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朝廷的规定,平头百姓必须“短打扮”,不准穿“大衣”。洪武六年,朝廷又订了规矩,庶人戴的环,不得用金玉、玛瑙、珊瑚、琥珀的。帽子不准有“顶”,帽子前面嵌的帽珠,只许用水晶、香木的。洪武十六年,朝廷又颁布一项新法规,允许农民穿绸、纱、绢、布料衣服。但是,“无商不奸”,做买卖的都不是好东西,如果家里有一个人经商,那么,全家都不准穿绸和纱。要不,怎么说“天翻地覆慨而慷”呢!如今,经商的比当官的打扮得还体面,要是真有“皇帝的新衣”,有人照样敢穿。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心血来潮,要管一管老百姓脚上的事儿,诏令:庶人严禁穿靴,疍民、打渔的,只能光脚。有功名的人,才能穿“大褂”,见官免跪。这种规定,世代相袭。因此,在鲁迅先生的“咸享酒店”里,孔乙己才成了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一大怪。
明神宗金翼善冠给老百姓划的圈儿,小小的,严严的。皇帝却“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明清时期,皇帝服装分为礼服(衮服、朝服)、吉服(龙袍、朝服)、常服、行服和雨服,料子、款式、规格、色调、花纹等,都有严格而细致的规定;另有相应的冕,朝冠、吉冠、常冠、行冠、雨冠等各类帽子,以及腰带、鞋袜和饰物,与各式服装成龙配套。
逢大典、大祀,皇帝着礼服;常朝、视朝,穿吉服;日常起居办公,穿常服;出宫巡幸、狩猎、征战,穿行服;下雨下雪,穿雨服,也叫油衣。“裘、棉、袷、单,唯其时”,即随着季节的变化,选用上等的皮、棉、绸、纱,制作毛、皮、棉、夹、单衣。
古人认为,头发、皮肤、眼睛等,都是“父精母血”,不可言弃。除非当和尚;“髡刑”,即剃个大秃瓢,那是惩罚犯罪分子的种种刑罚之一。时至今日,在劳改队服刑的老爷们儿,也得剃光头。三国时,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惇“拔矢啖睛”;曹操因为坐骑践踏青苗,违犯了军令,断发罪己,意义等同砍了一次脑袋。
明代男子都不剃头,也不能像现在这样,随意染得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他们规规矩矩地束发于头顶,有的戴冠,有的佩“幞”。皇帝的帽子可就讲究了。礼冠,称作“冕”,一块呈长方形的“板子”,盖在脑袋上,前面圆而低,后面方而高;前后各有十二个五彩玉制作的“旒”,吊儿啷当地挂在“帽沿”上。从北京十三陵定陵出土的一个冕,前后都有红黄蓝绿等颜色的小“球球”串成的旒。
与冕配套的衮服上,绣着“日、月、星、山、火、龙”等“十二章”图案,整得花里胡哨的。
与龙袍配套的通天冠,高九寸,成筒状,顶部向后倾斜,后面有两个“卷梁”,微微地向前弯曲,形状像十三陵定陵出土的“九龙冠”(翼善冠);而这顶九龙冠,是用一百五十根头发般粗细的金丝编成的。
------------
第十章 服饰与着装规制(2)
------------
皇帝的“便帽”,与盘领短袖黄色常服配套,名字叫作“翼善冠”,顶部略呈圆形,左右两角短圆上翘。
着礼服时,皇帝穿黑色矮靿软皮靴;日常穿单底儿红边的“玄履”,饰红缨黄结,女里女气的。十三陵定陵出土的一件黄缎龙袍,暗地儿杂花,前后绣团龙,两袖各绣一行龙,前襟绣二行龙。
穿宽松的长袍,不系腰带,必定会成为“癞蛤蟆挎洋刀——肋脦兵”。皇帝穿礼服时,佩双玉,扎玉革带;穿常服时,扎的腰带上,装饰着金、玉、琥珀、通犀制作的小零碎儿。
明太祖朱元璋为文武百官定下的着装规矩,沿续了二百多年。其突出特点是:文官用珍禽补子,武将用异兽补子。思宗朱由检独辟蹊径,敢于创新,在《山海经》这本书中,搜罗出一堆世上见所未见的禽兽图案,重新包装部下。视朝时,百官聚集在皇帝面前,环顾左右,光怪陆离,无奇不有。大臣们也闹不清楚,自己是个啥东西了!
