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匠传奇 雕天下

第54章


我的鞋子、裤子、衣服上,沾满了大块小块的狗屎。我的眼里、鼻里,甚至嘴里,也塞进了一些狗屎。一瞬间,我变成了一个狗屎人,浑身散发出一股股恶臭。两个土匪被恶臭袭击得有些晕眩。他们捂住鼻孔,不敢走近我。而我则继续在狗屎堆上翻滚,继续在脸上、头发里,又摸又捏。土匪对着我不停的吐出脏话,什么‘臭婆娘、烂婆娘、狗娘养的贱货’等等,乱骂一气。一个土匪走近我,察看了一会儿,说:太臭了,太臭了,她还吃狗屎呢。另一个土匪说:附近没水,怎么让她洗身呢?你看看,她的大胯里也有狗屎。这时,村里的男人开始下地干活了,远远传来一阵零碎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土匪一听就慌了,把我搀扶起来,命令我快走。我指指裸露的双脚,不说话。一个土匪急忙为我寻找鞋子。找到后,提起来一看,说里面全是狗屎。这个土匪‘呸’地吐了一声,把我的鞋子抛得远远的。另外那个土匪迈开大步,边溜边说:快跑吧,要这个臭婆娘去干什么?另一个土匪一听,立即抛下我跟了上去,两人的脚步声一会儿就消失了。” 
  众人静悄悄地听白嫂讲完了她的奇异经历。看得出来,大家都尽力克制自己对段家和飞小四的愤怒之情,恨不得立即报告官府,让官府来惩治那两个恶人。高石美对众人说:“算了,算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是要进入‘净土’的人,不必与那些恶徒计较。” 
  众人走了。阳光斜射在白家昏暗的屋子里,当太阳光中的微尘纷纷安顿下来的时候,高石美挑来了七八担清水,烧了十几锅热水,才把白嫂的身子洗干净。但那种臭味,一直飘散在她家的房间里。 
  高石美就要离开郑营了。那天早晨,他出人意料地没来与白嫂告别。他和周明达各骑一匹大马,一大早就向个旧方向走去。但是,走了半天之后,高石美却掉转马头往回走。他对周明达说:“我想把白嫂母子俩带到个旧去。周老板,你看如何?”周明达犹豫再三,最后还是答应了。   
  雕天下 十八(1)   
  个旧是条槽, 
  去者命难保; 
  去么哈哈笑, 
  来么连夜逃。 
  ——云南民歌 
  高石美带着白嫂母子俩到了个旧城,见到周家开了四五间杂货铺,女主人看上去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女人,名叫周姚氏,她站在门口,满心欢喜地迎接他们,还拉着白嫂的手问寒问暖,并很快把他们安顿下来,洗了脸,喝了水,吃了饭。晚上,周姚氏误以为高石美与白嫂母子俩是一家人,便把他们安排在一个房间。当时,高石美很尴尬,总是不愿走进房里。周明达知道后,说周姚氏乱点鸳鸯谱。接着,又让白嫂母子俩搬出来,住到门口一间昏暗潮湿的小房子里。对此,高石美有点不太满意,但又不便说明。见白嫂母子俩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小房间,高石美便有几分释然。那天夜里,他们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从第二天开始,高石美一边让周明达张罗买木材的事,一边重新摆弄他的木雕工具。人们印象最深的是,高石美让人带着他跑遍了个旧城周围的山山水水,终于找到了一个他最中意的大石头。在一般人看来,这个大石头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高石美却对它相当满意,赞不绝口,说:“只有运气好的人,才能遇上这样绝妙的奇石。”高石美请了几个小伙子,用了两天半的时间,才把那个大石头搬进了周家大门。人们无比好奇地望着高石美,看他一锤一凿地把大石头打制成了一个一米多高的磨刀石。磨刀石呈现三个颜色,一黄、一绿、一黑,其中黑色部分是最坚硬的,质地极其细腻,有点像羊肝石,又有点紫檀木的感觉。红色部分很表面很粗糙,质地也似乎很松软,其实不然,它像黄花梨木一样的温润坚实。绿色部分很水,似乎有油,像玉石一般迷人。高石美说:“我是因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才决定上山寻石。果然,找到了这个奇怪的大石头,粗、细、软、硬俱全,而且集于一身,实在是罕见的奇石,天助我也。” 高石美着实为获取了这个大石头而兴奋了几天,他因为找不到交流的对象,就常常自言自语,说这个大石头比德国的双面油石和英国的破砂轮强多了,如果有人用那些洋货来跟他交换,他也不同意。 
