浙江时,想把蒋介石的话告诉周恩来,可惜周恩来已经离开了。
  ●11.蒋、周同游南岳。周恩来不幸受伤
  在华中,日本军队继续保持着进攻的势头,南昌在1939年3 月底陷落,长沙再度告急,蒋介石一时无力词八路军、新四军发 生大的磨擦,至少不使这种磨擦太表面化了。可是,动荡不安的 南方局势,连南岳山中的出家人也坐不住了。他们放下经书,走 上街头,唱起救亡歌曲,并推举国民党中央通讯社驻南岳办事处 主任颜友民,为成立佛教救国协会向上级申请备案。
  蒋介石接到报告,久久不肯答复,令左右大惑不解。因为侍 从室的人都知道,蒋介石一生信奉算命卜卦,笃信阴阳风水,多 次去庙中求过签,听和尚讲经算命:,这次为何给僧侣抗日泼冷水 呢?后来才知道蒋介石第一次游南岳时,一位老僧错把蒋介石当 成求问财运的,弄得蒋介石既不快,也从此不信这里的僧侣。
  颜友民得知缘由,便转向周恩来求情。周恩来当即答应找蒋 介石商量。蒋介石一听周恩来是为僧侣成立救国协会来的,顿时 挂下脸,晡喃道:“佛门弟子。戒规为不杀生,如何能去抗敌杀 贼呢?还是安生把经读好吧,免得被人笑话佛道不深!”
  周恩来说着他的理由:“如果连出家人都来抗战,我想抗战必胜无疑。劝日寇立地成佛不可能,以佛教来推动全民族抗战倒 是件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蒋介石不说话,坐在椅子上,胸脯一起一伏。
  在颜友民的引荐下,周恩来和叶剑英来到南岳镇的祝圣寺。
  方丈暮笳端起一本留言簿,上前一步:“请周将军题字。”
  周恩来接过本子,沉思片刻,大笔一挥,写下“上马杀贼,下马念经”八个大字。
  僧侶们都围上来看。暮笳方丈重又捧起留言簿,眼角泪光闪闪,大为称奇:“绝妙呵,绝妙!国难当头,佛门弟子应以抗倭 为首位,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又不忘佛门本业,得体,得体啊!”
  随后叶剑英又发表了 “普渡众生,要向艰难”的现实敲门” 的演说,使得南岳宗教界群情振奋。他们又根据佛道教“救苦救 难的传统观念和宗教道义不宜上战场的特殊原因,建议将“南岳 佛教救国协会”改为“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
  蒋介石闻讯也认为周恩来的做法得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