朱由检要重整河山待后生,不忍以衣被锦绣,重困一方之民,大力倡导“节俭”,下令“罢苏杭织造”,改穿布衣。有一次举办经筵时,稍有破损的衬衣袖口露出来了,他悄悄地往里塞了塞。讲官发现了,对皇上说:“衣蔽,美德也,用不着遮遮掩掩。”
获赏、获准,官员和太监可着蟒袍。蟒与龙的外形相似,龙“五爪”,蟒“四爪”。如果大臣获赏黄马褂,可以照穿不误;获赏“龙袍”,应当自觉去掉“一爪”,当蟒袍穿。
史载,明万历六年,皇太后赐大学士张居正坐蟒、胸背蟒衣各一件。
中国古代曾经有严厉的规定,妇女貌不修饰,不得见君父;后来,又把“妇容”列为女人必须具备的“四德”之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很多“美德”,但是,如今的“半边天”,显然最愿意继承的是“妇容”这个优秀传统,并不遗余力地把它发扬光大。没有“文化”,还凑合;没有光鲜的门脸儿,万万不行。大商场几乎都是为妇女、儿童开设的;男子汉的衣服、鞋帽,总是被忽视,“开屏”的本能,逐渐退化。妇女们的化妆权,受到充分尊重,往脸蛋儿上抹的东西,五花八门,不断翻新;纹眉、拉皮儿、丰乳、吸脂,挥刀弄剪,什么都不怕,恨不得把自己脱胎换骨。
“女为悦己者容。”披头散发,鼻涕拉撒,非疯即傻。皇帝的后妃,首要靠容貌维持生计,梳洗打扮,更不能掉以轻心。
百子衣(复制品)明初,朱元璋立下规矩,自后妃以下,至嫔侍女使,大小衣食之费,金银钱帛器用百供之物,皆由尚官局奏请,再赴所部关领,为妇女梳妆打扮,打开方便之门。
民间形容后妃的打扮,言必称“凤冠霞帔”。明代皇后参加大典、大礼,着翟衣,戴凤冠,穿青鞋袜。
翟,就是野鸡。翟衣上绣着十二种野鸡图案,穿插着一些“小轮花”。领、袖口和衣边,饰以红色。那凤冠,可谓玲珑剔透,光彩眩目;初,有九龙四凤、大小花各“十二树”,两鬓各饰“十二钿”;后来,改为“独龙戏珠”,加翠盖,垂珠结,饰四十二片“翠云”,还有一堆“珠花”。两鬓饰金龙、翠云。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一顶凤冠,上有三龙二凤,翠云朵朵,缀着三百多颗珍珠,一百多粒宝石。
皇后的常服也很考究,与之配套的有冠、霞帔、玉带等等。定陵出土的一件皇后穿的红地儿罗短袄,上有金线绣的龙和“八宝”,以及“百子(娃娃)游戏图”。有道是:“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所谓“霞帔”,就是“衣外,以织文一幅,前后如其衣长,中分而前两开之,在肩背之间。”说白了,即是一个华丽的“披肩”。宋代,把霞帔定为命妇礼服必备的一个“零配件”,随级别高低,各有不同。明代规定:“一品衣金绣文霞帔,金珠翠妆饰玉坠;二品衣金绣云肩大杂花霞帔,金珠翠妆饰金坠子。”皇后的霞帔就更华丽了。“步摇”是一种头饰。后妃的步摇,金作梁,垂珍珠,插在头上,一步一摇,更显妩媚、招摇。
皇女十多岁后束发,订婚后“梳头”,每日用加了香料的桑叶汁刷鬓角,光亮润滑,香气扑鼻。宫眷每年三月初开始穿“罗衣”,四月初换“纱衣”。唐玄宗喜欢胖乎乎的杨贵妃。明代皇帝喜欢“杨柳细腰”。因此,宫眷都用刺绣的纱绫带,把腰勒得紧紧的,美其名曰“生腰”。
明代帝后中,花钱似流水的,大有人在;而另有一些人,或出于无奈,或出于自觉,也能把富日子当成穷日子过。明隆庆末年,大学士张居正说话算数了,总是劝皇上把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万历元年十月,张居正又开导神宗朱翊钧:“宋仁宗说过,珠玉并不值钱,贤臣才是宝贝;愿圣上明鉴。”这时,十一岁的朱翊钧还没有后来那么“坏”。他对张居正表示:说的有道理。后宫的人特别喜欢珠玉,在赏赐她们时,我总是“斤斤计较”,尽量少给一点儿。皇上表了态,张居正心里有底了。内承运库太监崔敏打报告,申请买一批珠宝;报告转到内阁,张居正断然驳回。
后宫佳丽特别注重装修“门脸儿”。谁说不是呢?明代穿龙袍的大老爷们儿,上朝前都要涂脂抹粉儿,以显示自己“容光焕发”,“精神抖擞”,何况历来靠脸蛋子吃饭的女人了!可是,思宗朱由检不怎么样,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一通往自己脸上“贴金”,却反对后妃浓妆艳抹。一看到后妃脸上直掉渣儿,他就皱眉头,有时还板起面孔训斥:“像什么话?庙里的鬼脸儿似的,想吓死朕啊!”