  高石美整天站在大石头面前,把那些大大小小的雕刀磨来磨去。有一把雕刀他竟然磨了十几天。那些磨好的雕刀,锋利无比。高石美常常拿着它们就像做魔术一样,用拇指小心地摸摸刀刃,他可以明显感到那刀锋似乎是一阵奇怪的凉风,可以穿透他的皮肉。每当那个时候,他的左手和两腿上的戎毛是最倒霉的,统统被他刮光了。有时,他还兴趣盎然地拔下几根头发,轻轻吹在刀刃上,每根头发立即一分为二。 
  女主人周姚氏对此表示不满,她悄悄对丈夫周明达说:“西宗来的这个高师傅,整天摆弄他的那些家什,不干活,好像在混饭吃。”周明达说:“让高师傅把工具磨好了,才能把格子门雕好。俗话说,三分手艺,七分工具嘛。” 周姚氏听了丈夫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便不再说话。个旧城里的许多人都听说高石美雕刻的格子门很神奇,因此经常有人到周家想看个究竟。每一次,人们都只见高石美在磨刀,而且行为很古怪,对磨好的每一件工具,都视若神灵,顶礼膜拜。大家不敢乱问,懵头懵脑的,背后却议论,说周明达请来了一个爱磨刀的大木匠师傅。 
  4个多月过去了,高石美仍在磨刀,那个一米多高的大石头已被他磨去了一大半。女主人周姚氏更不满了,她与丈夫大吵大闹,责问丈夫为什么请来这样一个又馋又懒的大师傅?周明达说:“高石美的确是一个大师傅,但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干活?”周姚氏说:“再这样下去,那还了得?不把我家吃穷了才怪呢?”周明达说:“那怎么办?”周姚氏说:“这样吧,刁难他一下,出出他的丑,让他知道我们不是孬种、傻瓜、白痴。你叫他先给你娘做一口棺材,做不好我们就找他的茬子,扣他的工钱。”于是,周明达来到高石美磨刀的院子里,对高石美说:“高师傅,我娘的年岁也不小啦,想请你为她老人家做一口棺材。雕刻格子门的事就暂停一下,等棺材做好以后再说。从明天起,你就不要磨刀了,开始做棺材吧。”   
  雕天下 十八(2)   
  周明达买来一批松树明子,看上去全是一些木疙瘩。这样的“木材”怎能做棺材呢?高石美明白周家在刁难他,就说:“本来我从不做棺材,但是这一次看在周老板的面上,就为你们做一口人世间最漂亮的棺材吧!” 
  周家当然不知道高石美有一种绝技,那就是他可以把木疙瘩一层一层地解开,然后根据需要再重新组合。十天半月之后,一口全用明子木疙瘩拼合而成的棺材摆在了众人面前。那是一口充满了自然之气的“彩棺”,黄橙橙、明晃晃的,让人惊叹不已。从此,大家再也不敢小看高石美了。周明达和周姚氏也常常喜笑颜开,因为那口奇怪的棺材已也成了他们周家的宝贝,别人出多高的价钱他家也不卖。 
  周姚氏逐渐把注意力从高石美身上转到了白嫂母子二人那边。本来,高石美已经交代过,由白嫂照料他的生活,为他腌渍鸭蛋,为他洗衣,为他捶背。但周姚氏常常以各种借口,让白嫂去干其它活儿。比如说,让憨包儿子牵着她去挑水,让憨包儿子与她一起劈柴,让憨包儿子与她一起拉货车。 
  不知何时,个旧街上流行起了一种有趣的玩意儿——“西洋镜”。当地人把它称为“拉洋片”。据说这种东西是从外国引进来的。高石美第一次见到如此神奇的东西,立即被迷住了。他把身上的铜板全部掏出来,交给那个身穿旧西装、头戴旧毡帽、脚穿旧布鞋的中年男人,意思是他现在要把这个像木箱子一样的玩意儿包下了,在他观赏的过程中,再不能让别人插进来看。高石美兴奋地把眼睛挨近木箱上的一个小孔,中年男人便把木箱上的丝线拉动一下,木箱里就随之出现一幅幅梦幻般的画面。有洋婴儿、洋女孩、什么维纳斯、圣母像、自由女神、拾穗者、婚礼、晨雾中的树林、战争场面等等。大约七、八个画面为一场。高石美一直弓着腰,双手把持着木箱,交换着左右眼,接连看了六七场。中年男人笑容可掬地说:“先生,放完了。” 高石美说:“再放一场更好看的吧!先生!”于是,中年男人“叭嗒啪嗒”地操纵着画片的牵引线,口中唱念着木箱里的内容:“看吧,她是一位高贵的公主……正等待着她的白马王子……公主丰满的大腿,闪着微光的乳房,仿佛正在黄昏中沉思……公主的脸正向那锋利的武器靠近,她已闻到了武器散发出来的铁腥味,感觉它就要燃烧了,就要去品尝仇人的血。在这个时候,公主闭上了眼睛,知道马上就要打仗了……” 
  高石美很想买一个这样的“木箱”,但个旧的市面上没有,他托人到昆明去买,但苦苦等了几个月,最终也没买到。因此,他一听到门外有锣鼓声,就知道“拉洋片”的人来了。他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跑出门外,两手合抱着木箱,贪婪地观看起来。有一次,高石美边看边问那个中年男人:“画中的那个年轻男人,为什么变成了一头狮子?” 中年男人回答:“鬼知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