据说,明代后宫佳丽一年的胭脂费,大约需要四十万两白银。“小孩子好养,大孩子难教。”十七八岁的神宗朱翊钧,媳妇儿越来越多;个顶个地狮子大张口,向皇上要这要那。朱翊钧再也不像小时候那么抠门儿了。以前户部每年拨给大内一百万两雪花银,到万历六年,增加到一百二十万两。万历七年,朱翊钧让户部“再多给一点儿”。户部“造”不出银子,请皇上“给政策”,向老百姓要。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北京的“产业工人”曾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上访”请愿。西山一带煤窑停业,矿工罢工,“黧面短衣之人,填街塞路,持揭呼冤”。万历三十年,朱翊钧得了一场大病。他觉得:“反正没好了,还要那么多银子干什么!”于是,他下诏,免去一切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
小说推荐
- 灵异三重奏之灵异档案之档案一:美人颅
- 《灵异三重奏之灵异档案之档案一:美人颅》作者:灵零爱月光、荒楼、少女,组成的奇异画面,让人看了有着一种说不出的诡异,忽然,一道闪电裂空而生,照亮了整个夜空,也让那个少女抱在怀中的黑影大白于天下,震惊,少女抱在怀中的黑影竟是一颗血淋淋的美人颅 作者:所写的《灵异三重奏之灵异档案之档案一:美人颅》无弹窗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章
- 灵异三重奏之灵异档案 档案二:幽灵情书
- 《灵异三重奏之灵异档案档案二:幽灵情书》作者:灵零爱…假如,这世上真有鬼神,那她就一定能收到自已寄给她的这封-幽灵情书…自从那天把小狐狸丢给莫倾城,风行月就一直玩着失踪游戏,整整二个星期都没露脸,而莫倾城也懒的去问,原因是小狐狸现在跟钟静处的不错,这二天白天都跟着钟静,晚上也不会非粘着她不可,除了她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章
- 灵异三重奏之灵异档案 档案三:吸血新娘
- 《灵异三重奏之灵异档案档案三:吸血新娘》作者:灵零爱当新郎低下头想吻新娘的红唇时,新娘却先一步踮起脚一口…咬住了新郎的脖子很快,一个月过去了,风行月依旧是杳无音信,莫倾城周围也是大事小事烦心事一天一出的在演,第一件大事就是钟静找到了工作(图书管理员,而就这件大事引出的烦心事就是,小狐狸她落了单,所以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章
- 慈禧后私生活实录(前清宫廷女官德龄著)
- 德龄女士(习惯称为德龄公主)为慈禧御前八位女官中最为得庞的一位,也是晚清为数极少的受过西方教育、能说英语的皇家贵族女性。她与妹妹容龄郡主同为慈禧近身侍官。该书以作者在宫中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她在慈禧身边的所见所闻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宫廷政治生活内幕,对研究了解晚清史具有参考意义。可以说是最早的一本宫廷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9章
- 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
- [侦探《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作者:吴蔚【完结《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为非虚构类历史纪实文学,内容包括发生在清朝的著名四大奇案:科场案、甘肃冒赈案、刺马案以及杨乃武与小白菜。这四个案子,无一不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大案,且分别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深刻的背景,能从根本上折射出满清一朝的政治、军事、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遗梦清廷
- 如果与你的爱情注定是伤痕累累,那我一定会笑着接受,因为爱你,就爱你所给的一切!即使是伤痛.如果来生还有重逢,我想我的选择依然还是你!玄烨,如果与你的爱,注定不能以句点结束,那,我们就用那美丽的省略符,在人们的无限的遐想中,继续这一场生死的爱恋吧 作者:所写的《遗梦清廷》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4章
- 宫廷营养师
- 失恋而已,用不着丧命吧 借尸还魂她也不介意了,可好歹也给她一个熟悉的世界吧 前世28岁,现世14岁 前世在现代,现世在…挠头,摊手,听都没听过的朝代 前世是精明强干的营养师 现世却成了卑微的小宫女 老天!干嘛这样玩她?她才不要一辈子青春都耗费在深宫里 好吧,天不救,人自救,她跳槽跳定了 虫迷超级群:
- 历史军事爱打瞌睡的虫完本
- 最新章:第222章 完结
- 宫廷苑
- [古装言情《宫廷苑》作者:小嫣【完结】厚重的宫门。一进宫门深似海。绝代美人,夺宠,尊贵,倾城贵妃,直到后宫之主。我是婉茹兮。虽然我赢到最后,但我却很清楚我失去了什么。如果说当初的我还有别的选择,我应该会选择平淡的过我的一生。可是命运就是如此,纠缠着我的一生的是不鲜明的感情。当深红色的宫门朝我打开的时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1章
- 小医女宫廷纪事
- [古装言情《小医女宫廷纪事/宫院·流年》作者:绯希【完结【一句话文案:一位偶然入宫的灰姑娘,在宫中那些年,与皇帝爱恨情愁的故事…节选:安森无力的倚在曙天殿的汉白玉雕龙立柱上,茫然仰望着夜空划过的一道道霹雳,那雷电的光影间或打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令得他本来清秀的面容,分外的光怪陆离。何时开始的大雨倾盆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